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水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们出不去,你也别想走,大家你看住我,我看住你,全部在这冒着毒气的沼泽中腐烂堕落——多么可怕可悲而又阴暗的人性!
人均资源越少的地方,人越难淳朴。
在生活的最底层,无知、愚昧、嫉恨、使坏并非单纯语言的抨击,而是绝大程度上的事实。
有人说,生死线下,相残相伤,贫富线下,惨淡艰难。
真的是这样,即便是亲兄弟姊妹,在底层的生死线上遇到利益瓜葛,也会鱼死网破,甚至骨肉相残。
可怕可悲而又阴暗的人性!
这点是我在上高中时才深切体会到的。
那年我刚考上高中,爸爸就生了一场大病,我至今也不知道诊断是什么,只知道医院报了病危,妈妈哭成了泪人,家里亲戚连爸爸的黑白照片都放大了。
那时候妈妈刚做过肌瘤手术,身体孱弱,动不动就晕倒,爸爸的治疗每天都是天文数字。
家里积蓄所剩无几,而我和哥哥马上面临新学期的学费。
要知道高中并非属于义务教育,重点高中的学费尤为不菲,我高一,哥哥高三复读,妈妈借遍了所有亲戚也没借来多少钱,急得要去卖血,而血站还嫌她贫血而拒之门外。
爸爸的医疗费是单位预支了工资(非常感谢那位厂长,他的恩情我们全家铭记至今),而我和哥哥开学已经半个多月,一直拖欠着学费。
所幸的是,爸爸的病情渐渐有所好转,这时又有一个好消息,他们厂子最后一批允许子女接班的内退人员名单出炉,爸爸因为身体原因也在名单之内,这就意味着,我和哥哥其中一个人,可以马上自食其力,捧上公家饭碗挣工资了。
我听到这个消息哇地一声哭出来,我说我不要接班,我才十六岁,不到接班年龄,而且我要考大学,我不要一辈子就在工厂当一个工人。
妈妈沉默了半晌,艰难地开口,“可是,家里没有什么积蓄了,就算你们都能考上大学,眼下这境况,也只能供得起一个。”
哥哥一晚没睡,早起对妈妈说,我决定退学,让妹妹继续上吧,她不到十八,接不了班,我岁数够了,而且我毕竟参加过高考,没考上是自己能力问题,不能连高考的机会也不给妹妹一次……
妈妈又哭了,那段时间她哭得太多,眼睛总是肿得像桃子。
我也哭了,我知道哥哥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在发高烧,即便如此成绩也非常不错,他是为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才决意复读的。
我说我不念了,让哥哥继续读吧,他成绩比我好,会比我有出息,而且他只需一年就能上大学,我还要三年,不划算。
妈妈哽咽着说,“这是人生大事,你们兄妹俩商量好,明天就要报名了。”
第二天我们没有报名,因为厂子里出大事了。
一家仨兄弟为了抢这个接班人的资格,几乎天天在互殴,其中一个被打成脑震荡住进了医院,另外两个在昨天,一个给另一个的食物中下毒,闹出了一条人命!
贫穷到极致的生活,太容易暴露人性中的恶,挣扎在最底层的人,活着的首要目标就是活下去,为了蝇头小利可以头破血流,为了直接利益,可以罔顾人命,致人死地。
这次恶性事件导致厂里对接班事件的要求格外严格,最终,我因年龄不符而被拒绝,哥哥含着眼泪收拾好书包,进入厂里接受入职培训。
不久后爸爸彻底清醒过来,得知此事大发雷霆,半年之后他彻底康复后,做了大货司机,又给哥哥重新办理了入学手续,最终,哥哥和我都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
我为什么这么拼
是因为我见识过底层社会不为人知的封闭、狭隘、低劣和丑陋。
当一个人物质匮乏到极致,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时候,自尊和脸面就成为奢侈品,不择手段成为动物的本能。
在底层,那些社会阴暗面更为真切立体,所有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被放大无数倍,为了活着,为了获取更多生存资源,有那么多人丧失底线,人格扭曲。
贫穷到极致的人,还会出现诸多心理问题,贫穷往往与自卑相关联,而自卑一旦发酵到某种程度,便是疯狂仇富,报复社会,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身试法等。
比如那方被无辜投毒的鱼塘。
比如那三个一死一伤一判刑的亲兄弟。
记得在网上曾看过一个消息,哈佛某跨学科团队曾经做过一项心理学追踪研究:在贫穷的情况下,人的思维方式会发生何种改变
追踪过的数千例报道表明:贫穷的人注意力会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更会导致人格的不完善,在争夺资源的过程中会出现发生各种无理智的暴力倾轧或其他负面行为。
在2000多年前管仲就说过: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我不认为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我也不认为贫穷本身是可耻的,但我坚信,认定自己固化最低阶层,并老死于贫穷的这种思想,是及其可耻和可怕的。
你不想要站起来,谁也扶不起你。
底层社会之所以不值得留恋,就是因为物质上的匮乏需要不断面临人性的拷问。
是谁说过,永远不要拷问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
上层社会人捧人,下层社会人踩人
上层社会、中层社会、下层社会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上层社会
上层社会是由大企业家、政治家、投资家、富二代、明星、名人等等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善于联姻和联手,比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企业家娶了某明星;某明星得到了某企业的原始股;某富二代跟某网红在一起了等等;
为什么上层社会的人总是互相捧呢
在上层社会里,首先人员稀少,然后大家个个名声在外,彼此之间基本都有耳闻,如果你想了解谁就去打听一下,结果什么都摸的一清二楚,所以每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名声。
其次,上层社会的每个人都掌握着大量资源,大家心里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有自己手里的资源去换别人手里的资源,这样才能把资源盘活,自己掌控的东西就越来越多,所以上层社会的人都乐于去分享。
再次,虽然上层社会的人的交往基本都属于利益交换,合作都是有条件的,但是由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背景和实力,所以大家形成了一种互相制衡的机制,一般情况之下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出“出格”、“冒大风险”的事,谁会为了占别人一点便宜而丢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
所以,虽然在上层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虚情假意和见风使舵,但是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如果哪一天两个人到了非翻脸不可的地步,也不会亲自出面解决。总之,上层社会的人总是努力保持一种风貌。
中层社会
中层社会是由高管、白领、创业者、中小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等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原本应该享受安逸的生活,但是大家普遍焦虑不安。一方面高高在上的房价、冲击力巨大的互联网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房产造富、互联网造富等等财富浪潮又让大家蠢蠢欲动,所以这个群体最大特点就是等待帮助。
为什么中层社会互相“攀”呢
首先,中层社会的人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就是创业,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创业的打算,但是创业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而他们身上的生活负担(比如房贷、生活支出、健康后备金)等等,这让他们很难轻装上阵,于是每个人都在等一个更快、更合适、更安全的机会。
其次,创业还需要找到合适的伙伴和合伙人。但实际上,中层社会里人与人最缺乏的东西是信任,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商业的粗放和无底线竞争导致的结果,最终人心向背,人人自危。其实中层社会有很大有才华和潜力的人,但是大家总是打不开怀抱互相拥抱;
所以,中层社会是最尴尬的阶层,他们可上可下,但是要面对压力、风险和猜疑,他们也迫切想改变和创造,但似乎一直在等待机会出击,然而这个世界怎么会有专门给我们量身定做的机会和人
下层社会
下层社会的人,我不想用职业去划分,这会被认为歧视。我认为下层社会主要指没有生产资料、仅仅依靠出卖劳动力而维持生计的人,他们在夹缝里求生存。他们往往没有文化,不在乎尊严,更谈不上自信。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睚疵必报、斤斤计较、互相踩踏。
为什么下层社会互相踩呢
首先,2000年前,管子就提出“有恒产者才有恒心”,这句话真不是随便说说。一个人要有一定的财富和资产才能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当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整日疲于奔命时候,往往也徘徊在出格、犯罪、和卖命的边缘。
其次,他们总是互相攀比和提防,总是生怕别人比自己过的好。他们不担心那些和自己不相干的人成功了,却总是在意自己身边的人成功了,这让他们萌发嫉妒之情。
甚至,他们会在暗地里算计你。你在明,他在暗,他们会以惹你不开心为乐。穷人何况为难穷人大家都是弱势群体,应该互相帮助。
这就是上、中、下三个社会的最根本区别:
上层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盯着对方的长处;
中层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等待别人的好处;
下层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坐等别人的笑话。
其实,这也是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广大县城农村的区别;
一线城市的有能力的人太多,大家互相制衡,所以彼此只能遵守规则;
二三线城市虽有基础设施但机会太少,大家只能大眼瞪小眼,空有一腔抱负;
广大县城和农村基本就是地头蛇的天下了,关系比能力重要、算计大于努力;攀比高于生活;
这才是人们要去一线城市的根本原因!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无论处于那个阶层,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地方,都要学会看一个人的优点,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你的财富数量级就有多大。当我们遇到那些嫉妒心强,善于算计的小人物时,你只要在内心默念一句话:对不起,我真没时间讨厌你。轻轻一挥手,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千万不要让那些人接管你人生里的任何一秒。
最近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