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武英殿内,朱高煦仅是处理第一本奏疏,便让朱元璋询问起了他的看法,这让朱允炆无心处理奏疏,只得看看他们能说出些什么。

面对询问,朱高煦则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说道:

“滋阳县属淮河水域,其境内有泗河、洸府河、白马河、南泉河等河流,合计十八条。”

“孙儿以为,仅是赈灾和蠲免百姓秋粮,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若是不彻底根治当地水患,那日后水患泛滥一次,朝廷就要蠲免一次,赈灾一次,长此以往,府库空虚。”

“因此,应当着当地官员以工代赈,同时工部派出水工,将滋阳县境内河流彻底整治,避免当地日后水患再度爆发。”

朱高煦很轻松就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他很清楚“授人鱼不如授人予渔”的道理。

这样的看法,但凡是个干臣都能说出来,因此并不能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不过,那也仅限是干臣说出,而不是被他人视作武夫的朱高煦。

因此,当他说出这番话后,朱元璋便满意点头,将奏疏递给旁边司礼监太监,同时交代:“按照这小子说的做。”

“奴婢领命……”司礼监太监接过奏疏回礼,随后便当场派人去书写回复。

只是,朱高煦的这番话,也仅限于此。

他的这番话,顶多为他争取到了一个百里政才的印象,远远比不上朝中的那些大员。

因此在朱元璋交代完后,他便再度低头处理起了奏疏,而旁边的朱允炆见自家爷爷没多说什么,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同时笑着对朱高煦夸奖道:

“煦弟初次理政便有如此看法,假以时日,恐怕能将北平城治理的井井有条。”

朱允炆这话听着是夸奖,但实际上是在说朱高煦只有治理一城的能力。

对此,朱高煦即便听出来了也不能说什么,只是笑着作揖回礼,好似受到了多大的鼓励一般。

瞧着朱高煦的举动,朱允炆也满意的低头,继续处理起了奏疏。

见状的朱高煦也跟着低头,对着他剩下的十五本奏疏一一处理。

他先是简单翻阅了十五本奏疏,这其中内容基本涉及五军都督府、兵部、地方府县。

总结来说,就是涉及军事、后勤、地方政治和经济。

不过,这些涉及的范围并不大,军事和后勤都保证在千户及以下的事情,地方事宜也是在府及以下的事情。

这种待遇,不难看出,老朱是准备一点点的试探出自己眼下的能力极限到底在哪。

说实话,朱高煦在治理民生这块,前世确实没有太多经验,但架不住这厮玩过的策略战棋游戏多。

他虽然不知道怎么治理地方民生,但思前想后也就那几样。

古代毕竟是农业为主的社会,主要把农业搞好,就等同于将当地经济搞好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只有农民手上有钱了,农民才会去消费。

有钱的农民多了,那地方上的消费力就上来了,消费力一旦上来,自然而然会有商贾慕名而来。

不过这其中包含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粮食如何转运,如何保存,如何……

总之有太多的问题,而且明初本质上并不缺粮食,甚至粮食多到了明初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基建。

后世能看到的所有城池,几乎九成都是明代时期兴建的,如此时朱高煦手中就有一本关于地方城池竣工和开建的奏疏。

瞧着这些奏疏,朱高煦放下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转头开始研究以工代赈。

不过,他手上的奏疏仅有滋阳县那一本受了灾害的奏疏,其它奏疏基本是普通的军事防备、城池修建等内容。

有前世的工作经验在前,他很快处理完了所有奏疏。

“爷爷,我弄完了。”

朱高煦发现了一件事,他每每叫朱元璋爷爷,对方都会给自己好脸色,所以他这次试探性的喊着。

“嗯”果然,听到爷爷两个字,朱元璋抬头看了一眼朱高煦,然后摆摆手,示意太监将朱高煦批阅完的奏疏拿过来。

只是几步路的距离,朱高煦所处理的奏疏便被送到了朱元璋面前。

他处理政务的速度比朱高煦还要快,因此仅花费一刻钟的时间便把十五本奏疏看了个遍。

“字写的不错,办法还算中庸。”

朱元璋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很满意的看着朱高煦的字,对他提出的办法也点头表示还算可以。

“以后把都督府千……卫指挥使及卫以下的奏疏交给燕府二子煦处理。”

朱元璋对身旁的太监交代,同时也对朱高煦教导:“你在指挥后勤调度和备边的回复还算可以,但政务就差了些。”

“你先好好学学如何调度后勤,回应地方武官奏疏,等过段日子再阅览处理地方衙门的奏疏。”

“好”朱高煦点了点头,而此刻朱允炆身侧的太监也开始从他桌上那一堆奏疏中挑选出卫及以下的都督府、兵部奏疏。

瞧着太监们从自己桌上取走一本本奏疏,朱允炆波澜不惊,似乎他并不在意这些备边、调度之事。

不多时,朱高煦的桌上就摆上了六十余本奏疏,可见洪武年间军事之繁忙。

有了朱元璋的提醒,朱高煦变得更为谨慎了些。

他翻阅一本本奏疏,其中大部分都是卫所指挥使的奏疏,内容不是请求拨发棉花,就是请求赏赐过冬的布匹。

对于这些奏疏,朱高煦则是按照对方报上来的卫所人数来计算发放。

这样做看上去有些无聊,但却很有必要。

朱高煦一一计算后批复,而他所批复的奏疏也会被朱元璋阅览一遍后批红。

如此处理了三十余本关于后勤调度这一块的奏疏后,朱高煦才终于迎来了第一本事关备边的奏疏。

西平侯沐春,这个名字朱高煦早早便听说,只是他没想到沐春不仅打仗厉害,治理军队后勤也那么厉害。

不过对于沐春的奏疏,朱高煦还是发挥了自己前世去云南所看过的一些东西回复。

他先是建议沐春走访滇南、滇西等地,参考当地人的梯田来吩咐一些地势险要的卫所开垦,然后又交代了云南当地容易出现的一些病虫害,以及如何防护。

除此之外,朱高煦又提起了云南的气候,并列举了诸如甘蔗、胡椒、核桃、半夏、云木香、杜仲等实用的经济作物,以此来让当地百姓富裕。

这些东西,有的可以榨糖,有的可以晒干运送,很容易保存,十分适合云南。

写完这些东西,朱高煦让太监将这本奏疏递给了朱元璋。

期间,朱高煦一直等着朱元璋说自己,然而他仅仅是看了一眼内容,便满意点头:

“你这些建议还是不错,不过你是怎么知道云南的气候适合这些作物”

“是王瑄告诉孙儿的。”朱高煦省去了很多敬语,让他和朱元璋更像一户普通老百姓的爷孙。

“嗯……”朱元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奏疏递给了太监,交代对方让驿站的人给沐春提醒,显然是让沐春把朱高煦的这些建议重视起来。

做完这些事情后,朱元璋也与朱高煦先后低头处理奏疏。

只是他们二人的这举动在朱允炆眼里,却是怎么都看不习惯。

他隐晦的看了一眼朱高煦,而后迅速低下头,执笔之手不由攥的更紧了些……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战术天才

战术天才

closeads
电子竞技职业选手林燃星意外进入了自己了如指掌的游戏之中,从此这个宇宙中最强大的战术天才诞生了。所以我们的主人公将要完成前所未有的伟业——代表人类消灭泽格虫族与..
军史 连载 231万字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落寞的花生
大学生秦宇去西北山区支教,坠崖到一个世外桃源的村落。全然不知情,他其实是穿越到了明朝开国之初。朱皇帝时常来和他讨论如何治国,皇子们跟他学习现代文化科学。很快,大明开始文艺复兴,开启工业革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掌握了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他教出来的皇子们,也一个个都很成器。朱棣打到了欧罗巴。朱标打到了拉美。朱椿打到了南极。整张世界地图,都被涂上了大明的颜色。圆满完成支
军史 完结 46万字
主播真豪玩

主播真豪玩

豪男人
被【豪玩直播系统】绑定,陆风开始了直播花钱的道路。系统有曰:豪和玩一个都不能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是钱花..
军史 连载 10万字
重生之白娘子我来了

重生之白娘子我来了

骑猪出江湖
许勇,一个平凡的现代青年,因一次意外重生到了新白娘子传奇的世界,成为了许仙。带着对赵雅芝版白娘子的痴迷和爱慕,他决定要活出一个不同的许仙人生。重生后的许仙意外觉醒了逆袭系统,不仅医术突飞猛进,还掌握了强大的法术。在守护与白娘子的爱情同时,他不断斩妖除魔,造福百姓,最终感动了观音菩萨和天庭,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军史 连载 56万字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老子到来
军史 完结 138万字
[综]丧尸谷:恐怖疑云

[综]丧尸谷:恐怖疑云

夏音羽
本书简介:文案?不,相信我,各位,在没有逃脱出这该死的丧尸谷之前我想你看不见我有时间写任何的文案……全文锁文重写。不好意思,还没修完,6月1号别等,再迟几天。就..
军史 连载 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