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朝有些迷惘地踏出了明府,他原本是奉了楚寒枫的命令来试探明昭,可偏偏这试探出的一番话他却不能告诉楚寒枫。他颓然地叹了一口气,心里开始思忖着应天城未有婚配的贵女,登了自家的马车,走了。
明昭轻轻地笑了一下,偏了头,朝若兰问道,“楚寒枫的那支军队怎么样了”
“回禀主子,阁中三千暗卫全部打入,且都担任了不下统领的军职,另,……赛梅成了军队的将军。”若兰面上毫无波澜,心下却暗暗吃惊,赛梅又擅自行动,看来主子又要生气了。
“随他去。”明昭好似一点都不惊讶,她依旧笑的风轻云淡,“他只不过想知道一些事情罢了。”
若兰低着头,却发觉她越来越看不懂明昭了。
凤来仪。
“诸位,本官记得,这好像是明相第一次把我们都召集起来吧。”元阁老轻抿了一口香茗,“他此番,是所谓何事呢”
夏莲生微微一笑,不着痕迹的审视了一下雅间内的大臣们,元阁老,高国公,秦布政使,何九零,六部尚书,刑部葛言秋,兵部靳龚,户部于峥,礼部韩姜,工部上官图南,他夏莲生虽只是吏部侍郎,但原先的吏部尚书早已告老还乡,楚清河一直搁置着这一职,让他暂时代理。
也就是说,明昭今日把朝中所有的权贵都叫在了一起。
秦朝也打量了一番,在场的十一位大臣,真正和他一个阵营的只有一个,他平日里没有少拉拢过这些人,这些人却装作不明白他的意思,尤其是夏莲生和元阁老,很明显是皇帝的人,剩下的几个,却多多少少和明昭关系匪浅。
高国公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他原本就不是很喜欢明昭,此时又莫名其妙地被叫到这里,便随口说了一句,“这明大人年纪不大,心思倒挺深,谁知道他此番不是来策我们谋反的”
“国公大人慎言,明大人不会做出这种事情,还请您耐着性子再等一等。”葛言秋本是正义凛然之臣,之前还参过一次高国公,因此高国公虽脱了险,却一直不受皇帝青眼,如不是世代的爵位在,他兴许早就被抄家了。
“诸位大人,下官以为,明大人召集我等,应是为了商榷不久后的科举会试。”礼部尚书韩姜出声道,“明大人向来谦和有礼,从不盛气凌人,皇上前几日将科举的春闱安排交给了明大人,他一定是想征求诸位大人的建议。”
“本官也这般以为,说起来,咱们明相还是去年连中三元的奇才呢!”户部尚书于峥附和着说道。
“连中三元他的养父是谁诸位莫不是忘了”高国公不以为然,他话里的意思很明了,如果明昭的养父不是明康,那么明昭这连中三元还未必能有,明昭这连中三元也不定是造了假的!
夏莲生瞥了一眼高国公,那目光凉得吓人,高国公顿时醒悟,他是在哪里诋毁明昭,他可是在朝中重臣前诋毁,其中不乏皇上的人,明昭的人,他起了一身寒意,端着茶杯的手都在抖。
“下官是看着明大人长大的,他在考科举之前便已经是名扬应天城的才子了。”韩姜捻了捻自己的胡须,眉眼笑得慈祥温和,“他若是没有连中三元,下官才觉得奇怪呢。”
韩姜极其看不顺眼高国公,他年轻时刚入世的时候就被高国公整得没了尊严,若不是明康帮了他,他现在怕是已经吃牢饭吃到死了,哪还有今天着体面富足的户部尚书来做。
雅间外。
“主子,不进去吗”侍女轻声问道。
明昭弯了唇角,笑道,“也对,再不进去,他们可要罚我喝酒了。”
侍女微微颔首,轻推了门,唤道,“明大人到了。”
明昭极为自然潇洒的走了进去,见中间的主位空着,更加自然地走了过去,她拉开椅子坐了,歉然的笑了笑,“抱歉,诸位前辈,明昭来晚了。”
“哪里的话。”元阁老轻轻摆了摆手,“明大人此番,可是为了春闱的事情”
“不错。”明昭挑了挑眉,似是有些苦恼又有些无奈的模样,“陛下说,本次的试题要出得难一些,可明昭实在是没有什么好主意,便只好来劳烦诸位前辈了。”
于峥朗声笑了,“不劳烦,不劳烦,于某当年考的那套试题还算简单,葛大人可是当年的状元,不若葛大人介绍介绍那年的题”
葛言秋略略思索了一番,“当年第一道题是《终南望余雪》,据诗意要求歌咏秦岭山脉的支脉终南山上没有溶化尽的积雪,要求写成五言六韵十二句。”
“但有个叫葛言秋的人只写了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便交了卷,主考官问他为何不写了,他说”意尽“,结果他当年被录取了。”于峥笑着接道,“当年也就这第一题有点意思,剩下的两道题一道是水患救灾策论,一道是对古来军队练兵的评述,无趣至极啊无趣至极。”
“诶,这练兵评述,何某当年参加武举的时候也出过,那一年的武状元是和泷战神,他写了整整十几页。”何九零放下了茶杯,“真是厉害啊!”
明昭听他谈起和泷,也弯了弯唇角,“莲生呢明昭记得,你也是状元吧!”
夏莲生一惊,他没想到明昭会直接问他,“那一年的诗题是《黄花如散金》,不少考生都以为黄花是菊花,只有六个考生写的是春景,考生大都偏题,不知道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指的不是菊花,而是油菜花,明大人如若想要靠难一些,可从考生的这些知识薄弱点去考。”
“原来如此,谢谢夏大人。”明昭笑道,“只不过,除了考诗赋,陛下说,最好要考论国事论时政的题目,这可怎么办呢”
“论国事的题有什么好考的万一冲撞了陛下怎么办”高国公不屑地撇了撇嘴。
韩姜也笑了,“也是,国公大人又没参加过科举,自然不懂为何陛下会想考论国事的题目。”
“你!”高国公气得老脸发青,可他又无从反驳,因为国公的爵位是世袭的,他根本不用去参加科举,因此他也没有想过要去参加科举,那明昭到底是什么意思叫他这样一个没有参加科举的人来商量科举试题
“说起论国事的考题,以前的确考过几回。”元阁老出声,似乎是在缓和局面,“有一年元某主考过一次春闱,是以周礼之言中的农事之举来应用现今的农政,那一年的考生还真是不错,都评述得有模有样的,当年先帝都特别满意。”
“考农事,的确是应景。”秦朝也道,“今年凉州动乱,兴许可以出一道平动乱的题目。”
夏莲生摇了摇头,并不赞同,“考时事虽应景,却容易被考生猜到题,极易宿构。”
“的确,不过明大人之前在朝堂上提出来的论国之策那些考生是不知道的,下官以为,以这个为试题,既有难度,又有深度,明大人觉得呢”韩姜似是灵光一闪,笑道。
“很不错。”明昭微微颔首,原来还真有人能想到这里,韩姜啊,她怎么能忘了这一个棋子呢,“诸位可还有其他意见”
“夏某没什么意见了。”夏莲生看了一眼明昭,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渐渐的,几人都开始附和,说没意见了,只有高国公闷声不说话,明昭把目光落到了另一人的身上,这个人,无论是在她进来之前还是进来之后,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上官大人,您是不是身体不适”明昭面上含着如沐春风般的浅笑,显得分外俊美,“明昭一直听说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想听听您对科举试题有何意见,但瞧着您今日脸色不太好,果真是明昭失礼了。”
上官图南嵬然不动,似乎是没有想要搭理明昭的意思,他一口茶水都没有喝,直接站起身来要往外走。
“大人慢走。”明昭也不做挽留,“国公大人,若是您不想待了,顺道一起走了罢。”
高国公直接推门而出,他早就想走了!
“诸位前辈,闲杂人等都已离开。”明昭笑得温润如玉,“我们可以谈正事了。”
“正事”于峥有些疑惑,“难道刚才的科举一事不是正事吗”
靳龚是兵部尚书,他听了这些文官讲了半天的科举,也有些疑惑的看向明昭。
秦朝突然有一种强烈的不安,他看着明昭俊美的侧脸,背脊缓缓升上一股冰凉刺骨的寒意。
夏莲生目光也开始变得幽深了,明昭,你该不会……
“不瞒诸位前辈,明昭从一开始便来了,先前高国公所言,明昭也一字不漏地听了,他说的没有错,明昭今日召集诸位前辈。”她勾唇一笑,“就是想与诸位前辈商榷谋反一事。”
“明大人别说笑了!”葛言秋一拍桌案,目光里都能射出火来。
“我明昭,从不说笑。”明昭眉宇间似乎凝了一丝寒气,面上却依旧是春风般的笑容,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题外话------
到底秦朝说的另一人是谁呢有兴趣的亲们可以猜猜看!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