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个世界到处瘢痂处处,找不到一个完美。我越发『迷』恋你预示给我的那个境界。那是精微密致到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极致。我想象它,奔向它,用双腿,也用心灵。我这样做的时候,看到了你赞许的眼睛。多么感激啊,浑身灼烫。我想再一次感知这无比珍贵的鼓励,太奢侈了。只要记住就可以了,只要记住,就能在冷热荣辱中站立着、行进着。
这不是梦想中的现实,而是现实中的梦想。是另一种真实,是四季里都会结成的甘果。我把故事发生之地伸手指给你,你流泪了。捧起这红云一样的沙粒吧,它昨日刚刚开过玫瑰。为什么听不到那蹄声与呼啸,只是一片沉默难道大地也会遗忘,难道天籁也会隐藏是的,亲爱的孩子,我无数次用双唇触过额头的孩子,你得奋力追赶、奋力挖掘。沉甸甸陷入土层深处的,就是诗与真,是钻石,是白鹭化成之物,是打开光源的一把钥匙。
我无数次抱怨来得晚了。我还不明白生命没有早晚之别。生命面临的一切都完全相似。面对着的都是你,是那双洞穿一切的心灵之窗。在这抚爱下,生命将走向何方是的,生命面对的一切都如此相似。你用目光告诉了我:不要抱怨和愧疚,这没有用。抹掉泪水去爱吧,爱到仇恨胀满双肋之间,就看到了我……
一个生命该是一份奇迹,由它来组成无限奇幻和神秘的世界。那粉绒绒的铃兰苞朵上闪烁的晖光啊,我看到了你在微笑,你在眨动双睫,你在伸手掩住黎明前的烛光。这就是生的奇迹,是显示,是炫耀和呈现,是被唤醒的颖悟。这样的时刻被凝固了,培植了,一块儿走进了春之拂晓。怎么办啊,近在咫尺,芬芳四溢,红艳『逼』人。视野之内静悄悄。
回忆着所有不幸的时刻,绝望怎样陪伴我、挨紧我。在寒风中捂住芜发,蹲下来,屏住呼吸望深不可测的崖底。『乱』石打碎了墨『色』,鸟儿又在鸣叫。最北方那颗蔚蓝『色』的星星垂下了无数银丝,黑蝴蝶四下翩飞。从未见过的飞禽如蜘蛛一般琐碎渺小,在天际围拢。明天在哪里它们噙住了那长长的丝线往上攀援……就在这道崖畔上,寒风扫尽了全部乌发。我说:你在哪里啊你若在记忆的深海里,该浮上来,拨动无边的涟漪了。那些琐碎的禽鸟像糠末一样涨成一片,遮住眼睛,又蒙过额头。你是无所不在的万能之神,你忍看寒冷、污脏、恐惧一起围住我。泪水一流下来就结冰了,鸮鸟啄去,抛下深崖。没有一丝回响。
我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浅棕『色』麦田上,那浮起的盛夏之花:鲜红光亮,像穷人的一颗星。麦子的香气随风流转,炎热的季节五彩缤纷。英武的黄狗和千娇百媚的猫儿一齐出动,小女摇动斗笠。镰刀在阳光下鸣响,在泥土上切割抚『摸』。那颗红『色』星辰在麦田中央,它与高空里飞跃的百灵连成一线。多少种子、面包、饼与糕。艳阳下的熟麦田啊。这浅棕『色』海洋里,小舟穿梭往来,桨声不绝。我在夏天的热浪里,在麦子的长睫上,寻找着你。扳掉一张张斗笠,见过一副副笑脸。你隐在了哪里
起伏波动的浅棕『色』麦田,是泥土上铺开的一面旗。这上面写下了最火热的纪念。在它的纤维里,织入的是你亲手摘下的打破碗花、小蓟的圆球果,还有你自己的发辫。这人间最大最芬芳的一面旗子啊,是一帮帮一群群淳朴的人展开的。他们每年夏天都要在太阳下晾晒,让它蓄满太阳的气息。有这面旗的包裹,我和我们就温暖了。前面的季节出现什么变故,我都会拿出足够的勇气去迎接。季节啊,万千生灵和人的季节啊,真是太绵长太严厉了。我不知该感激还是该怨恨,你的名字就叫季节。我只知道在热风中猎猎作响的浅棕『色』麦田,在这片覆盖了北中国的旗子上,悄悄抹去仅有的一滴泪水。泥汗把我裹糊了,这使我的脸庞变得年轻和英俊。这个时刻啊,你看到了吗你的无所不在的目光啊,隐在了哪一张斗笠下
我们只是绞扭一起的一根纤维,化入这一片浅棕『色』之中了。你发辫上的香气已被这热烫的夏麦之味遮去。我们的种子、面包、饼和糕啊!我们的盐和水伴嚼下的一个温甜的季节啊。我拢起一个个麦捆,感到手指触『摸』在了你的腰肢上,同样的温热与脉动,同样的圆润与战栗。这是我亲手扎好的一个麦捆,它的头颅沉甸甸,如同一个即将沉入甜梦的孩子。你张望的时间太长了,从那个秋天到这个夏天,真的该好好睡一觉了。我们的种子、面包、饼与糕。瞧这片无边的浅棕『色』麦田吧,好好地瞧吧。
就是那个深夜,我在崖畔上遥想热气腾腾的麦田,抵御自己最寒冷的季节、最寒冷的一天。你把我挽起,牵上手,举步向前。我频频回首。你的开阔的微微鼓起的额头啊,像春天的土壤那么温煦。从此废墟消失了,你指给我一片四季葱绿的田园。我幸福得喃喃自语,梦想着簇拥一生。一点办法也没有,埋下了勇敢、果决、幻念和倔强,像一只抛锚的船。风波在远方,在一片雾霭之后、辰星之下,在被茧花压垂了的眼睑之下。依偎在你胸前,这就是旷远坦然的世界。
你此刻听不到我的声音。一切有可能伤害你的隐匿之物,都在警觉与仇视之中。我一遍又一遍呼唤你,寻找你的黑夜,让那团团温热的墨丝把我缠绕。当不能言语也不能呼吸的时候,我那一层层的呼唤就送达你的耳廓。我宁可为你去背叛,就为了我的忠诚。
八
因为朱亚的不幸逝去,整座03所的大楼沉寂下来。这种气氛是从遗体告别的场所蔓延开的。那天下一场寒雨,人们持一把把黑伞,站在厅前的广场上。雨下得不急不缓,似阵阵啜泣。没有人说话,等待着凭吊,胸前都别了一朵小纸花。我环视一下,所有的人,包括那些总是围在瓷眼身边的人也来了;黄湘也来了;总之一个不缺。瓷眼在厅内指挥,一会儿从门口那儿探出身子,盯一眼广场上的人……哀乐响起来。
这座大楼如此空旷,满目荒凉。一场寒雨把人浇了个透心凉。我站在03所长长的走廊上,徘徊在办公室,突然想起自己是个孤儿。真的,我没有父母,也没有伴侣,又刚刚失去了一位兄长。不幸的兄长。孤单可不是罕见之物,不过人要真正触到了它,会冰得心上一抖。
我坐在办公室,好像什么也没有想。思绪被压迫着,后来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想念那块珍贵的平原,鼻孔里飘着浓烈的槐花味儿……我记起了一件事情。是的,它还远远没有结束呢。朱亚生前的一再叮嘱;黄湘在病房提到的有关勘察汇报的一沓子事。我的心怦怦跳。自朱亚去世后它第一次这样激越跳动。
我料定在这沉寂的背后说不定正有一场激烈的筹措:有人正千方百计出卖我的平原。胸口那儿一疼,使我再也坐不住了。走出办公室,走廊上仍是静静的,掉一根针都能捡得起来……
这种等待是难忍的。我像倾尽全力支撑,不愿倒下去。这也是疲惫、焦虑,还有愤懑在心中积聚的结果。四周如同隆起雾团,我终要走出去。想望尚且遥远的春天,回忆导师最后的时刻,那一束浓艳的月季花——会是谁赠予了这么大一把芬芳
同室的胖女人歇长假去了,偌大一个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强迫自己打开那些关于平原的勘察记录,繁琐的数字立刻像锁链绕了我。更完整的图表和记录都在营地上,后来又被黄湘收起来了。这将作为向有关方面提供汇报的依据。这期间要准备许多文字材料,如“评价报告书”、“方案研究资料汇集”等。朱亚领导的勘察队历时两年,组织了八个科研部门,对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海域、二百多平方公里的陆地进行了勘察,最后就为了结出这样一些果子。
我感到费解的是,作为朱亚的助手,所里在起草那些材料时为什么不让我参与这极为反常。我很想看看黄湘在干什么,就去了三楼办公室。门锁着,问了问,隔壁的人说他好多天没来上班了。从那儿走开,恍恍惚惚又来到瓷眼的办公室,敲了敲,同样没有一点反应。这座大楼好像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宛如一条大蟒在假寐。我差不多能听到它咝咝的喷气声……顺着长长的走廊往前,又在苏圆的门前停住。我突然极想见到她,听她的声音。
她见到我,略显惊讶地“啊”了一声,但仍旧坐着一动不动。她直直地望着我。这对大大的眼睛此刻流『露』出一丝猫的神气。我觉得这间屋子可真冷,让人牙齿都快磕打起来。奇怪的是苏圆只穿了羊『毛』衫,下身依然是那条牛仔裤,而且还有一个汗津津的额头。我看到了她那只修长的手。多么美丽的一只手。我听出自己的嗓子有些不正常:“你做了多么好的一件事,我会永远感谢你的……”
苏圆睁大了眼睛。
“我还以为是裴所长为朱亚调了单人病房,后来才知道你找了姨母……”
她的目光转向窗子。金黄『色』图案的窗帘拉开了一半,透过窗子可以看到细细的雪屑洒下来。待她转过脸,目光就变得有些陌生了。“你说什么我不知道你说什么……我一点也不明白。”
她的目光闪着奇妙的颜『色』,这光『色』让人眼花缭『乱』。不过只有一两秒钟,我就弄明白她在说谎。她成了一个可怜巴巴的好人——连自己做过的一点好事也不敢承认。她大概害怕裴济。这会儿如果说我怜悯她还不如说我鄙视她。没什么可说的,我想走开了。在我转身时她又喊了一声。怎么了她不吭声,只看着我。
又一次端量那张热烫烫的、生了几颗细小汗粒的脸庞。我仿佛嗅到了平原上的气息,春天那一片连一片的、层层叠叠的槐花吐放的浓烈清香。我闭了闭眼睛,觉得一阵眩晕……苏圆跑过来,为我倒了一杯水。动作麻利极了。我真想一直待在这间屋子里,直到下一个春天的来临。不知为什么我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这个春天,好像事关命运的、未可测知的什么也在等待一个煦风吹拂的季节。
“……你答应去我们营地,看平原上的槐花……那时我和朱副所长都等过你。”
苏圆的眼睫垂下来。她咬着嘴唇说:“我没忘。可惜当时一忙耽搁了。太遗憾了,听你把那儿描绘得那么好……也许以后能有机会。”
“能吗”我抬头看着她。我想到了威胁整个平原的“东部大开发”……“太惨了,不敢想……”
“不敢想朱亚吗”
“他好像还在这座大楼里。我不敢到四楼去,不敢踏上通往他办公室的那条走廊。真像做梦,一个人就这样没有了……苏圆!”
她在我突然发出的呼唤中大睁眼睛,一副惊讶的神气。
“我想问问你,你怎么看我的导师你不觉得这太惨了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留不下一点点痕迹,一切就是这样,你说是吗”
“你怎么了你到底怎么了”苏圆坐下,最后一句低得快要听不见了。
我长长吸了一口气。眼睛胀得难受,它们像两颗石子嵌在眼眶中,我用力按着它们。自从朱亚病危之后我不断有这样的感觉。两颗硬邦邦的石子。它们这会儿险些被我『揉』碎。疼痛让我忍不住地呻『吟』。该离开了。
我现在倒是急于见到这样一些人:瓷眼、裴济、黄湘。我要从他们脸上读到什么,比如自责和羞愧……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们仍然没有出现。
长时间站在窗前,看下下停停的细雪。地上是被风旋得一堆一堆的雪粉,是蹦蹦跳跳的麻雀。它们那光洁的额头、若有所悟的模样,让我想起了朱亚去世前一天看到的那几只。我强制自己走到桌前,去整理那些勘察笔记、梳理那无头无尾的数字……这可怕的工作总把我拖回平原,让我恍若置身于那座东部城郊小屋,嗅着朱亚烟斗的气味。
夜晚,整座大楼好像只剩下了我一个人。盘旋的楼梯被照得发亮,那镀铬的金属栏杆一层层让人想到笼子。一踏上楼梯就有些异样的感觉。快到午夜了,大楼真的空无一人。不久前朱亚还在这楼梯上艰难地登过,走得很慢很慢,就在我前边,左手紧紧攥着扶杆……如果在今夜响起他迟缓的脚步声,抬头看到他那对深邃的目光,我一点都不会惊讶。
午夜里睡不着,就不停地翻书。他留下的那个牛皮纸封皮的小笔记本伴我失眠。这催人泪下的『吟』哦,真正饱蘸了心灵的汁『液』。许多人是读不懂的,他们没有烤过平原的篝火……他多次写到了自己的导师陶明。难言的悲凄熔铸成长长短短的句子,常常会灼伤人的眼睛。
我相信他是到另一个世界里追随自己的导师去了。这是一种罕见的情感,也是一种最平凡的情感。
有人那么害怕提到陶明。他们是恐惧于那样一个名字……
九
这是东部平原上应该被记载的一场大雷雨。狂暴的大水一夜之间冲毁了几十座闸门、渠塘和水坝,扫平了河道中许多土渚和淤积;更重要的是,那座引人注目的劳改农场在雷雨之夜竟然一口气逃走了十几名犯人。大追捕接着展开,在当夜或第二天凌晨即抓获大半。除了追捕途中击毙的三名之外,另有几名又在第二天日落之前抓到。总之无一漏网。
这其中最着名的一个逃犯就是陶明。
天刚刚放明,一夜的大冲刷已经停息。在离开农场十多公里的一片黏土上,躺着一个半『裸』的男人。他昏死过去,身下哗哗奔流的水浪不断刷下血汁。『裸』出的皮肤有好多割伤,一只脚上没了鞋子,脚趾碰破了。雨水冲出土下的石子,石子的尖棱又刺着他。三五个人提着棍棒和枪,吆吆喝喝奔过来,离得很远就嚷:“又是一个,王八蛋……”他们紧跑几步到了跟前,踏起的泥水溅出几尺高。一个瘦子翻过趴着的人,转身嚷:“是他,是十四号!”
这场逃亡成为当年最有名的一个事件。因为追捕及时,所以劳改农场的蓝脸头儿并没有受什么处分,只不过遭到了一场训斥。他把所有的怨怒都发泄在逮回的犯人身上,一个个隔离,不停地折磨,有时要亲手挥挥皮带。
陶明一直高烧不退,上峰又明确指示要保住他的“一口气”。蓝脸头儿气得直跺脚,对几个围着陶明转的医务人员破口大骂。陶明刚脱离危险就被关进了一个单间,接着一连几天审问。看守抽掉了他的腰带,让他提着裤子回答问题。有一次蓝脸走进来,一言不发盯住他看,看了一会儿突然咬响了牙齿,抬手就是几个耳光。鼻血立刻淌下来。
所有抓回的犯人都被集中到一个地方,看守增加一倍,劳动强度也增加一倍。简直没有休息的间隙,酷热的阳光下不止一次有人晕倒,然后就由看守骂咧咧拖走。病倒的人刚站起来就重新押到工地上,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好几个人死去,其中一个刚刚二十多岁。陶明搬动砖坯、抬土,总算没有倒下来。这真是一个奇迹。他在心里默念着一句话:我会挨到那一天,我会的……
那只白『色』的鹭鸟伫立枝头向东北方遥望,泪滴湿透了胸前的羽『毛』。你黄绒绒的发辫啊,你稚弱的躯体啊,常常让人想到那棵长在平原和渠畔上的小楸树。你到底为什么要走近我,又为什么与我分离我在你的抚爱下褪去白发,又在你的思念中迅速衰老……我已经踏上了归来之路、绝望之路,每时每刻都与你依偎一起。白『色』的鹭鸟啊,我多想听听你附在耳畔的鸣唱,哪怕是泣哭似的鸣唱。
早晨,看守在黑洞洞的走廊上大喊大叫,不停地嚷着。一溜儿铁门打开,哐哐的响声让人头皮发麻。“十四号!十四号!狗娘养的,就是你的蹄子沉!”陶明在这叫骂和侮辱中已经习惯了,他可以从容地把鞋子穿好,一边系扣子一边往外走。眼睛睁不开,困极了。半睁半闭走上工地,一路上挨了几拳。每天早晨从天不亮时分干到太阳爬上树梢,然后再吃早饭,这叫“出朝工”。这时太阳并不烈,可是晒了一天的泥土、砖坯,甚至是草蔓,都一齐散发出热力。做活的人一活动就汗湿衣衫了。“狗‘脚臭’穷讲究,大热天还穿衣服!”看守瞟着陶明。在这一伙人中,穿衣做活的只有陶明了。其他人都晒成了炭。陶明也试过,结果一会儿背上就针扎一样痛,接着起了水泡。穿上衣服做活不起水泡,那皮肤不会像熟过的羊皮一样整张地揭下来,可是不久就要出现一个个紫『色』的斑块。午夜里,斑块会像火燎似的疼痛,又出奇地痒。这滋味总让他张开嘴巴,让他大呼小叫,手脚不停地捶打铺板……他在心里呼唤她的名字,求助于她……“你多么任『性』啊,你太任『性』了,无忧无虑地跑来跳去,把我桌上的稿纸掀了一地……”
一天傍晚,戴长檐帽的蓝脸头儿突然笑模笑样地打开门,神情专注地瞅着他。瞅了一会儿又笑:“‘大脚臭’,听了我传的消息可不要哭。”陶明一怔,心扑扑跳。但他仍装做没事一样。蓝脸头儿又瞅几眼,哈哈笑:“五号——你那口子死了!不伤心吗我就是来看看你伤心不!”
陶明松了一口气。五号就是那个瘦瘦的同『性』恋犯人,曾与自己拴在一起游街的家伙。这份挖空心思的侮辱曾让他七窍生烟。可是这会儿他已经毫不在乎了。他只是觉得五号可怜。蓝脸头儿提议去看看:“告个别嘛,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尽管是……”
暮『色』中,陶明跟上蓝脸头儿出来。农场收工了,一片田野光光的,在晚霞中闪着橘红『色』。远处的石渠高出地面,像一道城墙。一丛丛浓绿的苍耳、一排排钻天杨,强烈地吸引着他的目光。他又想起了那只洁白的鹭鸟。
几个持枪人围在一座小砖房子前,见了蓝脸头儿赶忙闪开一条通道。屋内黑洞洞的,有人开了灯。地上一堆黑乎乎的破布絮。有人过来揪了一下,闪出一个黑溜溜的『裸』体。死者紧紧趴在泥地上,像在用力啃咬。那个特别小的头颅、尖尖的屁股,让陶明一眼就认出是五号。“看见没这臭小子想爬墙呢。爬了两次,自己跌下来,后脑跌坏了,玩完了……”蓝脸踢了踢五号的屁股,又踏那根根清晰的肋骨。
陶明还记得这个瘦长的人整夜不眠、唧唧喳喳吐昏话的情景。眼前这人显得这么小,伏在地上像一只麻雀,两只脚掌往上翻,掌底全是老茧,像钢铁一样坚硬。突然陶明发现脚踝之上有血淋淋的印子,两只脚都有!这使他马上想起将一个人头朝下吊起的惨相。蓝脸头儿吭吭几声:“看什么是他们套上绳子把这个死狗拽回来的!”陶明知道这全是谎话:那样就不会流这么多血,而且死者身上没有拖伤!
蓝脸叼上一支烟:“你也该哭一声呀……哼哼,死硬心肠。瞧他们一会儿来埋了,你想哭也看不见了……”
无论蓝脸怎么说、旁边的人怎么嗤笑,陶明都一言不发。天黑了,那些被召来掩埋死者的人来了。他们一见陶明就嚷,原来领头的是“老鲁”。“‘大脚臭’也在这儿,干脆一块儿埋了,唔哟领导,批准不”
还没等蓝脸头儿答话,老鲁自觉有趣地大笑起来。一个看守踹他一脚,他赶忙躬下身。
陶明被喝令跟去墓地。其实他也极愿去送这不幸的人。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老鲁几个打着火把。一圈儿光亮照出的全是新新旧旧的坟尖。坑『穴』早已挖好,又浅又小。五号被一些破布片卷裹起来,胡『乱』扔到下边,接上就是铲土。老鲁几个不停地骂,说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亲手打发一个“『色』痨”。坟尖刚有了一点点他们就要住手,看守呵斥,他们才勉强加了几锹土。陶明想,当秋后的大风刮起时,一夜之间这些小丘就会推平。谁知道这儿埋下的人是谁呢
白『色』的鹭鸟一声声啼叫,因为叫得太久,喉咙渗出血来。胸前白羽上那滴滴鲜红啊,像蜀葵花儿……陶明紧闭眼睛。
回到小屋,陶明再也睡不着。身上的斑块又痒疼起来,他不敢去挠——那样就会发生大面积溃疡。他只得两手攥紧床沿,等待阵痒和疼痛过去……他在思索蓝脸这一举动的意思,百思不解。后来他总算明白了一点点:他们在隐喻他的明天!
“不,不,我会坚持下去的,我会看到你的。是的,我一定会!……”
单独关押的日子直到夏末才结束。随着天气的凉爽,风声也好像松多了。陶明被转移到集体宿舍时,原来睡过的那个大通铺上全是新人了。老鲁那一伙不见了,听说是被押到一个水库工地上开石头去了。新来的这些犯人也是大大小小知识分子,这一下陶明松了一口气。但他不怎么与别人交流,因为他现在谁也不敢相信。他只是倾听。有一次他听到几个人议论说,现在上级政策宽松了,不久他们就可以与真正的刑事犯分开劳动和居住;如果幸运,说不定还能像其他农场工人那样干活……
陶明大气也不出一声。黑影里,不知为什么他眼里涌出了泪花。他想到了那一天——他与自己的小家伙紧紧相拥的时刻……你在哪儿还在那个林场吗我这会儿真的成了一个老翁,胡须蓬『乱』,腰也弓了。我的右腿在窑场受过伤,膑骨折过,阴雨天里疼得喊叫。右眼也不好,它看电灯时会出现很浓的晕圈……
中秋节第二天,农场来了好几辆车子。上午,一拨一拨人被喊去谈话。下午就轮到陶明。蓝脸头儿先进来坐了一会儿,还递给他一支烟:“说不定‘大脚臭’能还阳呢,先熏熏嘴巴!”他机械地接了,点上用力一吸,呛得大咳。蓝脸笑起来。
场部一间小屋里一溜儿坐了三个人:两男一女。女的戴眼镜,二十多岁,负责记录。男人谈话的声音冷冷的,但比起平常的呵斥已经好多了。大致意思是:根据平时表现及其他,上级决定让一部分人戴罪立功。如果任务完成得好,还会有新的任用。
陶明费力地听,就是听不出让他做什么。
直到最后他才明白:有关方面决定让这儿的几个人到山区找水……原来抗旱打井队遇到了难题,一连打了好多深井都是干的。为解燃眉之急,有人想到了水文地质方面的专家。
陶明用力想了一会儿,记起大家一块儿经历的是一个多么酷热的夏天——那场有名的大雷雨实在是太偶然太遥远了,而且说不定压根儿就没有顾及到不幸的山区……他的心激动得怦怦跳,但严谨的治学精神还是催促他如实答道:“不过,我是搞理论……科学的。”
那个男人搓一下黑胡茬:“这一回就理论联系实际吧!”
谈话就这样结束了。
像军事行动一样迅速,第二天上午,拉人的汽车就在宿舍前边吼叫了。蓝脸头儿吆喝着,催促点过名的三五个人提上东西快快上车——当他看到陶明手提着黑黝黝的一条手巾、一只磨掉了『毛』的牙刷和几团难以分辨的什么走来时,忍不住笑着吐了一口:“‘大脚臭’这回恣去吧,说不定有个外国娘儿们等着你睡哩!”
让我永远不要回到这里吧,让我梦中都远远地躲开这里吧!陶明差点洒出泪水。
……那一年的初冬他们真的找到了水。
两年来他们一直跟在打井队后边。大旱季节过后,他们又被命令写水文地质方面的普及读物。陶明差不多沉醉在笔与纸之中了,他不停地写、写,各种纸张堆起几尺高,又被人按时取走……
这期间他随打井队转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地都悄声问一句:“哪个林场”别人总是摇头。
余下几年他就在山区转,跟在不同的地质队后边……一年春天,他又一次被喊去谈话。这一次是在县城招待所。谈话者是个女的,五十多岁,旁边记录的是个小伙子。女人郑重相告:他的问题有了初步结论,请准备回城重新分配工作。他听了这些话竟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木木地看。女人又大声说一句:“你可以回家了。”
他终于听明白了。
“回家”两个字把他烫得一抖。他其余什么都顾不得了。
……回家了!家在哪里那个三居室小屋住了陌生人——向所有人打听她,都说不清楚。“我的小家伙啊,你在哪里你难道等得太苦,等白了头发那我就看一眼白头发的小家伙!”
他疯了一般寻找,找到了——一间危楼里盛着他那个“家”里的所有杂物,门上挂了一把老式铁锁……惟有她不在!
有关方面告诉:他的爱人早在五年前死于林场,是病死的。
陶明不能支持,他倒下了,再也不愿起来……半年之后他重回03所,顶着一头白发。人们发现这个人一整天不说一句话。
没人知道沉默的时刻,他正在心中强烈地呼叫那只洁白的鹭鸟……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两本着作,作者就是裴济!出于好奇,他翻了一下,发现竟然是自己几年前写下的那些普及『性』文字……他惊讶地把它们拿到学生朱亚面前。朱亚呆看着导师。
第二年冬天,陶明终于弄明白了爱妻的一切。她根本不是病死,而是受尽屈辱之后『自杀』的!
一个大雪的早晨,朱亚踏着吱吱响的雪粉赶到大楼。他没有坐电梯,而是一口气登上了五楼……笃笃敲着导师的门,没有回应。他就等在门前。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仍没有人来,室内也没有声音。他再也憋不住,就喊来办公室的人撬门。
门开了,他一下呆在了那儿。
陶明倒在椅子旁,身体已经僵硬了。桌上有一包打开的东西,是他爱人的遗物……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