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化贞与袁应泰一样是文官,不懂军事的文官,还都雄心勃勃,大言不惭。

只在今年下半年,王化贞便每每轻信谍报,出兵欲战,又中途而废。这都好几回了,你们就没看出问题

我跟你谈文官不知兵,你跟我说文官忠义死节,两个思路、两个判断好不好

鸡同鸭讲啊,这话没法说下去了。

朱由校没有了兴致,叶向高也不能再与皇帝争论此事。既然叶向高刚才说得挺诚恳,朱由校也就顺势说出了自己的新想法。

“国多战事,良将难求。”朱由校看着叶向高,缓缓说道:“而武职世袭弊窦丛生,八股取士又难录得全才。朕拟明年开武举,并增殿试。”

构建武学学校,专门培养军事人才,肇始于唐,兴盛于宋。

唐朝在武则天时,增设武科,选取武学人才。而历史上最有名的武举人就出在唐朝,郭子仪郭令公。

宋代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武学体制,并开始将武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开始体系化、成熟化。

而宋朝武举考试的原则是:以策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

在明王朝建立前一年,即吴元年(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就颁布了文、武两科取士的诏令,广求天下能人贤士。

洪武六年,朱元璋认为科举挑选出来的“后生少年”才不堪用,就罢科举不用。

一直到了洪武十七年才重新开科,但却只从文科取士,未开武科。

到了英宗朝,大明帝国已不复洪武、永乐两朝的威风霸气,也没有仁宣两代的承平晏乐,盗贼蜂起,边患频仍。

正统六年(1441年)五月,英宗正式批准御史朱鉴的奏请,下令在南京、北京各办一所武学,立武学学规。

结果,英宗因轻启亲征,在土木堡被俘,武举之事也因此停废。

英宗死后,宪宗即位,深以“土木之变”为耻辱,于该年十月批准公布了明朝第一部《武举法》。

但是,天顺八年武举虽已开科,但却无一人应试。

之后,在弘治、成化年间,武举经常中断,规模也不是很大,应者寥寥。

到了正德年间,明武宗诏令武科考试结束,自己将在中府赐宴武举人,该宴称“会武宴”。

嘉靖年间,“倭患”大炽,武举又被朝廷重视起来。抗倭英雄俞大猷便是武举出身,在在抗倭战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朱先、郭周、张景安、朱平、姚清等抗倭英雄,都是从武科场上走出来的杰出人才。

到了万历后期,辽东女真兴起,在辽东战场上,同样涌现出了许多武举出身的英雄人物。

其中最着名的,便是在浑河血战中壮烈殉国的童仲揆。

尽管武举已经制度化,并有正德抬高武举地位的“会武宴”,但在当时的明朝,却并不受人重视。

原因很简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常见的问题——重文轻武。

金榜题名,状元夸街,御宴簪花,这可都是文举所享受的荣耀。

所以,“崇文抑武”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都以文举为正途,以考中进士为光宗耀祖,不屑于武学和参加武举科考。

明人吴骞辑在《东江遗事》中写东江镇帅毛文龙在万历年间参加武举时,还提到:“明俗轻武人,乡有习武者,目为兵,不齿于所亲。”

这就又提出了个问题,那就是明朝的军籍。

明朝可没有什么“一家参军,全家光荣”,更没有什么“优待军属”,军籍和民籍有别,社会地位低人一等。

所以,很多世家大族以子孙中武举为耻,认为这是自轻自贱、使祖宗蒙羞的做法。

而朱由校增加殿试,把武举抬到跟文举同样的地位,自然是为了招揽人才。同时,走出扭转“重文轻武”之风的第一步。

叶向高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陛下,明年是会试,再开武举,是否显得紧促”

朱由校反驳道:“早拟旨,早颁布天下,明年春天会试,秋季再开武举,又有何紧促嗯,就这么定了。”

叶向高见皇帝心意已决,这又不是什么违反规制的事情,也没理由反对,便躬身领旨。奏事已毕,叶向高告退而出。

首辅也该换啦!朱由校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又开始划圈圈。

划着划着,朱由校无奈无力地叹了口气。

撤换几个官员又如何,顶替他们的还是东林党同志,对大明的政局好象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思索半晌,朱由校才想起英国公张维贤,令宫人宣召。

明朝的军队主要以卫所为最基本的构成,其中每个卫大致有五千六百名士兵。

在朱元璋初设“京营”卫戍部队的时候,其共有四十八卫,合计兵力近二十七万人。

随着大明王朝逐渐趋于稳定,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候,明朝都城被迁往北京,卫戍压力倍增。

于是卫戍部队“京营”的兵力也进一步提升,扩充到了七十二卫,总兵力高达四十万人。

按照《明史》记载,明朝的京营被分成了三个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各司其职。

但这支装备最好的京畿卫戍部队,起到了什么作用,有哪些战绩呢,反正朱由校是想破脑袋也没找到。

在正统年间,京营已经是不堪一击,在土木堡之役中几乎全军覆没。

后来虽然经过于谦的重建,以及正德的整顿,京营止跌回稳,但也只是暂时的的。

现在,朱由校不用去调查,也知道京营是个什么熊样儿。

大明啊,好象已经是千疮百孔、积弊极深,卫所糜烂、党同伐异、赋税日减、天灾将近、战事不止……

唉,浑浑噩噩还少些烦恼,锐意进取、兴利除弊反倒不知该从哪里下手,实在是要改变的太多了。

朱由校又召见了英国公张维贤,询问了一下京营的情况,透露出整顿的意思。

张维贤心中明白,这是皇帝先打个招呼,让自己这个掌京营的主官提前准备准备,别到时候弄得太难看。

当然,他也知道京营现在的情况,也只能尽力而为,争取做到表面光鲜罢了。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请竖起你的旗

请竖起你的旗

某迷途的猫
人之有灵,天生伴旗。轩辕旗祖,自创刻旗。邪旗蚩尤,残杀世人,轩辕不忍,两败俱伤。女娲匠祖,为补轩辕,以身熔石,世人感哭,铸旗五色。世界中心,圣山之巅,封圣之地..
军史 连载 3万字
特工宅斗系统

特工宅斗系统

乐娇娃
宇宙特工ET穿越为被遗弃的婴儿,却身带宅斗系统,在腌臜的后宅中,任你心深如海,或者百般计较,在她的面前却宛若透明。前世,她在冰冷的宇宙中飘荡上万年,孤独如影随形..
军史 连载 55万字
我孙连城心怀宇宙,钟小艾慕了

我孙连城心怀宇宙,钟小艾慕了

苦海小道童
穿越到平行世界,成为大学时代的孙连城。前世的孙连城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花小钱办大事儿,替领导背不完的黑锅。可是最后不仅得不到升迁,而且还落得个懒政的罪名,发配少年宫。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没资源,没背景。这一世,孙连城决定主动出击。没有资源就寻找资源,没有背景就创造背景。誓要逆天改命。”侯亮平,你就在司法所好好待着吧。””李达康,你不是体育好?那你就去当体育老师吧。””沙瑞金,来了这里,就老实当我的二
军史 连载 178万字
穿越貌似还不错

穿越貌似还不错

伤心的小丑
赵斌无语的看着苍天,请问,你是让我来鄙视我的上一辈子吗?
军史 连载 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