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有卿大夫中以郤杨最为年轻,再来是士匄。 楼令是壮年,还等得起。 年纪比较大的郤至和邯郸旃、智罃、士鲂,要是再拖下去的话,他们可能等不来分封的那一天了。 不是考虑到这一层,楼令当然更加愿意消灭现有列国,完成大一统再进行分封。 卿大夫之中有四人年龄比较高,他们会渴望加快分封的速度,一旦执行比较慢的那一条国策,必须考虑到会不会有人不愿意继续等。 一件事情要是存在反对者,那人手里有着权力,肯定就会出现乱子。 要干一件大事,结果有掌权者捣乱,极容易闹得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晋君周当然会选择比较稳的路线。 非常现实的事情还有,晋君周知道一旦快速分封,他会落得东周天子的下场。 东周天子什么下场他们因为手中没有实力,得不到诸侯的尊重,甚至要担惊受怕是不是有诸侯想要取代自己。 晋公室可以取代周王室,凭什么不会有人想要取代晋王室 那个“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在孔子讲出来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说过,只是他们没有孔子有名。 晋君周很清楚自己还在积累实力的过程,不是没有可能积累出足够的实力,亦或是从卿位家族拉拢到可靠的盟友。 所以,晋君周是真的希望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最好是熬到手里的实力可以跟卿大夫抗衡的那一天。 要说有什么让晋君周意外,一定是楼令展现出来的态度了。 明显就是越快分封对卿大夫越加有利,结果楼令给出走哪一条路线都行的态度。 晋君周会思考楼令到底是什么考虑,难道是因为楼氏与晋公室联姻的关系,顾虑到外孙可能面临的环境 不是没有那种可能啊! 齐国一开始是什么定位他们自从定下跟周王室世代联姻的格局之后,成为了周王室最忠实的盟友。其实后面是周王室搞小手段,伤透了齐国公室的心,双方逐渐渐行渐远。 “我可以定下世代与楼氏、范氏联姻的祖训吗”晋君周想到了这个。 为什么要加上一个范氏这个还是晋君周跟楼令学习的平衡之道。 不选其他家族,当然是因为有同姓不婚的规矩了。 其实就是有得选,在没得选的情况下,规矩就是被用来打破的。 他们在“郢”一待就是三个月,期间走一走逛一逛,将稀奇看了个遍。 而在那几个月的时间之内,晋军能够在该区域找到的楚人都送回了本土。 “乱了几次”郤至不负责实际操作,知道楚人乱了几次,不知道闹出来多大的乱子,有没有被解决。 “是啊。”楼令的表情比较正常,看不到营造的凝重:“楚人的桀骜不驯是我们早就料到的事情,无非就是敲一棒子给颗甜枣,慢慢驯服便是了。” 以前晋军俘虏的楚人挺多,他们为什么不乱呢因为楚国没有灭亡,所以他们有可能被赎回。 这一次,楚人一再作乱的原因挺多,首先肯定是得知亡国,情绪上比较难以控制;再来就是晋国有长期占领楚地的趋势,以及将楚地的楚人全数迁徙走。 人在绝望的时候,要么是选择沉默着死亡,不然就是爆发出来。 楚人从来不缺抗争的精神,他们缺得是真正靠谱的领导者,送往晋地的沿途作乱,有点乱子很快就被平定了。 晋军押解楚人前去晋地会不特别注意安保吗 真想闹大一些,等到了晋地再搞串联,直接在晋国本土遍处开花,即便最后事败也能搅得晋国鸡犬不宁的吧 “敢闹事,一定要杀绝。”郤至其它的事情懒得想,太知道奴隶一旦敢抗争是意味着什么。 说白了,当前的贵族都是奴隶主,像是郤氏就有着非常多的奴隶,没有自己的那一套,该乱早就乱了。 春秋时期掌控一切的是贵族,诸侯也是名位比较高的贵族。他们这些人早就形成共识,决不允许奴隶反抗,杀鸡儆猴无效就将鸡和猴全宰了! 长期的高压政策之下,奴隶不得反抗连奴隶都被动接受,列国也就没有爆发过成规模的奴隶起义。 而在春秋是奴隶身份的人,多数当然是世代为奴,他们属于被驯服的那一群人;一些战场被俘成了奴隶的人,他们反抗非但得不到母国一丝一毫的帮助,相反母国得知他们进行反抗会前去说服乖乖受死,免得连累了自己的家人。 这一次楚人成批反抗,不就是没有了前去说服他们的人嘛。 楼令还真的就使用高压政策,分组之后谁反抗就采取连坐,迅速地将局面控制住。 “我们差不多要回去了吧”郤至问道。 楼令答道:“取决于楚地西北的战事进程。” 晋军当然还是楚地西北部攻城略地,只能说进展方面不是多么顺利。 一些该知道的消息,据城而守的楚国贵族已经知晓。他们也能够从晋军的行动得出一些猜测,晋国要扫平当地进行长期统治,不是扫荡一波会撤走。 事关能不能保住自家的基业,楚国的贵族能不拼死反抗吗他们宁愿将家底掏光用在反抗上,也不愿意留给晋国一丝一毫啊! 展开业绩竞赛的晋军,他们面对楚人死守城池,打着打着越发觉得亏,放慢了攻略的脚步。 要是付出的伤亡远超过能够获得的利益,那真的就要好好思考是不是应该及时收手了。不是吗 “有些打不动了。”楼令摇着头说道。 说得是谁当然是中行吴、邯郸旃和智罃、士鲂了。 划地展开攻略,谁打下,便是他享有最多的权益。很公平的吧 邯郸旃和智罃、士鲂都需要获得更多的人口和资源,攻掠楚地西北部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可是,他们面对誓死反抗的楚人,无法取巧的同时,没有能力攻取。 其他友军冲不动,一下子让中行吴不是那么敢冲,他带着军队冲太猛会陷入包围,不止有功亏一篑的极大风险,甚至有可能将自己葬送进去。 目前仍在按部就班实施攻略的晋军,只有楼武这一支了。 楼武攻克“彭”之后继续向西晋军,碰上了东出的巴军,他们在“庸”附近爆发了一场接触战,结果当然是晋军获胜。 大举东出的巴国,他们出动了多少兵力其实几路部队加起来也就接近三万。 楼武都进军到“庸”才碰上巴军,一战消灭了巴军两千多人,直接废了巴国的这一路偏师。 巴国在其它路线的进军,一样是遭到迎头痛击。 在晋国这边输得极惨的楚国,他们各地方自保的贵族发现是巴军来袭,城池直接不守了,出城与巴军交战。 楚军的数量比巴军少,打起来却是楚军胜率居多,晋人知道后算是长见识了。 当然,楚人不会向晋人通报关于跟巴军交战的信息,楼武跟外界的联系有两个月的延迟。 不久之前,待在“郢”的晋君周和楼令、郤至才刚知道与巴军战了一场的消息,他们从楼武的描述中得出一个结论。 吴国被中原列国称为散发纹身之国,该描述其实就是直接评价:未开化的蛮夷。 在楼武的描述中,巴军除了使用青铜器之外,方方面面很难跟文明挂得上钩。 该怎么说呢巴人的刺青文化更严重,有些人整张脸都是刺青;可能是因为气候的关系,多数巴人袒胸露腹,只在腰间有一条小裙子遮羞。 巴国高层肯定不是那样,甚至在穿搭上面跟中原列国之君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关键是多数巴人就是一副原始人的面貌啊。 巴国那样是落后吗极可能真是区域气候,以及当地风俗的关系,不是他们的文明有多么落后。 至少楼令知道一个事实,巴国跟蜀国是世仇,他们可能进行了长达千年的战争。 而楼令知道蜀地那边有个三星堆,出土的文明证明文明等级不低。 既然巴国可以跟蜀国打千年战争,没道理还是处在原始人的社会风貌嘛! 现如今的中原已经产生文化自信,他们在面对中原区域之外的人,再是克制潜意识里也会存在鄙视。 郤至就说过,幸好几次没有联系巴国就放弃了的话。 “我已经让武率军退却。”楼令可不想楼武孤军深入待太久。他摇着头说道:“给他们机会,他们接不住啊。” 郤至摇头说道:“你说那话,有点过分了。也就中行之主觉得亏本,邯郸氏之主、智氏之主、彘氏之主是真的扛不住。” 未尝不是楼令借机让他们看清自家的实力,免得一个个时不时要炸一波毛。 楼令没有反驳,转而说道:“只要承认熊员乃是楚国新君,剩下就没有多少麻烦了。” 郤至明显没有听懂。 楼令说得挺清楚了。 到目前为止,子庚等楚国公族和异姓贵族,他们还没有干推举某人担任楚国之君的事情。 晋国掌控着楚国夫人和储君,尤其熊员是楚君招挑选的储君,只要晋国承认熊员的君位合法,熊员哪怕是被晋国俘虏仍是法统不容置疑的楚国新君。 那样一来,不止可以让楚地在反抗的楚人有效忠对象,也会让想要共举新君的楚国贵族心存忌惮。 等熊员成了楚国之君,能不能消除楚地的抵抗不好说,反正是可以搅乱一波人心。 若是楚地西北部的楚人不再众志成城,肯定打起来会变得更容易一些的吧 如果晋国不想再对楚国西北部付诸武力,可以借由熊员的手,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啊。 由晋国来扶立熊员可不止在针对楚地西北部有用! 一旦晋国扶持熊员,会让他的身份变得非常复杂。 首先,熊员的储君之位来得合乎法统,真的是一点可以质疑的漏洞都没有。 可是晋国扶持熊员,哪怕熊员得位再正,历经过奇耻大辱的楚人,他们愿意效忠遭到晋国控制的熊员吗 因此,熊员只要跟晋国扯上边,天然会遭到楚人的排斥。 要命的地方在于,楚人无法否认熊员是正牌储君的事实。 由于成分复杂,只要熊员坐在楚国之君的位置上,除非他摆脱晋国的控制,乃至于重创晋国一次,否则永远都要流言蜚语傍身了。 扶持傀儡远古到春秋时期,玩过这一套的人不少。 所以,等楼令进一步解释,一下子就让郤至懂了。 “不管多少次,你总是能够震惊到我啊。”郤至讲得无比感慨。 都老哥们了,讲这些话,不尴尬的吗 楼令赶紧改话题,说道:“上军将和上军佐诉求比较大,第一年由他们驻守南方。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尽快让熊员登上楚国之位。” 郤至历来不是一个拖拖拉拉的人,马上说道:“见君上去。” 他们原本在城外,入城再抵达宫城,见到了正在散步的晋君周。 身为人臣不能住在宫城。 晋周本就是一国之君,来到“郢”以胜利国之君的身份住进宫城,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南下随行之人,怎么可能缺了宦官、女官和寺人、宫女 晋君周住进楚国宫城,该有的配套马上就有了。 该说不说,楚国这一边的风景确实要比晋国好。 晋君周最近时常会到宫城内的一栋竹楼游逛,好些时候在竹林里面一逛就是一整天。 君臣几个人此时就坐在竹楼的一个露天平台。 “楚国之君由寡人来扶着坐上君位”晋君周能放光的话,一双眼睛就要发射激光了:“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啊!” 楚国之君由晋国之君来扶着上位,有比这个更能展现晋国之君胜利的光芒吗 那样干还可以让晋国之君在列国获得极高的政治声望,加重列国的服从度。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春秋生人,晋君周还是接受单襄公的教育,哪怕到现在都还很是重视列国诸侯的看法。 晋君周很感激地看着楼令这位老丈人:“办!立刻就办!” 立刻就办也太着急了。 只是,楼令没有反驳,顺着晋君周的情绪聊下去。 这一聊,不免要聊到齐国、宋国等等国家。 “确认要讨伐宋国了吗”晋君周其实不想在发动国战:“华元病逝之后,宋国已经有屈服的趋势,不是非要动用刀兵吧。” 晋国的卿位家族是怎么实力一再膨胀的他们这些军头就是一次又一次对外征战获利,实力滚雪球似得膨胀起来。 其实,作为一国之君,国家对外获得胜利,一样可以得到各方面的分润。 问题是晋君周没有能够从晋厉公那里获得多少遗产,现有的多数都是在位期间慢慢累积。 那么一个几乎从零开始的积累过程,使得晋君周有了一定的资本,可是跟积累了百年以上的老牌卿位家族肯定没得比。 跟楼氏比晋君周可是知道楼氏的发家过程,一样没有信心去比。 怎么来跟楼氏比,晋君周亲自率军征战吗不说拉不拉得出军队,该问的问题是打谁,到底能不能打赢的事。 新的问题来了。 晋君周已经明显发现自己在对外征召的收益在下降。 南征军的收获一定很大,晋周作为一国之君得到了三万楚人,其它的战利品明显不对头。 其实,三万楚人已经很多。 然而,晋君周可是知道第一轮要送往晋地的楚国将近二十万,即便是迁徙期间出现损耗,三万也不足以抵消其它战利品的额度吧 察觉到不对劲的晋君周并未发表什么言论。 肯定不是晋君周不想追究! 主要是什么还是晋君周实力不足,担忧撕破脸之后,最终难堪的人还是自己。 已经出现卿大夫吞没收益的事情哪怕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可以预见的情况是,日后晋君周的收益还是会继续减少,到底能够保留多少权益,得看一众卿大夫的胆子有多大了。 应得的收益断崖式减少晋君周不想立刻对宋国开战,原因之一就是不想几个卿位家族再肥一波。 明明晋君周没有亲征,公族也没有出动,怎么征战所得的四成就是晋君周应得的收益了 那涉及到了“名”与“器”的层次。 比如说,事实上是一名傀儡,可是坐在那一张宝座上,无论是不是名义上,他就是所有人的首脑。 只要晋人还认晋君周这位国君,一些权益就是他应得的。 比较不复杂的来说一说吧 一个人的祖先建立了公司,公司是一个家族产业,一代代继承和发展下去,随后晋周获得了那一份遗产。 很多外雇或本族的员工世代在公司任职,他们是有原始股份,也将股份继承给了子孙。 到了晋周的这一代,公司里面的各级管理掌握了公司的很多股份,可是一旦晋周仍然是董事长。 要是晋周不爽,他至少有能力将公司搞破产,届时作为晋国的公司不存在,管理层自主组建公司,或是其它情况,不可能没有管理层利益受损的吧 那么,公司有了盈利,就算是管理层得力创造的利润,是不是仍旧应该由董事长来分配收益,不是说各级管理私下侵占利益呢 可是站在卿大夫的角度,他们也有那么做的理由。 晋君周虽然为君,但是祖辈的功劳也会被消磨殆尽,不能总是什么都不干,安坐着吃白食啊 可以将晋国君臣当前视作分赃不均,有些人是一点不在乎,而有的人却是极其在意。 他们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认为自己压根没有什么错。 这种情况之下,弱小的晋君周选择忍耐,属于是一种绝对的理智。 “楚地西北部的战事并未结束,楚国的主力也健在。”晋君周先进行强调,最后才强调:“先安抚宋国,等解决了楚国,再找机会清算宋国。” 楼令笑着说道:“这一次灭掉楚国,可以说是一个意外。想要彻底解决楚国的难度非常大,哪怕最终可以完成,恐怕要花费至少十年的时间。” 十年还是楼令往少了说,晋国解决楚国之后,还要面临楚人的一再反扑,起码需要两三代人才会让楚地的反抗意志消失。 “十年!那一会,我的骨头能敲鼓了。”郤至讲话有点大声。 楼令有些无奈地看向自己的好哥们,心想:“你可算是反应过来了。” “只是……,君上说得也有道理。”郤至像是在思考,一小会之后看向楼令,问道:“有什么办法消灭楚国的主力” 楼令想都没想,说道:“除非楚军来大江北岸战到最后一人,要不然……,楚军退往大江南岸,我们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实际上,我很乐于看到楚国向南扩张,最好是他们扩张到大海沿岸,并且成功在当地实施统治。”楼令补充道。 秦国在南方有经略计划,没有成功便亡国了。 后面是西汉扩张到海边,就此那里成为诸夏的固有疆域,往后历朝历代没有再大面积的丢失过。 可是呢,从秦朝开始经略,一直到隋朝年间才正儿八经地开发南边,并且仅限于东南一隅。 经过隋朝的发展,东南一隅有了鱼米之乡的称号,给后面历朝历代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李唐从未特别重视过江南一隅,到南宋那是不得不开发。 而开发岭南的朝代就在南宋,算是赵宋对诸夏文明的贡献之一。 楼令是真心想看到楚国在大江以南形成有效统治,最好是连岭南也一块收入囊中。 到时候,无论是晋国或哪一个国家横扫天下,统治起当地会更简单一些。 “没有水军,我们无法灭掉楚国。”楼令都忘记自己提过几次这个观点了。 晋君周想要问一问,是不是非得近期征讨宋国不可,想了想没有再问,转而问道:“吴国将楚军全部驱逐了吗” 楼令与郤至对视了一眼,像是在问:没有告知君上吗 要不怎么说晋君周像是虚君,卿大夫不转告,闹得晋君周什么都不知道。 晋君周也就是想转移话题才问了那么一句,没人回答一点都不在意,继续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回本土” 这是个好问题,只是楼令无法拿出精确的时间。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无极道场

无极道场

品酒忆书香
酒,不可多饮,烟,不可多抽。思虑不需过多,忧伤不上心头。请问君的一派剑法,可否挥散掉那盘踞已久的哀愁?
军史 连载 1万字
重生当军嫂咯!

重生当军嫂咯!

万岁爷耶
上辈子她嫁给了父亲战友的儿子,走进了一场名为指腹为婚的包办婚姻,面对冷冰冰不解风情的军人丈夫和刁钻怪癖的婆婆,白薇薇一身从小被捧到大的小姐病彻底发作了..
军史 连载 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