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溜达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笔筒在收藏界是一种比较模糊的物件,因为发明的年代并不确定。

有专家觉得笔筒应该是三国时期发明的,证据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陆玑的一本书,叫《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

其中有“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这么一句,但并没有佐证可以证明这里的“笔筒”就是后来我们用的这种笔筒。

还有一种说法,瓷笔筒是宋朝发明的,《中国古陶瓷图典》中有一句“笔筒,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始见于宋,流行于清,器型似筒状。宋代笔筒口径较小,传世不多”。

证据应该来自《致虚杂俎》,“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

但实际情况是一件没有发现,别说传世的了,墓葬出土的都没有。

目前有发现,时间最早的笔筒是明朝的,不过存世量极少,每出现一个,都是藏家争夺的宝贝。

再具体一点,就以清三代划分,清三代以前的笔筒,不管什么材质,都价值不菲。

清三代以后的,就不太值钱了。

之前张诺在黑市上买的那个清中期的竹雕笔筒,也就值两三万,要不是徐青杰这个大冤种……

不过眼前这个老爷子的笔筒要是清三代的,能多值点钱,因为材质是紫砂的。

如果不看工,只看材质的话,清朝的竹笔筒最多,瓷的次之,然后是木制,最后才是象牙、牛角、漆、玉、紫砂这些不太常见的材料。

所以何仁有点惊讶,紫砂的笔筒如果有好的泥料,为什么不做紫砂壶

所有主播都围了上去,何仁一看就明白了,原来这个笔筒是杨季初做的,那就不意外了。

杨季初是雍正和乾隆时期有名的陶艺大师,他也很擅长做紫砂壶,尤其是菱花壶,堪称一绝,但是他更擅长泥绘,首创紫砂色泥堆绘工艺,算是开宗立派的人物,是泥绘第一人。

所以他经常会在紫砂壶和紫砂笔筒上面绘画,尤其是笔筒,更容易画。

价格也不算低,只要是杨季初的紫砂笔筒,通常都能卖到大几十万。

辉哥看了一眼何仁,何仁微微一笑,示意他尽管说。辉哥也笑着点点头,才开口道,“大爷,您的紫砂笔筒一眼大开门,只看画工就知道是雍乾时期的陶艺大师杨季初所作。”

老爷子频频点头,显然对辉哥的说法很是认同。

女主持人看样子和辉哥关系不错,“辉哥,你能详细说说吗”

辉哥自然不会拒绝,“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个笔筒的器身是以上好的宜兴掺砂团泥为底胎,外敷一层嫩黄泥化妆土。”

范洪很兴奋,老爷子也竖起大拇哥,意思是辉哥说对了。

辉哥信心更足了,“这是典型的杨季初泥纹堆塑工艺,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在有一定温度的泥坯上,用其他颜色的泥或者本色泥堆画出图案来,效果如同浅浮雕一样。”

“大爷的这个笔筒用的是本色泥,杨季初通过泥浆的厚薄堆积,呈现出一幅山水幽居画卷。构图也很讲究,用的是平远山水法,大家仔细看,山村幽居为近景,林径蜿蜒处有茅舍聚落,深浅浮雕作树干以强调其层次感。”

“后面是开阔的江面,只有一叶扁舟,大片的留白,让人感到烟波浩渺,与中国画中山水写意精神高度契合,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何仁暗自点头,辉哥能做到全网鉴宝主播粉丝第一,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连如此冷门的工艺原理都知道,真不容易。

至于后面那段,何仁能听出来辉哥是背下来的,只要是写意山水,都能用得上……

不过现场其他人就听不出来了,他们都震惊了,辉哥长得五大三粗的,能说出这样一番话,着实不简单啊!

一冉悄悄捅了捅何仁的腰眼,“你怎么不说话”

何仁摇摇头,人家辉哥如此给自己面子,就给个机会让人家装逼呗,辉哥是老江湖,会投桃报李的……

辉哥甩了甩头发,脸上笑意更盛,他戴上手套,用目光询问了一下老爷子,老爷子一抬手,示意辉哥随便看。

辉哥拿起笔筒,立刻就翻过来找杨季初的底款,也算是开奖吧,前面说了那么多,要是底款不是杨季初,这个脸就丢大了。

不过辉哥很有信心,类似的笔筒他在好几个博物馆见过,笔筒上的画都是一样的……

结果却出乎了辉哥跟何仁的预料,底款居然不是篆体“杨季初”款,而是六字三行篆体“大清乾隆年制”!

辉哥跟何仁的眉头同时皱了起来,一冉再次捅了捅何仁的腰眼,“怎么回事”

何仁摆摆手,示意一冉先别说话,小凯倒是开口了,“刚才辉哥说了,杨季初是雍乾时期的陶艺大师,用年制款也正常。”

老爷子面无表情,只是眼神有些玩味,辉哥刚想开口说话,何仁却抢先开口了,他一拱手,说道,“恭喜大爷,您的笔筒应该是御制。”

“嗯”

所有人都愣了,尤其是持宝人老爷子,眼中精光爆闪。

“何专家是吧你为什么这么说”

辉哥想要开口说两句,却被何仁抬手挡了回去。

“乾隆非常喜欢文房用品,内务府为了投其所好,在民间搜集了大量知名匠人。杨季初作为当时最有名的紫砂笔筒大师,自然不会忘了他,杨季初也曾经在内廷任职。”

“在内廷当差,自然就不能用‘杨季初’的人名款了,而是用了统一的帝王年号款。只不过杨季初在内廷任职时间极短,所作笔筒数量也不多,所以传世极少。目前存世有记录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两年前成交的,价格接近500万,另一个是八年前成交,价格是700万。”

“不过您这个笔筒上面的画太常见了,价值就远远不如其他两个了,一百万上下吧……”

何仁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傻了。

尤其是辉哥,他是真没想到,也没见过杨季初做的帝王年号款紫砂笔筒,他先是看了看何仁,又看了看持宝人,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一诺一言越千年

一诺一言越千年

苏梓麓
一段凄美的虐恋从一句诺言开始……当苏峰把那个小少年带到苏言面前,跟她说“以后他就是你师弟了”,到后来她苦苦追寻想要找回那个烙印在她心里的小师弟。命运总是颠沛流离,再相逢时,她落魄地被拐青楼,而他贵为太子,她认出那是她的小师弟,而他早已忘了落眠山的一切,她看出了他眼里的厌弃。苏言耳边回旋着一句诺言:“诺言诺言,阿诺在前,一世护好小阿言。”她笑了,凄美如画……
都市 连载 33万字
行走诸天的道人

行走诸天的道人

清风仙长
行走在各个世界,修行其中,看千卷书,行万里路。看人情冷暖,静观世间潮起潮落。
都市 连载 28万字
顶流她恃美行凶

顶流她恃美行凶

五只烤翅
三度拿下全球音乐类最高奖项的影后闻芷,摇身一变,成为平行世界里绝望自杀的小可怜。有人说:“闻芷的死是一个时代的落幕。”闻芷说:“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她眼中光芒骤起,铸起一片辉煌。*无论她是谁,无论她身处何方,她都会摘下娱乐圈这座名利场的桂冠,成为娱乐界的无冕之王。前行路上,一个男人悄然步出,贴在她耳边轻语:“成神路上,孤不孤单?”“若不孤单,你便多忍我一人。”闻芷挑眉文道:“若我孤单呢?”“我陪
都市 连载 88万字
八零娇妻是厨神,军少欲罢不能

八零娇妻是厨神,军少欲罢不能

螃蟹横着走
沈曼清是名满天下的厨神,一生未婚,直到被家人算计而死,她发誓来生要换一种活法。睁眼穿越八零年代,男人俊美无双,责任心强,踏实能干,还情绪稳定,沈曼清哈喇子都流出来了!离婚?不可能!原主做的死,一桩桩给她盘活咯!说她好吃懒做?一手厨艺震惊大院!说她游手好闲?什么,今天沈曼清赚了六十块?!说她不懂人情世故,转头带领大院走向发家致富!顾行舟发现沈曼清变了,十只巧指勾人心魂,软声细语震他心尖儿。不,女人肯
都市 连载 71万字
意中有个人

意中有个人

鹿溪午
“让人努力活着的理由可以有两个。第一,重要的在你身边。第二,你等的人还没来。”夏夜的风吹拂在耳畔,章栖宁的声音落在他耳畔,展隋玉问道:“你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我?”章栖宁笑了笑,向后仰躺在沾了露水的草地上:“我是来还债的。”
都市 连载 49万字
七零:别人有空间,我有女主妈

七零:别人有空间,我有女主妈

十五的汤圆
唐绵绵身为一个普通社畜,就像许多普通人那样辛勤的工作,结果某天被领导催稿子加班,熬夜过了头,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成了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见一个长相温柔的女性飞奔着朝自己而来。“棉棉,你可吓死妈妈了!”就这样,她跟着女人回了家,进了所谓的纺织厂家属院。家属院的大妈们看着和和气气的,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有人看她妈妈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就想吃绝户,被妈妈给巧妙化解。还有人想要算
都市 连载 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