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黄天荡之战结果让历朝皇帝破防,忽必烈命名倭地 (第4/5页)
张石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构那东西也没用啊。
这么一想,许多蒙古大臣忍不住笑出了声。
赵构,一个没用的皇帝,还是没用的男人!
只能说,这家伙的确是失败到一定境界了。
刘秉忠接上了忽必烈的话语。
“其实金国真的不强,主要还是辽国和宋国烂透了。”
忽必烈哈哈地笑了起来。
“也对。”
女真崛起的时候,辽国和宋国之间已经维持了上百年的和平。
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
由于燕云十六州的存在,辽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异族国家,而是一个半汉化的国家。
在地图上燕云十六州其实都占不到辽国一成的领土面积,但却是辽国最重要的一块领土。
这里产出了大量辽国维持统治急需的官吏、粮食,同时还能保证辽国在地理上对宋国的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辽国竟然能长久忍耐,不南下对大宋发动统一战争,也是很奇怪的。
事实上辽宋之间这种长久和平,就连真正的异族都做不到。
无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还是后世的瓦剌鞑靼,哪个不是一有机会就拼命南下
忽必烈感慨道:
“辽国和宋国,还真是历史上一对奇葩的南北朝啊。”
至于金国,忽必烈倒是没什么想法。
大蒙古铁蹄下的弱鸡罢了。
忽必烈当年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就是受大蒙古国皇帝蒙哥汗的委托,统治和攻略原本的金国地区。
历朝历代皇帝中,杀金国人最多的就是忽必烈,没有之一。
忽必烈感慨完毕之后,看向了一旁的大元皇太孙铁穆耳,正色道:
“铁穆耳,你要好好看一看。”
铁穆耳是忽必烈长子真金的第三个儿子。
他的父亲,曾经的大元帝国太子真金和朱标一样,都是死在了父皇之前。
虽然是第三个儿子,但由于铁穆耳两个哥哥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都已经去世,所以铁穆耳就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孙。
他的继承并不是蒙古帝国那种“大忽里勒台”的选举制度,而是大元帝国按照华夏“嫡长子继承制”选出来的皇太孙。
在看完朱允炆篇盘点视频之后,大元内部就有不少人觉得铁穆耳这个皇太孙怎么看怎么像朱允炆,这出身和经历几乎完全相同。
当然这种话是不可能有人当着忽必烈的面说出来的,纯纯找死。
铁穆耳虽然是个蒙古人,但他举手投足间却显得颇为儒雅,有一种儒家文士的风范。
这并不是那种牵强附会附庸风雅的感觉,而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儒雅。
因为他从小接受的就是当世最为正统的儒家教育。
铁穆耳闻言,微笑道:
“皇祖放心吧,孙儿虽然自视为华夏文明的一员,但从来也没有忘记过自己身上流淌的是草原雄鹰的血脉。”
“孙儿确实也不喜欢战争,可若是谁敢进犯大元……”
“华夏之剑,草原之鹰,亦可杀人如麻!”
忽必烈放声大笑。
“好,这才是朕的乖孙儿!”
就在此时,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走了进来,满脸笑容地开口。
“陛下,刚刚得到的好消息,倭国已经彻底被清扫干净了。”
忽必烈闻言,倒是没有太多意外。
堂堂大元,有了金幕加持,再灭不掉一个小小倭国,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不过这个消息依旧还是让忽必烈的心情很好。
他笑呵呵地开口说道:
“好,中书省商议一下,设立一个新的行省在当地进行统治吧。”
刘秉忠忙道:
“还请陛下给这个大元新的行省命名。”
忽必烈沉吟片刻,看向铁穆耳。
“铁穆耳,你有什么建议”
铁穆耳完全没想到自家皇祖父会在这件事情上询问自己的意见,露出意外的表情,过了好一会才道:
“便叫日本行省吧。”
忽必烈饶有兴致地追问道:
“为何”
铁穆耳正色回答:
“孙儿第一个想法是倭省。但倭字乃是贬义词,此地既然已经成为大元领土,那就不宜用贬义词来称呼。”
“在华夏历史上,也有‘东瀛’和‘扶桑’两词称呼倭地。东瀛之意为东方的海上大国,扶桑为建木神树所在之地,这两个词语又有些过度美化了。”
“日本一词,乃是倭国在大唐时通过遣唐使提出的自称,无贬义,略有褒义。”
“这个词语对一个藩属国来说还是有些僭越,但若是用来给大元的某个行省来命名,恰到好处。”
忽必烈哈哈大笑,非常满意地点头:
“很好,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这才是朕希望看到的大元将来皇帝该有模样。”
“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命名为日本行省吧。”
铁穆耳心中颇为激动,对着忽必烈拱手:
“孙儿多谢皇祖恩典!”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两名汉奸的先后献计之下,兀术终于突破了韩世忠的防线,成功逃离,回到了长江以北。】
【黄天荡之战就此结束。】
【此战中,韩世忠、岳飞等人以不过两万兵马,包围了号称十万大军的兀术整整四十八天,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战争奇迹。】
【这也是兀术在参与到宋金战争之后遭遇的第一场败仗,他也将在今后的人生中牢牢地记住这一次的经历,以及韩世忠、岳飞这两个名字。】
【那么问题来了,当韩世忠和岳飞在黄天荡和兀术周旋的时候,大宋的皇帝赵构在做什么呢】
赵构正在坐船。
和之前的几个月不同,这一次赵构并不是坐船南下逃亡,而是喜气洋洋地乘船从温州北上,回返江南。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同样的一片海域,之前赵构经过此地南逃的时候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但现在嘛……
“爱妃啊,你看看这大宋的海,它是真蓝,真辽阔啊!”
赵构语气豪迈,对着大海指点江山。
吴夫人依旧还是一身戎装,腰间佩戴长剑站在赵构身边,闻言连连点头道:
“陛下说的对,这大宋如此美丽的江山,那可都是您的呀。”
“要不,陛下您赋诗一首”
赵构闻言,脸色顿时一僵。
很快,他就若无其事地开口道:
“诗词乃是小道,朕心心念念的,还是要让大宋的臣民们过上和平的好日子啊。”
“现在好啦,兀术那个恶贼终于撤退了,今后大宋就再也不会被这些可恶的金贼困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