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的老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秦九岭怎么都觉得李二的笑容有些诡异,但顾不得多想,起身和长孙无忌一躬身行礼。
“免了!”
李二一挥手,招呼众人,“来,坐,都坐,刘权,再搬几张凳子来!”
能在议事殿中坐着,这是贞观时期特有的风气。
偏殿中备着许多凳子。
很快,凳子搬了进来,李二坐在首位,长孙无忌、裴矩、李靖,依次坐下,秦九岭坐在末尾。
“不知陛下召臣来,有什么吩咐”
坐下后,秦九岭越发觉得古怪,决定先发制人,不能这么被动。
无他,若是签合约,昨晚都已经和长孙无忌敲定好的事,在路上长孙无忌也说李二都同意了。
既然都同意了,又何必这么麻烦
他可不信李二有这么闲的功夫,陪他在这坐板凳。
“哈、哈、哈……”
李二先是大笑三声,这才说道,“秦县男,你昨晚跟辅机说的关于豆油的事,朕已经听说了。
朕的大唐,能有你这种心忧天下的才子,朕很欣慰啊!”
秦九岭无语,啥叫你听说
这本来就是你逼着长孙无忌让我妥协,只不过没成功而已。
打了个哈哈道:“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
同时,秦九岭在心中却更加警惕了。
也实在是李二这模样,怎么看都怎么古怪。
“好,朕就知道你忠心!”
李二似乎很满意秦九岭的态度,赞道,“朕这次,要好好赏你!
刘权,呈上来!”
“陛下!”
刘权手捧一块腰牌,从殿外走了进来。
不过经过秦九岭时,却是不动声色地眨了眨眼睛。
因为贿赂过刘权,仿佛是心有灵犀,这个眼神秦九岭看了个清清楚楚。
眼神里的含义,分明写满了四个字。
自求多福!
“秦九岭,你昨日在东市巧对对联的事,朕也听说了。
说实话,那副对联,连房公都对不上来,朕是真没想到,你胸中居然有如此才学。
这块铭牌,是朕赏赐给你的,上面有朕亲笔题写的“诗仙”二字。
手持朕题的字,以后你出入皇城,无需通禀。”
“额,臣多谢陛下……”
秦九岭接过牌子,那叫一个无语。
李二给自己这块牌子,带出去这不是遭人恨吗
至于出入皇城无需通禀……
他身上本来就挂着尚食局司膳的头衔,压根就不用通禀。
但这还不算。
李二这次似乎是真的很满意,跟着赞道:“豆油之事,你做的好啊。朕非常满意你提出的今年收,来年种这个办法,自给自足,不影响百姓耕种。
为此,朕破例,送你十万亩良田耕种大豆。
并封你为“豆油侯”,官同县男爵位正五品,着手负责豆油种植一事。
只要你在任一日,这十万亩良田,你可以随意分配使用,一切事物皆由你全权负责。
当然,是种大豆,若耽误了来年的豆油,朕可是会拿你问责的!”
真的假的
秦九岭有点怔住了。
他是真没想到,李二居然这么大方。
十万亩良田,这得种多少大豆
放在现代,或许不多,但整个大唐目前,也就区区一千六百万人。
十万亩良田,供给这些人绰绰有余。
虽然不是分封给他,只是让他使用,但说是大力支持他绝不为过。
不然,种植大豆的地,按昨晚和长孙无忌说的,只是承诺了朝廷会给他想办法。
要是想不出来,还得秦九岭自己花钱自己找。
现在,一下子全解决了,简直不要太给力!
“陛下圣明!”
秦九岭诚心赞叹。
冲这十万亩良田,就是李二再提什么过分要求,秦九岭都认了。
毕竟,钱财这些他是真的不在乎。
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唐强盛。
若不是他的计划中许多地方需要钱,他直接把豆油方法让给李二,不收这五成利都没问题。
“哈、哈、哈!”
听到秦九岭称赞自己英明,李二笑得更开心了。
甚至,连一旁李靖,裴矩两人也笑出声来。
其实今日的早朝,早就下了。
之所以耽误,是李二刚才在太极殿,邀请他们两个合伙整一整秦九岭。
而秦九岭全不自知还一副千恩万谢的样子,着实让两人感到好笑。
而一旁,长孙无忌只是微摇着折扇,在旁静看不语。
计划都是他和李二商榷过的,他一点都惊讶。
“秦九岭。”
笑罢,李二又发话了。
“朕还听说你在长安招人要开办什么工厂,可有这回事”
“回陛下,是有这回事。”
听见李二问这个,秦九岭没遮掩,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按道理,这事李二前天就知道,但昨天去秦府吃饭时,却丝毫没有提及。
连知道豆油之前,李二都没针对他,现在有了豆油,秦九岭更不信李二会在这时候使什么绊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豆油之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秦九岭,朕知道你从历城来时,身边没什么得力的助手,而朕赏赐给你那一百仆从,现在又在蓝田督造你的府宅。
但种植大豆,没人可不行。
可十万亩良田,不是小数目,朕一时也从别处抽调不出这么多人手来。
念及你届时再招人时间上来不及,朕刚才在朝上,已经降了一道圣旨,帮你招人了!
这个,你不会责怪朕吧”
“臣岂敢”
秦九岭面上惶恐,心中却有些纳闷,李二今天似乎有些好的过头了,简直贴心得不要不要的。
但同时也很欣喜。
李二帮他招人,这是好事。
不禁问道:“不知陛下能帮臣召多少人”
“这个嘛,也不是很多了,毕竟是十万亩良田,又事关都有,朕自作主张,给你召了一万人。”
话音落下,李二忍不住抬头打量秦九岭的脸色。
重头戏,这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有秦九岭哭的时候!
一万人
听闻李二此言,秦九岭微微点头,按照唐初均田制一户一百亩来算,十万亩不过一千人,这一万人,确实有点多。
单说种大豆,十万亩地,秦九岭估算,有五百人足矣。
但账却不是这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