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孟则知越想越高兴, 他大手一挥,连下四道旨意。

一是册封钱博裕为靖海伯, 刘文山(剿灭倭寇的那位)为平海伯。

二是赏随军将士黄金千两, 白银万两, 由钱博裕自行分配。

三是将那些黄金白银充入国库, 剩下的东西全都归入内帑。

四是免除今年田赋,同时鼓励开荒,规定开垦的荒地十年内免征田赋。

一听宁武帝要免除田赋, 众臣皆是大惊, 要知道大扬朝每年的财政收入,田赋可是占了百分之七十。最主要的是免了田赋, 他们背地里能收到的耗羡岂不是会大大缩水。

当即便有人站出来反对:“万岁, 此事万万不可,朝廷每年光是官员薪俸、军饷、河工三项每年支出便达五百万两银子。”

大扬朝养兵百万, 每年军饷支出却不到二百万两银子, 主要是因为大扬朝实行的是军屯制度, 也就是把土地分给军队去种,基本上驻扎在边境的士兵都能自己养活自己,只有水师和一部分城守兵才需要户部拨给军饷

“倘若再遇上庆典或是天灾, 一年少说也要用银上千万两, 而全国每年的税收也才不过八百万两,如今已经是寅吃卯粮了。若是再免除田赋,国库恐将入不敷出,还请万岁三思啊!”

“臣等请万岁三思。”

“爱卿不说还好。”孟则知捻起神『色』:“你这一说, 倒叫朕想起一件事情来了。”

“盖因蒙元暴戾无道,致使民间商业遭受掠夺『性』破坏,故而太|祖皇帝立国之初,为恢复商业,曾晓喻户部,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车丝布之类,皆免税。又定,凡商税,三十而取一。”

要知道,广德帝一再减免农税,也才低至二十五取一。农民穷的吃不饱饭,倒是商户和地方官员勾结,富得流油。

这一点孟则知深有体会,否则他每月二十多万两银子的外快(火柴,香皂)是怎么来的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商业已经大致恢复了过来,是该重新对商户收税了。着,从今往后,改商税为十取一。”

十取一这一年得多交多少钱

文武百官群情激奋:“万万不可,且不说祖训不可违,贸然增收商税,与民争利,传出去,叫天下人作何感想……”

“与民争利”孟则知语气不善:“还是与官争利”

众臣一噎。

“事实如何,你们心知肚明。”孟则知说道:“所以,朕不是在和你们商量,而是在告诉你们朕的决定。”

“万岁……”

“不仅如此,从今往后,人丁税按名下地亩之多少缴纳。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官绅一体纳粮,耗羡归公。”

朝廷向百姓征收的正赋有两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一是田赋,一是人头税。前者依据财产状况纳税,后者按人头收税,广德年间定每丁征人头税三十文,粮十斤。

同时,在册或退休官员以及取得功名的书生是不用服兵役和徭役的,甚至于他们名下的商铺和田地也不用缴纳赋税。

官绅一体纳粮就是让他们也交税当差,当然他们不想服兵役和徭役也是可以的,用银子折算就行了。

孟则知此举无疑是极大的损害了官员和地主阶级的利益。

“万岁……”

孟则知直接打断了他们的话:“朕也知道众爱卿的苦衷,所以,朕决定,自今日起,凡文武官员,每年增发十倍于正俸之恩俸。除此之外,文官加八倍于正俸之办差经费,武官加五倍于正俸之办差经费。”

以正一品大员为例,每年正俸不过银一百八十两,禄米一百八十石。京城物价不低,这些钱养活一家老小都是问题。

听到这儿,众臣一愣。

棒子打了,甜枣也给了,接下来就该先礼后兵了。

“不过,朕的丑话说在前头,打从今日起,什么冰敬炭敬耗羡,就都别收了,要是被朕查出来,收受贿赂或贪污一千两以上者,革职,流千里。五千两以上者,斩。一万两以上者,诛三族。还有偷税漏税者,在官贬官,在爵夺爵。”

“这,如此严刑峻法……”文武百官无不是面上青一阵白一阵。

孟则知意味深长的扫了他们一眼:“问心无愧的,自然不会觉得这是苛刑。”

众臣讪讪地说不出话来。

“还有,即日起,海贸所获银钱,七成归国库,三成入内帑。”

注意,这里说的银钱,可不包括那些奇珍异宝。

“严禁私人海外贸易,违者籍没家产,充军流放。藩属国朝贡,仍以勘合贸易为主。”

太|祖皇帝立国之后,沿用前朝惯例。只允许藩属国与朝廷进行有时间、地点、数量规定的朝贡贸易。即藩属国商船载贡品及各自货物来华,朝廷收下供品并花钱买下货物之后,以“国赐”形式回酬藩属国所需要的货物。各国贡期三年到五年不等,朝贡时必须持有朝廷事先所颁发的勘合(证明)。

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因为他费心费力栽出来的树,如今也就勉强算是收回了本钱,自然不希望被其他人摘了果子。

二来,是为了防止商人一股脑的涌入海上。因为国内大宗货物的产量都有限,一旦叫他们尝到了甜头,势必会招揽人手扩大生产。可工人又是从哪里来,还不是要到农村里面去找。一旦种地的农民一股脑的涌进工厂,田地无人耕种,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事情总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起码十五年之内,孟则知都不打算放开海上贸易。

“至于摊丁入亩等事,着内阁根据我朝百姓之实际情况,先拟一道折子呈上来。”

孟则知只管出主意,跑腿的事自有下边的人去办。

“是。”卢增祥当即出班应道。

等到群臣散去,孟则知留着钱博裕用了午膳。

“对了,此番出海,可还算顺利”孟则知问道。

钱博裕当即放下茶碗,起身回道:“回禀万岁,还算顺利,咱们人多势众,海盗几乎不敢近前。只是路过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时,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敌军的,当下就打了起来,咱们折了十三个人进去。”

“当地占领军首领担心我军报复,派使者送了一万两黄金过来谢罪。臣想着此番出海是为做生意来的,实在是不宜和西洋诸国交恶,加之对方也死伤惨重,臣便自作主张谢绝了他们的赔偿。”

“除此之外,还有三十余名军士和船工不幸在途中病逝,以及因为遭遇暴风雨,损失了两艘战船和一艘宝船。”

“没吃亏就好。”孟则知点了点头:“至于死去的将士和船工,亦是有功之人,务必厚待其家人。”

“万岁放心,臣有分寸。”钱博裕回道。

“如此便好,舅舅离开京城这么久,不妨在家多待几天,多陪陪外公和舅母,出海的事先不急。”孟则知将他送到殿门口。

“谢万岁隆恩。”钱博裕喜不自禁,宁武帝的言外之意,分明是打算将海贸一事交付给他来办了。

果然这七个多月没白熬,顺利晋升为宁武帝的心腹不说,还捞了一个靖海伯的爵位,加上他现在顶着郑国公世子的头衔,料想只要不犯下大错,将来不降等承袭郑国公的爵位不在话下。

——如此过了六年。

六年里,文武百官没敢再提选秀的事,孟则知也就默契的不拿陆离去刺激他们。

随着玉米、红薯等高产量农作物的推广,加上不竭余力的开荒,全国粮食平均亩产终于突破了四百斤大关,耕地面积也达到了九百万公顷。

“启禀万岁,”内阁首辅卢增祥出班奏道:“至宁武七年十二月,核查,天下户口868万,口5152万。岁入,布锦336万匹,丝绵90万斤,茶342万斤,盐219.7万引……人丁税,银九十六万两,粮191万石;商税,642万两;海贸,1468万两……共折银2392万两。”

“至宁武七年十二月,官员薪俸、军饷、河工三项共支出831万两,贡院修缮、宫廷开销等二十三项共支出361万两……核查,国库存银7792万两,金142万两,粮641万石,布锦43万匹……”

念完这些,卢增祥最后说道:“恭喜万岁,御极不过八载,便有今日之海内又安,上下交足。”

群臣顿时跟着贺道:“恭喜万岁,天下大治,盛世可期。”

“此话言之过早。”孟则知可不仅仅满足于这些,他说道:“既府藏衍溢,明年的丁税便和田赋一起免了吧。”

“是。”众臣无动于衷,全然不像六年前那般神情激动。想来也是,不过是百十来万两银子而已,这会儿国库里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至于布棉,留下三万匹,其余交由海贸部处理。”

海贸部是五年前成立的一个新衙门,顾名思义,主管的是海上贸易诸事。

“对了,前儿个火器局捣鼓出了一种名叫‘水泥’的新奇玩意儿,便与制作,且产量大,可用于修桥铺路建房,坚固如磐石。既然眼下国库充盈,朕想着用这水泥将全国的官道重新铺设一遍。”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经验之谈。

说着,他拍了拍手,当下便有四名侍卫抬着厚厚一块水泥板进来。

众臣围着水泥板又『摸』又踩,确定不管怎么折腾,水泥板都安然无恙,面上当即升起一抹惊喜来。

只是惊叹过后,众人的面『色』又渐渐的严肃起来。

将全国的官道重新铺设一遍这工程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何青云斟酌着问道:“万岁的意思,是征派徭役修路还是”

“这倒不必,百姓已经够苦的了。反正这会儿国库不缺钱,水泥的造价并不高,这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修好的。朕之本意,除了改善交通情况之外,也是存了让农户在农闲之时有个挣钱的好去处的心思。所以此次修路,还是以雇募制来办比较好。至于具体工钱如何,酌情而定。”孟则知说道。

他还想着再过个几年把徭役也给废除了来着。

“如此,也算是藏富于民了。”卢增祥十分赞同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

“那就这么说定了。”孟则知拍板道:“此事便交由户部、工部以及火器局共同办理。”

“臣等领命。”

孟则知最后说道:“不过,朕还得提醒诸位爱卿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该拿的还是不拿为好。”

听见这话,回想起前些年菜市口的惨状,众臣不约而同的神情一肃:“臣等谨记。”

如此又过了八年。

赶赶停停的,官道修完了,沿海炮台修完了,连带着贡院也翻新了一遍,就连孟则知的陵寝也完工了。

孟则知想了又想:“既然这样,那便把紫禁城也修一修好了,打从太|祖皇帝即位之后,这地儿就没怎么修过,好些地方都破了。”

听见这话,众臣无不是红了脸,一边自觉愧对帝王,要不是宁武帝说起来,他们真就给忘了还有这么一遭。另一边又不禁感慨,宁武帝除了有些不着调之外,大体上还是好的,最起码人家好养活不是。

也不对,确切的来说,他们才是被养活的那个。

毕竟这会儿国库收入的大头是海贸,而海贸可是宁武帝一手捣鼓出来的……

想到这里,文武百官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他们连声说道:“应该的,应该的。”

作者有话要说: 先吹一波再完结!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医仙龙婿:开局闪婚美艳女总裁

医仙龙婿:开局闪婚美艳女总裁

码字养猫
私生子陈彻,受尽白眼,被迫替大哥顶罪,入狱五年。幸在狱中拜神秘强者为师,习医术,修功法,一跃成龙!五年期满,龙归都市。开局就闪婚美艳女总裁。且看陈彻以医济世,以武震天,守护挚爱,成就巅峰人生!
都市 连载 28万字
七零:炮灰带着显眼包系统开挂了

七零:炮灰带着显眼包系统开挂了

铛铛铛儿
王圆圆穿书了,还穿成第一章就下线的炮灰,女主是智商在线拥有超强系统的重生女。然而她没在怕的,因为她有一只可可爱爱的小肥啾系统。作为王家肤白貌美沉稳踏实的小公主,王圆圆就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养养啾,吃吃瓜,看看戏。奈何她的小肥啾是只担负艰巨任务(不甘寂寞)的高级智慧系统(显眼包)。女主踩极品,肥啾:快去抢戏!女主虐渣渣,肥啾:该整活儿了。女主出谋献策炸裂全场,肥啾:赶紧拦住她!女主找了软饭男,肥啾:不
都市 连载 152万字
系统天天奖励,我躺赢很合理吧?

系统天天奖励,我躺赢很合理吧?

三七和当归
惨遭分手的宁十三意外绑定了全能系统,从此踏上了躺赢人生。什么?完成系统任务奖励十亿?送车送房送别墅?连保姆都给女神级的?疯狂打脸富二代,成为最牛富一代?不行!这不是磨灭我的斗志吗?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务,奖励十亿!哎呦!真香!
都市 连载 46万字
我宫斗冠军,矜贵世子俯首称臣

我宫斗冠军,矜贵世子俯首称臣

唐荔枝
前世我被迫入宫,赢了满宫妃嫔,最终登上凤位。死前才知,自己不过是皇上给白月光铺路的垫脚石。而嫡姐明明有着极好的姻缘,却嫌弃侯府,不得世子和养子欢喜,最终沦为弃妇。我们两人竟然同时重生,嫡姐主动提出换亲!新婚夜,冷情至极的男人嗓音冰凉:“我们没有感情,我也不会碰你。”我眼眸微抬,温顺应声:“好,听从夫君的。”对面男人顿时怔住,看见他的表情,我唇角微勾。装可怜,扮贤淑,我最会了……侯府生活简单轻松,每
都市 连载 175万字
关于我穿到修仙界却想方设法上网

关于我穿到修仙界却想方设法上网

小猫喵了一下
不明原因穿越到一个修仙者的世界的网络重度依赖者杨羽耀刚醒来就发现被一来就背上了个背叛宗门的罪名还被废了修为,麻利地收拾走人后才发现自己被迫绑定了了一个不靠谱的系统,这系统还第一天不到就坏了?!回家无门的他只好想办法在这个世界也能上网。然而渐渐地,他发现事情和他原先认为的很不一样。主受,部分角色单箭头主角有大概,歪歪腻腻的恋爱情节极少
都市 连载 360万字
穿进八零:炮灰女配自救指南

穿进八零:炮灰女配自救指南

焦糖奶茶
姜棠穿成年代文中的炮灰女配,锦鲤女主的对照组,也是男主的恶毒堂妹。原文女主是大队长的闺女,家里人都极度疼爱;恋爱脑的她却为一个虚假的承诺偷了队长爹的印章最后害惨了一家人。惨死之后出卖自己的灵魂进而得到重生的机会,女主挖坑陷害渣男报了大仇同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而原主则是女主重生之后所嫁男人的堂妹,因为妒忌害得堂嫂差点毁容流产进而被整个家族厌恶抛弃。现在原主变成穿书的姜棠,还绑定了自救系统攒功德,系统
都市 连载 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