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一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郑妙妙眨巴眨巴着一双大眼,看看庄云青,再瞅瞅秦意秋,不明白二人为什么要那么关心那个与大家不相干的公子哥

“云青妹妹,我下个月初一生辰,你可别忘记了我的蛋糕。”郑妙妙只关心吃的,再次提醒庄云青。

“知道啦,保证不会忘记。”庄云青抽了抽嘴角,倒真有些羡慕她,除了吃,不作多想,过得简单,过得幸福。

三人说着话,周素素送完客人,回到后花园,见三个人果然都在等她,不由得脸上的笑容绽开了。

四人个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再说了一阵子话,反正是把今天参加宴席的小姐和公子全都品头论足一番才作罢,女孩子就是喜欢八卦。

当然,吴瑜的事,因为秦意秋在,庄云青也没好提醒周素素。

半个时辰后,秦意秋提出告辞,郑妙妙也要回府,庄云青也得回去了,周素素才依依不舍的让三人回去,因为庄云青还要结算点心的银两,秦意秋和郑妙妙两个人先出了周府,临走时,二人邀请庄云青以后去府上玩。

银两结算清楚后,周素素再次带着小兰,亲自送庄云青出府,不想在周府的大门口,碰到周县令和贺家村的贺秀才说着话,看样子,也是送贺秀才出府。

前面在宴席上,周县令并未看清庄云青的面容,现在几人对头对面的碰上,周县令很快在脑海中找出了庄云青的身影,这就是那晚告夜状的庄姑娘吗到现在,她那个三伯伯还被自己关押在大牢里呢。

贺秀才也看清楚了庄云青,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庄云青能成为周府的客人,而且还能劳周大小姐亲自相送,那是不是说明她与周府的关系不一般,既然不一般,那粮食的事,她是不是知道什么

一想到庄云青知道自己算计贺家兄弟二人的粮食,还能不动声色的反算计自己回去,贺秀才突然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傻冒,脸都绿了,胃里就像吞了只苍蝇一般让他难受至极。

“庄姑娘,是你”周县令没有觉察到贺秀才的情绪,迈步走到庄云青和大女儿面前,笑着同庄云青打招呼。

“是我,周县令好。”庄云青笑笑。

“原来你就是我大女儿那个会做点心和蛋糕的朋友”

周素素今天宴请的客人,周县令是知道的,而且请了那个会做点心的聪慧姑娘,他特别有印象,前面在宴席上有尊贵客人在,他不好去见见那位聪慧的姑娘,没想到,他与这姑娘之间还是有些缘分呐。

“对啊,对啊,我也没想到我认识的漂亮大方的姐姐,竟然就是周县令你的女儿。”庄云青头点得像小鸡啄米,掩饰了自己精明的一面,只把十三岁女孩儿该有的模样呈现在周县令面前。

“哈哈……素儿,你认识了一位值得相交的朋友啊,不错,不错。”周县令哈哈大笑,看向周素素。

“爹爹说的是,云青妹妹的确值得女儿与之相交。”周素素一脸的恭敬。

“好,好。素儿,好好招待庄姑娘,你们二人说话,为父还有事,就不打扰你们。”

周县令其实很想知道庄云青一家为什么会认识京城令狐家,但第二次见面,不大好问出口,想想还是没敢问出来,带着贺秀才走远了。

“爹爹慢走。”

“周县令慢走。”

贺秀才跟在周县令身后,心中却是波涛汹涌,他没有想到,不但杜大夫对待庄云青态度亲切,连周县令对待庄云青的热情也是他看不懂的,他想不通,小小的一个庄家村的村姑,竟能手眼通天,东月县他所知道的两位不得了身份的人,杜大夫和周县令,她都认识,以后,自己对上她,还是得小心又小心,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得罪她,此时,贺秀才已经是自动忽略了他买稻子算计庄云青姥姥家的事。

“云青,你认识我爹爹”周素素有些惊讶。

“有过一面之缘。”庄云青笑笑道。

“你与我周家还真是有缘。可惜我娘没给我生一个哥哥,或弟弟的,否则我要让他们把你娶进周府来。”周素素开了句玩笑。

“就算有,我也嫁不了。我一个村姑可高攀不上。”庄云青也玩笑着回周素素。

“怎么会在我眼里,云青是最好的,知府的儿子你都配得上。”周素素噘嘴。

一提到知府的儿子,庄云青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出口,不想让周素素忧心。

“云青,你让我看点心铺面的事,已经有眉目了。”

“真的在哪里”

“就在主街,德福酒楼的对面。不过,店铺的东家还未归,得等几日他回来后,亲自与他谈。”

“周姐姐,太谢谢你了。若是铺子能买下来,到时候我请你去德福酒楼吃顿好的。”

庄云青很激动,周素素一说德福酒楼对面,她就知道她说的是哪家,而且,也一定能买下来,因为前世,自己的第一个点心铺子就是在德福酒楼的对面。

“好,好,好……那我就等着吃好的啦。”周素素被庄云青逗得掩着嘴笑,笑得是花枝乱颤,连说了三个好字。

十七估计着时间,来到周府外接庄云青,等在远处看着庄云青和周素素说话,庄云青看见十七后,就同周素素告辞,周素素要派马车送,被庄云青拦住了,指了指远处的马车,说有人来接了。

周素素虽疑惑来人是谁,但庄云青不解释,她也不便多问,站在府门口望着庄云青上了马车,马车远去,这才转身回府,小兰跟在周素素身后,脑子还在想着庄云青偷偷与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若是近段时间小姐有所求,或是有她自己解决不了的事,让她派人去找她

小姐近期会有什么事发生

云青又知道了什么是她们不知道的

马车上,庄云青悠然的躺在车上,点心铺子已经有眉目了,很快她就会拥有一间属于自家的铺子啦!

地震发生的时间不短了,朝廷到现在没有加税的圣旨下来,是不是说明朝廷的国库允盈,周县令的的担忧是杞人忧天

事实上,周县令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而是三皇子禀报地动区的赈灾银两和粮食十几日内花费巨大,国库在十日后,已经捉襟见肘,朝堂上,户部尚书几次上奏,很快国库里的财物不足以支撑北方的灾情,这让康德帝大为恼火,每天上朝就是讨论如何增加国库的收入,拨物拨银送往灾区,好支持三皇子救灾。

此时如果赈灾不利,为三皇子铺路建功的目的就会大大打折扣,所以这一讨论,就讨论掉许多时间,最后有人上奏往不是灾区之地加税,可以上交粮食,也可上交银两,无论是粮食和银两都是灾区的急需。

最后,康德下了大决心,着内阁拟旨,发往各地,这一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在此时,周县令才得已经收到上面的命令,命其在全县范围内加收地税。

庄云青回到家后,把点心所赚的银子扔给了贺氏,庄云青在外得到的银子,都是交给了贺氏保存,贺氏一穷几十年,看到实实在在的银子才会心安,每次庄云青扔亮闪闪的银子给她,她就笑得格外的开心,然后关上门,偷偷的把银子再数一次,要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文也不能差。

对于娘亲这样,庄云青能理解,但也好笑,现在家中的存银合计有一百多两,将近二百两,这时候贺氏还能数得清,等到家中银子要用银票才能数得清的时候,娘亲是不是又得天天扒拉着银票数了

就在庄云青以为,东月县的百姓要躲过了这次地动所受的影响时,官府的官文下达到各村,加征今年的地税,支持北方渡过危机,这加税的命令,顿时让东月县所有的百姓惊呆了,惊呆后则是怨声载道,骂当今圣上昏庸无能,不就是一个北方地动,竟然牵联到未受灾地区。

庄家村和贺家村在庄云青从县城回村后的次日也收到了官文,庄家村的村长在收到官文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庄云青让他买粮存粮的事,拿着公文坐在自家的堂屋呆愣了半天,这才想转了这其中的关键,这一纸官文一下,村中家家户户都要再次上交粮食和银两,毕竟有钱的人家不多,大家都要交粮,粮食一交,家中吃的不够了,那么大家肯定要峰拥到镇上,县里去买粮。

买粮的人不怕不止庄家村,而是东月县,东月府,乃至收到这个官文之地,大面积的缺粮,粮价上涨,会涨到哪个程度才会停下

这后续的影响,京城朝堂是否有后续的手段抑粮价就算有,公文下来的慢,近期的粮价肯定掌控不住,想到这的庄村长不寒而栗,不知道未来的局面会怎么样

他不知道庄云青让他家提前买粮,真是因为做点心需要,凑巧碰上了这时候,还是,她本就知道这个事情会发生,因为大儿媳妇救了她一命,她感恩相报但不管怎么样,家中因为她买了不少的存粮放在那,交完税后,余粮全家人吃到明年,等新稻子出来都还绰绰有余。

家中有存粮心不慌啊!庄村长此时,打心眼里从心中感激庄云青。

反应过来后,庄村长一刻不停,立即着人把村民集合起来,宣布此事,他现在唯一能做的是,手脚放快,抢在其他村人的前面,把加税交粮的事通知给村民,让村民在粮价在还没有涨得很高的时候,去买些粮存着。

然面,这事情,庄村长是这样想的,其他村,镇,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在官文下达不到一天后,镇上和县城的小粮商就蠢蠢而动,开始涨价,大粮商有些见识和政治头脑,在还没有得到一定的消息时,没有敢动,提价,怕枪打出头鸟。

人有心打听,自然是打听出来,不到两天,包括秦家在内,知道朝廷并没有后续的官文抑制粮价,于是开仓卖粮,开始涨价,众粮商都想在这次粮价上涨时分杯羹,发次国难财。

周县令整天还在忙着收税的事,把大女儿给他的计策扔在了脑后,等他反应过来要去抑制粮价时,五天内,谷价,米价……只要是能吃的粮食,价格全直接翻了三倍不止,面且还有飙升的趋势,得到这个消息,周县令吓得差点得了心脏病。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次犯了大错,粮价已上涨,粮商们尝到了甜头,此时,他再要求抑价,要比从一开始就抑价要困难上百倍,更何况,朝廷没有后续的命令,他没有倚仗,想要靠自己的官威和面子来调和此事,是难上加难。

庄云青这些天也混在市井当中,看着粮食噌噌的上涨,知道周县令没把她的计策放在心里,等到现在要亡羊补劳,已经晚了,现在只能等着朝廷反应过来,下诏全国的粮商,使出强硬手段,不允许粮食涨价,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庄云青此时一个头两个大,突然觉得自己应该赶紧强大起来,在这种时候,才能心有余,力也足,帮帮可怜的百姓。

庄云青找到庄村长,让他通知全村的人,此时不要跟风买粮,朝廷不可能不考虑百姓的生计,应该不久就会有命令下来,抑制粮价,等粮价缓下来,至少没有现在这么贵的时候买,庄村长在村中还是很威信的,村民相信他的话,而且村长家,庄云青他们家也没急着买粮,做了表率,让他们定心了,全村人一起观望,等粮价下降的时候。

但其他村的村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粮食上涨,哄抢,更让他们心里恐慌,个个咬吹牙把家中压箱底的银子,能变卖的东西都卖了,就是为了买些粮食存着好过冬。

秋末了,眼看冬季来了,冬天无粮,那是要死人的呀!

七天后,粮价已经涨到了原来价格的五倍,周县令急得嘴上都起了一个大大的燎泡,派人去首富秦府请秦家的老爷,还有另一个大粮商,白家的管家人,以及小的粮食来商量粮价的事,赵四在外跑了一天,有些小粮商来了,但是在秦家和白家却吃了闭门羹,望着聊聊落落,稀稀疏疏的几个人,周县令无奈的挥挥手,将人全打发了,就他们几个来能管什么用

“赵四,走,回府。”躺在太师椅上的周县令,突然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像打了鸡血。

“老爷,这时候回府做什么”现在可正是衙门忙碌的时候!

赵四疑惑。

“回去找我女儿,找素素,让她给我出出主意,她现在脑子好使得狠。”周县令激动的跑出了衙门,赵四屁颠屁颠的跟着。

“是啊,是啊,大小姐现在聪明得紧,说不定她能解决这次的危机。”

周县令回到府中的书房,就迫不及待的着人去后院请周素素,赵四静静的立在周县令的身后,总算松了口气,这些日子要把他苦死了,差事不好做,老爷一烦躁,脾气也差,动不动打骂他和其他人。

而这时,周府后院周素素的屋子里,周素素正对着庄云青抹眼泪,小声抽泣着,庄云青是接到小兰的消息从家中赶来的,赏菊宴上的事,正如庄云青的担心,发生了,虽然,周县令还没有亲自找周素素谈吴瑜的事,但周县令已经把这事告诉了于夫人,让于夫人来问问周素素的想法。

于夫人一听要把周素素送到吴府做妾,气得当场跟周县令大闹了一场,二人近期有所缓和的状况又迅速回到了以前的状态,于夫人哭了一场后,还是找周素素把周县令的打算了说给周素素听,说是吴瑜看中了周素素的婉柔大方和才情,虽然现在要以妾礼相待,但是是贵妾,只等周素素进府生得子女后,再扶为平妻。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团宠小福宝穿回古代开酒楼甜爆了

团宠小福宝穿回古代开酒楼甜爆了

小鱼儿爱吃鱼
无父无母又刚刚失恋的张洁借酒消愁,一觉醒来竟然穿成了大越国的奶娃娃福宝!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架空年代,福宝却成为全家乃至全村的团宠!五个亲哥哥各有各的本事,却团宠福宝,一大家子凭借善良肯干引来贵人庇护。福宝也努力带着宠爱自己的家人村人们在古代种田做生意做美食开酒楼,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架空+种田+美食+团宠,没有金手指,没有空间,没有极品亲戚,只有有爱的家人和邻里们一起努力致富,奔向富裕生活!
都市 连载 51万字
公主的心头宝

公主的心头宝

少女筱浅
阮婧娇重生了,回到了十五岁的那年突然发现,前世特别讨厌的卫卿,竟然在心里默默的守护着自己。差点成为自己驸马的沈付在上一世却逼着自己跳崖。重回一世,阮婧娇决定要对卫卿特别的好!女追男呀,甜甜的古代文!(使用指南:是双重生,男主重生的时间比较晚一点,没有特别的权力之争,是一个很和谐的大家庭的故事,坏人都不是特别的坏,也不是无缘无故变坏的。本文会有三四个爱情故事,只是公主的事情会多些一点。)本文篇幅不长
都市 连载 17万字
都市神秘复苏

都市神秘复苏

勾狼听曲
谋者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谋划万古。……临江村天降黑龙,霸下驼碑,一青年机缘之下得神秘碑文“天罡三十六法”,自此天地大变,灵气复苏,开启神秘时代。秩序破坏,古武显现,上古时代的遗迹,世界被掀开神秘的一角。东西方文明再次发生碰撞,诸神是否存在?谁又将坐上那张无上神座?
都市 连载 138万字
桃园村医的快乐生活

桃园村医的快乐生活

王小虎
大学生林凡实习期背锅医疗事故,心灰意冷之下回到桃山村。意外获得传承,开启幸福人生,带领村民致富。武道巅峰,名镇全球。面对蜂拥而至的俏美人,他只有一个态度:我是一个有内涵的人,美好的事物要剥开外皮看本质!看本质请移步正文……
都市 连载 258万字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陌上酒香
(全家读心术+追妹火葬场+团宠+甜宠?言情文)孟枝意身为快穿任务者,临退休时意外穿到一本古早虐恋霸总文里,成了里面的恶毒女炮灰,绑定了恶毒女配厌恶值任务。只要刷满任务目标的厌恶值即可获得丰厚奖励。可谁能想到,任务BUG竟出现在自己身上,全员都能偷听她的心声。当孟枝意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剧情早已高开疯走。霸总大哥:“这黑卡给你,想要什么自己买,别帮大哥省钱。”砸钱嘎嘎猛。学霸二哥:“沈阙除了长得好看,
都市 连载 96万字
捡了小福星后,将军府旺疯了

捡了小福星后,将军府旺疯了

树己不树人
都说将军府人丁兴旺,霉运冲天,却还捡个“赔钱货”当宝贝。就在众人等着看笑话的时候,好事儿却接二连三登门了。第一天,爱闯祸的老四竟然立了功;第二天,郁郁不得志的老大竟然成了太子陪读;第三天,瘫痪十几年的老三竟然站起来了;……一年后,整个将军府成为皇城最受宠的殿前红人。被叫做“赔钱货”的李岁宁,看着将军府门前排着大长队要见她的人,郁闷的鼓了鼓腮帮子。六个哥哥见状,立刻关门放狗,“真香虽迟但到,我妹妹果
都市 连载 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