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赵匡胤详解大宋开国制度,赵构被女子们疯狂鄙夷 (第3/4页)
张石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跟着陛下去宁州傻子才去呢,我这点官职,去了有资格上船吗”
“陛下可是金人追杀的对象,我们若是跟着陛下就等着被金人弄死吧。”
“对对对,越州往南往西都是山区,我们大可进山暂避一段时日,这可比跟随在陛下身边安全多了。”
于是等越州城门开启,赵构御驾离开的同时,其他城门处,无数大宋臣民狂奔而出。
城外马路堵塞,各种谩骂催促声不绝于耳。
等赵构抵达明州港口的时候,他突然感觉有些不对。
“吕卿家,为何跟随在朕身边的就这点人了”
在越州的时候,赵构身边所有臣民加起来差不多十万人。
可如今在明州码头,竟然只剩下几千人了!
赵构就算是数学再差,这么巨大的差别还是能感觉得出来的。
吕颐浩嘴角勉强扯动了一下,露出一丝尴尬笑意:
“陛下,人少点好,人少点咱们安排船只也容易。”
赵构默然片刻,恨恨地开口道:
“全是一群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之人!”
“等此事毕了,朕一定要好好地在大宋境内重新整治风气,让孝顺之风盛行于世!”
吕颐浩闻言,不由无语。
陛下,您父兄妻儿都还在金国当俘虏呢,这几年您是一句北伐也没提过,怎么好意思说不忠不孝的
但事到如今,吕颐浩等人也不可能当面打脸赵构,只能连声催促赵构登船。
早在刚刚开战的时候,大宋朝廷中诸多当政的主和派大臣就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让监察御史林之平前往广州、泉州和福州招募了大批船只,在明州港口待命。
此刻广南东路转运使赵亿已经带着上百艘原本用来海上运粮的船只,在码头处等待了。
赵构大喜过望,褒奖了一番赵亿,随后准备上船。
但刚刚登船不久,焦急等待开船的赵构不但没有看见开船,反而听到了外面传来了吵嚷的声音。
赵构大为不喜,对着一旁的吕颐浩道:
“吕卿家,发生了什么事情”
吕颐浩赶忙出去查看。
此刻,上百名负责保卫赵构的宫廷卫士,正在怒气冲冲地包围着主管禁卫的官员陈宥,大声责问。
“陈大人,我们一路辛苦保护陛下前来此地,每艘船只能上六十个人,多的人只能自求生路,是何道理”
“陈大人,你说每人只能带两人上船,我们的父母妻儿都在这里,你告诉我,我是带上父母抛弃妻儿,还是带上妻儿抛弃父母”
“陈大人,我三个孩子,你是想要让我带上两个,抛弃最后那个吗”
听着这些禁卫的责问,陈宥也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陈宥心里也苦啊,这决定又不是陈宥做的,陈宥只不过负责传令和执行而已。
他能怎么办他也没资格让每艘船多上人啊。
就在此时,陈宥看到了不远处刚刚来到码头,正探头探脑观察情况的吕颐浩,眼睛顿时一亮。
“吕相公快过来,这里的问题只有你能解决!”
吕颐浩心中一紧,正打算脚底抹油,却已经被众人呼啦啦一下子围住了。
“吕相公,你是大宋宰相,你可得给大家一个说法!”
“吕相公,今天要是不给我们一个说法,谁也别想走!”
“吕相公,都是你们这些大臣治国不力才搞成现在这种样子的,你必须解决这个事情!”
吕颐浩一听直接气坏了,大骂道:
“你们还有脸骂老夫误国平日里你们在校场训练,十箭里只有两箭能命中靶子,就这还有脸说老夫”
“老夫问你们,就你们这样子,真有金贼过来,你们就有胆量死战了还不是直接抱头鼠窜!”
若是在平时,吕颐浩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武百官之首的大宋左相发火,小小禁卫士兵哪里敢放个屁
可眼下情况不同,大家都急着逃命,各种谣言四起,似乎金人随时都会追杀上来。
命都要没了,还管你什么狗屁朝廷大人
当即就有人大骂道:
“吕颐浩你这老贼,误国以你尤甚!你若是不给弟兄们解决这个问题,弟兄们今天就让你人头落地!”
众人群情激奋之下,不少禁卫要么把腰间刀剑拔出,要么将手搭在腰间。
整个气氛变得无比火爆,剑拔弩张。
这下子,其他在场的官员也都慌了。
参知政事范宗尹赶忙上前拉住吕颐浩,强行将吕颐浩和众禁卫分开,拉进了船舱里面。
诸多禁卫不依不饶,还要追上来讨个说法。
权同主管殿前司公事李质赶忙将船舱的门关上,死死上锁。
诸多禁卫依旧不走,许多人拍着门大骂吕颐浩和其他朝廷大臣,要求必须给个说法。
闹到这种地步,皇帝赵构自然也不可能不知道了。
听完了群臣的讲述之后,赵构心中怒极。
“混账东西,都这种时候了,不想着如何保卫朕,却只知道为了一己之私搞内讧!”
“朕让他们每人带两个家人就已经是泼天的恩典了,其他的家人难道就不能自行活命吗”
范宗尹赶忙劝说道:
“陛下,眼下不能直接镇压,众目睽睽之下,会引发兵变的!”
兵变这两个字犹如一盆凉水,立刻让赵构冷静下来。
苗刘兵变之时,赵构被迫退位,朝不保夕随时都可能丧命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赵构深吸一口气,很快做出决定。
片刻后,范宗尹拿着赵构的圣旨,在闹事的诸多禁卫面前高声宣读:
“……携带父母妻儿,乃人之常情。”
“然眼下船只不足,朕当与群臣再议,设法筹措。”
“诸班直卫士当尽心护卫,不可再继续闹事,成何体统!”
听完这份圣旨后,诸多卫士们顿时感动。
“陛下没有抛弃我们!”
“陛下还会替我们想办法的。”
“陛下万岁,大宋万岁!”
在这一片万岁声中,闹事的卫士们终于散去,继续执行起保护赵构的职责。
被这么一闹,天色已晚,赵构也没办法出海,只能将明州衙门作为临时行宫,暂时居住。
这一夜,看似风平浪静。
天明时分,突然一支御营军队杀了进来。
为首的三名将军,分别是御营都统制辛企宗和他的兄弟御营中军统制辛永宗,还有宰相吕颐浩的亲军将领姚端。
三人指挥部下,对这些昨日闹事的禁卫发动突袭。
禁卫们猝不及防,一时间混乱不堪,有些爬到屋顶,有些直接爬墙逃跑。
此时,赵构的“寝殿”大门突然打开,披挂着甲胄,手持弓箭的赵构在几名宦官、亲卫的保护下出现。
赵构弯弓搭箭,直接瞄准了那些正在爬墙的卫士。
“嗖嗖!”
两声箭矢响起,赵构两射两中,把两名卫士当场射死,随后怒吼:
“朕倒要看看,谁今后还敢威胁朕!”
赵构的出现,彻底让卫士们士气崩溃,纷纷投降。
赵构看着赶来的吕颐浩等人,满意点头:
“吕卿家,你做的很不错!”
原来在昨日,赵构只不过是以缓兵之计,让这些卫士暂时安分下来。
不少闹事的卫士可是平日里负责护卫赵构安全的,他们如果有想法,赵构很危险。
赵构表面上说什么会找船,暗中却授意吕颐浩,让这位大宋左相带着赵构亲笔手书去找到御营中的辛氏兄弟,让他们出兵平叛。
这就有了刚刚那一幕情形。
【在这一次卫士们的闹事被镇压后,赵构将张宝等十七名带头闹事的卫士斩首,其他宿卫全部发配到诸军之中去当普通士兵。】
【而辛企宗、辛永宗兄弟因此获得了赵构的信赖,负责护卫赵构身边安全,和赵构寸步不离。】
【在镇压了这一次闹事之后,赵构终于解决了出海前的最后一件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