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赵高让刘邦破防,岳飞二度北伐,秦皇汉武激动失态 (第4/5页)
张石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北伐,的确是可行的。
但马上,赵构又喃喃自语。
“若拿下了中原,是不是就要夺回山东关中”
“夺回山东关中,是不是就要夺回河北”
“夺回河北,是不是还要灭掉金国”
“灭掉金国,是不是他们……就回来了”
赵构口中的“他们”,指的当然就是老爹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了。
这两人还没死呢!
虽然被金人封了“昏徳公”这种屈辱的称号,但宋徽宗赵佶不但没死,这几年甚至已经在金国的土地上又给赵构生了八个弟弟妹妹。
老爹宋徽宗都没死,更加年轻的哥哥宋钦宗自不必说。
以前赵构是觉得大宋打不过金国,所以只能求和。
现在赵构承认大宋能打得过金国了,但是他又害怕,万一真的北伐太顺利了,金国被迫把宋徽宗宋钦宗送回来怎么办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宋徽宗和宋钦宗都是大宋真正的正统皇帝,赵构只不过是一个无奈之下的临时选择罢了。
只要宋徽宗和宋钦宗任何一个回到大宋,整个大宋的文武百官和子民们都会立刻抛弃赵构,重新成为宋徽宗、宋钦宗的子民。
这是赵构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
都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了,好不容易稳定住大宋局势了,这种时候让宋徽宗宋钦宗回来摘桃子
绝对不可能!
和皇位相比,北伐收复的那点领土算什么
华夏尊严,大宋苦难又算什么
赵构咬牙切齿地骂了几句,定了定神,拿起了另外一份奏折。
这是来自于前右相汪伯彦的。
汪伯彦的奏章中讲了一个故事,是“决战将军”和“万全元老”的对话。
单看这名字就能知道,决战将军是主战派,万全元老属于主和派。
故事的最后,以决战将军被万全元老说服,不再开战而告终。
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主和的意味。
赵构看完这份奏章,脸色放缓不少。
“哼,这个汪伯彦还是有些见识的。”
“要不要召他回朝呢”
赵构沉吟片刻,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方面,汪伯彦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臭不可闻那种。
召他回朝,舆论肯定是要翻天了,赵构没必要为了汪伯彦承担这个风险。
另外一方面,汪伯彦的无能是扬州之乱最直接的原因。
扬州之乱对赵构来说非常重要。
就是因为扬州之乱,赵构失去了一个男人最基本的功能!
赵构不可能怪罪自己,那自然就只能怪罪汪伯彦了。
信手将汪伯彦的奏折丢到一旁,赵构拿起了最后一份没看过的奏折。
“嗯,秦桧写的……”
秦桧这份奏折之中其实也是主和派的老一套,没什么新意。
在奏折中,秦桧还自我吹嘘了一番。
暗示大宋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因为秦桧当时的议和忍辱负重,给了大宋发育的时间。
赵构看完奏折,对奏折中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印象,反而盯着秦桧的名字看了半天。
“嗯,秦桧这家伙已经被证实和完颜挞懒有关系,这是得到完颜挞懒亲口承认的。”
“眼下朝廷之中全是主战派也挺烦的,如果有秦桧这么一个和金国有联系的主和派,议和的事情应该是可以快速推进的。”
“或许,也该到用秦桧的时候了……”
“嗯,不过赵鼎和张浚才刚刚拜相,无缘无故给他们免职也不行,最好还是等待一个机会……”
赵构陷入了沉吟之中。
【在这段时间里,金国和大宋之间由于各自的内部问题,维持了短时间的和平。】
【但这种和平很快就被打破了。】
【绍兴六年正月,右相兼都督张浚在镇江府召集诸多东南大将,进行了一场军事会议。】
镜头缓缓扫过房间,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杨沂中等人都在列。
去年冬天,宋朝朝廷将全国军队统一改称“行营护军”。
张俊部为中护军,驻建康府。
韩世忠部为前护军,驻承州、楚州。
岳飞部为后护军,驻鄂州。
刘光世部为左护军,驻太平州。
吴玠部为右护军,驻川、陕。
王彦率领的“八字军”为前副护军。
张浚站在巨大的地图面前,慷慨激昂地开口道:
“诸位,陛下已经同意北伐了!”
听到这句话之后,在场诸将脸色各异。
韩世忠和岳飞都显得颇为激动,刘光世面无表情,张俊皱起眉头,杨沂中则陷入思索。
张浚并没有去理会众人的表情,自顾自地开口吩咐道:
“韩世忠将军,你届时从淮东出兵,进攻京东路的淮阳。”
“若能取胜,则再视情况继续北上。”
“岳飞将军,你从襄阳府直取中原,尽可能地向北打,越远越好。”
“张俊将军,你从建康府北上屯驻在泗州,见机行事。”
“刘光世将军,你北上进驻庐州,见机行事。”
“杨沂中将军,你作为张俊将军的后援。”
“嗯,整个战线的布置就是这样。”
岳飞闻言,表情从一开始的激动变为疑惑。
韩世忠同样也是如此,忍不住问了一句:
“那吴玠将军呢”
张浚道:
“吴玠将军因为关中、汉中战场距离我们太远,难以进行有效策应,所以这一次吴玠军不列入北伐计划之中,由他本人自行决定是否出战。”
岳飞默然片刻,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为何不是五路一起北伐”
从张浚刚刚交代的任务来看,只有岳飞和韩世忠两支军队被明确安排了北伐。
刘光世和张俊的任务是“见机行事”。
见鬼了,就刘光世这个逃跑将军和张俊这个大草包,他们敢北上一步
所谓见机行事,无非就是龟缩不动罢了。
不对,龟缩不动对他们来说可能都算是好的了。
说不定战争刚开,这两个家伙又要忙不迭逃回长江以南了。
至于杨沂中就更好笑了,竟然当张俊的后援
张俊连北伐都不敢,需要什么后援
所以大宋朝廷这个安排,事实上五路兵马只有岳飞和韩世忠两路是真正北伐的,其他三路充其量就只能算是个来助威的。
这就非常怪了。
大家都是大宋的将军,为什么要搞出有人进攻有人防守的样子呢
金国内部刚换皇帝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种时候大宋北伐哪里需要什么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