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陇西,曹魏派出救兵
引力红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街亭! 这一世,令谁去守 穿越者孔明不会再犯错。 孔明已提前将马谡派往凉州,余下的大将,肯定谁都比马谡强。 不过,鉴于街亭的特殊性,孔明也不会随意派将。 在内心中,孔明早有合适的部署。 …… 说孔明的街亭部署之前,我们先说一下魏军这边的情况。 曹魏的关中都督夏侯渊,从斜谷退兵到郿县,随即召手下众将,商议如何救陇西诸郡。 之前中了诱敌之计,其实是吃了信息战的亏。 现在,战事已展开多日,魏军也已清楚刘备军的情况。 夏侯渊说:“已探明刘备的大军皆在陇西,由诸葛亮统率攻略诸郡,诸位说说看,当下如何为好” 夏侯渊说完,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讨论。 讨论下来,意见比较统一。 众人都认为,当下最急的事情,当然是救援陇西。 众人猜测,十日内,援军能到广魏的话,陇西诸郡,可能还有救。 再晚的话,陇西肯定就没了。 所以救援陇西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快。 决定快速去救陇西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就是。 从哪条路去救陇西 …… 从关中到陇西,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 第一条是沿河的小路,整条路都临渭水而建,名叫陈仓狭道。 这条路东西走向,可以直通广魏。 路途比较近。 不过,从名字可以看出,这条小路并不好走,有些路段极其狭窄,大队兵马,难以快速通过。 第二条是陇山大路。 这条路较为宽阔平坦,可以行车,更能跑马,适宜大军行走。 不过,大路需要绕行陇山,路途比较遥远。 此外。 这里再多说一句。 横穿整个关中平原的渭水,是直接连接陇西和关中的。 渭水下游流经长安,中游流经陈仓,上游则是广魏和天水。 可是渭水泥沙多,暗滩多,河水浅,没有什么通航价值,也没有人从渭水进兵。 …… 两条道路比较下来,结论是应当放弃陈仓狭道,走陇山大道去救陇西。 可是,曹真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 曹真说:“陈仓狭道,我军可以不走,但是不能不防。” 这提醒了众人,众人马上发现,确实如曹真所说,刘备军可能会走陈仓狭道,来攻关中。 夏侯渊皱眉问道:“那这条路,又要如何来防” 曹真笑了笑说:“将军,这也不难,我保举一人,去守陈仓城,只要陈仓不失,诸葛亮便难入关中。” 夏侯渊点点头,又问曹真保举的人是谁。 曹真走到武将一列,在最后边拉出一名年轻的校尉。 曹真向夏侯渊介绍这名校尉,说他虽然年轻,却心思缜密,筑城布防是一把好手。 夏侯渊问他叫什么名字。 校尉向夏侯渊拱手道。 “在下郝昭。” 夏侯渊仔细打量郝昭,只见他身材魁梧高大,双眼炯炯有神,看上去就不是普通人。 “好,我给你精兵一万,陈仓城就交由你去把守。” 夏侯渊看好郝昭,当即任命郝昭为陈仓守将,并提拔郝昭为偏将。 “请将军放心,人在城在,我郝昭誓死保陈仓不失!”郝昭掷地有声地接下任务,并向夏侯渊称谢。 …… 如此,陈仓狭道这边安排已定。 接下来的问题,是派谁走陇山大道,去救陇西。 夏侯渊觉得派谁去都不放心,他想了想说:“我决定亲自去陇西救援,诸位以为如何” 夏侯渊说完,阶下官员之中,有一人马上站出来劝谏。 这人说:“将军不可,将军都督关中,应当据守郿县,另派大将去救陇西,将军若轻离此处,刘备复出斜谷,则长安危矣。” 夏侯渊向下看去,发现说话的人是张既。 张既,字德容,冯翊人,他年轻时被任命为新丰县令,之后因为政绩出众,得到重用。 现在官任雍州刺史。 雍州刺史这个官职,理论上是整个雍州的最高长官。 但在三国那个战争年代,夏侯渊是关中都督,都督军事和政务一把抓,拥有绝对权力。 张既这个雍州刺史,属于夏侯渊麾下的文职官员。 …… 张既说完,帐下的另一人也出来说话。 这个人是郭淮。 郭淮开口说:“此言有理,应另派大将去救陇西,将军坐镇后方,调动指挥,为万全之策。” 夏侯渊看看张既,又看看郭淮,随即表示同意两人的想法。 夏侯渊说:“如此,那就依二位之言,我坐守此处,但你们再说说,谁去救援陇西合适” 援军主将的问题,张既没有直接回答,他从另一个方向给出答案。 张既说:“救陇西,刻不容缓,若十日不能到达,则诸郡休矣,只有骑兵日夜兼程才来得及……” 顿了顿,张既接着说:“故而,谁合适统领骑兵,谁就合适去救援陇西。” …… 张既说完,抬头看向夏侯渊。 夏侯渊微微颔首,心中已有人选。 此时,夏侯渊手下,统率骑兵经验最为丰富的就是张合。 张合早年跟随袁绍,而袁绍的骑兵,是众多割据势力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张合也经常统率骑兵作战,马上的功夫,相当了得。 派张合为主将,率骑兵走陇山大路去救援陇西,应当是魏军最佳的选择。 于是,夏侯渊打定主意,向下面喊了一声。 “张合何在” 张合听到自己被点名了,立即上前一步说:“在。” 夏侯渊说:“儁乂,我给你精骑八万,命你走陇山大路,去救陇西诸郡。” 众将听到“八万”这个数字,都看出夏侯渊是真的急了。 在古代。 士兵易得,战马难求。 八万精骑,几乎是曹魏在西线的所有骑兵,夏侯渊为救陇西,下了血本。 …… 张合在曹魏名将中,是最滑头的一个。 打仗之前,张合会判断形势,觉得能打赢才打,打不赢就跑,从来不打吃亏的仗。 现在一看,夏侯渊足足给了八万精骑。 这兵力没话说。 张合心想,看来这是一次立功的机会,绝对不能放过。 想到此处,张合大声回答道。 “末将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