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全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做生意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可有时走着走着就偏了。总想借一种“势”,人的担心不得不面对社会的无常,说起来也是无奈。活着,本身就是对社会的经营。
自从陆得祥做了客栈的掌柜以后,一晃眼,几年过去了。
粮栈最终没有重新开张。没有开张的原因,不是沈先生不想重操粮业,而是对日本人的心存芥蒂。
粮食,一个有关民生的问题,日本人不可能不做文章,看似现在的粮食买卖依旧如故。以后呢变脸是人的本性,一但日本人站稳脚跟,对粮食的统和控是无疑的。
水,流则通,止则淤。淤比通更显占领者喜于玩火自赏的心态。以史眀证,历代统治者对民众的控制,都是从“口”入手的,日本人也不例外。与其让日本人摆布,还不如自己暂不染指,观观风向再说。孰不知,一个再说便没了下文。后来,朱子韬为此又多去了趟集村也无结果,再讲就显得多余了。
还是沈牧融审时度势,不开粮栈,开一家客栈总可以了吧。再看看镇上,哪一家客栈不赚钱,生意好着呢。又和朱先生一合计,粮栈空着也就空着,还不如由得祥出任掌柜开一家客栈。招牌不变,只改一字“粮”为“客”,和沈先生一讲,称道,这个主意好,获准。获准的前提是不再作为东家,仅以铺面出让的形式为股本,以后镇上沈家的事就交由小姐打理了。送客的时候留下一句话,如果开客栈缺银子的话,沈家是可以给垫资的,等赚了钱还上就是了。
客栈开业的那一天,正好赶上从西山下来的一拨买卖人,一助兴,沈先生说,开局好,以后的生意也会做的顺当。果不其然,真应验了沈先生说的话。见风得雨,银子赚的不温不火,日日有进项,月月有嬴余,到了年根一算总账,这生意做的还真叫人满意。就像过日子似的,不紧不慢,一家老少各尽所能,生活的有滋有味。众人再一合计,客栈投入不多,就十几间房,一处大院子,几张笑脸,和十分真诚,生意就成了。另外,转手的生意也做,替客商着想,跑跑腿,找找下家,吃的多是帮办的饭,没什么本钱投入,要说投入,也就是一个人的勤快,和活泛的脑筋。人一活泛,银子就赚了。有时生意顺的连客栈的门都不需要出,就把事给办了,凭的就是字号的信誉。做生意,别贪的狠,有个尺度,一狠,就把自家的买卖给砸了。
开客栈,做生意,图的就是赚钱,不仅仅赚住店的钱,还将为客商带来的生意牵个线搭个桥,这也是一笔余外的收入。那些从西山下来拉骆驼的,或是赶驮子的买卖人带来的货,你得吆喝着找下家买主给销出去,如粮食,山货,皮毛等;需要带走的货,客商一个清单,你又的吆喝着找卖主给采办回来,如洋货,布匹,生活用品等。采办的货不能贵了,货比三家,贵了,客商下一次来就上别的客栈去了。能为客商代办生意的客栈多了,哪一家如意进哪一家的门,少了客源,你的生意就黄了,没人住店,就得打烊关门。一句话,生意靠往活了做。于是,市面上的行情得随时掌握着,了解的越细越好。哪家的货便宜,质量好,又不惨水分,哪家的信誉度高等等都得装在心里,这样你的生意经就会越念越顺当,想不赚钱都难。当然,开客栈的人多了,上门的生意就会少些,有人琢磨出了道道,出门迎客。刚开始在客栈外,后来走出镇子,再后来愈走愈远。为了争得一家客源,不惜派人大老远的迎接。有时想起来,这生意做的怎么像站街女似的,不在家里坐等嫖客,而是为了生计晃动着一条破手绢满街巷的跑,装骚卖俏,厚着脂粉一味地拉客,生意做到这一步就没什么意思了。
陆得祥却不是这样,一业多兼,诚信还是第一。买卖讲的就是诚信,无以文字或口语,变卦的事不能做,一悔不就成了无赖了吗尤以确定说下的事。国人因利多有反悔之事,无赖渐多。
和安客栈的生意也是经过了三个门坎。开始的时候,迎的也是上门客,都是西山下来的买卖人。带来的是莜面,杂粮,盛上一碗,满镇子找买主,谈价钱,看看哪家给的适中,就和哪家成交。一时半会成交不了的,让客商多住几天。之后,拾起了老本行,除了经营客栈,也兼营粮食生意。再后来,在经营粮食和炭块生意的前提下,专营老主顾的生意,做起来稳当。
生意走的比较坦然,朱子韬心血来潮作了篇“祝文”,又请人书写装裱,留在客栈的账房间,以示感念。感念的隐语是多了一处人为虚拟的“风水”,一如供桌上的牌位。
“风水”的说法,意为藏风聚水,讲的是一种气场,有形的和无形的阴阳之说,且比较古远。换一种白话,现代人的观点,即地理及环境的表述。
风水之事的形成,最初的动机也就看看阴阳之宅,从中感悟出家族的兴衰和子孙吉凶的权衡。犹如一个人,生是自然,死是必然,借助些“法力”延缓一下死亡的时间。后来发展了,有了所谓的堪舆之类的先生,吃这碗饭的人多了,因了创造,慢慢把本土的风水跃然为文化,喻为玄学,并推向深奥。再慢慢成了一个人的精神信仰和生活依托。上至帝王,下至黎民,一个风水时代的来临——一切兼风水,甚至连人的走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都蕴含着风水的先机。风水无处不在。
朱子韬只是依了风水的虚幻之名,在“借”与“吃”的尺度间,立了一张字纸于壁,如出家人布了一个道,行了一次“经文”的超度。以端之举,造一“镇物”,呈祥瑞之势。在生意的交往中,让同行少些算计,多些心诚,客栈的买卖做的旺一些。同时借助风水之势驱驱邪,远离灾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