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拯救仙草绛珠13
不会飞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血气冲霄,长城外开启了一场食腐的盛宴。
陈巡抚和翁总兵摸着良心把事情“如实”的写在奏疏上,发往了京中。
贾瑚把自己关进了房间。
自三岁时“不小心”落水醒来后,他就深刻意识到自己面临着“吃人”的局面,在没有实力之前必须韬光养晦,以待天时。
弱小就是原罪。
所以他装傻充愣应对贾代善的试探,伏低做小做出孝子贤孙的模样,就连被流放玄真观也没有任何反抗。
相反他很高兴。
荣国府跟紫禁城没有什么区别,同样都是四四方方的牢笼。
流放玄真观,没了天天盯着他的目光,犹如困鸟归林,猛虎入山。
可他仍不敢不谨慎,“戒急用忍”这四个字已经刻在了贾瑚的脑子里。
用六年的时间麻痹了所有人,九岁时,用好不容易积攒起来,不到二两的银子,换了一个下山的机会。
从贾代善那得到并私藏的银票才有了用武之地,两张百两,很不少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可笑他身怀巨款,却在观里根本不敢动用,过了六年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常言先敬罗衣后敬人,贾瑚先花钱换了一身能唬人的衣服,果然牙行中人挺客气,又打着“为主子办事,不该问的别问”的旗子,入手一个小院。
又经过认真挑选,将齐十三和吴小六的死契握在手里,齐十三为明,吴小六在暗。
有了助力,接下来就顺利的多了。
贾瑚再不经意的念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京中酒楼和达官贵人爱野味,可猎而售之”,利诱动心之人。
而山中多林,林中多兽,打猎不成被反杀,官府也说不出什么。
就这样,或驱狼吞虎,或借力打力,或痛下杀手,又用五年时间将玄真观慢慢变成了自己的形状。
贾敬一心修道不理俗物,放在以前是磨难,放在贾瑚掌控玄真观以后,那可就是天大的好事。
凭着吴小六手下的人才,贾瑚把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玩的飞起,狠薅宁国府羊毛。
贾瑚深知自己一路走来,靠的不是善良和心慈手软。
身处九边重镇,这几年也见了不少血腥场面,可几千具尸体垒成的京观,依旧让人惊心。
贾瑚闭关了三天。
他告诉自己,你不是刽子手,可能百千年后他们是自己的同胞,但现在不是,现在的他们是敌人,而对待敌人就该秋风扫落叶,血债血偿。
大势裹挟之下,各为其主,若是心软,置战死的袍泽和大同百姓于何地张达和林椿能活过来吗齐十三的手臂能长出来吗
所以,对不起,下次还这么干。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只有打疼了打服了,才能更好的促进民族融合。
死都不服的刺头,只能请他亡种灭族了。
三天里,贾瑚安慰好了自己,平息了心中戾气,又分析杀俘事件的利弊,对可能遇到的情况做了预案和心理准备。
三天后,房门开,闭关结束,沐浴更衣。
齐十三高兴的使出了单手搓背神技,布巾在他手上划出了残影,犹如划木取火的荒野生存阿婆主。
大公子闭关的这三天可是让他好生担忧,都没心情查看酒罐子里的胳膊长没长毛了!
应该没长吧,毕竟那酒是大公子好不容易折腾出来的,烈的很。
可惜泡胳膊了,不然留着喝多好。
话说,应该也能喝吧,反正是自己的胳膊,自己还能嫌弃自己不成既然不嫌弃,那跟泡人参又有什么区别
齐十三正思绪满天飞,贾瑚说话了。
“十三,咱们认识多久了”
“十四年零两个月。”
“十三,回去我打算买个宅子,你来给我当大管家吧,别人我信不过。”
“好。”
“十三,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屁股大的。”
“十三,以后我教你孩子习武。”
“行啊。”
“十三……”
“我在,大公子,我一直都在。”
“……我好像看到火星子了。”
“有吗没有吧!”
“那为什么我的背跟着火了一样”
“……有没有可能是您饿出幻觉了”
“是吗”
“是的。”
“哦。”
……
返京的日子选在了十一月初一,除了贾瑚等有功之将和前来宣旨的内侍冯垒等人,还有特意留下的一千俘虏。
惨胜也是胜,胜了就要献俘。
一路上,有柳承、齐十三的主动亲近,冯垒倒也不觉得路途劳累了。
尤其是齐十三仗着自己也不全乎,倒是跟冯垒更投机,两个人时常交流“完整的肉体千篇一律,高尚的灵魂万里挑一”这一课题。
在齐十三等人的口中,贾瑚就是“高尚的灵魂万里挑一”的代表。
他勇敢,他坚毅,他真诚,他一颗忠心向皇帝,他满腔热血为大夏。
这样的人,怎么能不高尚呢
贾瑚听的脸发烫,冯垒听的眼睛亮。
眸子里肉眼可见的崇拜和亲近之意,布灵布灵的闪耀。
全然不见前些日子听说贾瑚杀俘以后的疏离,反而开始同仇敌忾。
“十三说的对,敢犯我大夏,该杀,瑚哥儿杀得好!”
“你可是说到我心坎里了柳承,可惜我没有机会与你们并肩作战,但我可以请你们喝酒,御酒晓得吧,我得了两坛一直舍不得喝,等回去咱们一起喝了它,瑚哥儿也要一起。”
“什么还有这种事是你编的吧真的假的瑚哥儿,陈尚说……”
瑚哥儿
瑚哥儿
瑚哥儿
难怪大明宫和乾清宫都喜欢,宫里能出一个这样的秒人真真儿是不容易。
这性子倒是跟宝玉有些相像,却又与宝玉不同,若是生在大户人家,必然也是个团宠。
只是不知道又能保持多久,紫禁城那种地方……
终究不是故宫博物院的时代。
大同距离京城说起来并不远,若是走驿道,快马加鞭不过一日便到,但是带着大队的俘虏就走不了那么快了。
朝廷并没有要求准备的日期,贾瑚也想了解一下沿途的情况,因此日行不过三四十里,走了快半个月才到京城。
本就暗潮涌动的京城,因为大同代表团的到来,变得更加风云诡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