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是一般不上山,二般三般的都好几年了也不见往山上去过啊!
老爷子年纪大了,在家里就是享福,吃好的,什么活儿都不用做,每天拿着他的烟杆往村里大树底下跟村里的老人一坐就是一天,不到吃饭点不回家。也就是每年在卫家的时候干点活,其他时间那真是老太爷的生活!这样的人你指望他进山打猎别开玩笑了!
然而,虽然卫氏这般说,卫氏的娘刘娇和卫家其他人都不放在心上。
“一个丫头片子,不听二舅的话,她还能造反不成。妹妹你就是心思多,被庞氏那老女人压制住了。”
卫氏的大哥卫宝柱凳子上一坐不在意道。
卫氏的二哥、二嫂也出来了,同样也是对卫氏的话鄙视,没有以前招呼这个小姑子热情,不过,也没开口讽刺这个小姑子,毕竟家里还指望这个小姑子从殷家往娘家拿东西呢!
“行了!你就是想的多,胆子小。有那老头在,你就躲在后面就是,我也不指望你。”
刘娇检查了下闺女拿来的野鸡肉,心里想着晚上可以好好吃一顿了,吃了这多天的粗粮嗓子都剌坏了。
别看刘娇嫁的丈夫同样是乡下人,可卫家曾经也是远近闻名的富户!刘娇的丈夫卫安升上过学堂,家里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堂读书,这在现代人看来是最正常,可是在古代能让孩子上的起学堂的人家那是什么人家那是有钱的人家才能上的!
虽然最后卫安升也没读出个什么名堂来,不过,就凭着他读过书,卫家的家境,说是能娶地主家女儿都使得的。而刘娇能嫁进这样的卫家,那长相姿色肯定是要出众才行。
刘娇年轻时候的姿色却是不俗,小小年纪就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村花。她在家的时候她爹娘因为她的好容貌过的比刘家的儿子都不遑多让,甚至更好。所以从小是没吃什么苦的。之后嫁进卫家,卫家家境好,那更是享福。
只是,这福气没享多久,卫家爹娘就先后离世,剩下卫安升不懂得打理家业不说,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诺大家业很快被两人败去大半,卫安升还生了病,更是雪上加霜。之后就是刘娇勾上老爷子,这才慢慢地稳定下卫家来。
不过,要说吃苦刘娇是从小就没怎么吃苦。除了梁兵越过边关那几年吃了些苦。不过后来稳定下来有老爷子拿着家里的东西支撑着,她依然没吃苦太多。这次天将大旱弄得她倒是吃了好些天的粗粮了。
真是吃不惯!
而卫氏听她娘的话还不肯消停,卫氏顿时急了,“娘,您还让不让闺女过了老爷子再这么闹下去,即使我一点不插嘴,碌哥又不是傻子,他能不知道是咱家在后面祸的,他能不迁怒我吗还有孩子们,本来就跟那老婆子比跟我亲,您还让不让我在那个家里过了”
“嗨,你家过不过死妮子,你别忘了这也是你家!哦,你就顾那个家,不顾你老子娘兄弟的家啦你别忘了谁生的你,养的你!没有我们哪有你享的福!还过不过拿不过了威胁你老娘,能耐了你!
好了,还有没事没事的话赶紧回你那个家吃香的喝辣的去,你娘家穷的很,现在可管不起你饭!”
卫氏回了娘家不到半刻钟,别说喝口茶,连坐下她娘都没让她坐就撵她走,卫氏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不值得。
“行,我待会儿走。不过,还是提醒你们一句,粮食省着点吃,我婆婆那个人向来说话算话,你们要是不精打细算着,到时候真没粮食了可别真都指望老爷子。”
说完这句话卫氏两手空空甩手离开。而对于这样回家卫氏已经习惯,往常也是这样,她从婆家往娘家般东西,搬多少娘家收多少,从来没说给她回去的时候带点回礼回去的。
而对于卫氏的话卫家虽然没人放在心上,然而刘娇到底是放了一点心思在,晚上的时候再做饭就控制了点量,没有之前外面人家都半饥半饱,而卫家却是每顿都八九分饱。
“娘,您还真信了妹妹那话我看,她就是被那老婆子吓住了,二舅什么人贴补咱家这么多年那老婆子还不是一声不敢吭!哼,也就妹妹大惊小怪!”
卫氏大哥一见今晚饭食少了就不高兴的对他娘刘氏道。
“那也不好说,毕竟现在这么个天气。再说了,你妹妹有一点说对了,那老东西如今老了,他那几个儿子却是正壮年,谁知道老东西能不能硬得过儿子,还是做两手准备的好。”
别看刘娇一直坚信老爷子放不下她,摸摸自己那不再年轻的脸,即使她好好保养了,可皱纹还是爬满了脸颊。毕竟不是人家大户人家不出门的夫人、奶奶,风吹日晒的五十多岁的人能好看道哪儿去!
早就不是年轻时候那个娇艳如花的表妹了,唉,老了啊!
殷槿这边丝毫不知道卫氏回娘家说的话,也不知道卫家之后的事,她说了不上山打猎了就不上山。
下定决心不再惯着老爷子,她要是轻易就打破了自己说的那怎么行!
只是,不上山在家里实在闷不说,还热!他们三房这边的屋子靠西边,因为是扩建的屋又矮又小。夏天躺在屋里炕上就跟进了蒸笼一样,她才换上的棉布睡衣很快就打湿,感觉拧一拧都能柠出水来了。
唉这都九月下旬快十月了啊这天还要热到什么时节去想念现代的空调和冰柜。如果有一条件的话,她现在恨不得整个人钻进冰柜里去,把自己冻起来也好过热死啊!
可惜,一切只能想想了。
一边手里给午睡的小妹月儿打着扇,顺便自己也扇扇,一边还听着旁边屋里小弟和儿时不时的哭声,以及她爹小声的哄声。
自从热了之后她爹娘就把睡在这屋的小弟接到身边去睡,一是给她们姐妹俩腾地方,睡的宽敞些;二是和儿还太小,晚上热了就哭闹,父母当然不会只顾自己睡,让两个孩子哄弟弟。所以,夫妻俩就把小儿子接到自己那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