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岩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凌文瑞院士说道这里,故意的看向了古主席和祝总理那里。
看到凌文瑞按照商量好的,看向了他们,祝总理这时开口说道:
“凌院士,你可以放心大胆的说。
下面的同志,都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石,都是非常可靠的同志,有些事情是可以让他们知道的!”
听到祝总理的话,凌文瑞院士就按照古主席和祝总理商量好,交代给他的说辞,和大家解释了一下。
凌文瑞告诉大家,这个七九三一三基地,包括它下属的七九三一三研究所。
有点类似于当年我们国家研究两弹一星时的秘密基地。
不过这个基地成立的时间,比两弹一星时期的那个秘密基地成立的还要更早。
七九三一三基地是由当年的太祖,在建国时期亲自批准成立的。
在那里工作的人,都是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人。
在那里,他们抛家舍业,无私的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和汗水。
他们这些人,从进到这个基地开始,一辈子都没有出过那个基地的大门。
他们生老病死都在那里!
里面的工作人员很多,甚至一辈子都是单身的状态。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专心于科学研究,前赴后继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着。
原本,在太祖时期,他们这个基地还偶尔和外界有一些联系。
可是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曾经经历过一段时期的特殊时期。
那个时候,这个基地为了不受外界的影响。
他们毅然决然的,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往来和接触。
就这样,他们忘记了时间,放下亲人朋友,几十年如一日沉浸在科学的海洋里。
那里面很多的科研人员,直到去世都没走出过基地的大门一步!
而这些人却留下了非常珍贵的科研资料,以及大量超越现代的科学技术。
古主席和祝总理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下,从一位还建在的老同志嘴里听说了这个基地的存在。
他们发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这个基地。
可是这个基地实在是太过神秘了,那位老同志也没去过那个地方,只是知道个大概。
就这样,国家整整寻找了两年时间,才在前段时间和这个基地取得了联系。
可是当我们到达那里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彻底的惊呆了!
那里只有为数不多还建在的人,每个人都是白发苍苍。
他们这些人甚至都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年月,有的人还在询问太祖他老人家是否还建在!
古主席和祝总理在联系上这个基地后,第一时间亲自前去慰问这个基地的这些科学家们。
他们竟然都不相信,眼前的他们两位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那个基地,在建造初期,就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你们能想象得到,在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的大山腹地之中。
里面有农田,有水电,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基地。
他们这些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日没夜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中。
原本以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他们可以造出任何能让他们生活过的更好的物品。
可是你们知道吗,他们告诉我们说,他们没有那个时间去干别的事!
他们说,我们国家还很落后,还落后于那些发达国家太多太多!
他们只有不停的继续研究下去,才能赶上那些发达国家的脚步!
当古主席和祝总理要把他们接到城市安享晚年的时候。他们这些为了国家的科学事业奉献了终身的老科学家们,婉言谢绝了国家的邀请。
他们告诉我们,他们这些人,已经脱离社会太久,现在根本没法适应现代的生活。
他们希望能让他们健在的这几个人,找一个安静的山村,让他们能自给自足的过完剩下的余生。
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他们希望国家能让这个研究所继续发扬光大下去!
他们迫切的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能使国家更加的繁荣强盛!
听完了凌文瑞院士的讲述,底下的众人全都激动的满含泪花。
而一些有幸能参与到当年两弹一星工作的老科学家,更是激动的老泪纵横!
当年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两弹一星的梦想。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
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