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水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学习一个链接。

如何看待机构研报

原创2017-11-30易建涛易说

如何看待机构研报

来自易说

关于券商研报,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那真是浩如烟海,使劲读也读不过来。到最后可能就是关注了其中两样东西,就是在研报后面提到的推荐的个股,以及对一些个股的目标价的定位。但这其中对散户投资者有用的信息到底又有多少呢这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1月24号,第十五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这是证券业一场名与利的争夺,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分析师们发布的研究报告。

数据统计,截至11月23号,最近一年券商发布研究报告的数量是份。如果要把这些研究报告全部看完,意味着平均每天需要看214份报告。

随着行业的发展,研报数量多如牛毛,研究员得想办法从中脱颖而出。于是,一些标题党、夸大其词者、滥竽充数者、主观臆断、缺乏研究基础等低质量研究报告也常见于市场。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纠缠其中,看空报告屈指可数。

要说研报不靠谱,其实也不一定。比如,在今年的众多研究报告中也出现了一些“神预测”的现象。6月5日,某券商发布了一份题为《五粮液:新任集团董事长在经销商大会上的讲话要点》的报告,并给出了54.81元/股的目标价。研报发布当日,五粮液收盘价47.09元/股,随后连续五天上涨至54.83元/股,上演“神预测”。

一年7万多份研究报告呢,按概率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神预测”的情况。当然,“踩雷”的情况也不少见。例如,今年受到几家证券公司推荐的盛通股份,其中,有研报将评级维持买入,并将目标价定为50元/股。但盛通股份却在随后的半个月时间,股价从19.23元/股跌到了15.04元/股。

其实,最容易坑投资者的是几种情况:研究员发布的研究报告与上市公司事实严重背离,缺乏事实与判断依据;研究不够深入,草率发布报告;在市场上从来报喜不报忧;与上市公司存在利益关系;给基金私募重仓股摇旗呐喊等等。这些都构成了研报乱象。

以今年最热的蓝筹股贵州茅台为例,在今年关于贵州茅台的上百份研究报告中,业绩点评与事件点评占比超过90%。我看到有新闻报道中,上海一位资深研究员针对这个情况就对记者说“一些研究员比较浮躁,尤其在贵州茅台热点上,急于出报告。在茅台上,比的就是谁的胆子大。”

在贵州茅台的众多研报中,最惹人关注的还不是那些争相调高其目标价的研报,而是一份被上交所点名批评的研报。11月20号,上交所发布通报函,提到安信证券对贵州茅台的研报中“市值将达1.85万亿元”的内容,客观依据不足,风险揭示不全面不充分,要求安信证券避免研究报告出现夸大、误导性陈述。

这不是安信证券的研报第一次被点名批评。今年8月11号,深圳监管局出具警示函,对安信证券关于杭萧钢构“已深入布局雄安新区核心区域”的不严谨研报提出警示,就已经要求安信证券加强研究所内部管理,提高研报的客观性和审慎性。

从过往的情况来看,券商研报出现“不走心”的情况真不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两个方面:

一是急于求成,调研不足或研究员本身经验问题,他们对上市公司没有做深入的了解,就出具调查报告;

二是机构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为之。券商机构本身也是市场的参与者,在市场中有其利益存在。之前《易说》中也分析过,有的证券机构与上市公司配合,以市值管理为名,做着相互配合,拉抬股价,帮助某些人从中牟利,这显然就是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其中最受损害的当然是不明真相的中小散户投资者。

所以,从监管层层面来看,还是要进一步加大券商研究业务的监管力度,规范分析师调研活动。而从券商机构的角度,则必须加强自律,客观、公正地写调研报告,否则损失的只会是自己的信誉。

研报有乱象,那我们作为散户投资者是不是就该对其不理不睬呢当然不是,从中我们还是能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研报该如何看

网游竞技推荐阅读 More+
篮球高校

篮球高校

替朕宽衣
他是高校的校草。他是篮球场上的帝王。他将无数美女一网打尽。翻开林川枫的自传,扉页有他的亲笔签名:篮球就是为我存在,世界因我而改变。合上书本,封面上铿锵有力的汉字写着:篮球,我来,我见,我征服。
网游 完结 298万字
重生之废柴肥妞追爱记

重生之废柴肥妞追爱记

木子木凡
她,苏爱杋,21世纪白领中新晋小菜鸟一枚,梦想简简单单,生活平平凡凡。哪知灰常倒霉的穿越了,失恋而已,谁知一觉醒来,悲催地成了丑陋无比的大肥婆!好吧,肥婆就肥婆,前世她是个孤儿,现在好歹还有家人!虽身在不知什么朝代的封建乱世,却吃穿不愁,她就安心当个米虫,顺便减减小肥。片段:某王爷抱着她的大腿可怜兮兮:杋儿,我后悔了,让我们做真正的夫妻吧。某女双手插腰,满脸不屑:滚,再不把你的爪子从姑奶奶身上拿开
网游 连载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