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弄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工作组入驻红星厂的第五周。
一个多月了,十几个人带着抽调和借调来的干部,整整在红星厂查了一个多月了。
结果如何没有知道,但大量的资料调查和走访,所有人都看到了。
厂领导们从最开始的惶惶到现如今的习以为常,早就恢复了一贯的冷静和从容。
上面是如何布置的,他们不清楚,但总不能听龙叫就不过年了。
年底了,业务、财务、销售等等,各部门、分厂忙了个四脚朝天。
幸亏今年各机关单位的人员呈现爆炸式增长,应对今年的总结显得并不是那么吃力。
当然,关于兼并工作的整理和整顿工作还在继续,红星厂在人事整顿期间还派驻了一些工作组下到分厂。
目的是要帮助这些新兼并和成立的工厂完成机关和人事管理制度变革。
要符合红星厂现有的管理节奏和工作制度,从根本上保持一致。
这有利于未来即将开展的集团化工作,更要在红星厂晋级时交出一份光彩夺目的答卷。
所以,即便是年关岁尾,人力充足,可机关上上下下还是显得聪明。
这可不是做给工作组看的,更不是做给领导们看的。
为了尽快完成扫尾工作,推动各项指标在最后半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冲刺,全厂上下团结一心,迎接新年。
在这份忙碌当中,工作组的工作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
甚至当看见工作组组长杨骏整天跟在李学武的身后,大家还忍不住地在工作之余调侃起了两人。
而李学武也被大家玩笑,说上面的领导器重他,这是要进步了。
狗屁吧,李学武现在真想掐死杨骏,这狗东西周日并没有吸取教训。
他都已经明确表示不喜欢他跟着自己了,这人像赖皮缠似的。
新的一周,新的工作,不变的是他屁股后面的尾巴。
李学武也懒得搭理他了,该怎么做事就怎么做事,不能被他影响到。
至于说杨骏是什么心思,到底是像周末他表达的那样,想要通过李学武的视角看看红星厂,还是别有目的,李学武都不怎么关心了。
早晨他到办公室的时候,杨骏已经给自己泡好了热茶,一进屋便见对方捧着茶杯坐在沙发上品茶了。
李学武能怎么办,总不能在门口立一块牌子,杨骏与狗不得入内
他只是笑着打了声招呼,然后在彭晓力的帮助下开始处理公务。
早晨这会儿来汇报工作的主要还是副组长于德才,以及各部门有要紧事务的负责人。
他早就在办公制度推广是强调过了,不希望各科室有申请签字的事频繁地出现在他办公室。
有申请需要签字的,每天早晨或者中午交到综合办,由综合办统一交给彭晓力来安排审核。
不要对纸质办公太过于自信,李学武刚刚接手保卫处的时候,很多提交上来的申请都有错误。
小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申请报告上。
四十米长的大刀,五厘米高的冰箱,这种笑话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而这种申请,谁签字谁就会成为大笑话,甚至有的领导连成串地变成笑柄。
你说后世那些裁决书上出现的错误,是书记员打错字,没检查吗
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她检查了,也有可能疏忽了。
领导在审阅的时候马虎,没注意,就签发了,结果贻笑大方。
在李学武变更了保卫处办公制度以后,这种情况基本上没再出现过。
在他审阅签字以前,综合办在收集申请的时候会提醒出明显的错误。
到了彭晓力那里,会对一些较为隐蔽的错误和不可能通过的条件进行标注提醒,然后退回重报。
真正到了李学武案头上,基本上都是符合标准的,没有常识错误的。
而周一这天,杨骏便仔细考察了这一办公制度的优秀性。
彭晓力把所有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重新排序,甚至精确到了时间点。
而李学武能在很短的时间获取到必要的信息,快速地对相关文件进行审批和处理。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办公室不时地有人进来汇报工作。
甚至有一些特殊申请,是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亲自提交上来的。
在审阅申请的过程中,负责人也要接受李学武的问询。
杨骏仔细观察了李学武的工作状态,他基本上是没有停顿和休息的。
也就是说,从早晨上班进屋以后,他就坐在这里,一份份文件提交到他的手里,再回到秘书的手中。
办公桌左边厚厚一摞,慢慢地削减,转移到了右边。
然后右边的文件,经由秘书处理,或是归档进柜子,或是带出去交给综合办以及其他部门来处理。
这期间,办公桌左边的文件也许会增多,因为有管委会领导的秘书把相关的文件递交过来。
李学武不仅仅要负责保卫组的工作,还要负责管委办组织协调工作。
他要处理的文案工作每天都特别的多,如果不是有熟练的秘书,优秀的制度,恐怕干九九六都完不成。
可就是这种李学武和彭晓力早已习以为常的工作节奏,却是正经地让杨骏震惊了一把。
他就坐在李学武的对面,李学武看没看文件,工作态度认真不认真,一目了然。
甚至拿了李学武批阅好的文件仔细查看,他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思维之敏捷,思想之先进,能力之超群,业务之精湛,让杨骏汗颜。
这样牛哔的年轻人,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听说是听说,眼见为实。
以前老有传言说,z先生的工作效率就特别的高,有耐心是一方面,工作方法就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再看眼前这位李副主任,工作起来,颇有一种渊渟岳峙的感觉。
当然,站在杨骏的角度,他只是惊艳于李学武这么年轻就拥有了这份气度,而非没有见过能力或者世面。
一个老头开着法拉利,和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小姑娘开着法拉利,谁更让你眼气
答案当然是都特么眼气!
因为站在路边看的人没有法拉利,可如果你开的是保时捷呢
那没说的,老登早晚要死,奋斗一生了,万年享受一下值得原谅。
换句话说,二十岁的小姑娘……那车不是亲爹的就是干爹的。
人心如此,杨骏也会这么想。
看李学武如此优秀,内心难免要嘀咕:他的家庭如何,岳家如何啊
-----------------
“这一次改款换代是全面的,”王志站在方桌前,依照桌子上摊开的设计图纸,给李学武介绍着情况。
李学武的办公室不小,当初设计的时候就是依照高标准来要求的。
办公桌、沙发、茶柜、文件柜等等,最近因为需要又添置了大方桌。
为什么要添置一张大方桌呢
因为这间屋子里没有地方铺看图纸,而李学武又经常要看设计图纸。
包括工程、机械、建筑等等。
方桌很大,图纸铺开一目了然,没有准备椅子,这样站着看方便。
这就像一张沙盘,只不过他不需要打仗,看图纸就够用了。
围在桌子旁的有李学武,有夏中全,有车辆研究所所长王志,以及羚羊项目的相关设计师。
当然,也有跟屁虫杨骏。
他是不懂设计的,他也不是来看图纸的,他是来看这些人的。
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察其所安,这是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个管理体系必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