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抉择再现,天姿卡片 (第2/4页)
愤怒的小疯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小子,谈何能让如此猛将效忠
“好,既然云长想要知道,那我就和你说上一说,不过,今日之事,万不可被第四人知晓!”
刘昊满脸微笑转瞬消失,变得凝重无比,郑重道。
“嗯”
看着刘昊严肃,关羽一愣,随即郑重点头,满脸冷漠,森寒道:
“主公放心,今日主公之话,有第四人知道,末将劈了这黑厮!”
“噗~”
一旁被五花大绑的张飞,听到关羽森寒的话,身体顿时一抖,顿时委屈了。
只是,张飞想要说些什么,关羽一记冷漠的目光看来,身体顿时一抖,话到嘴边,立即吞了下去,但又不甘心,满脸涨红,反驳道:
“那、那,红脸…要是你说出去了呢”
听到张飞的反驳,关羽再次冷漠看了张飞一眼,冷冷道:
“我不可能说出去!”
噶!
张飞麻了!
傻眼了!
看着张飞被关羽吃的死死的,刘昊微微摇头,摆了摆手,淡笑道:
“好了,云长,其实你们的担心我懂!”
“你们的担心,无非是两点,第一黄巾败亡,我刘昊是黄巾二号人物,打死了黄巾标签,朝廷不会放过我!第二黄巾胜,倘若以后真的推翻朝廷,也应该是一号人物张角坐江山,那样的话,我刘昊岂不是真的是背叛刘氏了”
刘昊淡淡的声音响彻。
让关羽、张飞齐齐静了下来,更加不解的看向刘昊。
既然刘昊都知道。
那还为何要接受张角的封赏,而成为黄巾二号人物
“只是,你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啊!”
“第一点黄巾败,既然我刘昊投身黄巾,借助黄巾的名头扩充势力,那么,如果朝廷有实力想灭了我刘昊,就能把我刘昊当成黄巾,把这个黄巾标签在我身上打的死死的,不论我如何洗,都没用!”
“所以,对于朝廷来说,黄巾,只不过是一纸名义而已!”
“第二点黄巾胜!”
说道第二点,刘昊眼中浮现一抹璀璨的精光,语气充斥一抹激昂。
顿时吸引了关羽、张飞的注意力。
“黄巾胜不,黄巾根本不可能胜,黄巾只有败亡一途!”
“但,既然黄巾必败,那我刘昊为何还要接受张角封赏,乃至接受赐婚,而成为黄巾二号人物你们应该知道黄巾横行八州,民众高达数百万,这可是一股强大力量啊,黄巾败亡,但,如此庞大的黄巾,却是根本不可能剿灭啊,最可能的结果是,朝廷灭了张角、波才、张曼成三大主力黄巾,灭了四、五十万黄巾,但,剩下的百万、数百万黄巾,却是会潜伏、散布整个大汉十三州!”
“我刘昊为何要成为黄巾二号人物那是高祖皇帝托梦了,他言,不出几个月,张角必定死亡!”
说着,刘昊脸上浮现一抹冷笑,继续道:
“你们说,黄巾一号人物张角死了,那,潜伏、剩余的数百万黄巾群龙无首,会听谁的”
“黄巾败亡又如何”
“我刘昊身为黄巾二号人物,张角一死,黄巾中,我刘昊最大!倘若时机成熟,兵甲齐备,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之际,我刘昊振臂高呼,分布天下的黄巾旧部,会不会响应者云集”
“如此,我刘昊本就兵甲齐备,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再有数百万黄巾响应,大业岂不可期”
刘昊铿锵有力、条理清晰,井井有序的的话音落下,响彻牢房,张飞、关羽两人直接傻眼。
他们听到了什么
高祖皇帝刘邦托梦,言,张角几个月必死
张角一死,他刘昊一跃成为黄巾一号人物,他日可号令天下数百万黄巾
这………这
关羽、张飞面面相觑,刘昊一番话,让两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但,还是有点不可思议。
张角真的会在几个月内死去
倘若,张角死,无疑,刘昊身为黄巾二号人物,绝对是黄巾的最高领导人,名正言顺,更何况刘昊还是圣女张宁的夫君。
数百万黄巾都成了张角送给刘昊的资产了,并且,还送了一个绝色美女。
但,问题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张角真的会死
“主公,真的是高祖皇帝托梦”
关羽满脸惊喜,倒是激动对刘昊肯定问道。
“是,并且,高祖皇帝言,张角在半年内,必死!”
面对关羽询问,刘昊肯定回答道。
张角会在什么时候死
八月到十月之间!
更可能是根本没到九月!
这是历史上张角病死的时间。
而如今已经是三月中旬,张角的大限绝对没有半年了。
当然。
他刘昊穿越过来了。
可能会有变数,张角可能不一定病死。
但,那又如何
只要他刘昊不参团。
在边疆幽州猥琐发育。
朝廷正在和张角、波才、张曼成大战,就不会出手,奔赴边疆打他刘昊。
毕竟,张角、张曼成、波才三路大军,就在洛阳外不远。
所以,面对朝廷力量的猛攻,就算张角没有病死,半年内,巨鹿也必定被攻破,张角还是会死!
他刘昊猥琐发育。
而朝廷和张角大战,结束后,朝廷变虚弱了。
那时候,他刘昊强大了,才是他刘昊横行天下的时候。
嘶嘶、
牢房内,听到刘昊确定的回答,关羽却是倒吸凉气,满脸的振奋、激动。
显然关羽已经相信刘昊说的高祖皇帝托梦张角半年内必死的言论。
跟着刘昊那么长的时间,关羽已经感受到刘昊的种种不凡之处了。
并且还非常的信服!
如何解释
高祖皇帝的庇佑!
“主公,是云长鲁莽了,主公要打要罚,云长绝无怨言!”
关羽对刘昊拱手,大声羞愧道。
“啊…这,红脸,关羽,你这就相信了”
看着关羽对刘昊请罪,一旁的张飞却是迟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