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排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谭良栋和卢象升看了一晚上书,徐光启学识确实渊博,数学、天文、历法、水利各方面都有涉猎,特别是农学,徐光启研究得最深。

相比较前朝的农学家,徐光启亲自做实验,种植新品种,然后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也就是说,徐光启不仅是个农学家,还是个种地高手,他的农书也可以看作是他的实验过程。

不过,谭良栋是想把徐光启的农书推广到学堂,徐光启进士出身,还是翰林院庶吉士,所写文章极具文采。换句话说,就是徐光启写的都是文言文,谭良栋就有一些地方看不懂或是无法断句,还要请教卢象升。

这也让卢象升挽回了一些面子,三表法让卢象升十分尴尬。

两人看完书后,出了屋子,此时正好天亮。

拿凉水冲了一把脸,谭良栋道:“建斗,吕梁各地现在一共有十五个学堂,我准备在柳林设一个农学院,挑取合适的学子安排到农学院,学习徐道使的农书和水法。”

卢象升对此很赞同,吕梁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科举,而是如何增加粮食,度过灾荒。

谭良栋继续道:“徐道使的书都是文言文,以现在学堂学子的水平没办法理解。”

卢象升想到了谭良栋那本白话版的《土豆志》,道:“你要把所有的书都换作白话文”

“对,还有,要断句。”

古人已有断句之法,被称作句读,但这个句读因人而异,好的句读方法被上层士子垄断,导致下层读书人在读书时因为句读走很多弯路。

“怎么断”

谭良栋拿起了一支木杆,直接在地上画了起来,给卢象升介绍了逗号、句号、冒号、双引号等后世才逐渐流行起来的标点符号。

卢象升听完后,拿起《甘薯疏》,将标点符号用于《甘薯疏序》,又嘴里默念《甘薯疏序》的白话文,半晌后才道:“标点符号,用于白话文更合适。”

谭良栋点头道:“确是如此。”标点符号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成了主流以后才真正兴起来的,文言文不适合标点符号。

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一段时间,有不少语言学家在古文里乱添标点符号,结果古文翻译出来让人看不懂,鲁迅先生曾评价道:“标点古文,不但使应试的学生为难,也往往害得有名的学者出丑,乱点词曲,拆散骈文的美谈,已经成为陈迹,也不必回顾了。”

这番话也代表着自此之后文言文退出了主流,白话文开始大行其道。

卢象升有些纠结,明末白话小说已在市井流行,但在上层文人眼里,白话文章上不了台面,算不得正道。卢象升也算得上是上层文人,在他心里是看不上白话文的,但要尽快推广农书,还必须得是白话文才可以,从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到能通读文言文,最少需要两年时间,现在吕梁最缺的就是时间。

谭良栋等着卢象升的回答,要想大规模推广教育,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办的,一是让现在民间已流行多时的简化字走上台面,代替繁体字,二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繁体字和文言文本身也是读书人垄断知识的隐形工具,文字作为一种载体,繁体字让一个字有多种写法,比如孔乙己就想教别人“茴”字的四种写法,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成本。

而文言文更是直接增加了学习的成本,从认字到把文言文理解为白话文,然后再从白话文到文言文,中间多了一个学习阶段,并且,文言文本身的特性,让其不适合写严谨的文章。换言之,文言文用来作锦绣文章可以,但用来写科研论文就不适宜了。

“良栋,这套标点符号就在学堂里用,不要传出去。”卢象升虽然即将成为知府,在官场上还算有些成就,但在学术界连根毛都不是,担不起这么一场文化变革,若是流传的太广,到时候理学、心学的大儒们都会过来找他谈话了。

没人会相信是谭良栋搞出来的标点符号,因为他不是读书人,到时真要出了事,这锅只能让他卢象升背。

“建斗,那我把文言文换作白话文的事情交给你了,断句的事我找人来做。”

“好。”

再次来到永宁州城,卢象升感觉很不一样,以前是他借着吕梁营的威势来压服知府,而现在,他马上就是知府,心态很不一样。

知府衙门,在后堂闲坐着的前知府在听到幕僚说卢象升来了后,不咸不淡的道:“来就来了,看你那忙里慌张的样子,把官印、官服、账簿都交接给他,我们就无事一身轻了。”

“可是老爷,任命文书还没下来啊。”

前知府慢悠悠的摇着躺椅道:“没区别了。”这次大考,前知府也活动了关系,但他在得知卢象升出任知府得到了赵南星和魏忠贤的双方支持后,就不再有任何念想,朝中大佬的争斗,他根本不敢沾染。

卢象升进了知府衙门,接过了前知府幕僚递上的官印,发布了第一条命令:“召各县教谕、讲堂先生,到永宁州城候命!”

随后,五匹马飞奔而出永宁州城,往五县而去。新知府上任,还是一个极为强硬的知府,下面的吏员不敢怠慢,不然中阳县衙吏员们的下场就要在他们身上重演。

对卢象升出任知府,各县县令态度不一,兴县县令刘锐最支持,方山、临县两县县令无所谓,岚县县令则如坐针毡,这次大考他们也都被考评了,岚县县令被选考司划了个下下等,无论他花多少钱都没用。

选考司的官员们都是人精,顶头上司赵南星的态度那么明显,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各县的教谕、讲堂先生接到通知,也不敢怠慢,除了被召的人,受《土地条例》影响躲在县城的童生、秀才、举人们也都跟着去了府城,他们希望能借着卢象升刚上任知府的时机,多少要回点自己的土地。

谭良栋则召回了胡振江和余生,让二人先放下手头的事,协助自己先完成断句的工作。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妾本红妆之逍遥王妃

妾本红妆之逍遥王妃

末日韩
她,蜘蛛阁幕后大boss,也是人们口中的废物,镇国将军的嫡长子,钟离公子。他,放荡不羁爱自由,来无影,去无踪,千万少女迷恋的逍遥王。她以傲然之姿求得一封圣旨,以男..
军史 连载 11万字
抗战之断刀

抗战之断刀

阳伯父点蚊香
乱世中的贫苦少年一步步成长为鬼子的噩梦,一柄断刀誓将饱饮侵略者的鲜血。
军史 完结 103万字
论一只史莱姆如何在提瓦特生存

论一只史莱姆如何在提瓦特生存

汤圆是方的
[原神+无cp+女主视角+日常]灵翊万万没想到,一脚滑倒后直接无缝转生史莱姆,更没想到的是,转头就看见一黄毛拿着无锋剑站在自己身后。好好好,原来我就是那只鹰翔海滩开局被砍死的小倒霉史莱姆。只是后来,这小小的史莱姆也能是拯救特瓦林的无名英雄,参与谋杀岩神的幕后黑手,亦或者是愚人众的一生之敌?(没有逻辑,切勿带脑子,快乐就完了)
军史 连载 189万字
九圣斩仙图

九圣斩仙图

十二台
凡俗中的一粒尘,竟最终激起了万界浩劫,超凡入圣的旅途中,一次又一次被命运推上风口浪尖,身不由己。一个一心追求平凡的人,却最终以亘古未有的非凡落幕,欣然,还是苦..
军史 连载 20万字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天命在我
邓宏意外穿越唐初,和占卜大师袁天罡成为好友。虎牢关之战时,邓宏以丹药化解唐军危机,获得李世民赏识,因此入朝为官。他和程咬金、尉迟恭、秦琼是至交,深受太宗皇帝重用,又和李靖,李积、苏定方等大唐名将北征突厥,西御吐蕃,东伐高句丽,因功获封邓国公。他也是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五代帝王的帝师,深受历代唐皇信任。安史之乱时,他曾披挂上阵,斩杀安禄山、刀劈史思明,镇压了危及大唐国运的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时
军史 连载 140万字
我的八零年代

我的八零年代

磨刀堂主
关晓军,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就在这里,我是来自二十一世纪……
军史 连载 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