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楼令为出征将士报功,肯定做不到绝对的公正。 并不一定是楼令想刻意抹除掉谁的功劳,极可能是有功的人在汇报上来的流程中被顶替了。 需要处理太多信息的楼令,他不可能找到每一个人去问,核查写在名单上的所有人是否冒名顶替。 当然,楼令可以提供申诉渠道,只是没有发生因为冒名顶替而爆发出非常轰动的事件之前,不会主动去那么干。 没别的,上位者总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担忧一旦闹大出现更大的乱子。而很多乱子就是一直不管,积累了足够的怨气爆发出来。 也能够是决定谁有功劳的上位者是搞暗箱操作的获益者之一,真的有谁找自己申诉给压下去或干掉,再找涉事人索要好处。 那就是很多上位者确切知道赏罚分明可以使得军队战斗力飙升,治下更加充满活力,偏偏不去执行的原因。 知晓道理并不难,难的在于愿不愿意做,不是吗 而涉及到利益层面,从远古到长久的以后,不会有真正的公平公正。 拿为国取才来说。熟人的子侄和陌生人的能力都差不多,到底会选谁还用多想的吗这位熟人帮了他的忙,后面他自然也会回报。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内循环就形成了。 不止是为国取才的层面,其它方方面面亦然。 竞争一个岗位,选谁不是选有选择权的人碰到需要抉择,看着讨厌和有眼缘,肯定是选看着顺眼的那人录取。 说得残酷一些,能够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刷掉,对真正的普通人已经是一种公平了。 通常情况下会知道越多就越糟心,要么是接受现实抑郁地活着,不然就是在接受现实之后麻木的活着。 在楼令提交有功者名单之后的第三天,来自晋君周的赏赐方案被送到楼令手上。 这里不是楼令在欺负晋君周。 提到过好几次,春秋时期的国君是名位高一些的贵族,只有天子显得特别。而天子或诸侯想当奴隶主,他们可当不到有封地和私军的贵族头上。 那么,列国君臣互相尊重是建立在什么之上说白了就是贵族并非板上鱼肉,他们有抵抗的实力,也就有了抵制的底气。 晋国之君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本来就需要得到卿大夫的通过,谈何楼令在欺凌晋君周呢 其他国家的情况也是一样,想要通过什么国家层面的决议,一样需要君臣意见一致,起码一方能够压倒另一方,不是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去将乞喊过来。”楼令吩咐了下去。 过了一会,楼乞来到楼令面前,请安之后得到一个支踵屈膝跪坐了下去。 “君上决议将河西的‘汪’赏赐予你。”楼令说道。 可能是楼乞早有准备,激动归于激动,没有当场失态。 尽管晋国已经出现大变,一个家族的庶子获得封地还是极个别的例子。 近数十年来,好像只有楼武率先得到封地,他也是晋国崛起后,庶子之中娶到一国翁主的第一人。 后世的史学家会拿楼武来当节点,以此证明历史在那一段时间发生了转变。 楼武获得“密”作为封地,不算是楼令私下给的赏赐。 那个“密”本是郑国贵族的封地,晋国实施扩张期间进行占领,后来归于楼武名下。 只是……,楼武获得“密”有晋君周的首肯,却不是晋君周主动要赏赐,与楼乞这一次存在区别。 “这个‘汪’是一座小城,属民大约有三千左右,距离最近的城池叫‘新里’。‘新里’是魏氏的封地。”楼令在知道楼乞获得封地赏赐之后,怎么可能不调查呢。 河西现在的划分有点乱,国君、荀氏、郤氏、楼氏都有封地,还有一些公族封君的封地在那边。 几座大城市属于卿位家族,其中包括“梁(少梁)”和“辅氏”、“新楚”。 在河西拥有封地的中等家族,分别是张氏和解氏、籍氏。 楼令看着激动的楼乞,继续往下说道:“不出现意外,魏氏后面会迁徙到楚地,使得‘新城’落到我家名下。你有什么想法吗” 楼乞以为楼令是让他等一等,有可能获得城池更大和人口更多的封地,乖巧地说道:“一切由父亲做主。” 这一听,楼令哪能听不出怎么回事,正色说道:“获得‘汪’是你先登、斩将、破阵的功劳。由家族来进行安排,会变成你得到的封地是我的赏赐。” 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简单来说就是,楼乞选择“汪”作为封地,那是于国有功的渠道获得赏赐。楼氏不倒的话,他在未来可以传给自己的嫡子,形成子传孙,无穷尽的格局;换成楼乞选择接受楼令的给予,未来家族可以随意进行调动。 能够听懂的楼乞还是乐呵呵地说道:“父亲做主。” 即便是家主,家族的未必就是家主的。 庶子的身份家族的一定不是他的。 刚才楼乞肯定是贪更好的封地了。 儿子有些分不清,作为父亲的楼令,他却不能够给有能力的儿子挖坑。 “你要接受君上的赏赐。”楼令说道。 楼乞重复道:“听父亲的。” 没有在楚地选一块土地赏赐给楼乞已经是晋君周的最大优待,其他有资格获得封地的有功之人,他们绝大多数得到的封地就是在楚地。 那是楼令提交名单之后,提到怎么消化来楚地,需要迁徙一些家族过去。 晋君周当然知道光是军事占领没有用,一定需要进行移民。 正好南征军将能够找到的楚人抓到晋地,楚地多得是无主的城池或村庄,将他们赏赐出去省了从零开始的步骤。 借这一波赏赐有功将士,不抓住机会的话,以什么名义迁徙晋地贵族到楚地,不闹出乱子也会搞得民怨沸腾。 只要卿位家族不乱,晋国不可能大乱。 可是,坐于高位的国君和卿大夫,他们总不能完全忽视其他贵族的感受吧 魏氏没有参与南征,他们无法凭借功劳获得一寸的楚地。 实际上,魏氏现在也不知道自家会迁徙到楚地,要等有人提出来……,或是有人私下去给这么一个建议,也能够是他们自己看到这么一个出路提出置换。 楼令让楼乞退下。 既然楼乞没有其它意见楼令也就邀请郤至和中行吴、邯郸旃过来,让他们对晋君周的赏赐方案进行过目。 “解氏和籍氏也安排南下到楚地”中行吴明显看出了问题。 楼令脸色不变地说道:“他们一直在抱怨没有机会。我们刚军事占领楚地不久,那边有得是大有可为的机遇,怎么可以不满足呢” 中行吴觉得楼令连演都不演了。 籍氏的“都”就在河西,一旦以楚地为家业所在,怎么不会将“都”迁到楚地那就给楼氏控制秦地让开了道路。 解氏在河西的封地倒不是“都”了,可是也被闹得上了前往楚地的名单。 至于张氏他们是极其散装的一个家族,族人散得到处都是,大一些的家族都有来自张氏的人在担任家臣。 “解氏和籍氏联合起来可以制衡魏氏吗”邯郸旃问道。 防止魏氏在楚地坐大是一种政治层面的需求,无论国君或卿大夫都会进行考虑。 要说的话,应当是邯郸旃来问这种话,意图过于明显了。 郤至没有翻白眼的习惯,闻言挑了挑眉头,说道:“他们可以起到告警的作用。” 解氏和籍氏是什么样的家族单论军事实力,合起来能够拉出五千兵力都算多了。 魏氏呢他们好几次可以轻松拉出一万五千的兵力参与国战,想来再增加两万不会成问题,具备一个家族拉出一个满编军团的实力。 具备那种实力,不怪魏氏敢于向卿位发起冲刺。没有能够获得卿位只能说,实在是太过时运不济了。 如郤至所说的那般,真要是魏氏想干什么过分的事情,被安排去跟魏氏当邻居的解氏和籍氏顶多起到示警作用。 楼令进行了狡辩,说道:“中等家族只迁徙一家魏氏,太过于显眼了。” 虽然是一种狡辩,但道理说得通啊! 没有犯什么错的魏氏,哪怕是他们主动愿意迁徙,其他人可不会那么看。 谁都会认定魏氏被某个或多个卿位家族排挤,落得一个舍弃祖业跑到楚地的下场。 再加上解氏和籍氏,不说完全会消除人们多想,起码打上了该有的掩护。 “解氏之主和籍氏之主愿意配合”中行吴挺怀疑这一点。 楼令笑着说道:“哪个中等家族的家主,没有进取卿位的奋斗欲望呢” 不说蛮横夺取,只说是奋斗欲望,继续掩盖子而已。 自从楼令花费十多年获取卿位,很直接地让其他家族大开眼界。 而楼令获取卿位,无疑对其他贵族来讲是一种激励,认定既然楼令可以,没道理他们不行。 到底行不行这不是要试过才知道嘛。 至于说,老牌卿位家族越加壮大,新兴的楼氏干脆成了巨无霸。以为现在什么信息都能够一查就知道,很难遮掩秘密的时代吗 更贴近年代的事实是,几里外发生了超级大的事情,附近的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听说过。 卿大夫打听消息便利,一来是他们背后的家族本身强大,再则便是身居高位易于过问。 更多的贵族,他们要打听什么事情,辗转不知道多少圈,可能也就打听到一些边角料。 “是不是可以添加一些家族”中行吴见识到楼令干了初一,有那个胆子随同行了十五。 楼令笑着问道:“新军佐有什么提议” 中行吴提了几个家族的名字,里面包括公族封君,再说道:“他们也有进取心,是不是应当给予机会” 到他们的身份地位,谁的脑子里不该记住各个家族的分布 楼令看向其他同僚。 以公谋私这种操作,其实在春秋时代不算什么,顶多就是被质疑操守,没有相关的律法约束。 他们可是卿大夫,随随便便能够拉出数万私军,看上了哪一块地方没有明抢,说难听点就是坚守底线了。 明白过来的郤至和邯郸旃,他们给迁徙名单加了一些家族。 脑子里有各个家族分布图的楼令,一家又一家对上号,上了迁徙名单的家族,无一例外都是给卿位家族挡住路的那些。 楼令只将解氏和籍氏弄上迁徙名单,其他人至少是五个家族起步,对比起来还是楼令太保守了。 没有人坏楼令的盘算,他有意见也该按耐住。 毕竟,面子是互相给予的。 所以……,看吧,有权不说为所欲为,起码办起事来会非常方便。 “都在腾地方什么时候我们坐下来,商议互相之间的封地置换。”郤至属于盖子掀开,不怕事大的人。 是啊,他们将那些家族弄上名单,的确是在腾地方。 要说起来,倒也不显得突兀。 晋国随时可以取代周王室,卿大夫是不是该考虑日后的封国呢 很明显,他们可不愿意舍弃基业,跑到陌生的环境从零开始,谋求的是以手头的基业进行开局。 姬周分封之初,多数获得分封的诸侯就是带上队伍去到陌生环境创业,只有少量诸侯从周天子处继承封地。 而将晋国看作一个集团,卿位家族明显是占据了集团的股份,并且已经完全控股了集团下的一个个分公司。 那他们在集团拆分的时候,想着继续掌控属于自己的公司,有什么错吗 真要说有什么错,历代晋国之君就不该给卿大夫发展壮大的机会,或者用其它的办法来保证国君手里的力量远超卿位家族。 郤至的提议让众人很感兴趣,只是这种事情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拿出方案。 随后,四名卿大夫一块入宫谒见晋君周,一起将赏赐方案敲定下来。 晋君周当然能够从迁徙名单察觉到异常,好几次用眼神向楼令求助。 楼令找到机会,用两人可以听到的声音说道:“固然各个家族都有私心,其实对君上不全是坏处。” 什么道理 那不是晋君周拿魏氏当成棋子了吗 同时,越多的家族去到楚地,楚地就更不容易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只要晋君周有本事,他可以让楚地的那些家族进行效忠,将楚地掌控成日后的直辖地。 这也就避免晋室取代周王室之后,落得跟周王室相同的局面。 周王室分封是将周边无法实际掌控的区域分封出去,期望诸侯能够为王室抵抗来犯之地,也导致了周王室没有了扩张的方向。 事实也是那样,不是没有周天子率军外出征讨,打赢了只是拿到战利品,土地则是落到诸侯手里。 那就变成周王室亲自管辖的范围一直就那么大,诸侯则是一再得到疆域的扩张,实力出现颠倒是迟早的事情。 晋君周不用再得到更多的提示了,有了一个支点就看到方向。 不过,晋君周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个道理就是楼令不可能无条件站在自己这一边。 关于这个道理,其实晋君周一直都明白,愿意寄托在一定的期盼上面而已。 翌日。 大朝会的日子下,许多亲自到场的有功之人被晋君周亲自点名,公布获得了什么样的赏赐。 能够出现在大朝会的大多数有功之人,他们本就有“大夫”的爵位,具备面见晋君周的资格。 本来只是准贵族的人,他们先在殿外等候,有人召唤才入殿接受赏赐。而能够进殿接受赏赐的理由是,他们会当场获得“大夫”的爵位,成为贵族阶层的一员了。 功劳不足以晋升“大夫”爵位的其余人,他们会拿到赏赐,只是不到参加大朝会的身份。 赏赐的一系列流程进行了一整天,真正落实下去需要的时间更久,拖拖拉拉几年都算正常。 能够上殿接受赏赐,代表至少他们所获得的赏赐公正,自然是表现得非常欢喜。 换而言之,可能出现争议的话,获得赏赐的人不会出现在大殿之上。 散朝之后,各自呼朋唤友,在“新田”有宅子就到自家设宴,只是临时待在“新田”则是找食肆安排。 楼令在入宫前已经跟几位同僚提到,散朝后特地找晋君周说明,不久后会离开“新田”一段时间,去哪则是根本不用告知。 怎么不说清楚当然是避免节外生枝。 要不然的话,赶路期间遭到埋伏或刺杀,会弄得知情者都有嫌疑。 对于楼令出征归来就离开“新田”这回事,其余人心里早有准备。 家大业大却两年出征在外,回来之后怎么可能不去视察产业呢 所以,不止楼令会走,另外的卿大夫或贵族也会从“新田”离开。 楼令没有直接前往秦地,先回去“太原”一趟。 抵达“太原”的楼令能看出娇姬做好了出远门的准备。这是楼令先前派回的人早一步到“太原”。 家主出征回到自家的“都”了 他们早就知道楼令南征取得辉煌胜利,明确知道会在什么时间归来,一定会准备盛大的欢迎仪式。 一次次的胜利会聚拢人心,使之治下的人紧密团结在家主左右。 要是对外的征战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得到实际好处的人,怎么会不念着家主的好呢 所以吧,楼令回到“太原”办得第一件事情就是赏赐出征众人,再给没有出征的人漏出或多或少的好处。 这叫什么叫与民同乐。 没僭越。 有封地,治下有人口,可以设立“家大夫”一职,能够私自制定家法(律法),与一国之君只差名号,其它没有区别。 娇姬得到的通知是去“新田”过日子,等楼令来“太原”得知会去秦地,看着就有点不乐意先去“新田”等着了。 “一起去秦地也行。”楼令没有觉得什么不好的地方。 秦地归于楼氏统治已经有五年的时间,明确展现冥顽不明态度的人已经被陆陆续续清理,五六年的时间过去,愿意待着的原秦人也知道了楼氏的治理风格。 其实吧,现在无论是哪一国的普通黎庶,大多数根本不会对旧有统治者多么爱戴或怀念。可能原先吃不饱,换了个统治者就能够吃饱了呢 要是打内战,一旦新的朝廷建立,无论是比以前好或坏,别看有些人哭天喊地或跳脚,大多数人其实是什么不会做。 面临外族侵略一样是麻木活着的人更多,直至某天疼在自己身上才想着进行反抗。 在楼氏的统治之下,秦地的人真就比以前过得好,最为起码就是不用被动辄举全国之力,闹得一次次存粮见底了。 春秋时期的秦国屡次发动国战,少有没举全国之力的时候,偏偏大多数战役是战败的一方。 打赢了还能多少有些缴获,哪怕多数人无法获得分润,下一次被剥削的情况总会轻一些吧 战败就是另一回事,不止付出全填了进去,还要面临下一波更严重的剥削。 千万别误会秦人比其他列国的人更爱国,春秋时期的秦人没有那种情操,到战国的秦人只是被利益所驱使。 或者应该说,一直到近现代之前,并没有爱国这种集体意识,家天下的格局下愿意战至最后一刻是效忠君王。 另外一点,其实秦地很多人是被周王室抛弃的周人,他们不算是被秦廷收留,顶多就是活在秦廷的统治之下。 要说秦廷有什么毛病,他们本身是游牧过活,一直到楼令将秦廷驱赶到西边之前,整个国家还是半游牧半农耕的状态。 遭到周王室抛弃的周人变成秦人约是两百多年的时间,要说全部不适应半农耕半游牧真不至于,只是不会全部的人都忘记自己的祖先是周人。 楼令带上娇姬,少不得沿途护卫的私军,以及带上一批资源,一个半月后来到“雍”的城外。 早早接到消息的楼小白带着福姬迎接。 福姬见到娇姬的第一句话,问道:“阿大没来” 听得娇姬脸色沉了下去……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洪荒之临水为仙

洪荒之临水为仙

漆黑血海
浩瀚宇宙,鸿蒙混沌,盘古开天演万物,主角于时空错乱中融先天万物神水孕育而生,于洪荒天地,冥冥混沌中,求大道而登绝顶,临万劫而不朽,诉说一个双眼看到的真实的有血..
军史 连载 31万字
从超级战队开始的兽拳修行

从超级战队开始的兽拳修行

最爱的碳碳
感受心中的野兽之心,运用野兽力量的拳法,兽拳。在兽拳中有两大对立的流派,一派是正义兽拳的激兽拳兽术,另一派则是邪恶兽拳的临兽拳恶形。上千年来,一代代的拳士们背负命运不断战斗着。穿越而来的伽多鲁在临兽殿中苏醒的那一刻也背负了这纠缠千年的兽拳宿命,但不甘于此的他决定朝着巅峰修行战斗下去。
军史 连载 70万字
斗罗强少在学院

斗罗强少在学院

圣光飞龙
故事讲述了一个情绪之神霍雨浩因为神界的一次在战争,将只有三岁儿子唐雨浩遗落在人间成为了孤儿,被人收养。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代斗罗传奇,也解开了身世之谜…..
军史 连载 11万字
一张美人皮

一张美人皮

可怜小猫
阴历七月初七这天,前女友寄给我一个特殊的情人节礼物,一个仿真充气娃娃,我怎么也想不到,竟然是用人皮做成的。等不及的哥们姐们先看猫哥老书。(都市;我的刁蛮上司)..
军史 完结 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