辽海秋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乡下人养孩子,只要吃得饱、穿的暖,没病没灾,那就阿弥陀佛了。也有不少穷苦人家的孩子,老早就当家,干活儿的。程灵慧也就不纠结关雎那不符合年龄的老成了。

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一。沙溪县风俗,不过三十过初一。年三十是不守岁的,都是早早的睡下。第二天要起五更,出去给长辈拜年。

孩子们也是最高兴的,因为这一天会领到压岁钱。

常家的老人都不在了。本家又多在桥上村。程灵慧一早起来,就先去了隔壁。沙溪县拜年,小的要给大的磕头的。一般爷们儿也不和媳妇一道,都是分开的。

程灵慧到了二爷这边儿。给二爷和新二奶奶磕了头。因为新二奶奶是头一年扶正,还给她包了一个红包。程灵慧接过就交给了随身的小丫头。

新二奶奶看见那小丫头就笑了:“这么小的孩子,能干什么?”

程灵慧笑了笑,没答话。这也不是她愿意。家里现在除了四五十岁的老婆子,就是十来岁的小丫头。常继文把那些大一些的丫头全嫁出去了,一个都没留。

新二奶奶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道:“这大年下的,想必你家里事也不少。要不这样,我再给你俩当用的,一并就算见面礼了。”

程灵慧连忙道:“不用。”

新二奶奶已经不由分说,叫了两个丫头进来。

那俩丫头,都是十五六岁年纪。长得身段窈窕,肤白貌美。程灵慧身为女子,看了第一眼都忍不住看第二眼。自从那俩丫头进来,常二爷的眼睛就若有若无的往那俩人身上瞟。新二奶奶也不知是不是真得没发现,向二爷道:“爷,你看把这俩人给了弟妹可好?”

常二爷挤出一个牵强的笑容:“还行。”话头一转:“只是,她俩是你用惯了的……”

“那怕啥?”新二奶奶笑道:“左右我不过是个粗人,再从二等的里面挑两个就是。送弟妹,总要送最好的不是?”

程灵慧又不是傻子,这二人这是有猫腻啊。可她知道自己说不过新二奶奶,就闷头不吭声。

常二爷那样子,明显是舍不得那俩丫头的。可又没理由反驳新二奶奶,只能点头答应。又心照不宣的嘱咐了两个丫头几句。于是,程灵慧从隔壁拜年回来,不但赚了一个红包,还赚了俩如花似玉的大闺女。

她怕常继文看见那俩丫头,当时就和自己翻脸。一进家门就急急忙忙去了关雎屋里。把那俩丫头放在了那里。

关雎再老成也只有八岁。大人的事并不懂。反正她这个嫡母是见什么漂亮东西都给她往回划拉,现在划拉回来俩漂亮丫头,她也不稀奇。只是,父亲恐怕要不高兴。

男丁要去祠堂祭祖。所以,程灵慧前脚回来,常继文后脚就带着常之洲先走了。程灵慧带着两个小的和关雎,等常二爷的女眷们一起随后去。

常二爷在三兄弟中最出息。家大业大,人马也多。光庶女就有带回来四个。两个大的十八九了,是常家倒霉前生的。那时候,原来的常二奶奶娘家没钱,也顾不上她们。常二爷的庶女和那些小妾,大多被卖的找不着了。

这俩丫头也跟着姨娘被卖了,后来常家复兴后,常二爷在省城做买卖。渐渐有了些名气。这俩丫头的姨娘领着两人找了回来。那时,省城的家里就是现在的新二奶奶当家。新二奶奶给了她们姨娘一些银两,就把那俩人打发走了,留下了这两个丫头。只是不知什么原因,俩人都这么大了,还没有说婆家。

剩下两个小的,一个四岁,一个八岁。

大户人家讲究多,姨娘有姨娘的规制,庶女有庶女的份例。要说这新二奶奶,场面上的事做得还是不差的。那些个姨娘小妾,庶女丫头,都打扮得光鲜亮丽。

但是,这些光鲜亮丽,一比到关雎面前,那头上戴的,身上穿的就得扔垃圾堆里。

程灵慧是小户人家出身,不懂规矩惯了的。而且,她从小养成的习惯,那就是宠女孩儿。家里就这么一位大小姐,还不让她宠上天去?

两口子又不缺钱,程灵慧出门在外,看见什么小姑娘用的时新玩意儿都往回买。关雎只有八岁,可她的东西,从布料首饰到小孩子的各色玩意儿,只要是小姑娘喜欢的,她都应有尽有。光那衣料,穿到她出嫁都穿不完。

这小姑娘也奇怪,她并不喜欢那些花枝招展的东西。要不是程灵慧非给她穿个红袄,她平常连件鲜亮衣裳都不穿。把那些姊妹比下去的,不是小姑娘的衣服,也不是小姑娘头上戴的仅有的一支东珠镶嵌的钗子,而是小姑娘脖子上戴的项圈。

那项圈也是程灵慧非要给她挂脖子上的。赤金打造,足有一指宽。下面镶嵌着各色灼灼生辉的宝石,系着五彩的丝线络子。要多打眼,有多打眼。

小姑娘皱着眉还不高兴:“这幅项圈很重啊,亲娘。戴这么大的金圈子出去,跟个土财主似得,很难为情的。”

可依程灵慧的审美,她就觉得小姑娘穿上红衣裳,戴上五彩斑斓的金项圈才好看。左手抱着程之柏,右手抱着常之远就出了门。

结果就是常二爷那些妾室一看见关雎脖子上的金项圈,那神色一下子就诡异起来。

常二爷再财大气粗,那也和这些妾室、庶女没太大关系。一指宽的金项圈,那得多值钱?

程灵慧可不知道这些,她也没想和谁攀比的心思。一行人到了桥上村的时候,已经是半晌午了。

程灵慧还没下车,常之洲已经大叫着:“娘……”跑了过来。这小子就改不了咋咋呼呼的毛病。紧跟在她后面的是大奶奶的孙子常鸿照。这叔侄俩从小关系就好。一见面就拆不开。

常鸿照趴在地上就给程灵慧磕了个头,站起来伸出胖乎乎的手:“三奶奶,压岁钱。”

“好。”程灵慧说着就去袖子里掏银子。一直安安静静坐在傍边的关雎忽然拉住了她,一板一眼说道:“母亲,红包我已经替你准备好了。”说着让小丫头给了常鸿照一个红包。

程灵慧不仅汗颜。往年,她给孩子们压岁钱都是乱给。想给多少给多少,从来没个定数。常大奶奶是个宽和的,也没有说过什么。可常二奶奶终是有微词的。今年换了新二奶奶,就那派头拿的。要是不注意,说不得闹什么不愉快呢。她这个脑子啊,一遇上这些家长理短的就打结。

给大嫂见了礼,妯娌仨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相比较于程灵慧,大奶奶显然更和新二奶奶能说到一块地。程灵慧只能在一边儿默默的听。

关雎小丫头静静的依偎在她身边。逗着程灵慧怀里的常之远。

常大奶奶好一会儿才省起这个小丫头,说道:“你怎么不去和姐妹们玩耍?”

关雎未语先笑:“我想和弟弟玩。”

常大奶奶向她招手:“来大伯娘这里。好久不见这丫头了,还挺想得慌。”

关雎走过去,牵起大奶奶的手摇晃道:“大伯娘骗人,明明是你不喜欢我。”

常大奶奶笑道:“我怎么会不喜欢你呢?”

关雎道:“那我住在这里陪你好不好?”

“好。当然好。”大奶奶抱住她,把她抱到膝盖上。

新二奶奶笑道:“你怎么想要住到大伯娘这里呢?难道你家里不好吗?”

关雎忽然叹了一口气。引得大奶奶和二奶奶一阵笑。新二奶奶道:“有什么不高兴的,跟二伯娘说说?”

关雎摇头:“还是不说了吧。”

她越不说,新二奶奶就越逗她。关雎小姑娘一本正经道:“可是你让我说的。”那样子恐怕新二奶奶反悔似得。她看了看程灵慧,程灵慧分明在这孩子眼里看到了一丝无奈。不知道这孩子又要闹哪样。一般这孩子做出这样表情的时候,紧跟着就会干出让人大掉眼睛的事来。比如,吓跑奶奶给常继文说得二房。

只见这小丫头蹙着眉头,露出十分担忧的表情:“我怕今天回去了,到不了天亮父亲就会把我和哥哥、弟弟重新送回来。索性就不想走了。”

“为什么?”大奶奶好奇。

关雎指了指新二奶奶。

“关你二伯娘什么事?”

关雎道:“二伯娘今天早上送了我娘两个漂亮姐姐。可是,我爹不喜欢漂亮姐姐。一定会和我娘吵架。他们吵架了,就一定会把我和哥哥送到大伯娘这里。”

常大奶奶什么人,一听关雎这话顿时就明白了。新二奶奶的那点儿肚肠还瞒不过她。可现在人已经送了,程灵慧也收了。三兄弟又是分了家的。自打出了原来常二奶奶那件事,这位大奶奶也想明白了。各人自有各人的造化。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她也就懒得操心了。说道:“既然这样,那你今天就别走了。住在大伯娘这里。”

关雎大概没想到常大奶奶竟然不管这事,有些小失望。点头道:“好。”

常大奶奶转了话头,望着关雎的项圈:“这项圈可真好看,谁给你的?”

关雎委屈的望向程灵慧:“我说好重,我娘非要我戴着,脖子都快压断了。”

常大奶奶转向程灵慧:“你也是。小孩子骨头软,你给她挂这么重的东西干什么?”

程灵慧笑道:“俺就是觉得好看。过年嘛,图个喜庆。”

常大奶奶替关雎把项圈摘了下来,递给旁边伺候的丫头:“我记得以前大姑娘在家时有一副银麒麟,你拿来给十一姑娘戴。”大姑娘是常大奶奶的嫡生女。已经出嫁好几年了。

程灵慧听了,急忙道:“不用,不用。您留着送外孙子、外孙女吧。”

新二奶奶也在一旁道:“弟妹说的没错。那是大姑娘从小戴着的。还是留给她的孩子们吧。我年前得了一副嵌八宝的如意项圈,比这个轻省些,送给关雎吧。”

程灵慧还没开口,关雎脆生生道:“谢谢二伯娘。我有好多项圈,金的、银的、不金不银的,就是没见过嵌八宝的如意项圈。”

程灵慧看向小姑娘,小姑娘连个眼神都不给她。好像得了那八宝如意项圈多高兴似得。程灵慧心里明白,那丫头根本就不喜欢那些玩意儿。

新二奶奶这次回来,大奶奶一时高兴,给了每个孩子见面礼。当时并没有和程灵慧说。如今看见新二奶奶送了关雎一副项圈,这才想起来和程灵慧说那件事。

乡下人家不怎么看重那些哄小孩子的礼节。程灵慧原来也没多想。大奶奶说了,才觉得自己也有必要表示一下。可她来桥上预备的红包都是关雎小丫头准备的,身边再没有长余的东西。常二爷的子嗣又多,家里的情况又复杂。总要斟酌个深浅。就说等回去了补。

新二奶奶假意推辞了一番,也就应允了。按说,大奶奶和程灵慧给她家孩子见面礼。这位新二奶奶也应该对这两家的孩子表示表示。可她打心底里看不起这俩妯娌。没人提,全当忘记了。谁嫌东西咬手?可见,这妇人虽然自持官宦人家出身,也不过比原来的二奶奶多些见识,也是个不明事理,拎不清的禀性。

她可记得,程灵慧连宫内御造的物件都不当回事。谁知道这土包子还有什么好东西。也许她自己不知道价值,随手就打发出来了呢。想到此,对于损失的那副八宝项圈也就不那么肉痛了。要知道,就算家大业大如常二爷,金器也是贵重物件。况且,二爷的银子还有大用处。

不过,这位二奶奶捡漏儿的希望要落空。程灵慧根本掂量不清楚嫡庶轻重,她也懒得用那心思。回去后就把这事推给了常继文。

开粮行的有一桩好处。沙溪县风俗,正月里不开仓。所以,常继文一个正月里都没事。程灵慧乐得清闲。

常继文读书人出身。人说秀才人情一张纸。他不是没钱,只是嫌给钱太俗。所以,他预备出的见面礼可想而知。男孩儿都是笔墨纸砚,女孩每人多一匹缎子,一对时新的珠花。那珠花还是程灵慧年前从苏州带回来的。整整一匣子,各种各样的都有。本来是给关雎的,现在派上了用场。

这所有东西加起来,也抵不上新二奶奶给关雎的那副八宝如意金项圈。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五剑首刘备

五剑首刘备

飞剑流花
三国演义前传。三国时代前,至汉末,崇文而尚武,士大夫皆佩剑而行,武道高绝者,颇受尊崇。卞庄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马明王之闪电法,大兴于世,最强者被尊为三剑首。经学大兴,太平道术亦盛极一时,方士众多。同时,天灾不断,土地兼并,流民遍野。灵帝熹平四年,刘备一同前往洛阳游学。本书先着重写汉灵帝时期,三国演义之前,可以算是三国演义的前传,不是整段三国。后续看情况。高武玄幻风历史,有高武,有斗法,人物身份
军史 连载 38万字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朱晓平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
军史 连载 8万字
呆客

呆客

景君大帝
爱恨情仇两难断,一杯浊酒敬苍天!人生悲苦随风去,仗剑行侠济苍生。
军史 完结 250万字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陈喵呜
洪武二十五年,朱炫穿越了,成为了一个被遗弃在木盆里,顺着河流漂荡的弃婴。恰逢朱标逝世,朱元璋在钟山脚下散心,捡到了朱炫。为了活下去,朱炫果断抱上朱元璋的大腿,以可爱的笑容,治愈了朱元璋丧子之痛,让朱元璋把自己带回宫中。朱元璋本想查一查朱炫的来历,但在一查之下,竟然是自己的乖孙,朱标的小儿子。此时太子已薨,朱元璋正为继承人烦恼。朱允炆虽然不错,但太过软弱,朱允熥平平无奇,难守江山,其他儿子,没有能让
军史 连载 438万字
顾秦一念

顾秦一念

张奕迅
你是哪里人?太原郡县人。太原郡?那是什么地方!哦,以后会有的。
军史 连载 1万字
在柯学世界多亿点马甲很合理吧

在柯学世界多亿点马甲很合理吧

夜色灰
[马甲+无cp+纯灰方+分身+原创组织+大量原创人物+一点病弱buff+非按原着剧情线走]本书又名:--蓝星知名的钢琴作曲家因疾病英年早逝了,本以为这一生就这么过去,结果眼睛一闭一睁,他绑定了个系统,还来到了……柯学世界!?千野千竹倒吸一口凉气,于是……他呛到了,然后引起了咳嗽。千野千竹:……系统:[亲爱的宿主大人~您也不想这一世又因为疾病英年早逝吧~]千野?沉迷演戏无法自拔?千竹:哈?不就是情绪
军史 连载 1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