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无论虚实
王初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紧接着,丫丫将图恒宇的现场告诉了他,moss也在暗中将图恒宇这些年来所经历的事情传给了数字图恒宇。 注意,这里说的是图恒宇所经历的事情,并不是记忆。 数字图恒宇的思维本身就来自数字生命研究所尚未关停之前的时间段,根本不存在回忆起过往的这种可能。 根本没经历过,又何谈回忆呢 那么数字图恒宇看到的是什么 答:moss传给他的合成画面。 电影中有一个小细节,在图恒宇本来的记忆中,出车祸的那一幕右下角是没有摄像头的。 而数字图恒宇出场后闪过的画面中,屏幕的右下角多出了一组摄像头。 在数字图恒宇明确了任务目标之后,丫丫的ipad弹出了大量的窗口,随后又弹出了一个选项。 【继续密钥验证程序 是/否】 这个就很有意思了,马兆在机房里操作密钥进行验证的时候,密钥的验证界面是全自动的。 图恒宇临死前,画面中的电脑屏幕也全都在进行密钥的验证,同样也是全自动的。 怎么数字图恒宇一来,还能弹出个继续验证程序呢 虽然数字丫丫跟数字图恒宇以极快的速度输入密钥的场景很燃。 但不得不说,这一切都是假的,互联网能否正常恢复全都在moss的掌控之中。 除了继续验证操作界面这个线索,电影中还有这样一处细节。 在现实图恒宇淹死的时候,联合政府临时指挥中心的倒计时上显示的是23:58。 数字图恒宇登场时,丫丫的寿命还剩69年12月30日23:50:24。 而丫丫即将念完密钥时,丫丫的寿命显示的是69年12月30日23:31:50。 就算是密钥的验证程序,真的是由数字图恒宇和数字丫丫完成的,也仅仅用了19分钟而已。 将近24分钟的倒计时,应该还剩下5分钟左右才对。 指挥中心内,在周喆直老先生的怒吼,与熊国小哥发挥了战斗民族本色的最后一秒,点火按钮被熊国小哥拍下。 7000座行星发动机启动,互联网恢复进度来到百分之百。 整这么极限,绝对是出自moss的手笔。 这是第二个线索,还有第三个线索足以一锤定音这一切都是moss主导的。 前面提到过,数字图恒宇出场时,丫丫的寿命还剩69年12月30日23:50:24。 此时影片右上角的字幕是: 【距离互联网恢复还剩12分钟】 这个时间跟数字图恒宇和数字丫丫输入密钥用掉的19分钟一对比,细思极恐。 进度条从百分之97涨到了百分之98,闪过的是刘培强所经历的事情。 其中还包括了刘培强驾驶领航员号空间站点燃木星的名场面,虽然龙国的观众们还不知道这是个名场面,就算知道了一时半会儿也想不通这是啥玩意儿。 进度条从百分之98涨到百分之99,闪过的是头发花白版周喆直老先生的笑容。 在他的手上,用胶带缠着一个引爆器,已经被他打开了保险。 进度条从百分之99涨到百分之100,身穿外骨骼的图恒宇和他曾经的记忆一一闪过。 这里出现的外骨骼图恒宇,在夏河版本的故事中,是moss推演出另一个未来。 一个月球残骸并未撞到京都根服务器的未来。 马兆进入机房被moss谋杀之前,是跟图恒宇说过的,还有一套潜水服。 可惜的是,moss的推演由于陨石的出现发生了变化,图恒宇没能逃出基地,以至于后来的外骨骼版图恒宇并没有出现。 推演万物就算了,如果连月球残骸的坠落轨迹都算的到,活该moss掌控全人类的命运。 全球互联网恢复,所有建成的行星发动机同时点燃。 流浪地球计划,正式。 一瞬间,山呼海啸。 联合政府临时指挥中心之内,所有人被都大地的震颤搞得无法站稳。 整个世界都在颤抖,只有周喆直老先生屹立不倒。 成功的喜悦让指挥中心的气氛变得无比高涨,唯独周喆直老先生默默控制轮椅,面色凝重的离开了。 在这一刻,他心中的猜测已经被验证了,moss,或者是某种人工智能,是真实存在的。 “我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每一个历史、当下和未来。 我相信,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无论虚实,不计存亡。 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看着小破球正式,影院内的观众也松了一口气。 “我的天哪,这台词也太好了。” “周老真的是定海神针啊!” “太细了,没有了月球的引力,海平面直接像镜子一样了。” …… 2065年,郝晓曦感慨道:“又换回24小时了,挺好。” 将手中的发言稿修改了一下之后,郝晓曦叫过了一旁站着的年轻人:“小章。” “郝老师,这么重要的发言,真的要我来吗” “这儿的发言哪次不重要照着念就好了,一字不落的。” 随着小章向全世界宣布流浪地球计划正式进入为期十年的加速期,周喆直老先生主持的隔离计划开展了。 隔离计划,就是把所有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装置只保留在领航员空间站上。 至于所谓的ai做出的决定都要经过安理会确认,对于moss来说不过是个笑话。 但不得不说,周喆直老先生的这招隔离计划,彻底断绝了moss通过自动化设备自主建造并维护互联网设施的后路,将人类与moss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很难保证后续不诞生出机械文明。 离开隔离计划的仓库之后,周喆直老先生说了句:“有人在帮我们。” 在这里夏河有着自己不一样的解读。 夏河认为,在人类看不见的虚拟世界中,早在1982年-1986年量子计算机在处理人类巨量信息时就已经产生了moss雏形的人工智能,一定是在虚拟世界中与数字图恒宇进行了关于决定人类生死存亡的博弈。 否则的话,以现如今拥有了图恒宇这个超精尖完整成年人思维,同时拥有超强算力的moss,肯定不会让隔离计划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