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收复长安洛阳,李世民还没高兴三秒钟就傻眼了 (第3/5页)
张石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衣着服饰,法律法规,姓名习俗,你想改也行,不改也罢。
大唐会尊重你们异族的习俗,但你们要是愿意融入大唐,大唐自然更加欢迎。
裴寂目光闪动,缓缓道:
“萧大人的话,未免过激了一些。”
“胡人血统呵呵呵,恕老夫直言,南北朝数百年,在场的抛去本就是五胡后裔不谈,就算是华夏人体内,难道不也混入了许多的胡人血统”
“咱们大唐嘛,起家的时候就是靠着鲜卑、诸胡和汉人的融合而发迹的,多民族的统一王朝是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写在大唐骨髓之中的事情。”
“若是我们全盘否认这一点,岂不是等于背叛了大唐起家的根基”
听着裴寂的话,在场的大唐群臣脸色不断变幻,许多人都颇为吃惊。
这番话由哪个宰相口中说出来都不让人意外,但从裴寂的口中说出来,就不得不使人震惊了。
这还是那个不学无术,整天只知道靠着和皇帝李渊喝酒吹牛打屁,混吃等死的宰相裴寂吗
李渊听着裴寂的话,心中也是不由高兴起来,微微点头。
“裴卿家的话,确实是有几分道理的。”
南北朝,北方汉人大族为了生存下去,和掌权的五胡统治者通婚是必须的手段。
就连赫赫有名的五姓七望,大唐的顶级门阀,不也一样和之前的北朝统治者联姻
血统这种东西,在家族存亡面前,压根就一文不值。
既然都已经融合在了一起,若是再继续纠结这些,别说是去征服周围异族了,恐怕大唐自己内部都要先乱起来,爆发一番内战。
李渊心中大定,缓缓开口道:
“朕的心中已经有了方向,等建成和世民他们回来之后,朕再好好和他们商议吧。”
另外一个世界之中,汉武帝哼了一声。
“之前高祖皇帝和历代先皇跟匈奴和亲,就已经是极其耻辱的事情了。”
“没想到这大唐竟然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连妇孺都要卖掉,简直可笑!”
汉武帝声音震动着整座大殿,那种无形的威严让每一个在场的臣子都不由心跳加速。
很显然,这位千古大帝动怒了!
刘据也是脸色不忿,开口道:
“钱财倒是可以商量,妇孺实在是太过愚蠢!”
“没有和妇人,如何诞育下一代没有了儿童,那更是没有未来!”
“真不知道这大唐皇帝李亨是怎么想的,竟然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霍去病连连冷笑不止,双目之中爆发出一阵精芒。
“这些该死的回纥人,竟然敢趁火打劫”
“若我在大唐,定要到漠北犁庭扫穴,将这些回纥人统统斩草除根,如匈奴般一个不留!”
群臣也是气愤不已,大骂大唐皇帝李亨糊涂。
汉武帝平静下来,目光投向卫青。
“卫青啊,你一直不说话,莫非有其他的想法”
卫青沉吟片刻,开口道:
“回陛下的话,臣其实是觉得,若是靠单纯的杀戮,恐怕难以征服漠北。”
“或许咱们大汉有必要学习大唐,以实际手段统治漠南,同时也以羁縻手段统治漠北。”
卫青这句话说出来,立刻就引来了一阵低低的哗然。
就连汉武帝的脸色都不由变了。
若是说朝廷之中谁是最坚定的主战派,那答案只有一个,便是汉武帝本人!
汉武帝冷冷地对着卫青道:
“你竟然想要和匈奴人媾和”
霍去病也急了,道:
“舅父,你怎么能想出这种糊涂的办法”
“咱们大汉和匈奴之间,那就是不死不休!”
面对着皇帝和侄儿的诘难,卫青并没有退缩,而是认真地继续开口,陈述了自己内心之中的想法。
“陛下,并不是臣畏战,若是臣当真贪生怕死,又怎么可能为陛下多次出击匈奴呢”
“臣只是觉得,人的生命力乃是世界上最顽强的,就如金幕视频之中那样,杀光了匈奴还有鲜卑,没了鲜卑还有柔然,没了柔然又有突厥,接下来又是蒙古。”
“这片漠北草原是如此之辽阔,偏偏又和漠南隔着一片戈壁大漠,让大汉无法将其化为郡县统治。”
“与其耗费朝廷国孥连年征战,倒不如招抚漠北,统治漠南,方才是兵不血刃的上策啊。”
听着卫青的这番话之后,大殿之中一时间变得安静。
大汉君臣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汉武帝也冷静了下来,摸着胡须沉吟不语。
卫青的话,纵然汉武帝现在还有些不认同,但有些地方他说的是没错的。
打仗,真的非常消耗国力!
像霍去病,别看每次都只带个几千一万骑兵出征,但霍去病所部的标配是一人三马!
每次战争过后,霍去病只能保证每人带着一匹战马回来,也就相当于三分之二的战马,成为了战争的一次性用品。
而且,汉武帝每次派兵讨伐匈奴,少则两路,多则六路。
这六路大军所消耗的战马,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都还没算上其他骑兵必备的武器、甲胄、弓箭等等物资,以及平日里军队训练,战马喂食养护之类的消耗呢。
丞相公孙贺前几天就向汉武帝诉苦过,现在大汉的国库马上就要破产了!
也就是汉武帝之前看了金幕,及时的开征了商业税并在大汉内部大力发展商业,带来了一条新的财源。
否则,大汉国库都撑不到现在。
就在汉武帝思绪万千的时候,一直以来沉默不语的侍中金日磾突然朝汉武帝跪了下来,毕恭毕敬地开口。
“陛下,臣以为卫大人之言,绝对是可行的。”
“臣敢担保,只要采纳卫大人之言,漠南匈奴一定会很快就融入到华夏之中,成为大汉永久的领土。”
“届时,大汉以漠南汉人出击漠北匈奴,岂不是手到擒来”
汉武帝闻言,不由皱眉。
“你的意思是,想要让漠南匈奴被朕承认是华夏的一员”
金日磾摇头道:
“陛下误会了,不是陛下承认,而是要让所有漠南匈奴人接受华夏文化的熏陶,就如同之前的六国诸侯接受大秦、大汉文化的熏陶一般。”
“只要陛下愿意派出官员、儒生教授他们文化,臣相信,迟早有一天,漠南尽为汉人,不复匈奴所有矣!”
金日磾的这一番话,又给汉武帝不少触动。
漠北和漠南,其实对于草原民族来说都非常的重要。
在春天和夏天的时候,漠北大草原是匈奴人的草场,那里远离中原,匈奴人可以尽情的放牧,生养后代。
等到了秋天和冬天,严寒的漠北就不再适合居住,此时匈奴人就会南下来到濒临大汉的漠南草原,在这里过冬。
这也就是为何,历史上匈奴和各个草原民族南下袭击中原王朝往往都是秋天和冬天的缘故。
一旦大汉将整个漠南草原据为己有,那匈奴人就彻底失去了南下过冬的地方。
届时,匈奴只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在严寒的漠北苦熬,另外一个就是西迁!
但不管是哪一种,其实对大汉都很有利!
汉武帝想到这里,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口道:
“董仲舒何在”
一名白发苍苍,头戴儒冠,身着儒士袍服的老者迈步而出,朝着汉武帝躬身行礼。
“董仲舒在此。”
董仲舒出列之后,在场的文武百官看向董仲舒的目光都相当复杂。
原本在大汉开国时期,采纳的是萧何、曹参为主导的道家黄老学派思想。
黄老学派讲究的是休养生息垂拱而治,对其他诸子百家并没有太多限制。
故而在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大汉之中又一次出现了百家兴盛的迹象。
但这一次,到了汉武帝一朝截止。
正是董仲舒的出现,向汉武帝提出了“天人大一统”的理论,获得了汉武帝的欣赏。
最终,汉武帝做出决定。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之后,儒家一统天下,百家衰败。
就连曾经在大秦时代声威赫赫的法家,也不得不主动融入儒家之中,成了“儒皮法骨”,将法家的霸道和儒家的王道合二为一。
这便是后来汉宣帝教训太子之时说出来的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