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恭喜公子,贺喜公子!”
白衡等人刚走,就听阳老如此恭贺,这让尉长青有些猜测的同时又有些许茫然。
“喜从何来,让阳老如此!”
阳老来历特殊,在尉长青眼中,从小便是个神秘的存在,直到始皇帝言说开万法会,与炼气士论道时他的身份才初现端倪。
炼气士。
这垂垂老矣的老者便是炼气士之一。
始皇帝遍寻天下而不得的修行之士就游戏于尘世之中。
人说大隐隐于市,也许说的就是阳老这类人。
但阳老又与其他炼气士不同,他贪图富贵荣华,享受声色犬马,不然也不会从他爹了。在他心里,阳老的价值又贬了,尤其随着所遇炼气士越来越多,这种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真正的隐士是如何作为,尉长青心中自有判断。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这样的人,才算真正的隐者。
阳老并不清楚在尉长青眼中自己的价值。
他笑着向尉长青说着:“一个不世出的英才还不值得贺喜吗”
“阳老说的是……”
“白衡,我见他经络先天疏通,气于体内自行周天,此等人,一旦开始修行,修行一日,堪比他人修行百日。这难道不值得贺喜吗”
尉长青脸上挂起了笑容,随手捡来的逃犯居然是不世出的天才,怎不令他欣喜。
而此时,他们眼中不世出的天才才将将出了房门。
这是他来到秦国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他刚起床,便有婢女为其整理衣冠,准备洗漱所需,如果需要的话,白衡甚至不需要做什么,一切都可以被婢女安排的明明白白,但他不需要。
白衡向婢女问询了有无藏书,而后就到了这儿。
藏书并不多,在二层,大概数百竹筒,还有一两百张黄绢纸。
白衡居高临下往下看,婢女抬头微笑。
藏书所在为山水居中庭,门匾文字看不懂,白衡入了此间,便开始寻找秦国小纂。
始皇帝焚六国之书,使天下皆习秦纂,通秦史,但文字这种东西,是无法灭绝的,只会因为认同而被舍弃。
小纂最多,多是些医术,史实,还有法家之言。
这看的白衡眼前一亮,既有法家典藏,也必然会有儒家经典,《诗》,《书》等等应也会有。
而事实是白衡想多了。
始皇所焚藏书中,《诗》《书》都在其上。
传闻中,儒家经典《乐》便是在这焚烧文字的火焰中消失,于是六经变为五经。
白衡找了很久,才找到一本他还算看得懂的典藏。
白衡从仅能认识的几个字判断出眼前这篇是什么。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这不就是自相矛盾的故事吗
《韩非子》
竹筒上只有寥寥百字,书旁是读及此处的感想。
感想并不曾引起白衡注目。
他找了附近竹简,未曾有其他寓言故事。
看来这只是残篇。
却也让白衡欣喜若狂。
他比较着记忆中文字与现有文字。
整整一个上午白衡都泡在书海之中,婢女喊了好几遍也没能让他缓过神来。
太阳西垂,红霞漫天,白衡腹中饥渴,才顺着阶梯走下来。
一旁红木桌上摆放着两个食盒。
食品简易,荤素都有。
随意吃了一些,味道还不错,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吃。
还以为古代调味品少而菜肴难以吃食,看情形是白衡想多了呀。
晚些时候,白衡出了中庭,回到自己房间之中。
灯光下,取出一片木板和小刀,和秦国的读书人一样,在木板上刻下文字,在旁附上简体字。
也多亏了平时有看过几篇书,一些寓言故事记得牢靠。
居然还有楚辞,这是白衡所想不到的。
但仔细想想,似乎也正常。
这已不是只有老秦人才能生活的秦地了。
原楚国人行至此处,兴致所起,以亲小纂誊写楚辞也不一定。
当然,这里的楚辞并不完整。
这让白衡起了心思,我若是先于刘向将这些散落的楚辞编纂成集,是否会青史留名。
白衡甩了甩脑袋,好像能听得到脑中水声。
一连三天皆是如此。
白衡掌握的秦纂已有五百之多,这放在现在,妥妥的读书人。
还好他穿越的只是秦朝,习得是小纂,若是先于秦,周天子之下,那估计就完了。
周时用的多为金文,与甲骨文类似,是象形文字。
而秦纂勉强还能看的明白。
与后世繁体字字形差距不大,他自己就认得不少。
倒是魏国纂书白衡尚不曾发现。
是秦地少有还是彻底消失,白衡也只能将骨片好好的藏着。
像往日一样,白衡从藏书之所回来,准备坐下来誊写秦纂,便听得敲门之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