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若他一引,便是实占。”杨宪冷笑。 “所以要‘留半寸’。” 朱标朝殿门外指了指,“殿前的石阶下有一条雨沟,水顺沟过,不浪费,也不进谁家的院。今日把那块挡水的石板移半块,留出一道‘水缝’,先解急。 三日后,你家人若病愈,带着孩子再来摸绳。那时再勘地界,先问你们各自最怕的是什么:怕旱,怕涝,还是怕逢年过节亲戚借水。 我先把你们‘怕’字写下,下一回谁不守,谁在绳上写自己名。名写在绳上,他日再来,全城人都看着。这名,不是匾,是戒。” 殿前沉默了半刻。刘山已红了眼,重重磕头:“谢。” 张二嘴唇动了动,似乎还想狡辩,忽然看了一眼怀里的孩子,眼神黯了,低声道:“许你先引三日。” “不是许,是你怕字落了半寸。” 瞽者不知何时站在最外一层人群后,轻声带笑,“脚跟先落,才算站住。” 这一次,连杨宪也说不出话来。他攥着袖口,半晌才道:“一时之便,难救一世之纷。你们此法,如何推行” 朱瀚道:“不推。只‘散’。散到各坊各行,散到学堂,散到衙门门口,散到军营,散到每一个家门槛上——‘先摸门槛’,再吵。 朝廷不掌‘棚’,朝廷只掌‘人’——掌你我这张脸,给他一块光木板,看清自己。谁敢写字,谁敢占名,就把名字从这板上‘刮’掉。不是杀头,是杀名。” 殿中一片静。朱元璋慢慢站起来,把竹杖敲在殿砖上,发出一声干脆的响:“就这么定。杨宪,朕准你们刑部、礼部、工部各出一人,不是为‘立棚’,是为‘守板’——守那块光木板。谁在板上写字,就办谁。至于假棚……姚谨!” “臣在。”姚谨上前一步,裹着白布的臂在袖下动了一下。 “三日之内,城中假棚,一个不留。若有人装神弄鬼,贩卖人心——砸。” “领旨。” 午后,云开,城中光线清亮。 南市口的棚下来了一个穿青衫的年轻人,背着个小小木箱,箱上锁着铁扣。 他走到红绳前,先摸,掌心在绳上停了很久,眼神像有水。 朱瀚抬眼看他,他便跪下,叩头:“王爷,我是漆器街上,那个曾经与人争晾的匠人。那日你们照灯判‘光暗’,我服。回去我想了许久,便刻了这个。” 他说着,推上那只木箱,打开,里面是一块巴掌大的薄木——光洁如镜,边沿磨得圆润,中央却刻了一个极小极小的孔。 朱瀚拿起,在光下微微倾斜。 那小孔中透出的光收成一线,聚在人的脸上,竟能照出脸上细微的纹路与汗的走向。 “我叫它‘定光板’。” 年轻匠人红着眼,却笑,“不是为了判别人,是为我自己。每回心乱,就用这板照照脸,看额上汗出在哪儿,是鼻梁上,是眼角里,是唇边。我把这板送到心棚,不写字。谁爱照,就照。” 朱瀚按了按板角,指腹下的纹理细密而温润,像人的脉搏。 他忽然想起瞽者说过“光自会说话”,又想起朱标那夜削笛,五声不贪。他笑了一下:“好板。放在这里。” 年轻匠人把板挂在棚梁上,板上映出人一张张脸,或慌乱,或安定。 有人看一眼就笑,有人看一眼就哭。 瞽者摸了摸那板,轻声:“光是绳的影子。” “是。”朱瀚道,“绳是心的影子。” 这时,一名脚夫气喘吁吁跑来,手里攥着一根湿绳头,道:“王爷!我们在城北的假棚里又找着一件东西——他们在绳里穿了铁丝,让人一摸就扎手,不严重,恰好扎出血来,旁边便有人卖药,说‘止血神药’。这……这也是棚” 人群一阵愤怒。朱瀚的手背一冷,暗尺在掌心里拉直,像正要弹出一根弦。 他慢慢道:“不是棚,是牢。” 他转身对朱标:“看到了么一个‘法’,若被人心里的贪拿走半寸,就成了刀。你要记住——法要常常‘放’,不是放弃,是放回心里。” “我记住了。”朱标语气极稳,眼睛里却有火,“明日我去刑部,和他们一起‘守板’。” “去吧。”朱瀚点头,“但记得,守板不是守别人,是守你自己那一口‘想要’。” 朱标笑了:“皇叔,你说得我每次看见板就像照见自己狼狈。” “狼狈就对了。”朱瀚点了点那块薄木,“人一照见狼狈,就不敢放肆。” 午后光线在瓦檐上铺成一条金线,朱瀚站在廊下,望着南市的方向,那块“定光板”在风中微微摇晃,映出人来人往的脸,像是一面被心事擦亮的镜子。 那一刻,他忽然有种错觉:这一方天地不再只是铁血律令的朝堂,而是活生生的“人心”在呼吸。 “皇叔,父皇唤你入殿。”朱标的声音从回廊另一头传来,语气比往日多了几分急切。 朱瀚转身,神色淡然:“走吧。” 两人并肩入殿,未及靠近,便听见殿内传来低沉的咳声,朱元璋正倚在龙榻上,手中竹杖轻轻点着地面,眉头紧锁。 的面前摆着一份急报,墨迹未干,纸角却已被他握得起了褶。 “瀚。”朱元璋抬起头,目光沉重,“北方传来奏报,山东青州有人借‘心棚’之名,自立‘公判棚’,号称‘民自决’,实则纠众私斗,杀伤十余人。” 殿内空气似乎瞬间凝固。 朱标皱眉:“父皇,莫非是假棚之祸已蔓延到外州” “哼。”朱元璋一声冷哼,怒意在眼底翻涌,“‘棚’本为济民,怎到他们手中就成了私刑若此风不止,朕立国之本,岂不被他们以‘民意’二字颠覆” “是有人在推波助澜。” 朱瀚沉声道,“‘心棚’之法未行三日,便有假棚远至青州,不是偶然,是蓄谋。有人想借‘人心’的旗号反卷官威。” “你可有计”朱元璋看着他,声音低沉如雷前的压抑。 “有。”朱瀚的眼神慢慢冷下来。 朱标听得一怔:“问心队不执法,只问话” “对。”朱瀚道,“言胜于刀,理重于力。若我们一出手便是铁骑镇压,只会让他们有口实:‘朝廷畏民意,故杀民声。’但若是让他们自己在光下露出虚妄,他们便无处遁形。” 朱元璋的竹杖在地上“咚”的一声,沉沉有力:“好,就依你计!刑部、兵部、鸿胪寺各出三人,随你入青州——三日之内,朕要青州‘心’明如镜。” “臣领旨。” 两日后,青州。 风沙扑面,城外的土路上,一队骑兵缓缓而行,前头的朱瀚披着素色官袍,腰间的玉佩轻轻撞在刀柄上,发出“叮”的一声脆响。 朱标骑在他身侧,神色庄重,身后跟着九名官员与三十名精兵,旌旗不插,鼓声不鸣,仿佛一队普通的行旅。 “青州这地,我来过一次。” 朱瀚眯眼望着前方,“民风剽悍,喜好拳脚。 若有人挑头,三言两语便可聚众。” “这次挑头的,可是青州士绅刘瑾。” 随行的鸿胪寺官员杜淮压低了声音,“此人素有‘青州四公’之首的名号,号称‘替天行道’,早年曾救灾立功,被百姓拥戴。” “救灾立功”朱瀚冷笑,“好一顶帽子。人最危险的,不是他手里的刀,而是他头上的光环。” 说话间,青州城门已近。 街上人声鼎沸,前方的广场上,一座高台之上正立着一块黑色木牌,上书三个大字:“公心棚”。 台下挤满了人,喧嚣如潮。 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正立于台上,手中摇着铁拐,声如洪钟:“官法远,人心近!大明朝廷有法,我青州百姓也有理!今日谁敢欺我乡里,就算是皇子王孙,也要先问我这根绳子服不服!” 人群沸腾,喝彩声震耳。朱瀚目光一凝:“便是他” “是。”杜淮点头,“刘瑾——绰号‘青州铁手’。” 朱瀚策马上前,众人纷纷侧目。 青衫官袍一出,铁骑止步于台前十丈之外。 朱瀚翻身下马,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平静地望着高台上的老人。 “青州刘瑾”他声音不大,却压过了喧嚣,“本王奉圣旨问一件事——你这‘公心棚’,从何而来” “呵。”刘瑾冷笑,“王爷贵人多忘事,‘心棚’之法,不就是王爷殿上所言‘官不掌棚,棚立人心’。老夫不过奉行王爷之言罢了。” “奉行”朱瀚缓步上前,步步踏在石阶上,“那我问你,今日你台上有多少人” “千人。”刘瑾抬起下巴。 “千人之心,可有千种”朱瀚问。 刘瑾眉头一皱:“人心虽异,但公理同一。” “那你可曾问过这千人,他们所‘公’者为何” 朱瀚的声音忽然低下去,像一柄缓缓拔出的刀,“还是你一人心意,便作千人之意” 刘瑾的手一紧,铁拐在地上“叩”了一声:“老夫自有公断,不劳王爷插手。” “好。”朱瀚点头,“既然你言‘公心’,那本王就立一‘心问’于此。” 说罢,他转身向随从一点头,几名士卒抬出一块巨大的木板,光可照人,正是南市的“定光板”原制。 朱瀚亲手将其立于台下,面对人群。 “诸位。”朱瀚开口,声音沉稳, “今日不论公心假心,本王只问一件事:你为何而来是为理为利为怒为仇抑或为那台上老者之言若你连自己为何而来都不知,那就请回,不必装‘公心’。” 人群一时哗然。有人低头,有人躲闪目光,也有人被触动,默默走上前,照向那光板。 一个佝偻的老汉第一个站出来,他的脸在光中显出密密皱纹,他低声道:“我家水井被人占了,我来,是想讨个说法。” 第二个,是个青年,他的眼神闪烁:“我家店铺被刘家的人逼着迁走,我来,是为不公。” 第三个,是个衣着光鲜的中年人,他支支吾吾半天,才吐出一句:“我……我是刘老爷叫来的。” 人群像是被风拨开的一池水,涌动着,光板上的人脸一张张显出不同的表情——愤怒、羞惭、迷茫、恐惧。 朱瀚一言不发,只让他们一个个照过去。 半个时辰后,那千人只剩下不到三百。 “刘瑾。”朱瀚抬头看向台上,“你所谓的‘民心’,去了七成。你还要不要这‘棚’” 刘瑾的脸一阵青一阵白,嘴唇在颤:“他们……他们是被你逼走的!” “我什么都没逼。” 朱瀚道,“是光逼走的,是他们自己的脸逼走的。” 殿前寂静如坠水。 朱标忽然上前一步,声音朗朗:“青州之理,当以人心为本,不可假公济私。自今日起,‘公心棚’改为‘问心处’,不得私判,不得聚众。凡人来此,先照己心,再陈己事。”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低低的应声,有人抹泪,有人点头。 刘瑾的手发抖,铁拐掉在了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 他的眼神里有愤怒,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疲惫:“王爷,你今日是胜了……但你也毁了我一生的信念。” “不。”朱瀚看着他,目光温和,“我只是让你看清,你信的,不是‘公’,是‘你自己’。” 夜深,青州驿馆。 风从纸窗缝隙钻进来,烛火摇曳。朱标坐在桌前,双手托着下巴,神色若有所思。 “皇叔。”他开口,“今日之事,我看得心惊。原以为‘法’之施,止于纸上,谁知人心之变如此之快。” “人心本就不静。” 朱瀚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口气,“法若不长在纸上,而长在人心上,它才有了根。” “可若人心被恶人利用呢” 朱标抬头,“今日若非皇叔在此,刘瑾或许已号召千人作乱。” “那便用更大的心去压住它。” 朱瀚微微一笑,“不是用刀压,是用镜。镜能照出恶,也能照出善。你若信镜,就让天下人都照一照。恶人怕光,正因为光能让他无处遁形。”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代夏

代夏

骆宗山
简介:新书齐履,已经发布。希望能够得到书友们的支持。群聊号码:605803817
军史 连载 81万字
大仙医

大仙医

闷骚的蝎子
萧逸,本是玄医门一代炼丹宗师,意外身死,附身于海城市一个落魄青年身上,重生于一家中医馆内,失传已久的四象针法绝技重见天日,各种灵丹妙药震惊世人。宗师逍遥都市,..
军史 完结 226万字
家有醋妻

家有醋妻

木子二三
爱情就像一场男女间的博弈,谁先说爱谁就输了/两个曾经为爱所伤的人,谁会先低头呢
军史 连载 3万字
直播之我被祈召了

直播之我被祈召了

江九仙
初次见面,我叫苏沙,今后我们就是并肩作战的伙伴了。这是熊海睁开眼睛听见的第一句话,正在他思索这是那家孩子中二病犯了的时候,他发现……他居然变成了只滚滚!
军史 连载 1万字
我在明末当太子

我在明末当太子

北冥有鲲鹏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李自成兵攻陷居庸关!兵锋直指北京城!整个北京城,人心惶惶。而就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朱慈烺穿越而来!面对糜烂的局势,面对眼前人心浮动的官兵,百姓。朱慈烺一阵无力,就在这危急关头!神级选择系统开启!开局获得新手大礼包,奖励五百顶级锦衣卫侍从!看着面前即将崩坏的局势,还有三天的时间!唯有,杀!以杀治天下!杀贪官!杀污吏!五百锦衣卫,抄家灭门!三天时间,守住北京!
军史 连载 267万字
棺人,不可以

棺人,不可以

霂柏
午夜春梦中,我摸了不该摸的男人……从此,平凡的生活被他搅得天翻地覆。我事事顺从,只想离开。他却对我说----白霂,你若想离开我的话,只有一个方法。什么方法?..
军史 连载 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