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灰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泰的条件,也原封不动的通过电台,送到李二手中。
确实是如李泰之前的猜测,前面两个都是关于李泰的,没什么好不答应的,给自己留了点退路而已。
拿着电报,看到第三个条件,李二犹豫了。
现在李承乾被囚禁,太子的身份也已经被废除,接下来大唐主要的事情就是立储。
剩下的皇子之中,吴王李恪和晋王李治两人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但这两人,并不是没有缺点。
吴王李恪主要是身份问题,若他继承大统,也不知道是大唐的天下,还是前朝的延续。
晋王李治的缺点是年幼,而李二经过今年这一番来回折腾,身体已是大不如从前,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晋王成长。
若选晋王当太子,在这顾命大臣上,李二又犹豫了。
若是以往,李二是相信自己的大舅哥,长孙无忌再加上两人,共三名顾命大臣,足以辅佐晋王成长。
可经过魏王被刺一事,李二当心自己走后,长孙无忌会对自己其他儿子下手。
亲外甥的死,他都不在乎,何况是其他的皇子。
加上长孙无忌贪权,新旧势力的权利移交,发生摩擦是很正常的现象。
立李泰为太子,同样也是有着顾虑,缺点亦不少。
在大唐境内的根基太浅,没有官员的支持,只有武力支持那是治不好国家的。
不过第一条中,提出的官员交流,倒是不错的主意,一步步的将整个大唐的官场抓起来。
至于将长安的武力都交给孩子,担心自己被架空,这也是重中之重。
权利是一杯毒药,当尝过之后,就不想放下。
第二日,李二经过一夜的思考,还是没有给李泰确切答案,只说想看看球岛新式武器的威力。
李泰心想,这应该是父皇还不敢确信,自己的这些武器,会不会像李绩说的那样。
没做多犹豫,一门火炮,一挺机枪,加上几杆步枪,让几名战士带着,跟随李绩的人,到长安,展示给父皇看。
根本不担心现在的大唐能仿制出来,没有工业作为基础,一切都是白搭。
至于为什么不让他们自行前往长安,是因为现在在长安,自己的身份,真的未必比得上李绩。
当火炮来到长安后,李二立即带着身在长安的将军,前往校场试武器。
亲自见到火炮与机枪的威力,李二不仅相信球岛的军事实力,更是对孩子口中坦克的期待。
第一次听说看到这样的武器,在场的国公将军们,都不淡定了。
有这样的武器,个人勇武那还算个屁啊。
说不想将这些利器弄到自己的军中,那是假的,可看到那些试射手是大唐不同的军装,大致心里都知道这些武器来自何方。
最终李二答应了李泰的要求,只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新罗半岛境内的球岛将士,明年交给他指挥,李二要趁机一举荡平高句丽。
李二也是无奈,高句丽是他最后一根刺了,拔了他,李二就没有其他顾虑了。
李二还给李泰提点小建议,先让交流的官员,前来长安,自己可以提前安排一下。
这是好事,李泰当然同意了,直接将这个消息告诉马宾王。
让马宾王准备一些官员,先去长安。
这应该是父皇对球岛官员的考核,球岛与大唐的教育有区别,李泰不相信自己球岛的官员素质,会比大唐的差。
事情定下来之后,李泰也决定返回球岛,做一些准备。
回到球岛之后,李泰交代一些事情后,趁着还有时间,微服到自己的治下转一转。
此番离开,以后怕是很难有机会再次返回。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球岛才能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说不自豪,那是假的。
凭着自己的努力,真的将社会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繁华的街道,络绎不绝的行人,演绎着城市的繁荣昌盛。
行至一处街道时,一座磅礴大气的酒楼前,前方搭建了一个大舞台,下面站满了人员,一起谈话风声,还时不时的指点着舞台方向。
身边的近卫告诉李泰,今天是球岛女首富,武娘子挑选夫婿的日子。
近卫又给李泰简单的介绍,这武娘子原是来自大唐境内,后来跟随船队来到球岛。
刚开始做生意吃点小亏,后来经商的天赋被开发出来,经过一年的经营就打败了之前让她吃亏的商家。
而后几年又是快速的发展,如今成为球岛的女首富,堪称经商的典型。
李泰看着那舞台有些触动,未停顿多久,就带着近卫离开了,人家选夫婿,关自己什么事情。
贞观二十年腊月初,李泰带着马宾王与苏定方,还有五万将士,来到长安城外。
得来消息的李二,提前大开承天门,迎接魏王的到来。
在这立储的关键时刻,陛下将魏王从海外迎回,这目的不言而喻,魏王就是大唐的继承人。
李泰带来的这五万人马,是精锐中的精锐,说通俗点,就是来炫耀武力的,用武力让那些反驳者闭嘴。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李泰不惜动用大量的船只,从球岛运来二十辆坦克,一千辆卡车,这是现在球岛所有卡车的数量了。
还有各式火炮近百门,以及轻重机枪。
除了留守在码头的三万将士,不跟随自己入城。
剩下的将全员乘坐车辆进城,二十辆坦克,十辆在前面开路,另十辆殿后。
中间千辆汽车呈三列随行,不然关这些车辆就能从码头排到长安门口。
看着前方那滚滚钢铁洪流,整个大唐的百姓都惊呆了,这些都是什么,居然不要牛马,就能自行前进。
前方的坦克已经到了承天门前,后面殿后的十辆坦克才刚刚起步。
李泰打开坦克仓门,快步来到李二面前,看着眼前满面沧桑的老人,才刚知命之年,居然老成这样,在后世这应该是正当年吧!
李泰说不想念那是假的,可时代的隔阂,李泰是真不敢轻易回到长安。
“噗通”一声,李泰跪在李二身前,“父皇,儿臣回来了!”。
李二上前,伸手摩挲着李泰的面颊,眼中含着泪花,低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有空去看看你母后,走之前,一直唠叨着想见你一面!”
“儿臣不孝!不能给母后送行!”
李泰抱着李二的大腿,嚎嚎大哭。
看着抱头痛哭的父子两人,文武百官低头不语,不打扰父子两人的重逢时刻。
虽然周围有大唐将士的警戒,从后面卡车上,还是跳下两队人马,手握着步枪,亦负责警戒。
马宾王与苏定方两人,也从坦克中出来,静静的站在李泰身后。
父子两人抱头哭泣了好久,才好点。
李泰给李二介绍坦克的作战能力,以及后面的卡车运输能力,这两个是李二没有见过的。
并邀请李二做坦克回皇宫,李二当然却之不恭,这可是好东西,战争的利器。
见陛下要进坦克内,剩下的武将们,也是摩拳擦掌,都想要进坦克里参观一下。
之前陛下带着的试射,已经惊为天人,现在居然又出现强大的利器,这世界变化真的是太快,自己都快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给陛下讲解一番坦克的事情后,李二才让文武大臣坐身后的卡车进城。
李泰才有机会跟李恪打招呼,虽然失去了立储的机会,李恪很坦然的面对。
还有不少兄弟姐妹,只是长时间不见,这亲情之间,也差不多是快要断了,很简单的生疏交谈几句。
至于自己那最喜欢的妹妹,李泰也是再也见不到了,真是天妒红颜。
随着第一辆坦克顺利进入承天门,昭示着大唐的权利,正在进行着新老的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