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年!后弹劾
开飞机的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年年底在皇宫大宴群臣,皇帝旁边多了一个人,那就是年纪不大的兴王朱厚熜。 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就藩王爷留京,大臣们有点不适应。 当事人朱厚熜也是如坐针毡,小小年纪带着虚伪和善的假笑,生怕自己有什么行为礼节上有什么出格的事情。 端着酒杯和来敬酒的大臣说上一两句吉祥如意的话。 他不明白为什么皇兄要办这样一个宴会,让京城百官带着家眷孩子过来皇宫,闹哄哄聚在一起。 这样就真的是普天同庆了吗 听闻是前几年才有此宴会,那年陛下人在宣府,还让尚在襁褓中的太子出来主持! 但有赏赐,可挑其中出彩之人奖赏之,恩威并济岂不是更好 可他不知道的是连续几年都有这样的宴会,已经成了百官们头疼的问题,一人可携带4个家人参与,2位官员携带家人凑一桌。 那些父母具在的就比较容易安排,父母,发妻,嫡子正好4个人。让人伤脑筋的就是父母不在,正妻在老家把持家务的,身边小妾等人早早的就会争夺这样一个入皇宫开眼界的机会,着实让人头疼的很! 宫廷宴会之后,年二十八,就正式开始放假,排好值班人员,百官休沫在家,享受一下连续好几天的假期。 作为皇帝的朱厚照照例出门作秀,而且还力排众议的带上了太子。 在京城随机走进了几户普通百姓家中,送一点节日慰问,想和普通老百姓聊聊家常,问一问生活情况。 激动的语无伦次的普通老百姓,只晓得跪在地上,身体颤抖,这让朱厚照感觉有点做的过了火。 换了心情去了养济院,送去米面粮油棉被衣服等物资。 这几年皇帝对孤寡老弱病残关注的比较多,顺天府尹也比较重视,整个京城新建了3个养济院,这比开国之初洪武年间还增加了3座。 朱厚照让小小的太子把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发给众人, 试图通过这些让年纪还小的太子殿下了解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 报纸上也长篇大论的报道了皇帝陛下带着太子的这次出行! 歌功颂德,马屁如潮! 年二十九,三十这2天,父子俩视察了京城内和城外的军队,给将士带来了一些赏银和酒肉等。 在饭点的时候,还和将士们一起吃了大锅饭。 皇帝和太子的出场,让集合在各营头的将士热血激昂,发出山呼海啸般誓死效忠的声音,震惊了大半个京城!还持续了2日! “父皇,这就是我们家的军队能打跑鞑靼蒙古人的军队” “嗯,以后你要善待他们!此乃国之柱石!大明立国之根本!” 朱厚照也不管孩子听不听的懂,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先灌输一些理念再说,世界那么大,总归是要有人出去开拓的! 才三岁的太子殿下,被朱厚照牵着站在他的身边,瞪大双眼,并没有因为将士们的激情而吓着,而是一脸兴奋,跟随着大喊大叫。 这是他在皇宫内是见不到的! 一些听到动静的文官喜忧参半,这样的天子,着实让人可怕。 万家团聚的日子,尤其还带着太子出行劳军慰问, 能想象得到那些将士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从几岁的娃娃就开始言传身教! 不在深宫院墙内长大的孩子,眼界终究是要比很多人开阔一些。 以后的日子可能会很难! ...... 时间流逝,冬去春来。 春节过后,热闹欢快祥和的京城也开始进入他正常的轨迹,又是一年的到来。 正德十八年。 第一次大朝会,朱厚照神态轻松接受了百官的朝贺。 张永照例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上班,基本就是来点个卯,应付一下,收收心,上个半天班就行了。 有事也不会今天说事! 规矩大家都懂! 正当文武百官一脸轻松的准备退朝之时,站在武官这边靠最前面的成国公朱辅双手举着自己的白玉笏板,慢吞吞的出了班列,低头拱手:“臣有本奏!” 所有人心中一紧,莫名的目光落在那缓步的身影上。 声音不大,中气也不足,但那超品的服饰,移动的人影无不让所有人的视线投注到他的身上! 国公爷。 新年第一次! 肯定是要搞大事情的节奏! 事涉勋贵,众文官也就站定脚步,神态并没有多少轻松,准备当一个吃瓜群众!而是凝神静气,等待皇帝陛下的旨意! “准!” 前排的杨廷和好像在皇帝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些不耐烦,一些恼怒来! 任何一个上官被下面的人被打破了惯例,也会不高兴的,哪怕这个上官自己就是一个不按照规矩来的人! 杨廷和眉毛轻蹙,心中隐隐有点不安,成国公近年来身体一直不怎么好,除非特定的日子,皇帝都许他可以不用来上朝。 来了也是当个摆设,露个脸而已。 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当众说事,事情肯定小不了! 也就不知道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背后有陛下的影子 近年来的朝堂之上,很少有勋贵会主动上奏什么事情,有事也是私下里找皇帝去说。 杨廷和把目光瞥向旁边的毛纪,蒋冕等人,试图从他们眼中得到一些他没有掌握的情报。 奈何内阁几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的,静待事情的发展。 “臣要弹劾户部之人尸位素餐,饱食终日,领着俸禄不作为。去年一整年,大明南北风调雨顺,既没超过一县之地的大水患,也没有乱民作乱,可谓是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说到这儿的成国公朱辅停了下来,猛烈的咳嗽几下,声音突兀的在奉天殿内响起。 刺耳,太刺耳了, 殿前失仪!是要被御史弹劾的! 但这一刻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御史站出来。 都在等待接下来的话语!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弯弯绕绕,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六部之一管财政的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