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成去山下拍了电报,再返回西堡中学,远远的就听见刘康又在宣传他的理论。

“你们还年轻,不知道工作有多重要,光想着往高里报。报的高了,那考上了当然好,考不上呢明年再考一年?要是题更难了,分更高了呢你们真想当老红军要我说,甭管本科大专的,考个大中专回家都好过滑档。”不得不承认,刘康的话也有一定的道题,只是更加的保守。

但在80年代,这种保守是非常有市场的。

正如刘康所言,刚刚开始了六年的高考,无论是难度还是录取分数,都处于飘忽不定的状态,别说积极冲击好学校了,保守报考普通学校,滑档的仍然比比皆是,以至于有人今年差三分,明年差五分,如此反复,无有穷尽,进而变成了连考六七八年的老红军。?

但是,同样的问题落在杨锐眼中,产生的判断却是完全相反的。

既然报考普通学校,仍然有分数骤然升高,以至于滑档的危险,那么,有层次性的报考,并伴随积极进取的报考策略,风险并不会明显升高。

当然,这是一个整体分析。

具体到个体,总是会有人害怕和担心,想着是否放弃更好的学校,先考上大学再说。

这在80年代很普遍,普通学校的老师对报考也没有什么了解,最多只知道本省的大学好坏,到填志愿表的时候,只能以谨慎为主。

也就是杨锐这样的,不止鼓励高报,还敢憋着劲儿跳线。

他积累了大量的威信,学生们自然会更相信他,刘康费劲唇舌,也没有说服一个学生,倒是来学校的家长,似乎被他说服了,有几个人围住他,问了起来。

刘康找到了存在感,说的更加欢快:“报考学校,得优先报考省内的学校,知道为什么省内的学校分数比外省的分数低,不是因为学校不好,是因为名额多,这是给咱们省内学生的优惠,不用就太吃亏了……”

“省外的学校,不是也有分数低的。”某家长稍微看过些资料。

刘康笑道:“但你不知道是哪所学校低啊,就我说的,省外的学校名额少,去年报的人少,它分低了,今年报的人多了,它分呼啦一下就上来了,那你怎么办”

“咱们省内的学校,好像也有这种的。”

“碰上是命不好,总比报省外的遇到的少,高考么,指望着所有人都读大学,不可能。你们不要看这里挂着重本班普本班的牌子,好像孩子就能读重本读普本了,要说一个两个聪明的,我信,一个班几十个人都读重本普本了,那像什么话说给你们听,你们信吗”

“这次分数是挺高的。”

“那是普遍高。”刘康肯定的道:“越是这样,你们越要小心注意,知道吗?”

何成今年考的也不错,目前还处在兴奋期,结果听到刘康的理论,心情大坏,低着头从人群中穿过,对杨锐小声道:“电报拍了。”

“行,等电话就行了。”杨锐微微diǎn头。

“那个……”何成没走,又问道:“刘老师说的,好像也有diǎn道理,今年会不会是普遍分数都高”

“总之,志愿表先不要填,他说就他说,咱们等一中的分数线评估出来,再决定。”杨锐表面上不动声色,脑袋里也在考虑应对措施。

他知道83年的分数线,再加上个人判断,才敢玩跳线。

刘康却是以西堡中学为基础,再加上个人认识给出的分数线,自然是不靠谱之极。相比之下,平江一中等学校之所以能预估分数线,而且得到大家的认可,主要是他们学校能考大学的学生够多,以自己的学生分数判断分数线,相对准确。

但是,如果平江一中判断的分数线,和自己记忆中的产生冲突了怎么办

以谁为主杨锐必须想清楚这个问题。

他脑海中记忆的分数线此次是否准确很难说,按说是相差不大的,但在此时,也不能100%的确信。

再者,平江一中的老师的判断,同样有可能出差错。

两者冲突的话……

杨锐光想不说,反正志愿表没填,至于有人是否会被刘康说服,以至于等都不等,一定要将志愿表填了那也是他自己的决定。

杨锐也没有大包大揽的必要,高考是自己的事,除了学校以外,考生还要考虑个人因素,比如说,隔壁家的大舅子在邻省,为了可能的照顾,考生就会优先报考邻省,而非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

这种个性化的要求是高考志愿表存在的理由,否则,也用不着报考志愿了,统统分配更简单。

赵丹年却有想法,听刘康说的多了,或者声音大了,就会让他注意一diǎn。

他的心情挺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学生们都考好学校,这会让西堡中学的名气更大,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学生们保守报考,以上大学为基础,因为对西堡中学来说,考上大学的学生人数是最重要的。

这样等到下午,开始有相信刘康的学生家长,反过来劝说学生:“要不就考个师范好了,我看师范也挺好的,不要学费不说,每个月还给工资,分也低。”

“分低就是因为不好,要不然,凭啥分低呢”刘珊很有责任感的走上前去,反驳学生家长。

家长不乐意了,说:“怎么就分低的学校就不好了,我看师范学校就挺好的,刘老师不就是师范毕业的”

刘康听前一截挺高兴,听到后面,不由面露尴尬,他和师范大学的学生,区别还是极大的。这年月,也没有师范大学的学生会到镇上来,地区城市的好学校都安排不完呢。

刘珊撇撇嘴,却道:“要是师范学出来,就刘老师这样,您愿意”

对面的家长顿时僵住了。

相比当农民,在镇里做老师自然是极好的工作,但大学生还回镇上来,没有哪个家长受得了这个。

当然,师范大学的毕业,总归是不会分到镇上来的,家长却不得不有担心。

这位也是个实诚的,期期艾艾的想了半天,说:“我们家里供个大学生不容易,孩子妈每天早上5diǎn钟起来就喂猪割草的,他姐也不读书了,就在家里帮我种地,干的活比我还多,说给她找个婆家,她也不去,说要等妹妹读了大学,再风风光光的嫁出去……这要是再回了镇上,我们挂不住这个脸……”

不等他说完,许静“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不等她的声调起来,又有几个学生淅淅沥沥的抽泣了。

杨锐喟叹一声,短短的一句话,背后是无限的唏嘘和心酸。

许静复读两年了,今年是第三次高考,如果不是加入鸿锐班的关系,身为班级第二名的她能否考上大中专依旧难说。即使如此,她仍然是西堡镇附近十里八乡,最有机会考上大学的年轻人。

也因此享受到了整个家庭的付出。

在167万名考生背后,是9000万名同龄人的付出,而有130万个家庭,注定要失望了。

在西堡中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学生考上大学的,但人们依旧是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虎背熊腰的许静哭起来,就像是一座山在哭似的,声音巨大,影响力也巨大。

杨锐上去安慰了几句,想想道:“许妈妈,您不用太担心,许静的成绩呢,肯定是超过了本科线,咱们好好的挑个学校,争取让她考上大学,同时也不浪费这段时间的辛苦,好吗”

“好好好,我不懂这些,你们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弄。”许妈妈diǎn着头,又摸许静的肩膀,道:“你好好报名,实在不行,回来就回来了,别哭了啊……别哭了啊,再哭我敲你了啊。”

许妈妈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的模样,扬起手腕的时候,却是霎时显示出了威慑力。

许静吸了吸鼻子,立即不哭了。

刘康咳嗽一声,说:“杨锐,你不能这么说,好学校是好,有那么好吗咱们这些学生啊,就踏踏实实的找个学校,能读大学就不得了了,还有资格挑三拣四”

“有啊。”杨锐一句话堵住了刘康。

刘康憋着气,一屁股坐了下来,道:“等人家学校的分数线出来了,我看你再怎么狂!”

王国华看不过,嗤的一声,道:“分数线出来了,不管是多少,杨锐都是想上哪里上哪里,人家想怎么狂就怎么狂,刘老师,您啥时候给咱考个大学,狂一下呗。”

刘康气急反笑,道:“我十年教学经验,教了多少学生,我怎么就不能狂了”

“你没上过大学。”王国华不怕他,笑眯眯的说。

刘康更气了:“我上山下乡,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你一个学生,和我说狂不狂的,算什么话”

“你没上过大学。”

“我没上过大学怎么样大学生我见的多了,你们这些考上没考上的学生就更多了,分数线都没公布,有什么好狂的”

一群学生福至心灵,异口同声的说:“你没上过大学。”

刘康眼角都要瞪出来了,一副就要打人的模样,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吐:“我读高中的时候,条件不好,不是我不上大学。这话,你最好再也不要说。”

“我知道,但77年恢复高考,你考了吧,没考上吧。”王国华笑嘻嘻的揭短。

刘康的脸绿如草叶。

“还有78年。”曹宝明跃出补刀。

“还有79年。”黄仁轻送小刀。

“电话来了。”一名学生从传达室跑过来,将重伤的刘康救了下来。

“一中确定的专科线多少到没到380分”刘康迫不及待的挤了出来,他判断分数的依据是西堡中学的学生成绩。当然,也是参考了去年的成绩,否则,光看鸿锐班的分数,他的专科线分数要给到400分以上。

跑来通知消息的学生看了看手里的纸条,说:“没有,大专线是352分……”

这个分数,比杨锐给出的分数线还少了三分。

刘康面色巨变。

赵丹年亦是面色巨变。

两人不约而同的跑向教室,去看鸿锐班的估分成绩。

……</>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游戏王:开局变成兔耳大魔王

游戏王:开局变成兔耳大魔王

吃土的小黑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军史 连载 60万字
妖魔

妖魔

韩想
《妖魔》是韩想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恋上你看书网实时更新妖魔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妖魔评论,并不代表恋上你看书网赞同或者支持妖魔读者的观点。
军史 连载 5万字
谍战:开局救下女特工

谍战:开局救下女特工

老李的盒子炮
陈少安魂穿旧上海,成了一个苟且求生的小乞丐,却因为意外救下一个负伤的女人,让陈少安误打误撞,进入军统局。正值日军侵华,陈少安用角色扮演系统,清理汉奸,活捉内鬼,刺杀日军高级军官,成为世界闻名的特工之王。
军史 连载 236万字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深夜于灯下
本书讲述了武则天从一个懵懂少女逐渐成长为一代女皇的传奇故事。她出生在官宦之家,自幼聪慧早熟,对周围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进入宫廷后,她见识到了宫廷的奢华与复杂,也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她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学会了隐忍和等待时机。最终,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定决心,成功登上了皇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在她的统治下,国家繁荣昌盛,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她
军史 连载 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