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赁贤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大家一起动手,端盘的端盘,拿杯的拿杯,把酒席整个儿搬到院中葡萄架下石板桌上。
这时,赵晋石忽然对池边的土堆产生了兴趣,说:“此土堆如果是座假山,我们坐在山顶上,院中景物,尽收眼底。更是别有一番境界。
王鹿瞻反对:“这不过是挖池取出的一堆黄土,塇不尔登的,没个平顶,上头如何安放桌椅?”
赵晋石说:“没平顶好办,拿铁锨铲平就是。”
王鹿瞻道:“一个土堆,无石无树,算什么假山,许是你家没有花园,对假山着了迷吧?”
赵晋石不服道:“我们家中虽无花园,可我村庄就在繁花似锦的大花园中,比你家的花园不知要大要美多少倍,其中层峦叠嶂,奇峰插空,岂是花园中假山所能比……”
“住口!”舅舅李希梅喝斥:“少打肿脸充胖子,以砖比天,不自量力!”
赵晋石仍不服气:“我是说,咱们因地制宜,把这土堆平一平,在上面也有居高临下的感觉,蒲兄!这堆土以后不必去掉,在上面放几块石头,种些花草以充山意。”
“这不用你操心,留仙兄自会处理。”
张笃庆也说:“晋石弟说的有道理,这土堆不小,把上头平一平,完全可以安下桌椅,在上饮酒,可以上拂柳丝,下观游鱼,别有一番情趣。”
大家一致赞同,说干就干,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找来锨镢,一齐会儿,就将土堆尖端削平,平出个丈把见方的平台来。
蒲松龄要大家去屋里搬桌椅,张笃庆道:“山上放木制桌椅,就失去了山野的天然情趣,那如把那块天然石板抬上去,周围放几个光滑的石墩就可以了。”
于是大家围起抬石板,可是石板又笨又重,四个人一齐动手也抬不动,只好作罢。
正当众人望石兴叹、一筹莫展的时候,大黄狗又狂叫起来,蒲大壮一车推着着两块奇形怪状的大青石进来了。
“大壮哥,你推这个干什么?”蒲松龄急忙迎上去,给他拉车子:“从哪儿弄来的?又笨又沉把车边梯都压断了!”
大壮在士堆下停下车子,撩起衣襟擦着脸上的汗水道:“昨天在我丈人家,见你对他家影壁墙下那块石头很感兴趣,老丈人说:你既有‘赏马之心,必有爱马之意’,若喜欢,让我推来送给你。我说:‘大老远的还得往回运呢,我们庄南山坡地下有的是畸形怪状的石头,我给三兄弟刨几块!’。今日天不明就上了山,共刨出五块,矬子里头选将军,挑了两块推来了。”
李希梅高兴的抚掌大笑道:“我们刚才还说‘有土无石不为山’哩,凑巧你就运来了石头来,卸下来来看看,是个什么形状?给它们起个名字。”
大壮憨笑道:“我瞅摸好了,这块高得像观音抱瓶,这块矮的像乌龟抱蛋。也许我眼力不准,卸下竖起来,先生们看看再定吧。”说完,一手扳着一块石头,往两边奋力一推,两块巨石同时轰然落地!接着又一哈腰,双手扳住人形奇石,竖了起来。
众人看时,足有一人多高。状似女身,身披袈裟,慈眉善目,酷似观音菩萨。更难得的是怀中所抱小石,不似净瓶,倒像个栩栩如尘的娃娃。
张笃庆出身官宦世家,家中奇石甚多,有一定鉴赏水平,他说:“这位壮士,慧眼识真宝,这石头酷似观音送子,你们细看她怀中所抱婴儿,不但五官俱全,肚脐下还有****是文秀嫂早生贵子的预兆!”说的大家哄堂大笑起来。
正巧,文秀提着开水来冲茶,见了这块栩栩如生的奇石,也站在旁边观看,听大家议论,李希梅笑道:“嫂子真是仙女转世,竟然感动了观音菩萨送子来了,到不了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又能喝上喜酒啦。”
文秀红了脸笑道:“油嘴滑舌,偏不给你喝!”
众人又发出一阵开怀大笑。
张笃庆又指着那块伏卧状奇石说:“这石头却似乌龟抱蛋,龟是长寿之物,这样以来,福寿财喜都全了,可喜可贺!既然石板抬不上去,就在山下喝吧。”
蒲大壮问:“要把这石板桌搬上土堆?”
众人道:“是啊,我们四个人围着搬,纹丝不动!”
大壮瞅了瞅那块石板,略呈长方形,重有四五百斤,于是去车上解了那条鸡蛋粗
的拉绳来,揆起来放在地上,然后掀上石板。捆好了又立起来,双手抓住绳索奋力一提,竟把大石板提起来,一步步上了土堆,土堆虽然经过半年多的沉积,土层变得很坚硬,可他身后还是留下二三寸深的脚印……
众人瞠目结舌,呆呆地看着他把大石板提上土堆,轻轻放下,才长长吐了口气。
李希梅说:“蒲壮士把石桌提上去了,我们难道连这几块小小的石墩也搬不上去吗?”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抢着去搬石墩,结果还是没有人搬起来。
李希梅叹道:“我们这些人真是身无一技之长,手无缚鸡之力,在蒲壮士面前,连个小孩子也不如,还是有劳壮士动手吧。”
蒲大壮一声不响,下腰搬起斗大的石墩,喊声:“上去”!双臂一甩,抛上土堆,接着又是第二块、第三块,……一连将六块石墩撇上土准,面不发红,气不喘吁。走上土堆,安排妥当,对大家说:“诸位上来坐下吧。”
王鹿瞻不服气道:“人各有所长,拼力气我们甘拜下风,可待会儿吟诗联句,壮士就有劲就用不上了。”
张笃庆道:“那也不见得,我们不要搬着屁股上墙头——自己抬高自己。还是谦虚点好。来!蒲壮士!我们文武联袂,痛饮几杯!”
蒲大壮红着脸,憨厚地一笑:“不,诸位是文人秀才,我是个大老粗,不能同席。”
李希梅见他貌似粗莽,说话却很有礼貌,心里越加敬重他,况且又是蒲松龄的同族兄弟,非拉他入席不可!
大壮看看蒲松龄,蒲松龄正朝他使眼色,示意让他坐,又经李希梅等人极力拉劝,终于挨着王鹿瞻坐下来。
王鹿瞻这个浑身一尘不染,头发上抹着桂花油的阔少爷,哪里受的这等污秽,喊了一声:“熏死我也。”愤然起身离席而去。
蒲大壮倒也知趣,红着脸朝众人抱歉地一笑:“才推车出过一身大汗,不仅浊气熏人,且自己也觉得身上黏糊糊不好受,诸位慢慢喝,我去洗个澡再来,说罢,起身就走。”
蒲松龄一把拉住他道:“别走,我这里有澡盆、热水,快去洗,既然不跟众人同坐,就到厨房里帮你弟妹忙活忙活,晚上,咱兄弟俩再好好喝一场。”
“哎!”大壮答应着去了。
蒲大壮走了,王鹿瞻才入席坐下。
李希梅说:“人到齐了,留仙兄,宣布开始吧,鹿瞻兄打头;厚斋第二,晋石第三,我第四,留仙兄是东道主,最后压阵脚。”
蒲松龄说:“既然大家一致拥护,我就当仁不让了。鹿瞻兄打头,希梅第二,厚斋第三,我在第四,周而复始地轮转,举筷为令,筷落吟诗,愈时者罚酒一杯。鹿瞻兄请借怀表一用。”
王鹿瞻从衣袋里掏出只银光闪闪的怀表递给他。
蒲松龄看着表喊道;“现在开始”!
王鹿瞻先端杯喝了,吟道:
春日访友满井东,潺潺溪流伴我行。鸟语婉转鸣村树,
张笃庆:野花夹道送温馨。绕村树木满眼绿,
赵晋石:几树娇杏火样红。小扣柴扉惊黄犬,
李希梅:主人含笑出相迎。庭院无尘洁如洗
蒲松龄:茅舍依林画图中。当门柳丝垂湘帘
王鹿瞻:傍户榴花挂红灯。燕子衔泥筑巢忙
张笃庆:黄鹂求偶深树鸣。堆土立石且为山
赵晋石;登高望远好赏景。一池春水开宝鉴,
李希梅:天光云影共溶溶。池塘水暖鱼跃浪
蒲松龄:水渍石润渌苔生,小荷未露尖尖角
王鹿瞻:早有蜻蜓在上头。
蒲松龄:停!引用不当,而且错了韵。罚酒一杯!,
王鹿瞻:根本没错,你不是说‘小荷才露尖尖角’吗?
蒲松龄:我说的是:“小荷未露尖尖角……”
“蜻蜓……蜻蜓……蜻蜓点水没处歇。”
“联的好!”众人齐声欢呼,王鹿瞻抬眼一看,替他联诗的人正是刚才自己厌恶的莽汉蒲大壮。他洗完了澡穿得干干净净,提着开水前来冲茶,听蒲松龄说了上句,王鹿瞻一时联不上。随口联了下句。
蒲大壮会联诗,不但使王鹿瞻感到吃惊,众人也都纳闷,一天书没念的庄家汉,怎么会巧妙地把古人诗句略加修改,反其意而用之呢?一定是他和蒲松龄在一块,时间长了,耳濡目染,学会吟诗了吧?
众人的猜测是对的,原来他跟蒲松龄相处久了,对读书识字产生了兴趣,而蒲松龄也一直孜孜不倦地教他。有道是近红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啥人学啥人。蒲松龄无论是写诗、读诗,他都认真听、认真学。慢慢掌握了写诗的基本你要领。他在社会底层,对生活观察感受颇为深刻,所以,这句诗联的不但入情入理,且形象生动。
蒲松龄听罢大喜,大壮成功对句,一来对王鹿瞻厌恶穷苦百姓的思想有力回击,二来长了穷苦百姓自学成才的志气。于是鼓励他继续再往下联。蒲大壮不善辞令,一时急得抓耳挠腮鼓不出来,蒲松龄示意他以手中的水壶为题,大壮会意,鼓了一阵说:
“提壶冲茶龙行雨,”
王鹿瞻接道:风霜吹火虎生风,二猿伐木猴对锯(句)。
李希梅怕蒲大壮联不上,让王鹿瞻看热闹,要要替他联,王鹿瞻不让,偏偏要蒲大壮联,而蒲大壮心里也明白王鹿瞻借联诗骂他,反戈一击道:
“母猪踹栏畜出蹄(题)。”
众人哄堂大笑。
王鹿瞻出身豪门大家,一向瞧不起平头百姓,今日逢着蒲大壮,本想拿他开涮,不料心中又气又恨,愤然辞席。
蒲松龄觉得好好一桌酒席闹得不欢而散,自然怨王鹿瞻孤高自傲,目中无人,可事情闹到这种地步,与自己这个‘酒司令’失误也有很大关系,于是,劝蒲大壮向王鹿瞻承认自己出语伤人。
蒲大壮开始理直气壮:“是他先骂我‘二猿伐木猴对锯’(句)我才骂他‘母猪踹栏畜出蹄’(题)的,凭啥向他认错?”
蒲松龄道:“论年令,你是老大哥,得让着小弟弟。待要好,大让小嘛!”
于是,大壮是个厚道仅动向王鹿瞻承认自己任性、出语伤人。
王鹿瞻本来理亏,也就顺坡下驴,于是大家哈哈一笑,风波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