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益无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各有所长,类型不同,不太能一概而论吧,但是在张富心中,宋濂的特技要明显比王进更厉害一些,主要是可以增加两项了,分别是政治和智力,而王进的只能增加武力值,这对于一个人的整体提升还是挺客观的。 当然,这也跟宋濂的个人能力有关,宋濂除了有文化,文采好,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外;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初朝廷的礼仪制度等大多数都是他制定的。 而且宋濂还擅长史学,就跟司马光差不多,属于一个全能文臣。只不过在各自时代,宋濂的影响力要全面大过司马光的,纵向对比的话,因为司马光有一本《资治通鉴》流传千年,史学层面宋濂倒是真比不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张富现在最看重的就是宋濂【大儒】的特技,完全就是为了教导后代而生!不愧是担任明朝第一太子朱标老师的人才,只要孩子们愿意学习,宋濂绝对可以让他们更上一层楼! 对于宋濂这种专业性顶尖的人才,张富可是不打算放走了,就一直让宋濂留在洛阳,除了教导孩子们之外,还时常互相沟通,和这种大儒交流,张富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 每每张富和宋濂沟通时候,张富就恨不得自己可以年轻几岁,要是他二十岁之前也遇到宋濂的话,现在高低智力值和政治值可以再上升一层楼,距离全能帝王的目标就更进一步了! 真是应了那句经典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虽然略有夸张,但确实是事实。人的黄金学习期就是二十岁之前,二十岁之后,记忆力等各方面都会下降,从而很难再提升自己。 有了宋濂之后,张富对于自己二代们的师资团队算是搭建差不多了,有文有武,各个方面都有专业人人才来进行教导。甚至都可以说,这些人可是历史上的最强教师天团,全明星豪华阵容! 当然,有了这些全明星豪华师资天团之后,也不能仅仅只教自己的俩儿子+半个儿子,也太浪费了。而且正常来说,还会有‘太子伴读’这些角色。(在蜀国,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算作‘皇孙伴读’,下文意思理解就行。) “太子伴读”是中国古代皇室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专为陪伴、辅助太子(皇位继承人)读书学习而设。 这一制度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特点,但是都相同的是,担任‘太子伴读’的人无一不是大臣子弟。换句话说,可以陪伴太子一起学习的都是官二代,普通人根本没这个资格! 但就算是官二代中,也是精心挑选,首先你爹必须是大官,别整个什么太守啊都来让儿子当伴读,那不可能;而且二代还带有能耐,因为太子伴读就算是给太子安排的助手,日后是要辅佐太子的,没本事你当个屁伴读呢。 最最重要的是需要忠心且能吃苦头,忠心就不过多解释了,这些伴读日后可都是太子的左臂右膀,肯定要忠心太子,许多朝代还多用同宗子弟来当伴读,如曹丕的伴读就有同宗曹氏、夏侯氏的后代们,这些人肯定忠心。 (因为清朝特殊,伴读会伴随着皇帝监视大臣,让二代当质子一样,这里就不一概而论,主要以唐宋为主。) 为什么也要能吃苦头呢因为伴读还有一个职责就是要当‘替罪羊’,太子犯错时,身为千金之躯没法受罚,所以就需要伴读来代其受罚,如责骂、体罚等等,以警醒太子。经常挨打,那可不待能吃苦头嘛…… 总之伴读是一个很光荣的职责,不仅可以享受一线师资资源,也可以加强皇室与臣子的联系,也为太子培养未来近臣,伴读的人只要不犯错,绝大多数等到太子登基之后,就是一员大官,很多人可求之不得呢! 张富给张齐安排的伴读,除了自己儿子干儿子之外,还有法正之子法邈,比张齐大了几岁,法正的忠心就不用多说了,法邈之前在成都时候张富就让他担任太子伴读了,现在也一起来到洛阳,享受最顶尖的团队。 还有李存孝的义子李冲,李冲年龄已经二十了,而且还是一员战将,但张富想让他再学习一些笔墨知识,不能只当一个空有蛮力的莽夫嘛,所以也给他安排进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在历史上比较有名字的二代们,如黄权的儿子黄崇、已经战死的李恢儿子李球等等,这些人在历史上就随着诸葛瞻一起战死沙场,成为了季汉最后的脊梁,现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张富非常喜欢这几个有骨气的年轻人,一起给安排进来了。 备注:因为穿越有蝴蝶效应,李球本应该是李恢的侄子,这里特意给安排为亲儿子了;再加上我也查询不到黄崇、李球的出生日期,就权当做现在五六岁吧,当做蜀国二代目一起成长…… 至于一些比较疏远的大臣们,他们的二代张富也没办法一个个全部接过来当伴读,那就太玩笑了,所以就让他们直接都去学宫上学,然后出来参加科举,蜀国现在大小官吏基本上也都这样做的,自己国家的制度,肯定要支持一下嘛! 有了教资天团和伴读人选之后,张富也没太闲着,开始又担忧另一个问题了:孩子们包括自己和家人们万一有个身体不适,万一练武伤到了,万一感冒发热那可该怎么办呢 对于自己的后代,张富也像是万千个普通父母一样,首先希望他们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然后再说其他东西,可能因为身份的原因,身为皇家出身的孩子,吃喝肯定不愁,什么也不用干,都可以无忧无虑过完一生。 但是健康平安这种东西可真没法说,有的人身体差有的人身体好,你就算是天王老子,也避免不了生病。 之前张富都不敢将孩子带在身边,一是他经常出征,居无定所的,小孩子免疫力又差,很可能生病,而在外面的医疗保障肯定不如成都啊,成都可是有张仲景以及他好多亲传子弟坐诊呢,普通小病那可不是药到病除 张富这几个孩子,除了身体倍棒的张镇之外,其他张齐、张玉还都生过大小不一的病,也好在当时都在成都,张仲景连夜跑到太子府伤看病,并且派了几个亲传弟子日夜候着,才很轻松就化解了,这就是在成都的好处! 现在洛阳可没有这个便利了,确实连个像样的医馆都没有,距离洛阳最近而且规模较大的医馆还是在长安,马车跑的再快也要三五天呢,这个距离在古代,对于生病患者来说那可是很要命咯,稍有不慎,错过治疗,就可能一命呜呼。 于是,张富大手一挥,将安道全调到了洛阳,顺便还让他带了十几个弟子过来。他打算做另一件大事——那就是在洛阳修建蜀国的第四座大型医馆,之前三座分别是成都、长安、襄阳,现在洛阳就是第四个选址! 洛阳再怎么说也是前朝旧都,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大都市呢,确实也应该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医馆。后续也可以辐射整个司州乃至豫州各地,对于蜀国的整体规划来说,是很符合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