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车间走出来的侍卫有些狼狈,他们跟着李泰快步走着,“魏王殿下,其实这个电压不稳也可以用的,我们试过的。”

李泰不耐烦道:“可以用勉强俩字是我们骊山高精尖制造的病,能精益求精绝不勉强凑活。”

那侍卫叹息道:“殿下说得是,是卑职不懂事。”

李泰双手背负大步走着,“骊山的攻关到此为止,以后还有较好的人才,让他们接手吧。”

几个侍卫欲言又止。

“行了!你们几个要留下来的就留下来,要回乡,要回家的就都回去吧,本王烦了!”

最近魏王的心情很不好,要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么暴躁的,该是陛下病重,太子开始监国的那天开始,魏王殿下就时常发脾气。

现在整个关中都知道,太子殿下准备要即位了,虽说陛下还没有旨意,也没有准备退位,可这已是人尽皆知的事了。

因此,魏王殿下越发不爽利。

魏王与太子从小就对立,谁也看不上谁。

“殿下,我们的家就在骊山,家眷都在骊山好多年了。”

李泰一边走着一边道:“你们有什么想法都与武士彟说,他会安排的,就这样吧,散了吧。”

“魏王殿下是不要我等了吗”

李泰踹了一脚说话的侍卫,“本王就在骊山,什么时候不要你们了。”

众人脸上带着笑容有一些狼狈,对他们来说从魏王府一直追随的骊山,是他们过得最安逸的一段时光。

他们笑看着魏王殿下走向了那热闹的宴席,眼神满是欣慰。

魏王是个固执又十分聪明的人,他从小就是这样,众人都是看着他长大的。

其中感情早就变了,是魏王更是他们的子侄,这份感情说出来很难,但魏王殿下早已是他们的亲人了。

当初的蒸汽机就快将李泰折磨疯了,现在这个发电机的电压问题,需要建立的理论知识太多了。

其原理看不见摸不着,更是摸不得。

李泰放弃了,发电机的制造简单,但要得到稳定的电压输出,控制电流传导,这所需要的工艺与理论比蒸汽机难太多太多。

所以放手了,不再专研了,再这么下去人都要疯了。

今晚的宴席很热闹,李泰在人群中找到了程处默,在一旁坐下来,问道:“你不是去长安城了吗”

程处默喝着麦酒道:“在老货家里住了半个月,把孩子交给他了,我们夫妻俩回来了。”

在桌上有葡萄酿,有麦酒,还有寻常的米酿。

李泰盯着三个陶壶,考虑了片刻,拿起了麦酒给自己倒了一碗,一口喝下,眉头紧锁,“这秋天的麦酒真难喝。”

“秋麦酿酒本就没有夏麦好喝,可是值钱呀,这酒水在关外可以卖到两百钱一壶。”

程处默经营酒肆久了,他现在对酒价很敏感。

李泰又问道:“太子现在如何了”

程处默一手端着酒碗,朝着远处的笑了笑,又道:“老货说太子现在魔怔了。”

“魔怔了”

“说是太子睡得很少,每日都在整顿朝堂,就连吃饭的时候都在应付群臣,现在朝中有不少人劝谏殿下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了,可太子总听不进去。”

李泰朗声笑道:“他活该。”

“父王,这是晋王叔的书信。”

讲话的是李泰的儿子,李欣,这个孩子现在五岁,也是肥肥胖胖的小子。

与魏王殿下小时候一模一样。

接过儿子递来的书信,李泰看着书信中的内容,信中写着的都是稚奴这个弟弟游历的心得,这封书信父皇已看过一遍了。

李泰又尝了一口麦酒,皱眉看着信。

李治现在人在江南东道,他与狄仁杰找到了徐齐聃,并且在江南东道的徐家得到了安置。

贞观十八年的夏天,李治与狄仁杰与江南士族展开了一场辩论。

辩论的内容就是工业发展与人文建设之间的关系,其中就有崔仁师,张玄弼,萧钺等高门士族。

江南东道与山东士族的许多人都参与了这场辩论。

面对士族对骊山的口诛笔伐,李治身为骊山弟子想要辩驳,便让江南东道的徐家主持,在东海海边开展辩论。

骊山的发展就是以工业为主,现在正处于钢铁锻造的重工业阶段,主要用于蒸汽机与铁轨的建设。

江南的士族认为关中的工业建设发展有碍于人文精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了工坊而不去读书,将来中原文学如何延续

人都是被利益驱使的,推广工坊发展会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工厂成为工人,这一点在关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士族担心的便是工业会扼杀人文建设,大唐尚武没错,但大唐也需要文人。

李治为此发起了辩驳,工业发展与人文建设从来都是不矛盾的,技术发展需要学识与之相匹配的素养。

历来工坊都只招收十六岁以上的工人,一个孩童从记事起并不会妨碍其读书。

创造力与想象力是工业建设最不可或缺的。

人如何无法思考,工业发展便会停滞不前。

工业发展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工业发展就没有民生的兴盛。

而张玄弼以礼教为先,再用工业来反驳。

双方因此辩论有半月之久,支持者各有一半。

无奈,这一次的谈判不了了之,双方都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复。

李泰看完了这封书信,心情不太好,张玄弼与稚奴的三年约定已经到了。

这个张玄弼不肯认输,还要与稚奴辩论。

要不是看人家老头子一把年纪了,李泰很想将他绑到骊山,然后吊起来抽。

这种辩论以后还要继续的,骊山的学术会名扬天下。

张阳不再收弟子了,可这个天下人人都可以自诩骊山弟子,能够学习骊山的文章。

未来的中原会对这个话题,进行永无止境的辩论。

即便数十年,上百年都没有结果。

骊山的中秋宴来客许多,就连尉迟恭和秦琼都来了。

如今的秦琼年过五十,老将们一个个都是旧病缠身,人到了晚年不得不服,向岁月低头了。

今晚的菜肴很丰盛,骊山将所有的美食都放在了桌上。

天色完全入夜之后,贞观一朝的老人来了有十之八九了,李世民也成了一个老人,他与一众老臣家门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张阳坐在一棵松树边,摇着手中的扇子,笑呵呵看着这个热闹的场面。

“老夫没想到今天骊山能够来这么多人,都是你请来的”

闻言,回头看去,见是长孙无忌,张阳道:“我没有请。”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骑砍中世纪:从奴隶到帝王

骑砍中世纪:从奴隶到帝王

夏小皮
罗夏穿越了,带着骑马与砍杀系统来到了卡拉迪亚大陆,睁开眼成了奴隶。生存,起义,掠夺,残酷的中世纪让罗夏明白,活得像人有多艰难。罗夏带领跟随他的人攥取财富,寻找出路。当罗夏的追随者越来越多,他们的欲望也愈加高涨。从强盗头领,到雇佣军首领,到贵族领主。罗夏惊呼,谁把黄袍披我身上了,谁把王冠带我头上了,你们,你们这是害朕啊!
军史 连载 78万字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泽岩勇闯天涯
崇祯年间,我意外魂穿成农民李云。那时,大明内忧外患,山贼横行,外敌纷扰。我不甘平凡,挺身而出。持简陋兵刃,先平定山贼之乱,保一方安宁;又率热血儿郎,与鞑子浴血奋战,守家国边疆;挥师北上,挫蒙古锋芒;东渡远洋,击日本寇贼;扬帆西洋,御外敌枪炮。在这乱世之中,李云之名,自此深深镌刻于大明战争的宏伟史诗之上,开启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传奇篇章。
军史 连载 194万字
入间同学入魔了:我在魔界的生活

入间同学入魔了:我在魔界的生活

开始当摆烂的咸鱼
因为系统的错误的绑定的少女,穿越到入间亲的世界中,他们的奇妙的旅程展开序幕······女主她不是什么好人啊,剧情的走向会参考漫画和番剧,剩下的听天由命(不喜勿喷,为爱发电,新人小白文笔)
军史 连载 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