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ml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俩人沉默的用过膳后,胤禟没陪云柔说话,很有些一反常态的径自去了书房。
看着他的背影,云柔就知道他的心里,对自己方才有些越矩的言行也不是没有疙瘩的。
晴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一看自家主子爷没留下来给小主子做什么胎教,就知道他们俩人之间有了隔阂。
看着伺候的下人越发小心,连读话本的声音中都带着些不易察觉的怯意。云柔也就不再继续,让人为自己卸了钗环早早的上榻躺下了。
不过虽说胤禟因此而有些生气,但云柔心中并不怎么后悔方才的行为。
她说的这番话不仅是想要为胤禟积累一点政治资本,也是一个知道日后神州百年沧桑之苦的灵魂所做出的一种努力。
不管结局是否能有所好转,尽了力的云柔也能无愧于心了。
好在,胤禟对云柔的心确是不假的。
他私下变扭了一晚后,很快就调整过来了。俩人之间又是一番如胶似漆,让原本还有些担忧俩位主子感情状况的晴雪、何道等人私下都不禁暗暗翻了好几个白眼。
这日,乾清宫大殿上胤褆正在慷慨陈词,“……若不禁海,沿海民众皆好经商,不安于在田间躬耕。我朝以农业为本,人员流动性增强不是什么好事。既然有倭寇作乱,何不干脆就禁海呢!”
太子与大阿哥经过这段时间的明争暗斗,斗出真火的他们如今也是彻底撕破了面皮。即使是在康熙面前,俩人也维持不了和睦的假像了。既然胤褆提议要禁海,那太子及其党羽就必定要表示反对。
说实在的,这和前明末期东林党之间的党争也很是相似了:不看局势、不管对错、只顾党派利益。
这让俩人及其附属势力在康熙面前的印象分是急剧下降。
不过,既然已经斗出了真火,就算他们想收手背后的利益集团轻易也不肯答应了。
胤禩的额娘,良嫔卫氏如今还居住在惠妃的偏殿,胤禩面上自然还是要以胤褆马首是瞻的。眼看太子反对,他自是要出列表示赞成禁海之策的。
双方的人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容易在康熙的呵斥下暂且住了嘴。
胤祉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明明也是想争一争的,眼见太子与大阿哥之间的烽烟弥漫开来,他竟然不敢掺和了。
只听他嘴上“之乎者也”了一通后,只说什么“听凭皇阿玛的安排。”就凭他此时的表现,朝中真正的有识之士就不会把他当成什么明主,投入他的麾下。
这时,胤禟有些忍不住了,越过一众沉默的哥哥们上前几步道:“皇阿玛,万万不能禁海啊!”
“哦”康熙换了个舒服点的坐姿,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那你说说不能禁海的理由吧。”
理由什么的,胤禟私下和他五哥胤祺讨论了不知多少遍了。但为了不让康熙猜忌于他,沉吟片刻后还是小心的组织好了语言,他才沉声道:“土地的产出总是有限的,大清近几年来又天灾不断,要想获得财富就只能着眼于海洋。”
说到这,胤禟小心的抬头看了看康熙的脸色。看不出什么,他也只能继续硬着头皮按原计划道:“且皇阿玛圣君临朝,我大清承平已久。
没怎么见过血之下,不说八旗子弟兵就是绿营的战斗力也是直线下降。既然如今福建倭寇猖獗,何不干脆借他们练兵呢”
胤褆素来自傲,除了太子外的众兄弟都不怎么能入他的眼。见胤禟反驳他,胤褆当即出言道:“皇阿玛万万不可听胤禟的蛊惑!
如今四海升平,海晏河清,将士们蒙皇阿玛的庇佑,难得能安享太平。正是该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之时,我大清既然没了对手又何必要练兵
就算是想让军队保持战斗力,也没必要到福建沿海处练兵。刚还说户部财政吃紧,那九弟可知要在福建驻军不说其他,就是军队每年的军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等康熙发话,胤祺就为胤禟辩解道:“大哥想是没听清楚,九弟刚不是说了,财富来源于海洋。这军费对于海贸所带来的利益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胤褆本不是个擅言辞的,一时间竟反驳不得。胤禩倒是能言善辩,不过他不是真心要跟在胤褆身后的,自不愿意为他出言开罪胤禟、胤祺兄弟俩。
殿中一时沉默下来,这让康熙饮茶时茶盏的敲击声都清晰可闻。
康熙润了润嗓子后,见还是没有人继续发表意见,又询问道:“你们双方说的都有些道理。但要是不禁海,那些倭寇常年扣边骚扰又该如何是好啊”
“这就是不能禁海的第二个理由了。皇阿玛,我煌煌天朝怎能对这些匪徒退避”听康熙的意思也是倾向于不禁海的,胤禟不禁心生暗喜,带点急切的道:“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如今这些倭寇还不足为惧,不过要是放任下去必成大患啊。”
胤禟面上的情绪当然满不过康熙,对于这个心思纯真的儿子康熙很有几分纵容,就顺着他的话道:“倒也有理,那些倭寇虽不足为患,却也不能助长了他们的气势。”
“皇阿玛容禀,胤禟不过是在危言耸听。不过是些海盗,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因康熙对胤禟表现出来的偏爱,胤褆很有些忿忿不平。
胤禟也不是个好脾气的,当即回击道:“大哥练武之余也该多看些诗书了。
远的不说,就说前明时的倭寇之患,不就是他们一忍再忍,养大了倭寇的心吗。倭人的正规军都摇身一变成了倭寇,才使得沿海地区彻底糜烂,没了安宁。大哥怎么就不知道引以为戒呢”
说完,不看胤褆青白交加的脸色,胤禟径直转身面向康熙,深深一拜道:“危险最好把它掐灭在萌芽中。
当初我朝太祖不过是十三副盔甲就打下了偌大的基业。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前明被各种天灾以及李自成起义拖住了手脚,放任太祖做大,我大清能不能入主中原还是个未知之数呢。”
“老九长大了,知道为皇父分忧了。”帝王都是不能忍受别人威胁的人,更何况是姑息养奸了。
康熙已经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