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8章 大元教化有点奇怪,赵匡胤矫枉过正!
张石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当赵德芳抑扬顿挫地读着《大宋劳工恤典》条文之时,金幕中也开始播放起关于大元世界的画面。 一列车队驶出古北口,排气管呜呜喷烟,一路往北。 晴空万里,阳光布满大地每个角落,空气中热浪蒸腾。 “空调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感受着清爽冷风的大元皇太孙刘穆忍不住感慨。 坐在刘穆身边的首席军机大臣刘秉忠点头附和道: “是啊是啊,往年走这段路的时候是真热,而且还慢。” 刘穆哈哈一笑,对刘秉忠道: “之前要走一个月,现在一天就到,路上那么多驿站都失业喽。” “丞相,你说咱们大元的驿站里该不会冒出一个李自成吧” 刘秉忠忍不住笑出了声。 “裁撤下来的驿站所有人员朝廷都安排了出路,怎么可能会失业呢” 刘穆想了想,点头道: “也对,咱们大元现在是真缺人,尤其是缺愿意去那些新土地上的移民。” 刘秉忠也感慨道: “是啊,没有移民怎么能有效地传播咱们华夏文化呢” “咱们大元国情还比较特殊,这些事情就更有必要了。” 刘穆嗯了一声,笑道: “以前一年要在上都住半年,如今只需要跑几趟就行,这感受可比之前好太多了。” 说话间,刘穆视线随意地看着窗外,正好看到不远处两群骑士正在对峙。 双方纷纷伸手互指,虽听不到在说些什么,也能看出气氛极为紧张。 “怎么回事去看看。” 车子停在路边,刘穆带着刘秉忠和几名护卫步行朝着不远处草地上的两群人而去。 没走几步就听到了争吵的声音。 “都什么年代了还那达慕呢,现在咱们要过的是汉人的节日!” “是咱们蒙古人征服了汉人,凭什么要变成汉人的样子成吉思汗看到你们这些败家子的样子都要气到从坟墓里跳出来了!” “你们这些食古不化的东西,马背上打天下又不能从马背上治理天下。古往今来只有汉化才能彻底融入,保证大元统治世世代代。那达慕大会不用办了!” “你毛头小子懂什么我们当年跟随陛下打下的天下,我们的规矩不能改,那达慕大会必须举办!” 刘穆听到这里,头皮顿时有点发麻。 他正打算转身离开,却听身旁的刘秉忠一声大喝。 “都吵什么大元皇太孙在此,让殿下来给你们裁决!” 两群蒙古骑士大吃一惊,立刻下马跪地行礼。 “见过皇太孙殿下。” 刘穆给了刘秉忠一个幽怨的眼神,叹了一口气。 “你们关于那达慕的争议,本宫知道了。” “嗯,这个,刘卿家,你怎么看” 刘秉忠:“” 这本来是给你的考题,怎么还给我了 刘秉忠正色道: “此事涉及蒙古节日,应该由皇太孙殿下圣裁。” 刘穆表情呆滞了一下,随后很快也严肃道: “此事涉及汉化,自然是刘卿家比较有经验。” 两群蒙古骑士随着两人的话语,脑袋整齐一致地摆动,视线在两人身上不断来回。 刘秉忠抬高了声调: “陛下说了,此行凡涉及蒙汉文化冲突之事,一律由殿下解决!” 刘穆:“……” 这该死的老狐狸! 认真思考了片刻之后,刘穆正色对着面前的蒙古骑士道: “本宫听说,在华夏南方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在北方也有‘奶茶拜月’的习惯。” “大元疆域如此辽阔,各地风土人情不同,有自己的节日习俗也很正常。” “那达慕锻炼的是摔跤、骑马、射箭的蒙古男儿三艺,这是草原男儿代代相传的东西,自然应该继续举办,不该中断。” 听到刘穆的话之后,一群明显更加年长的男子欢呼起来。 “听到没有,毛头小子们!” “皇太孙殿下都说了,传统不能断!” 刘穆咳嗽一声,示意众人暂时安静,随后继续说道: “但大家也要知道,汉化这件事情是大元想要千秋万载长治久安最关键的事项,是皇祖亲自定下的国策,任何人都不能更改。” “你们在场所有人也都有了汉姓汉名,今后你们应该是大元居住在草原上的子民,在保留自己传统的同时也应该吸收和学习汉文化,真正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份子,明白吧” 这一次,轮到年轻的那群蒙古骑士们发出了欢呼。 “听到了没有,老古董” “就应该学习华夏文化,要不然你们迟早都会被淘汰!” “现在一杆火枪就能打死最厉害的哲别,骑射有个屁用啊。” “好好读书,学习火炮参数,一炮就能轰死几十上百个人,那才是男人的浪漫!” 刘秉忠重重地咳嗽一声,大声道: “都闭嘴!” “太子殿下的裁决都听到了吧好好回去准备那达慕,平日里的学习也不要少了。” “老人学不来,就让年轻人学!不要阻拦,否则将来少了知识,你们的部落将会因此而彻底衰败,再也没有其他部落的女子愿意嫁给你们部落的男儿了!” 刘秉忠的最后一句话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年长者和年轻人们很快取得一致,转身离开。 刘穆擦了擦汗,无奈地感慨。 “自从推行汉化后,这种事情越来越多了。” “但每次处理的时候我还是很担心,就怕他们一生气搞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 刘秉忠哈哈一笑,随手从腰间拔出一把手枪,滴溜溜地转动了一圈后重新插回腰间,道: “若二十年前,老臣无计可施。” “但现在嘛,殿下多虑了。” 刘秉忠地位是文武百官之首,手枪射术同样也在文武百官中夺魁! 刘穆哑然失笑,擦了擦汗,道: “快走吧刘卿家,咱们还得早点赶到上都准备三天后的夏礿呢。” 几分钟后,车队重新行驶起来,往北绝尘而去。 【教化:18分。】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咦,怎么没有教化异族的难道把蒙古人当异族了,哈哈。】 【秦始皇嬴政:从之前看过的大元盘点视频来看,朕合理怀疑异族已经被大元杀光了。】 【元世祖刘烈:始皇帝你可别胡说,我们大元是非常文明的,最多也就是把他们送进工厂当苦力而已,和你们一样。】 【隋文帝杨坚:说到这里朕就有点奇怪,为什么大宋会把汉人也弄工厂里去,难道是抓的奴隶不够多】 【明太祖朱元璋:根据朕对大宋和商人的理解来看,不是抓的奴隶不够多,而是因为商人贪婪无止境!】 【宋太祖赵匡胤:朕已经调查清楚了,砍了几千个人的脑袋。】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啧啧,没想到啊没想到,咱们大宋太祖竟然还有杀人如麻的一天呢。】 大宋世界中,赵匡胤将视线从金幕上收回,投向眼前的刑场。 “三、二、一,开枪!” 砰砰砰! 火枪齐齐发射,烟雾弥漫。 旁观的老百姓发出了兴奋的欢呼声。 “杀得好!” “杀了这些没人性死要钱的商贾!” “大元万岁,终于有人来惩治他们了!” 太子赵德芳听到这些话之后,脸上也出现了激动的潮红,对赵匡胤兴奋地开口道: “父皇您看,老百姓非常支持我们,您的所作所为乃是天下民心所向!” 赵匡胤却没这么兴奋,淡淡地开口道: “什么民心所向他们只是喜欢看热闹罢了。” “无论枪毙的是谁,他们都会欢呼的。” 赵德芳当场愣住。 几秒钟后,他脑袋里莫名浮现出一个想法。 若有朝一日自己和父皇被人五花大绑跪在此地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围观的老百姓们也会发出喜悦的欢呼声吗 便在此时,监斩官毕恭毕敬地开口: “陛下,今日行刑目标已经全部了结。” 赵德芳回过神来,看向行刑台。 密密麻麻两百多具尸体就这么堆叠摆放在所有人的面前,全都是今天枪毙的。 这并非第一天,而是第七天。 前面六天每天枪毙的人数都比今天更多。 就连杀人如麻的杨业都觉得有点过分了,劝谏赵匡胤少杀点。 赵匡胤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 “矫枉必须过正!” 当时赵德芳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若过正的后果是又诞生新的冤枉呢” 赵匡胤看了赵德芳一眼,笑了笑。 “那就再来一次矫枉必须过正。” 赵德芳懵了,好半天才追问一句。 “就没有一个刚刚好合适的水平吗” 赵匡胤直接摇头。 “若有几千一万个朕分散各地执行,自然能做到恰如其分,不多一分不少一毫。” “但想依靠下面中层和基层的官吏去做到恰如其分,那就是痴人说梦。” “必须矫枉过正,才能确保达成事先定下的目标。” 赵德芳呼出一口气,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尸体。 这些万恶的资本家,多杀点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神情轻松地站了起来,跟随着自家父皇,在万民的欢呼声中离开了刑场。 金幕中,新的画面正在缓缓浮现。 人群围成一个圆圈。 圆圈的中央,两名男子各自握着一把手枪,目光犀利地盯着对方的脑袋。 在场之人数百上千,但这一刻气氛极为凝固,人人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一名老者站在圆圈的边缘,缓慢开口。 “三、二、一,开火!” 两名男子同时举枪,向对方脑袋射去! 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