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青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向明宗行了一礼,顾仙道:“圣上,臣还有一事要禀。叶侍诏的功劳,可不只是在军武一事上,此次科举,清原学院共计参考一百人,其中,有三十七人中了同进士,六十三人中了进士,而今科前三名中,便有清源学子两人。”
众大臣,扶下巴……
这,也太惊人了吧!在场多是文臣,相比于军队武器神马的,他们对于科举,那是更熟悉,甚至是了如指掌啊。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科举出身,而朝堂上新进宫员,也多从科举中选拔出来,因而,即便是不主管科考之事的官员,他们对于科举,向来也都是极为关注的。
百人全部高中,除同进士外,一百名进士里,就被一个清源学院占了六成有余,还有两名进了前三这个,即便是太学,也是从没有过的,清源学院,顾尚书他不是在说梦话吧
连资历最老,最为沉稳的霍老丞相都忍不住了,甩开扶着他的阮晗,猛地向顾仙身前迈了两大步,瞪着一双昏花的老眼道:“顾尚书,此言属实”
顾仙儿点头:“属实!我那犬子参加了此次科考,为了避嫌,我便推了审阅之职,但对于这科考却还是关注的。今日张榜,我亲去看过,之后,也觉得十分惊诧,便到主考邹大学士处,查验了试卷,亲证了,此事属实。”
邹大学士,曾任太子太傅,现在是帝师,也就是明宗皇上的老师。论及学识之丰富、治学之严谨,连霍相也甘拜下峰。
因双腿有疾,邹大学士已有数年不上朝了,但每遇“科考”之类的大事,还是会被明宗当成是“镇国之宝”请将出来。
事实也的确如此,经邹大学士批阅的试卷,放眼整个大魏,就没有人敢提出疑议。
已经到邹大学士处证实的,那就是,真的了……
顾仙儿转回身,又向明宗禀道:“清源学院,此前,共参加过六场科举,其中,最好的一次是中进士三人,同进士十二人,而此次,却取得如此佳绩,甚至力压我大魏第一学府太学。这个,却多是叶侍诏的功劳。”
在场的大臣们这才想起来,叶侍诏还有个身份,她是清源学院的“荣誉先生”。
接下来,顾仙儿又将叶先生如何开办了“考前特训营”,如何亲自培训百名学子之事简略说了。
大臣们,目光复杂地看向叶七七——这个小侍诏,难道真是神仙传人这世上还有什么是她,做不到的
明宗显然也在做此想,武能给大魏设计神器、文能教出一百个进士、还能做香露、开铜矿、弄出玉琉璃和仙镜来给自己赚银子,这个,可真上苍赐给是朕,不,是大魏的宝贝啊!
于是现场就下了口谕,让自己的媳妇回宫把各国进贡的、内府库里的宝贝挑出来些,赏给大魏功臣,朕的叶爱卿,这个,是皇上的私赏,无论拿出来的东西怎么样,那都是宫里御用的,对于臣子来说,就是皇恩浩荡,天大的荣耀。
至于官职上,明宗让霍相牵头,阮相、顾尚书为副手,三个配合着,拟一个给叶爱卿升官封爵的方案,尽快上报。
大伙一看,这仨人选的,霍相,成天一口一个“小七丫头”叫着,看着叶七七的眼神儿都透着慈爱,估计比看他自家的孙女儿还亲呢;阮晗、顾仙儿,那两个明晃晃就是站在叶侍诏一边儿的啊,而且私下里,虽然不知道是从哪里论的,但都以叶七七的“亲娘舅”自居啊。这就三个人凑到一块儿,那就不可能是升一阶两阶那么简单了。
而且,皇上说的是“升官赐爵”,这官儿,官员们凭着政绩、凭着关系还好升,可这爵位,那可是皇家子弟的专属啊,也有极少数皇室之外的官员得到过爵位,但那都是对大魏立下了不世之功的。
从负责此事的人选,到“赐爵”这两字,无不让在场的官员们感受到,明宗对这位小侍诏的看重。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明宗又叮嘱了儿子几句,说天色也不早了,宴也吃了,两样大礼也都看了,就让各位大臣都散了,回去陪自己的家人,过中秋。
明宗和王娘娘走的时候,心情都挺不错,在得到“手雷”这个国之重器之外,也都有了些身为父母,见到儿子长大了,有出息了的那种骄傲之情。
说到底,这“手雷”的功劳里也有小皇子一份儿,虽然因为年纪小,而且是皇子身份,基本上是赏无可赏,这爵位神马的也没法儿升,但终究,也在群臣中露了一回脸,争了一回颜面。
霍仲远、顾仙、阮晗三人也挺高兴,朝臣们当中,有些中立派的,或是倾向于“保皇党”的,也都挺为大魏高兴。
但以上所有人的欢喜却都比不上一个人的兴奋,这个人就是朱大将军的妻子,林氏夫人!
朱大将军回府后,将今天宫里宫外发生的事儿,和夫人说了之后,林氏立即就乐得从椅子上直接站起身:“老爷,大喜呀,这是大喜事呀!”
朱大将军一捋胡须,道:“夫人说得甚是,这叶侍诏,就是我们未来的儿媳,果然是个奇才,一个小娘子,竟能制出堪比天雷的物件来,据说之前还造出了什么神弩,连王玉祥那老儿,也交口称赞,那老头儿是个犟的,除了当年的战神,就没见他夸过什么人。圣上也是龙颜大悦,说要给叶侍诏封官赐爵呢,以我看,这官爵准小不了,如此一来,在身份上,也算配得上我们朱家的门弟了。”
林氏一听这个,急了:“老爷,您这话,说得糊涂啊!”
朱大将军——糊涂,我怎么糊涂了,自己家儿媳妇,当上大官儿,再加个爵位,这是不是好事儿么
林氏向身边的常娘子使了个眼色:“去和外边说一声,家宴晚一点儿再摆,我和老爷有话说。”
常娘子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从外面把门带上,传了下人来去通知厨房,自己站在门外,不许任何人靠近。
屋里的林氏,便开始给朱大将军分析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