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杜和立于其侧,闭眼良久,终于睁眼叹息:“他赢了。” 夜晚回客栈,少年意气风发,甫一坐下便问:“你王叔何许人也既然藏策,还让你带我下乡” 杜和看他片刻,忽然将朱瀚所写之信取出,放至他桌前:“你若真敢讲策,不妨看看这封信。” 少年狐疑接过,拆封一看,只一行字: “策若能唤民心,则无需藏;策若唤不得民心,藏了也不碍天下。” 署名:朱瀚 少年读罢怔在原地,许久未语。 京城夜,清风微凉。 朱瀚端坐书房之内,顾远自窗外跃入,身形轻若飞燕。 “王爷。” “如何” “镇中百姓已罢市三日,商会低头,县令亲出门听策,镇民立言百事,皆源于一人。” “谁” “‘策狂’。”顾远凝声,“据传他姓庄,名简。出身不详,却讲策如焚。” 朱瀚点头:“我记得此人。” 顾远迟疑片刻,才道:“王爷早识他” 朱瀚缓缓一笑:“我来这大明第一年,曾在集市听一少年为盲人讲药理三策。那少年言‘用药若不问人身,犹农不问土’。当时我便想,此子必成策士。” “原来是他。”顾远叹息。 朱瀚起身,背手望窗外星光:“你可知,天下不是缺讲策之人,而是缺讲策不死之人。” 顾远眼神一震:“王爷意指” “我派他与杜和同行,是试他们二人谁更能胜人心。而今看来——” “他们一个能让人信服,一个能让人燃火。” “若你是太子,会选哪一个” 顾远顿时沉默。 朱瀚却只是轻轻一笑,自袖中取出一枚玉珏,放入案中锦匣。 “孤早已为他们备好位置。” “一个,留京。” “一个,出云中。” 他语声不疾不徐,却如金石之音。 这一日,朱瀚起得早,未待鸡鸣,已独坐书房,桌上放着一块檀木棋盘,白子布于中央,黑子环伺四角,似困不困,似围未围。 沈镇奉茶,见他久不落子,小心问道:“王爷,可是在等人” 朱瀚淡道:“不是等人,是等局。” 话音未落,外头小厮来报:“太子殿下到了。” 朱瀚点头:“请他进来。” 片刻,朱标身着青纹直裰,步入书房,神色间有掩不住的兴奋与警觉。 “皇叔今日叫我,可是有策之事” “你自己说。”朱瀚抬眼望他,“你心里该早有个数。” 朱标沉吟片刻,行至案前,低声道:“杜和、庄简一行归京,百姓夹道欢迎。东城青策堂门前每日千人等候听课。父皇虽未言语,然宫中近日三次召见翰林,皆以‘民声’为议。” 朱瀚微笑:“你怕了” “我不是怕。”朱标坐下,神色郑重,“而是知晓火起太快,易熄。” “杜和讲理,庄简煽情,他们各有所长,但也各有锋锐。他们若不能守得住自己,便守不住天下人的信。” 朱瀚不语,只是取起棋盘边上一子,缓缓落在黑子的空隙中:“太子心中,有安排” “有。”朱标轻声道,“我欲设‘策台’于东宫偏殿,名为‘问言台’,月中择日设讲,召青策堂门下与策隐所弟子轮讲轮评。” “讲者,不得三日内再讲;听者,不得一言遮人之语。” 朱瀚挑眉:“听起来是个闹市。” “正因如此,才叫他们磨气。策若不能容非议,那不过是空口白话。” 他停顿一瞬:“而我自己,也会每月设三次夜课,听其人、评其策。” 朱瀚缓缓点头,眼中有赞许之色:“此非保全之策,是驯人之策。” 朱标淡然道:“皇叔之策,是引;我的策,是驭。” “策隐所,我不拆。青策堂,我不夺。问言台,不争名,不夺势。” “我只给他们一个地方讲,讲到倦,讲到声哑,讲到心中之策再不能燃烧为火,再冷却为光。” 朱瀚仰头大笑,抚掌道:“好一个‘策尽为光’。” 他顿了顿,又道:“庄简之人,你怎么看” 朱标神色复杂,缓缓吐出一句:“锋锐太过。可锋者断草木,杀人亦快。” “我不会用他为剑,但我会将他藏在鞘中。” 朱瀚点头:“那杜和呢” “杜和可为策典。”朱标沉声,“他将来,可以镇学坛。” “皇叔可愿为我成就他们” 朱瀚凝视朱标片刻,笑道:“他们已成,就看你能不能用得好。” 那日天晴如洗,殿外青石广场上坐满士子,竹简如林,书声朗朗。 杜和身着白衣,首开讲策,题为《论策之善终》。 “策之起,或因忧;策之中,或因争;但策之终,唯有止。” “止于众人之心归,止于策士之退场。” “我今所讲,不是教人夺名,而是教人,何时该收声。” 一席话讲完,四座皆静。 庄简随后而上,长笑一声,甫一开口便说:“我不同意!” 哗然四起。 他却朗声道:“策不能止。策若止于心归,是自我安慰;策若止于退场,是懦弱!” “我今日再讲一策,名曰——策应越讲越多,越讲越广,直到讲到朝堂之上,讲到庙堂之下,讲到百姓之屋檐!” 他如烈火烧野,众人哗然,却也拍案叫绝。 数日之后,夜深人静。 朱瀚独自走过王府后园的竹林,步履缓慢,手中提着一盏旧灯。 风吹灯摇,他却不慌不急。 忽听一声轻响,竹叶间闪出一道黑影,跪地请罪。 “王爷,策隐所第三处,‘藏柳’之地,有人潜入。” 朱瀚眼皮微抬:“谁” “自称北直书院旧门生,自愿伏诛,只求一见王爷。” 朱瀚止步,语气淡淡:“带来吧。” 黑影疾去,不多时,带来一名青年,衣衫破旧,双目灼灼。 青年扑倒在地,双膝重叩:“学生林复,为策堂旧门人,今叩请王爷赐言!” 朱瀚凝视他:“你要的,不是赐言,是赐命。” 青年抬首,目光如电:“王爷之策,四所一堂,已开路;太子之策,问言台已聚人。” “可还有策之心未安之处——世间尚有万万士子,无门可入,无策可言!” “我愿为第五所。” 朱瀚望着跪伏在地的林复,良久未言。 终于,他缓步向前两步,眼神如鹰般俯视:“你可知,设策一所,不是摆几张书案,聚几名士子就成。” 林复抬头,目光坚定:“学生知晓。世间策所众多,却多藏于门墙之内。学生要开一所不设门墙之策所,名为‘问外台’。” 朱瀚眉微挑:“问内者求名,问外者求命。你要的是命” “是民之命。”林复语声如刃,“问言台在宫中,策堂在东城,策隐所亦隐于士林之中,终难及远地寒门。 ‘问外台’,设于远郊、设于边地、设于人声未至之处——不问出身,不问师门,只问一句:你有无一策敢讲。” 朱瀚盯着他,忽然问:“你是策堂第几届弟子” “第八届。”林复答。 “你讲过几策” “三策。其一问民饥,其二论郡役,其三——不曾讲完,便被逐出。” “为何” “因我说:‘策若不能让母亲少跪一次米行,就不算好策。’” 朱瀚低头轻笑:“那你今日来求我,是要让你娘不再跪” 林复眼中闪过一丝哀痛,轻声答:“她已过世。策无用了。” “无用还讲” “我讲,是为那千万个我娘一样的人。若我不讲,策永远不会进他们屋檐。”林复语气愈发沉稳,“策不能止于讲者之口,要行于民屋之间。” 朱瀚静默,随后转身,仿佛林复这番言论只掀动了一缕风尘。他轻轻挥袖道:“你可知,我曾经也讲过一策,名为‘无策之策’。” 林复愣住:“那不是空谈” “不。”朱瀚回眸,眼中深邃如海,“‘无策之策’,是不讲给人听的,是做给人看的。” 他望向竹林深处,口中缓缓吐出:“好,林复,我允你开‘问外台’。” “然你须知,这台不是你讲策的高座,是你背负策焰的刑台。讲不动,就会被烧死。” 林复垂首叩地:“学生明白。” 朱瀚又道:“‘问外台’,设于两月之后,南郡临水镇。你只带五人,不许打旗,不许悬榜,不许告示。” “你若能三月之内,叫一地百姓自愿来听、来问、来讲,孤便封你为——第五使策。” 林复浑身一震:“谨遵王命!” 朱瀚目送他远去,风将竹叶掀起几许。 不多时,顾远自暗处现身,低声问:“王爷当真让他设台于南郡那处地僻民乱,兵司不立,曾被列为‘策禁地’。” “正因如此,才需讲。”朱瀚语声淡然,“策若不能在最冷处燃起火,就永远只是士人之间的灯。” 他负手立于夜风之中,忽道:“你可记得王弼有言——‘善讲者不如善忘者,善忘者,不忘其本’。” 顾远皱眉:“王爷意指” 朱瀚微笑:“这些少年讲策如火,不是坏事。火能燎原,也能照路。但太子的局,已不缺火了。” “那缺什么”顾远问。 朱瀚眼神如夜空中沉落的星:“缺一口井。” 顾远一怔:“井” “火照人,井养人。火能救一时,井可养一世。”他说着,缓缓走入夜幕,“孤要这些策士,烧得一地之后,还能挖出水来。那才是真策。” 两月后,南郡临水镇,问外台初设,荒草为席,破棚遮风。 林复带五人而来,无号召、无讲席、无文榜。 第一日,无人问津。 第二日,一名老妇偶然路过,坐下听他言“策可止饥”。 第三日,一个少年因他讲“策能断冤”而驻足。 七日之后,草席上坐了十二人,围成半圆。 林复起身,开口讲第四策——《策之贱起》。 “若策要等钟鸣鼓响,便是贵人之策。真正之策,起于地上,讲与卑微者听。” 十二人静默无声,仿佛听进心底。 这时,镇东一间破庙中,一名老者缓缓起身,低声道:“今日讲得,是火里捞出的策。” 老者正是前东城翰林院编修,策坛旧主,流落至此已五载。 他缓缓走近,跪拜一礼:“林先生,愿为你‘问外台’记第一策录。” 林复目光微动,扶他起身。 远处,正有百姓沿田埂而来,一边走一边问:“今日讲策没” 林复站在台中央,身影被拉得修长,台下聚集的人群如潮水般起伏,他们的目光不再仅仅是信任,更有一种难以掩饰的敬畏。 “林先生今日不讲策吗”一名布衣老者拄着拐杖走上前,声音微颤,却透着几分急切。 林复望了他一眼,神情中却无往日的从容:“今日不讲策。” 他顿了顿,似是思量了片刻,随即又补了一句,“明日也不讲。” 人群轰然,窃窃私语四起。 “莫非林先生遭了压制” “是不是官府不容” “他为咱们百姓说话,莫不是有人看不得了” 林复一言不发,只静静看着人群。 然而林复心知,这风潮刮得太快,未免太猛,而风暴来临前,往往最是寂静之时。 他转身下台,衣摆扫过阶下尘土,望着街角一个静立的身影。 那人不过二十出头,身着锦衣,不似南郡土着,眉眼清俊,站得笔直,如一杆竹枪。 他目光沉稳,待林复靠近,微微一礼:“林先生,家主有请。” “你家主是” 那人不答,只递出一枚雕有“楚”字的玉佩。林复微微动容,心中已然有数,转身道:“请带路。” 穿过南郡老街,二人来到镇外一处竹苑。沿路皆是绿竹婆娑,幽香弥漫。 林复被引至一座静亭之中,只见亭内一人负手而立,背对而立,青衫胜雪,气度非凡。他不用转身,林复已知来者何人。 “大明燕王,朱瀚。”他低声道,语中颇有几分试探。 朱瀚转过身,含笑点头:“果然名不虚传,林复。” “王爷竟亲至南郡”林复抱拳,躬身一礼。 朱瀚微抬手:“此行不为巡视,不为朝政,单为你一人。” 林复心头一凛,却不露声色:“草民愧不敢当。” “你在问外台讲策三月,虽无一纸政诏,却引得百姓归心,甚至连商会、乡绅、士子皆受其感化。策者,有行之力,是以能动人心。”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德鲁伊在现代

德鲁伊在现代

爆炒绿豆
现在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得到德鲁伊传承花坛里种生命古树、绿化带里养魔兽,创建翡翠梦境德鲁伊和现代文明又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且收藏了看PS:本书保证没有龙组之类超..
军史 连载 250万字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久缓
郗自信的人生完美得能拍公益广告——35岁退休的某大厂"程序猿",存款够买下半个华侨饭店,正准备携父母妻儿开启朋友圈摄影大赛。谁知刚到第一站,就被当场逮捕。"亲爱的宿主,您有两种选择:A.自己穿越补历史遗憾,附赠五次复活甲。B.您死完五次之后,可以召唤一次历史大佬代打。"郗程序猿盯着条款第666条:"系统解释权最终归秦始皇所有",露出职业假笑:&#34
军史 完结 58万字
四合院,开局何雨水送走一大爷

四合院,开局何雨水送走一大爷

明月天涯zjw
现代特警何雨水在执行秘密任务途中不幸遇难,穿越到情满四合院世界,成为饿肚子晕倒在岗位上的何雨水。融合记忆后,得知真相的她气愤不已。四合院众人的算计,将她们何家坑的太惨了。傻哥一辈子为别人而活,真是傻的可爱又可恨。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许大茂,秦淮茹,你们等着吧,我何雨水既然来了,就不会让你们在得逞。四合院从此不在向着三人的方向走,何雨水终将成为这里的女王,一切不合法不合理的统统消灭掉,那就必须大
军史 完结 124万字
十二生肖仙侠传

十二生肖仙侠传

东篱客
以十二生肖修真为线,探讨修身养性,爱情婚姻,为人处事等方面问题的著作.总之是一部休闲加励志,娱乐加思考的作品,有兴趣读一下也不错哦!
军史 连载 5万字
羊皮纸档案:双鱼玉佩

羊皮纸档案:双鱼玉佩

女子当自强
二十一世纪初,一具百年不腐的女香尸从砀山出土,她肚子里的天香豆蔻和古老的羊皮纸将盗斗世家出身的胡科,考古学家邵梓童,神秘人慕容毕方聚在了一起。三人根据羊皮..
军史 连载 17万字
一珏长生

一珏长生

陌云漓
她是鲛人,长生无忧,却因为一个情字,甘愿舍弃鲛身,困于陆地。世人求长生,求的是鲛人泪凝结的长生珏。而她所求的不过是一个他。他,是侍郎,是将军,她助他左右,..
军史 连载 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