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8章 不鼓励不禁止,现身说法
昆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陛下示下!” 众人齐齐躬身。 崇祯摆了摆手:“想一次性彻底的解决不现实,既然如此,那就分步走,第一步,彻底的整治高价彩礼、嫁妆,让女子能嫁,男子敢娶。 同时彻底的打击溺婴现象,保证人口自然的成长,而非人为控制男多女少。 至于自然之后会不会再次出现比例失衡,那至少也得数年的时间,再想象对策就是了。 这一步的时间,朕打算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来彻底的根治。 第二步,朝廷颁布诏令,允许寡妇、伤残等女性出来摆摊开店,普通商铺有的权利她们依旧享受,且在税收上要更加的优惠,增加他们的收入,改善生活。 这一步可以和第一步同步进行,或者晚上一年。 第三步,建立女性为主的集体工坊或者其它类型的、能够让女性也能发挥出价值的产业,这一步可以在第二步实施之后的两三年后进行。 待市面上有足够多的女性当家的商铺和工坊后,大家伙儿见怪不怪了,再次开放正常女性出来经商或者其它方面的商铺。 第四步,在郡学和大学中增加一些女性发挥价值的课程和案例,让学生们知道女子依旧能创造价值,甚至不比他们差。 朕不奢求学子们对女性能彻底的、立刻改变男耕女织的思想,但至少要给予他们引导,不至于说以后有一些新诏令让他们无法接受。 第五步,允许女子进入社学,和男性一样全部都可以进入郡学、大学等,大学毕业之后不担任胥吏,但可以进入以女子为主的研究院等等。 社学、郡学可以男女混合,大学因为都成年了,是独立出来成立女子大学还是一起,这个再研究。 这一步可能要在五六年以后才开始实施,等到第一批女子大学毕业,也是十几年后,朕以为十几年的时间足够改变百姓们的一些认知了。 最后则是节妇,废除规定,寡妇是再嫁还是坚守,由她们自己决定,朝廷不鼓励也不禁止。 但是明确清楚,这是她们的自由,旁人敢拿这个事儿辱骂等等,可以按寻衅滋事罪论处。 以上六条,诸位觉得如何” “臣以为完全可行!” 众人还未想明白,一直倾听的秦良玉瞬间就站了起来,脸上满是激动之色。 “现场的诸位同僚,在这大殿之中,没有人比我更加有说服力,先说说我自己吧,我丈夫马千乘万历四十一年冤死狱中, 我哥哥秦邦屏、秦邦翰在泰昌元年的浑河之战中战死,弟弟秦民屏在天启四年的安奢之战中战死,留下了一大家子的孤儿寡母。 若非我丈夫的家族还算有些地位,我自身还算有些能力,这一大家子的孤儿寡母怎么活 抛开我本身,白杆兵中多少将士战死,留下了孤儿寡母,若非我时有补贴,组织他们做些手工以及后勤,以当时朝廷给的微薄的抚恤能够她们吃几顿饱饭 我亲身体会过,更是见过数以千计的孤儿寡母吃了上顿没下顿。 那些战死将士的族中若是有些良心,耕地等照旧还会给些补贴,若是没良心的直接就是吃绝户,真正的吃人不吐骨头,将遗孀们逼死。 陛下登基后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和抚恤,以及公开为战死将士们发声,让遗孀们有了靠山,这才是将士们在作战时英勇杀敌的动力之一。 将士们有朝廷的抚恤银、有朝廷撑腰,那普通百姓呢他们有谁撑腰 如果可以,她们想出来开店抛头露面吗 如果可以,她们想带着还年幼的子女苦苦的撑着 哪怕是再嫁一个,这个男人家里穷、但勤快、老实,两人抱团也比自己一个人强。 就如陛下所说,遗孀们嫁不嫁的是她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权去禁止。 所谓的气节是要好好生活,将子女抚养成人,我想这是遗孀的九泉之下亡夫们的想法,而非被妇迫于家族和社会压力终生不嫁,甚至自杀。 陛下,这是臣真实的想法!” 秦良玉的声音铿锵有力,在文华殿内回荡着。 不愧是杀伐果断、征战沙场的女将军,这份‘大逆不道’的话说的如此从容。 众人被秦良玉的一番话给整的脑子嗡嗡响。 但回过神来之后,他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没有哪个丈夫不爱自己的妻子和儿女的。 在妻儿孤苦伶仃和吃不饱穿不暖、时常忍受别人歧视欺辱与再嫁一名老实可靠的男子面前,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虽然这会让他们难受,但事实就是如此。 这位大名鼎鼎的将军拿着自己丈夫、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以及白杆兵数百上千战死将士的亲身经历举例,就问你怎么反驳 况且皇帝都将整件事事情的规划分解成了六步,且又不强迫再嫁,你再极力反对,那就说明你是真没眼力劲了。 “陛下,无论是为了人口性别的平衡还是为了让女子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臣都赞成陛下的想法。” “陛下,臣附议,但臣建议重点管控再嫁女子婚后情况,如果再嫁男子婚前婚后言行不一,诸如婚前稳重成熟,但婚后却是嫌弃女子和所带孩子、打骂她们等等。 这种情况下,官府可以介入,在征求女子同意的情况下强制‘义绝’。” “臣同意乔尚书的这一点,不仅是‘义绝’,《大明律户律》的‘七出’这一项也要改改,单方面休妻需要拿出实质的证据,不能让无子、不孝、淫乱等成为单方面休妻的理由。” “还有《大明律》规定夫杀妻仅杖一百或流放,而妻杀夫需凌迟的这一项也要改改,无论谁杀谁,都是命案,都需要依法处置,而不是偏袒南方。” …… 众人既然无法反对,那就开始拥护,在赞成皇帝提议的同时尽可能的完善其中的一些漏洞。 “既然诸位都同意,此事就由内阁牵头与涉及的礼、户、刑三部院联合完善朕刚刚的提案。”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回应,崇祯也很是满意。 袁可立则是眼中满是思索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