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远翻白眼,他可信了她的鬼话!
慕北倒也不管秦远到底是相信还是不信,那些在此刻都显得并不算重要。
她只取了一则信件递给他,道:“你先瞧瞧这个。”
秦远狐疑的接过,本能有了危险的嗅觉,“烫手山芋”
慕北笑了,“放心,我们怎么也算朋友了,不坑你。”
秦远呵呵笑两声,不置可否,拆了信笺,一目十行的看。
最后嗤笑一声,“天降祥瑞也就骗骗无知老百姓了。”
慕北哂然,“可不就是无知老百姓最好摆弄”
秦远摇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慕北,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寒凉锋锐。
“为什么要给我看这个”他问。
慕北低笑,眼中淡淡一缕伤怀,“我义父的死也跟这群叛军有点关系,我查了很久了,但他们行事一直都很谨慎,若非义父临终留言,我都会以为我找错了仇家。
这次因为琉球兵马流窜沿海各地,他们才露了马脚出来,我没理由放置不管。
何况,我是南阳人,还能任由了他们在我的家乡搅风弄雨
这段日子相处下来,我觉得秦公子你也是个懂仁爱的君子,应该不会袖手旁观吧
如此,你我目的一致,同仇敌忾下,何不合作灭了那南阳毒瘤,还南阳郡一片太平清明”
秦远盯着她,仿佛在思量慕北话里真实性,“只是这样吗”
“不然”慕北反问,“你觉得还应该有什么理由吗”
“他们为何要杀你义父”秦远冷静的询问,慕北这话初初听着大义凛然,沸腾人心的,实则漏洞百出。
慕北挑眉,“引发内乱,坐收渔翁之利,我安宁水寨的强大,整个南阳可都有目共睹的。”
秦远摇摇头,没说信,也没说不信,“这种事情,你该去找南阳王爷商量合作,而不是找我。”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
慕北眨眨眼,有些狡黠的感觉,“何出此言”
该装傻时就装傻,一点不带含糊的。
秦远笑眯眯,但温度极低,“剑一。”
沉沉吐出两个字来。
慕北摊开手心,“不认识。”
直截了当,干脆利落。
秦远眉头跳了一下,无奈,“吃力不讨好,我为什么帮你”
“因为,你可以呀!”慕北闲闲地回答道,很是云淡风轻,就跟谈论今天天气好不好一样。
秦远又盯她一时,把信再看了一遍。
然后折叠好放回信封里。
“这么笃定我会帮你”
慕北摇摇头,“不是笃定你会帮我,而是笃定你不会坐视不理。”
一个可以为了自己一时兴起而投笔从戎近十年的人,一个可以对云辰那种叛将都数年如一日的相信的人。
必是心怀天下,有家国大义之人。
面对即将爆发的民愤解决与否的选择题,只会有一个答案。
“这事儿我做不了主,孟将军也做不了主,必须要南阳王爷首肯。”秦远如是说道。
南阳郡的家事,他一个外人,连同慕北这么个海盗头子,没资格插手。
慕北摇摇头,“南阳王府不会参与进来的,否则这群人也不至于猖獗这么久。”
不是王府拿他们无法,而是不能轻易出手。
牵一发而动全身。
秦远拧了拧眉毛,瞬间明白了慕北的意思,吐出一口浊气,内心难免烦躁。
天下是皇家的天下,南阳王府只是臣子罢了。
何况王府两代都乃军功出身,与各大世家相比,根基不深,但权势已然滔天。
此种情形下,哪怕只往前进一步,那都是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何况是搅和进这等叛逆之事,那何异于自掘坟墓
毕竟,帝王荣宠终究不是立世之根本,不可没有,但也不可依赖。
见他表情如此凝重,慕北笑了,打破这略沉重的气氛,道:“你应下便好,南阳王爷我去知会一声,明面不能动,但你都管闲事了,王府扫弄下门前雪也算不得错处,没人能揪扯。”
秦远失笑着摇摇头,反问:“南阳王府尚知避其锋芒,韬光养晦,我反倒要锋芒毕露,去得罪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南阳权贵”
慕北轻轻而笑,“能者多劳,何况你也需要这些功绩,亏不了你的。”
秦远几近无语,“好吧,你说服了我,互惠互利,希望我们的合作愉快,慕姑娘。”
慕北打了个响指,哈哈一笑,“重新认识一下吧!我姓慕,名北,字言箐,年方十八,无父无母,收养我的义父三年前仙逝,下有一嫡亲胞妹,貌美如花,秦冬郎,以后就要同朝为官了,还望多多指教啊!”
秦远微怔,她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小字的
当初及冠礼上,他因为云辰而闷闷不乐,中途就退场了,纵马去了北疆见人。
后来又毅然决然投了军。
一晃就是这许多年。
他都快忘记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小字。
冬郎二字从慕北口中说出,恍如隔世,大梦未醒。
胸中情绪沉沉浮浮,秦远眼睛忽然一眯,声音带着模棱两可的糜哑,“你姓慕”
慕北抬抬下巴,“不错,我姓慕。”
“上一任水寨寨主,也就是你的义父,他姓杨”秦远接着问。
慕北点点头,“正是,我义父杨勇的名号十年前就天下传扬了,南海第一侠,文韬武略,重情重义。”
秦远低笑,“慕言箐,以后同朝为官,请多多指教。”
明白了慕北的意思,秦远难得有了志同道合高山流水的感觉。
此次把南阳困扰多年的叛贼给解决了,秦远身上的功勋可就足够比肩王侯。
已有秦相位居文臣巅峰,再出一个秦远站到武将榜首。
这功劳可太盛。
要么秦相就此告老辞官,要么秦远就此卸甲归家。
而秦相正值盛年,且摄政王势大,唯有秦相可抗衡一二。
所以,最后的结局就只能是秦远杯酒释兵权,挂闲职,长留京都。
这便是世家子的无奈啊!
出身好,青云路,但也只能子承父业。
另辟蹊径的话,也不是人人都有秦相或者南阳老王爷的时运相济。
这么一番想来下,慕北叹息里不禁多了些惆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