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典范
唐阿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饭后收起小桌,傅璟佑陪陆淼去了趟卫生间。 再回来时喊着护士送来热水,傅璟佑在旁边照料陆淼洗漱。 怕陆淼刚吃饱饭就睡下,夜里胃要不舒服。 傅璟佑开了电视剧,就坐在旁边陪她谈天儿。 只是还没聊上几句,傅璟佑就忍不住的唠叨起来: “店里的事先放一阵子,眼前要紧的是养好身体,你别总在那些事情上费心……真要有什么着急安排人做的事,你跟我说,我去想办法安排。” 陆淼望着他,温柔笑语晏晏道: “其实也没费什么心思,我心里一直有大致的想法,就看怎么实行得好。” 傅璟佑睨了她一眼,等待她的下文。 陆淼道: “毕竟十好几万的投入,就算是走公司公账也不是一笔小的数目。这个事情既然决心要办,那就一定要在解决原有事件的基础上把利益做到最大化。” “你是怎么打算的” “嗯……” 陆淼指尖无意识扣着床单,短暂思索后道: “明天先看向东那边的反馈,要是顾莹他们没有明显意见,我就先跟爸沟通看看。” 不管是玫瑰一朵还是公司盛宴,从经营的商品种类和产品概念角度来讲,都不太符合这个年代的主流观念。 所以想借机会在高校里做产品宣传肯定是不可行的。 那就只能把主意往别的地方打…… 陆淼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原本想跟孩子爸爸唠一唠这个事儿,却防不胜防,短暂闭目思索间意识一沉,竟直接睡着了。 傅璟佑关了电视,抚着她额头在旁边守了一会儿。 等她睡得沉稳了,傅璟佑才给她掖实被角,轻手轻脚的出去替换守夜的护士进来。 …… 一夜好眠无梦。 隔天上午饭后刚吃完药,陆淼就接到了陈向东的电话。 昨晚陈向东和顾莹他们开了小会,这会儿打电话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个事。 摊子是陆淼支棱起来的,顾莹他们都信任她,让她该有的投入就正经投,不用顾忌他们。 陆淼很是感慨。 挂断电话顶着傅璟佑埋怨的目光,陆淼讨好的笑了笑,快速拨号给她爸那边去了一通电话。 陆淼在电话里简单直白的说明情况。 原本以为事情能顺利进行,没料到她爸却不同意。 这不是学生食堂少几两油、几两米的小缺口,想凭个人能力填上这个缺完全是杯水车薪,是不可能的事。 以为闺女是想拿自身经营的公司来解决他的难题,陆远征听完就在电话里持了反对意见: “这件事后续公家会出面,目前阶段爸爸也能料理得过来。你好好养病,不要在这些事情上消耗精神。” 陆淼听他有挂断电话的意思,连忙喊停道: “爸,你先别挂电话!这件事我有自己的想法!现在不只单单是我支持你的工作,也需要你支持我!” 电话那头,陆远征沉默等待她的下文。 陆淼也抓住时机直接言明了想法。 她主张让陈向东去和她爸对接赞助人民大学的这个事。 但对接期间,也需要她爸做一些配合。 比如邀请媒体记者发布相关新闻等。 高校里虽然不适合做品牌宣传,但是可以借这次机会,往社会上打响“玫瑰一朵”的品牌声誉。 虽然花钱也能办成这件事,但同样的事情发起方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 商业圈里,陈向东或许是有牌面的陈老板。 但论真正的社会地位和公信力,他是比不上陆远征的。 陆淼心思缜密,方方面面都考量得头头是道。 陆远征斟酌后觉得事情可行。 但回过头来,又免不了担心她高强度集中精神思考这些事情,身体会不会吃不消。 短暂沉默后,陆远征语调沉甸甸道: “这件事我知道了,晚些时候我直接跟陈同志联系,你好好养着别再想什么有的没的,连带家里跟着操心。” “知道了。” 陆淼眼睫弯弯,挂断电话后,顺势在傅璟佑搀扶她的那条胳膊上借力倚了一会儿。 等恢复了些气力才重新站直身体,由傅璟佑扶着往病房里去。 傅璟佑全程黑脸。 陆淼知道他不高兴,只是顾及她身体情况所以没说什么。 她轻轻晃动他胳膊,卖乖讨好的哄他: “就这一次了,后面就用不着我了……我晚点好好吃饭,一定好好养着,好不好” 傅璟佑瞪了她一眼,垫好枕头把她扶到床上坐下后,快速兑了一杯温水过来: “先喝点水。刚才说那么久的话,嘴巴都干了。” 他虽一直板着脸,语调却早就柔和了下来。 陆淼看在眼里,悄悄弯起唇瓣笑了声。 接过杯子乖巧的喝了。 冬至前后家里打来电话,说是学校那边已经陆续圈出隔离区域,要开始着手更换维修设施了。 而这期间,人民报社新一期的报纸上,也发布出了“玫瑰一朵”创始人陈向东和人民大学校长陆远征在镜头前言笑握手的画面。 通过这一期的新闻报纸,“玫瑰一朵”这个品牌直接被打上尊师重教的正向标签。 但这还不算完。 近年来需要重建或发展的领域太多,国家财政部门的情况一直都非常吃紧。 此前在1985年,也就是去年,国家就曾出台过相关条令。 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并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助学。 陆淼虽运筹帷幄,但当初相关政策指令发行时,她正好参与了外事工作。 当时不在国内,所以她对这些事不太了解。 但是不要紧。 因为这并不影响她手下的公司赶上好时候。 “玫瑰一朵”的作为属于响应政策。 根据人民日报公布出来的内容,有相关部门火速介入进行了实地核实。 在确定一切属实后,“玫瑰一朵”便被列为了典范。 各家媒体报社都参与了进来。 甚至连陆淼所在的单位国英社,和晚间新闻节目上,也在播报这件事情。 媒体作为政策的传声筒,各方不遗余力的发酵这件事,既有对“玫瑰一朵”的褒奖,更有隐含鼓励更多人参与的意思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