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碧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世界闻名的村子
我们的小村,最终是,世界上、全宇宙,最有名的村子。
她的名气,将来,远远地超过了,现在的十大名村。什么:大寨村、小岗村、华西村、南街村、韩村河村、九星村、花园村、滕头村、进顺村……都会被远远地超越。
村子,一般以文化而成名。可是,村子里,既没有来过陶行知、梁漱溟,也没有来过晏阳初、费孝通。梁鸿还是梁衡写了《中国农民调查》或许,我们可以诚心的、努力的邀请。
村庙里敬着玉帝、佛祖、观音、关公……我看,不如把,孔孟老庄也都敬上。还可以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有上帝、真主和马克思三教合一,就是多教合一,追求信仰的融合。村子是个神奇的地方,什么都可以想一想!国外有因信仰而起的宗教战争,村子里的人永远都想不通。
站在脑畔梁上,向四处环望,都是山,山的那外边,也还是山。
村子里只有旱田,没有水田。只有在沟底,泉水井边,零星的有一块一块的,不大的菜园,是否可以忽略不算
村子人口最多时,常住不超过三百,大概就几十户小家庭。村子很小吧但是故事却很多,是非恩怨,爱恨情仇,应有尽有。村子里难有多少秘密,秘密都在风里、在空气里,传来传去,一直从古老流传到现在。
我小的时候,可以看到:女人跟着男人,男人赶着毛驴,在山路上行走;老人带着小孩,小孩拿着不浪鼓,在村子里嬉戏。
等我长大的时候,山里孩子往外走。走的走、散的散,留下来的是:老汉、灰汉、懒汉,还有留守儿童和村干。
村子里既没有出刘邦,也没有出朱元璋,更没有,出了个毛泽东。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也在村里没什么亲朋。我们有个亲戚,叫李自成,听说在北京,开头闹得好,后来混得也不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算是个名人。我是个世俗的人,本来想攀个亲,就是好多年都没什么实质性的来往了,连个面都见不上,也没个传话的人。
猛人周围都有包围圈,不知道我们的李亲戚,这颗大树倒了没有哎,好多年都说不上话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
后来,小村之所以世界闻名:是因为,村子里走出了,全球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领袖,世界英雄:世界人民民主共和国,第一位,首席政务官。他是被世界长生委员会批准,第一个可以永远保持新陈代谢,可以不死的人。
在这之前,村子,也有过一次轰动:村子里出了一位写小说的文人——李典正。
不一样的文人
下面我们把时间给作家李典正,看他怎么说。
先给大家献一首打油诗:
村人多离乡,零落漂四方;乡村渐荒芜,草木狂生长。
村子里长满了故事,该怎么办呢走出去的人们,命运如何仍处社会底层的,他们出路何在上升渠道又在哪里
让我们一起来,用小说浸润故事、用故事探索命运吧!或许,街淡巷议,刚好合适。
用一种自认为创新的写作:
文幻现实主义:用现实主义的笔法,结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的成果,追求有质量的公平。
让高考公平,让大学生就业公平、待遇公平,让所有人获得公平!让全世界公平!
追求有效的考试改革,让应试教育归去,让素质教育活来!让读书有用!
古老的爱好和平的中华文明,将获得彻底的复兴!让我们唤醒传统、唤醒现在、唤醒未来!
再凑一副对联,言以明志。
上联:耕读传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心宁静致远
下联:三教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公平平天下大同
横眉:民主科学
村子里有故事
村子的上空、地里、树下,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如果有一天,人们都走了,以各种原因离开了村庄。一阵风吹过、一场雨淋过、一窝老鼠穿过,这些故事就可能被带走了。当冷风吹过秋天枯黄的玉米林的时候,我想到了好多好多!一些鸡毛蒜皮、芝麻小米,太小太小,或许正好适合用小说记录,就让我们开始村子里的故事。
村子中央蹋陷
几年前,村正中的李生文家,从腊月二十几到正月十几,在别人想要红火热闹的准备过个好年的时间里,却有父子三人的三副棺木进入了祖坟,抬出了门。先后是妻子跟人跑了他炸死了妻哥全家被枪决的老大李典治、一辈子懒惰成性一事未成的爸爸李生文、最后是因精神病疯跑乱跳而终身未婚的老二李典成。老二未过百日,老太太吃猪肉撑死了。老大的大女已嫁、二女流婚、儿子随姐夫打工。这个家庭算是解体了,村子里逐渐没有了他们的新消息,而老话题被人们反复谈论着,都快嚼碎了吧?
村西搬迁
村西的李生宝家,举家入城,不知是享福去了,还是受罪去了村子的微信群里,偶尔有他们自己发布的好消息。村子里的人,可不这么认为。
村南艰难
村南的李生贵家,一半在村里,一半在城里。四个孩子,两个大人。大儿子和二儿子修理大卡车,小女儿上个专科,哦,忘了,大女儿已嫁人。小儿子半傻不精,和老两口在家喂牛放羊。其精典语录是“都出门不干农活,回家都吃老爷着了!”
村东荒唐
村东的李田富,老婆偷了汉子,他就跳了井;自此之后,老婆不需要偷了,他家成了公共娱乐场所。赌啊,赢了穿红鞋,输了解裤带。他的女儿,更是超越了她的妈妈,把娱乐事业发展到了县城。他跳的那口井再也没进过水,干枯了!他的坟上,四季冒着愤怒的绿烟。
村北:最后的霸道
村北的李翰林,接了他爷爷的班,做了一辈子的村长。一辈子啊,他唯一想做成功的事,就是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可是,他的儿子却喜欢呆在城里,那里可以照顾李田富女儿的生意。
离开村子的人
风在村子里窜来窜去,人们是没有秘密和隐私。李翰林的姐姐靠卖早餐,供出了一个博士儿子,是村子里的正能量,传为美谈;李翰明的妻子什么也敢干,甩了丈夫,独自带着四个孩子,去了县城米西山,这是另一种强悍;李生宝爱说媒,给自己的侄女找了个大烟鬼;李翰山的鸡鸡,全村最长;李生材只所以在放羊的时候死于雷雨洪水,因她老婆光板没毛还尿床;李生文的神经病儿子李典成翻窗跳进李生元二儿媳炕上时,她的丈夫正在山西挖煤。
风中的故事
风从南窜到北:农业社集体打坝的那一年,乡干部拿着忘远镜,无意间看到老村长的老婆把儿子生到了对面山上的梯田里;李翰顺的爷爷临死时,最大的遗憾是没喝过一顿稠米汤;李生宝的爸爸老瘫在在了病炕上,他积攒了半年的安眠药,为了尊严,实现了他的意志。
风从东吹到西:李二鹏喝得酒比村长睡过的女人还要多、村长偷情后比李二鹏还要醉;李三胖倒卖煤矿发了大财后在村庙上盖了一座戏楼台,耍威风那气势比玉皇大帝附体的李翰杰还要盛、闹得美。
风从北吹到南:李翰杰做了那么多的善事、信俸着神仙,老婆也很慈良,生得儿子为什么那么憨李盛军又丑又矮还爱串个门门,老婆不仅身材高、条又顺,能吃苦、干活巧,所有的男人都骗不了。哪来的福气李田银和李生让不知是当了红军还是白军,反正是逃回来了。或许是因为他们给神庙许了大戏,最后唱了三天,供米十石。
风从西吹到东:农民都进了城!为打工好找活儿的、为就医方便的、为供孩子读书识字的……
秋风不停地吹,我们是否听得懂风中将要消散的故事。
谨以此小说,献给村子里曾经的小热闹气氛,以及眼前的沟沟梁梁、山山峁峁。
从哪里说起
引言:
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回家帮父母干农活。顺道经过李生文的荒废得有些凄凉的庭院,院子里长满了蒿草,飘散着微苦的味道,好不静寂。扑棱棱,突然的鸟飞声惊了我一跳,没看清是山鸡还是野鸡让我从回忆中惊醒。
李生文的长子李典治又高又帅,是远近闻名的石匠。他雕刻的石狮子,大则庄严小则精巧。他制造的石炕栏,条直纹顺材质坚硬。就是他,第一个从南路带回一个外地漂亮的女人。这个靓女人王丽梅,是村子里第一个敢下沟洗澡的女人。村东爱听门爱听墙根的老江湖李二愣,第一次在大白天听到了李典治嗷嗷的叫声、当然也收获了王丽梅那幸福的呻吟。就像村北老牌高中生李典三爱炫耀自己的书法一样,李二愣炫耀了大半辈子的听门史,讲得最多的当然是这个特别的大白天。“哦,你……歇歇……再么,哦哦……!”这,当然比书法更受欢迎。
我和李典治一起在东平市打过工,那是他炸死妻哥全家的第四年。刚开始在一起,我有点怯怯的。时间久了,我们的话渐渐的多了起来,几个月之中,我们聊了许多许多……
一起打工的还有村子里的许多人,二爸李生旺和他的儿子李典卫赚钱第二多,仅次于李典治和他弟弟李典成,典成当时在典治的约束下,能干些个苦力活儿。二爸也是很帅很有苦力的,但是苦受了一辈子,直到现在也没过几天好日子。因为爷爷李田银唱戏唱穷了,给大儿子李生宝娶妻时又花费过度,耽误了二爸的婚事。大龄后娶了个寡妇,一生的不幸!典卫是典型的苦瓜上结下的苦蛋蛋,后来,他也娶了一个漂亮但糊涂的女人,活得也实在很累。
这段时间,二爸也跟我谈了许多,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步踏空,十步也撵不上!”[1]
参考文献:
[1]路遥.人生.转引自:柳青.创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