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曹操撒手人寰留嘱托
引力红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孔明说还有一事,刘备便问孔明,到底是什么事情。 孔明说:“主公,待天下大定之后,重立宗正府一事,须提前谋划。宗正一职,关乎皇族事务,不可轻忽。” 此处先说下“宗正”,这是一个官职。 宗正为汉代的九卿之一,在朝中地位很高,但是没有什么实权。 此职均由皇族担任,主要工作内容,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处置皇族案件等。 刘备听了孔明的话,略感疑惑。 刘备心想:“宗正确为要职,但如今天下未定,不知道孔明为何此时便提及此事” 转念又想,刘备觉得,孔明必有深意,于是开口问道。 “那依军师之见,何人可担此职” 孔明缓缓道:“封公子。” “封儿”刘备有此意外,他眉头微皱,追问道。 “封儿为良将才,统兵作战颇有建树,宗正一职乃是文官,不知军师为什么有如此安排” 孔明笑着答道:“主公,封公子刚猛果敢,确是统兵良将。然而,正因其性格刚烈,易世之后恐难制御……” 孔明说到此处,没有接着向下说,不过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孔明是在提早为刘备排除隐忧。 这个隐忧。 正是刘封。 …… 当年,刘备到荆州之前,一直没有子嗣。 为了延续香火,也为了稳定人心,刘备收刘封为养子,并按照继承人的标准加以培养。 从“封”这个名字上,便可以看出,刘备对刘封寄予的厚望。 “封”字寓意封疆拓土、建功立业,刘备希望刘封能成为自己事业的继承者。 然而,不久之后,一个幸福的麻烦事来了,刘备的亲儿子刘禅出生了。 刘禅的降生让刘备喜出望外,但也让刘封的地位变得尴尬。 有了亲儿子,刘备日后立嗣自然要立刘禅,这是人之常情。 然而,这对于刘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偏偏刘封又极为优秀,善于统兵作战,在军中威望颇高。 而刘禅则天性暗弱,才能平庸,日后若刘封有不臣之心,刘禅恐怕难以制衡。 刘封的存在,成了刘备势力日后最大的隐忧。 这一隐忧,刘备此时还没有察觉,但这是刘备终究要面对的难题。 …… 上一世的历史中,对于刘封这一隐忧,诸葛亮和刘备商议之后,借关羽之死一事,将刘封定罪正法。 这一结局,让后世之人唏嘘不已。 孔明作为穿越者,决心改写这段历史。 于是,孔明早早构思,孔明打算引导刘封,走向不同的一个人生方向。 不以牺牲刘封性命,来换取刘备政权的稳定。 此刻,孔明提出让刘封担任宗正一职,正好可以解决问题。 宗正虽是高位,但并无实权。 若将刘封安置于此,既可显其尊贵,又可避免他掌握兵权,可谓一举两得。 …… 孔明的所想,虽然没有明说。 但是,听到“易世之后恐难制御”这句话时,刘备恍然大悟,立刻明白孔明的良苦用心。 沉吟片刻,刘备缓缓点头说:“军师思虑深远,此事就依军师之言。” 说完,刘备坐到桌案旁边,亲自修书一封。 书信命刘封将麾下兵将,都交给关羽,自己前来长安…… 在一旁的孔明。 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 再说曹魏这边的事情。 曹操在弘农休息几日后,身体略加好转,群臣见了,心中稍稍松了一口。 可是,很快有不好的消息传来。 曹魏境内的多地,都爆发谋反事件。 谋反之人,都是汉朝旧臣,他们打着罢黜曹操,请天子主政的口号,闹得声势浩大。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病情反复,愈加沉重。 …… 曹操病重的消息,很快被送到年长的几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等人之处,几人纷纷从各地赶往弘农。 诸子之中,曹丕最先到达。 这并非偶然,而是早有预谋。 几年前,曹丕便已暗中拉拢了贾诩,这位深谙权谋之道的谋士。 贾诩凭借其敏锐的政治嗅觉,早已看出曹丕的野心与能力,毅然站队曹丕阵营。 因此,当贾诩在军前察觉到曹操病重的迹象时,便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给了曹丕。 曹丕得此消息,立即动身,日夜兼程,赶在其他兄弟之前抵达弘农。 …… 世子曹丕的到来,让曹魏众臣心中稍安,众人齐聚曹操的病榻之前。 气氛凝重而肃穆。 曹操躺在榻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他见到曹丕,微微点头,示意他近前。 曹丕跪在榻前,低声唤道:“父王。” 曹操缓缓抬起手,握住曹丕的手腕:“子桓,军国大事,今日便托付于你了。” 接着,曹操将很多大事,一一嘱托。 曹丕也不停地叩首说,定然谨遵曹操的教诲。 交待完大事,曹操又说,在他死后,要设七十二疑冢,不可让人知晓他真正的安葬之地。 曹操一生多疑,至死如此。 …… 最后,曹操又让曹丕俯下身子,将耳朵凑到自己的嘴边。 曹操用微弱的气息说道。 “曾有人言,‘汉祚已终,吾宜正大位’。我答之曰,‘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说完,曹操似乎再无牵挂。缓缓闭上了眼睛。 曹操恢宏的一生。 至此归于沉寂。 曹丕见曹操没了气息,伏在榻边,痛哭失声,声音凄厉。 众臣见状,也纷纷啜泣,整个大帐,被沉重的悲伤所笼罩。 …… 良久,贾诩缓步上前,轻轻拍了拍曹丕的肩膀,低声劝慰曹丕。 贾诩提醒曹丕,此刻不是悲痛之时,国不可一日无主,当以大局为重,主持大事,方能不负曹操所托。 曹丕闻言起身,环顾众臣。 众臣也纷纷跪拜,行君臣之礼。 随即,贾诩又说,如今曹操新丧,天下未定,若消息传开,恐生变故。 贾诩表示,应当秘不发丧,悄然退至洛阳,再作打算。 曹丕不假思索,马上采纳贾诩之谋。 于是,魏军秘不发丧,连夜拔营,悄然退至洛阳,一路上,军中秩序井然,外人皆不知曹操已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