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云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谓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者撰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他想要怎么摸黑朱允炆和他身边的臣子都可以吧!”就算没有罪,都能编织出莫须有的罪名来。
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爱国名将岳飞,不就是死于莫须有的罪名之下吗?
淳雅一直都对这段有名的叔侄皇权之争充满好奇,正好眼前就有一位亲眼见证过这段历史的‘明朝古人’,淳雅很想从燕昭口中求证,了解这段历史的全部真相。
“没想到闻闻,居然也会对这些历史感兴趣!”燕昭语气有些沉重的叹惜道:“皇权争斗,哪有什么绝对正义干净。处在那样的位置,身为皇子,对于至高无上的皇位,心里又怎么会毫无念想?
如果心里真的没有一丝争权夺利之心,多那个天下唯一的至尊之位没有一丝觊觎,没有野心,最终又怎会坐上了皇位?无论如何,永乐帝抢夺侄子的皇位,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齐秦、黄子澄等建文帝心腹权臣,算不算是奸臣?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看法,各为其主,所站的立场自然不同。成帝想要取缔文帝的皇位,出兵发动战争,总要打出一个名正言顺的名义,不然无缘无故的发动战争,名不正言不顺,如何取信于天下百姓?
叔夺侄子皇位,本就让人诟病,要是再没有一个好听的名义,不就真成了叛乱谋逆,虽然本质上都一样,不过扯出个旗帜,脸面上也好看一些罢了。”
这也是身处现代,要是在当时,燕昭可绝不敢如此直白的跟淳雅谈论帝皇!
所幸,现代言论自由,帝皇都成为了过往历史,作古的皇帝,自然只能任由后人自由评说。
“成帝与文帝比起来,倒不是说文帝的政治谋略就比成帝差,文帝是一个很有雄心抱负的帝皇,但是他到底年轻气盛,行事太过激进了些。
刚刚继任皇位,便立马着手削藩,这绝对是不明智的。初登皇位,最重要的是稳定朝局,安抚宗室权臣,立威施恩,稳定人心,坐稳皇位要紧。
文帝在皇位都还未坐稳的情况下,便急切的主张削藩,如此重大的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会动摇朝廷根基国之根本。
削藩牵扯到了所有藩王的利益,而且这些王爷之中,多数都是文帝的叔辈,甫一上位,侄子就削皇叔们手中的权利,就情意上来说是无情冷血,是对叔伯长辈的不敬不恭。
而就朝廷国策来说,削藩的确更利于中央集权,当然对藩地的普通民众来说,也是有利的,一旦削藩,少去了藩王的剥削,赋税必然减轻。
但是文帝太过急功近利,动手急躁了一些,削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用强硬手段,这样很容易引起强烈的反弹,藩王的群起反抗。
只能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方为上策。汉武帝的推恩令便是极为成功的范例!文帝比成帝差就差在,不够成熟老练,论起对大局的把控,成帝很明显更沉稳,更懂得帝皇平衡之道!”
姜还是老的辣啊!
心静的人可以把控全局,越能把控全局的人心越沉静,性情也越稳!越是混乱,越是要稳住阵脚,才不会慌乱中作出错误的决断。越是稳得住,不动如山,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文帝在占据绝对有利的情况下,居然那么轻易的就被成帝夺取了江山,谁的手段更胜一筹,显而易见!
“这么说起来的话,相比成帝的沉稳老练,文帝就是个热血冲动的毛头小子。也怪文帝自己心不够硬,如果当时就在帝都将朱棣囚禁之时,就狠心将之除去,斩草除根,也不至于放虎归山留下无穷后患,最后白白被朱棣夺去了帝位。”
据史记载,朱棣被囚帝都,最后是装疯才得以逃出,保住性命。由此可见,文帝的心的确不像个无情帝皇那么冷硬,要是当时文帝与成帝移位而处,朱棣绝对不会因为文帝疯了而放过他,必然会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燕昭哥哥,那你知道文帝最后到底是自焚身亡,还是仓皇逃出了宫了呢?他还活着吗?或是在朱棣攻进皇宫,就已经被他皇叔杀害了?”朱棣比朱允炆可心狠多了,他怎么可能给他侄子留条命。
建文帝败给明成帝朱棣之后,最后的结局成迷,现代史学家们也是众说分明,有的认为文帝已在朱棣逼宫之时就自焚身亡,也有认为自焚的不过是替身,建文帝已经成功逃出宫,之后与跟随在他身边的心腹大臣,一路辗转逃到了安徽,还在徽省黄山隐居了数年。
“不清楚!皇室隐秘,身为臣子不宜过于深究太多!”
有一句话叫做,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燕昭不知道也很正常,靖难之役当时燕昭还是母亲肚中的胎儿,他的父母,又被其祖父赶回了昌州祖籍老家避祸,知道的一些关于靖难之役的事情,也是事后,听他祖父讲解分析过而已,更详细的内幕,他也不甚清楚。
“哦!连你也不知道啊!看来建文帝生死之谜,永远都无法揭开了。”
淳雅为建文帝感到可惜,堂堂帝皇,最后却落得那般境地,犹如丧家之犬,四处逃命,死后尸骨,都无法名正言顺的葬入皇陵,得到皇帝应该得到的待遇。
燕昭也只为建文帝叹惜不值了一下,便不欲多谈及那场混乱惊心动魄的靖难之役,天家之争殃及池鱼,当时帝都死伤了多少无辜百姓,就连许多名门世家都没能幸免于难。
战乱之下,人们的生活又怎么可能安稳,人心惶惶!
果然应了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国家兴亡,最终受苦的都是最无辜的百姓。
“闻闻,你觉得《皇权》这剧本如何?值得投资吗?”燕昭问道。
他也看过整部剧本,在他看来,这部剧写的跟真实历史还算基本相符,并不是胡编乱造,将历史改的面目全非,基本还原了整个历史。
不过以燕昭的眼光,他是看不出剧本的好坏的!
“《皇权》框架构建很好,题材也与其他历史大剧不同,算是独辟蹊径。无论从戏剧的矛盾冲突张力也好,还是人物的刻画,再加上合理又有逻辑的情节,环环相扣,情节紧凑明快,毫不拖泥带水。
就连每个人物的台词,都经得起反复推敲,非常的精炼,单单就剧本本身而言,这部《皇权》的的确确算得上是完美无缺。
张导成名已久,得过无数国际大奖,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导演,以他的执导能力,精益求精对作品负责任的态度,我相信张导一定能拍好这部《皇权》。只不过,在选角上要多费些精力挑选了。”淳雅中肯的评价,对《皇权》极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