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煦便是这么说的……”

午后,伴随着朱高炽的话在武英殿内落下,殿内的朱济熺与朱尚炳转头看向了朱允炆与朱元璋。

在他们看来,朱高煦所说的话简直就是浪费。

苏松二府赋税以眼下情况来看,最少也能收到价值近二百六十万贯的各类实物税。

哪怕二府交上来的都是宝钞,但以苏松二府的宝钞价格来看,即便后续回落,这二百六十万贯宝钞也能值钱一百三十万贯。

一百三十万贯,即便放到古代任何一个时期,这都是一笔天文数字,足以养兵数万。

按照朱高煦的意思,只要是收上来的宝钞,都得闲置不得放出,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爷爷……”

沉默许久的朱允炆在众人的目光下开口,他缓缓起身,对朱元璋的方向作揖:

“今年朝廷的开销大,这您是知道的。”

眼下,全力推进云南金银铜矿开采事宜,对江南之地进行更大规模的‘以钞抵税’,这才是朱允炆想要做的事情。

“咚…咚…咚……”

二人也心知肚明,作揖起身后便退出了春和殿。

在朱允熥尚存的情况下,他这个被扶正的‘嫡子’并不算身份稳固。

只是面对他的话,郭英却摇摇头,目光死寂的看着朱元璋:

那目光平淡却如同麦芒,十分刺眼,众人纷纷躲避了这目光。

在他离去的同时,侧殿一旁的偏殿里也走出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他脑海中闪过许多画面,可不等他解释,郭英就率先开口道:“陛下,恕臣无礼”

穿戴明甲的郭英站在了殿门口,等待朱元璋的召唤。

“高煦…必须离京!”

如果加上税银,那基本能达到五分之一。

待他们走出东宫的春和门,黄子澄才回头看了一眼这东宫,摇头道:“太孙今日的做法可不算聪明。”

“倒是不多……”朱允炆满意点点头,来回渡步后对齐泰交代道:

“我本以为这种事情不会引起允炆的在意,没想到他还是沉不住气。”

苏松常镇,这四府是天下纳粮大户,每年上交的税粮往往在四百万石左右,占据民间税粮的六分之一。

因此得了这四府人心,就等于得了庙堂四分之一的支持,朱允炆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次年,这西阳哈率三十四小部头人来降,朝廷赐衣各一袭,寻加赐白金千三百七十两。”

粮食,这是朱元璋的命根子,往年谁敢提一句贩卖陈粮都会被他训斥,但如今朱元璋却一改往日脾气,下旨贩卖三年以上的陈粮。

与经济相匹配的,是四府的人口。

“况且,若是将他放走,燕王身边就有了嫡子跟随,朝廷能节制他的东西也就变少了。”

“是……”黄子澄与齐泰纷纷作揖应下,见状的朱允炆也就摆手示意他们退下了。

“他还年幼,继续留京吧。”

自朱标薨逝后,朱棣就成了嫡子中最让人省心,且功勋最大的一个藩王。

伴随着暮鼓声作响,武英殿内众人纷纷起身,对朱元璋作揖后离场。

“另外向宝钞提举司下旨,暂停宝钞印刷。”

在他看来,如今最重要的是先推行已经进行的政策,那宝钞完全可以左手倒右手的来与民间置换。

朱元璋对朱高煦态度越亲近,朱允炆就会越想赶走他,而不是因为朱高煦展现的才能。

主事,这是六部四司的主官,而朝中主事姓齐的,便只有兵部主事齐泰一人。

正因如此,对于自己的位置,朱允炆比谁都看重,对于潜在的威胁,他也比任何人都要注意。

面对这个略微陌生的称呼,朱元璋缓缓抬头看了一眼朱允炆,却只看到了他气定神闲靠在椅子上的模样。

“其实……有一个地方有叛乱。”

朱元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选择相信朱高煦,相信自家孙子。

“不过能不能放他出去,便是太孙也做不了主,还是得看陛下。”

时隔多日,朱允炆又用上了“皇爷爷”这个称呼。

“辽东都司的事情,让他们把事情压一压,等魏国公和宋晟他们去了云南再上奏。”

就目前来说,朱高煦所提出的政策,除了关乎未来的以外,其余接近当下的政策几乎没有出错,值得朱元璋信任。

“那西阳哈是海西女真兀者部的头人,麾下有部众上万,前元至正年间朝贡前元,获得了掌管吾者地区野人女真的资格。”

只是他这样的决定,让朱允炆很难接受。

这种局面下,偏偏朱高煦还展现了不该有的才能,并且连理政思路都大致和朱元璋一样。

朱济熺与朱尚炳收回了目光,可朱高炽却惴惴不安,他很清楚,这个矛盾来源于自家弟弟。

“不行……”黄子澄摇摇头:“云南土司虽然蠢蠢欲动,但毕竟还没有动手,而且陛下派了魏国公等诸多良将前往镇守,不缺一个还未上过战场的郡王。”

今年苏松二府的这笔钱,不管怎么样,都得花出去。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苏松二府的人得了利,如今在庙堂上附和太孙的人也变多了。”

忐忑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朱高炽只能强制自己将注意力放在了桌上的奏疏内容中。

“另外……”

这样固然是照顾了自己,可这样更说明了朱高煦的重要。

一旦暂停了苏松二府的赋税,金银铜矿又无法及时开采,那朱允炆想要做的这件事就得往后推迟好几年。

黄子澄点头附和,看样子对齐泰所说的话都十分认可。

“这消息应该才刚刚送到武英殿,太孙不知道也正常。”

“你我最好在这段时日里劝太孙打消这个念头,不然放燕嫡次子煦离京,日后必遭反扑。”

“嗯……”齐泰微微颌首:“那燕嫡次子煦放出去容易,想让他回来就困难了。”

对此,齐泰也做解释道:“吉林船厂如今驻扎一千军户和三百匠户,开垦的田地约两千余亩,无法自给,每年都靠辽阳都司运送粮食才能维持。”

朱允炆转过身去,拳头紧紧攥着:“我知道他无心与我相争,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郭英抬手作揖,不出声的走进殿内,来到朱允炆离去的位置坐下。

不过,就今日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让收上来的宝钞重新流入民间,那大明只会被拖垮。

那朱高煦不是说要让宝钞流通吗这难道不是流通

“更何况,当下云南土司蠢蠢欲动,当地金银铜矿虽然已经勘探,但想要成熟开采冶炼还需要几年时间,苏松二府的这笔钱……”

在他看来,朱允炆确实沉不住气,居然会想着让朱高煦回北平。

瞧着自家四个孙子的模样,朱元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郭英质问朱元璋的时候,春和宫内的朱允炆也满脸戾气的对身前两位文臣发作。

他的态度转变让朱济熺三人捏了一把冷汗,但面对他的转变,朱元璋却从始至终都保持着那副从容,似乎所有事情都在他把握中一样。

这两位文臣,一个是常伴他左右的黄子澄,另一位则是身穿正六品官服,留着一尺长须,举止端庄,表情严肃的三旬文臣。

可朱高煦不同,朱高煦太讨自家爷爷喜欢了。

别说郡王,便是王世子,朱允炆恐怕也不会妒忌。

“他的封地太远,陛下和燕王都不会高兴,放的太近,又起不到屏蔽他与燕府的作用……”

朱元璋一句话便将朱允炆的想法击垮。

看着桌上整齐有序的笔墨摆放,郭英这才趁着朱元璋喝茶开口道:“放燕嫡次子煦回北平确实不是一个好主意。”

“云南不行吗”朱允炆皱眉,毕竟云南土司蠢蠢欲动,也足够远。

“皇爷爷,云南的金银铜矿已经够朝廷忙活好一阵子了。”

“高煦的本事,在边塞才能最大发挥,留他在京城有些可惜了。”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在这一整个下午里,朱允炆和朱高炽没有像往日一样积极发表自己的建议,而是埋头处理奏疏。

“是……”朱允炆紧咬牙关,只觉得呼吸都灼热了几分。

只是以他的年纪和阅历,想要从朱元璋脸上看出东西还是太年轻了。

“……”

“臣想来,恐怕太孙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如此妒忌那燕嫡次子煦。”郭英说出了他的看法。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武道创神

武道创神

殇勿殇
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报应神为了在修道这条独木桥上获得充足的资源,走的更远,统治者不顾底层修士的死活…官匪勾结,杀人夺宝…因此大..
军史 连载 8万字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百柒柒
上辈子,林向安父母早逝,他从小寄人篱下,考上大学休学去当义务兵。退役回来上大学,做了一些生意,慢慢发家。年少事业有成,生意越来越大,结果路上碰到个疯子,好心救人出了意外。再醒来,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朝代,成了镇上一家卖豆腐铺的小孩。幸运的是,这辈子父母双全,关系和谐,日子过的还算安稳。他读书考科举,又学武,打算考个举人,当个有钱又闲的员外老爷,陪伴父母,安稳一生。然世事难料,他的官越做越大,名气越来
军史 连载 115万字
凤啼长安

凤啼长安

楚潆
前世难于一句话说清,特补写了一单章说明。目录可查:前世番外。状元郎郑颢准备回乡,迎娶青梅竹马,谁知半路一纸圣旨,将其诏回京城,原来,是皇上要将其招为驸马……强..
军史 完结 89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 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军史 连载 425万字
原神:我是冰龙王

原神:我是冰龙王

早柚不昰狸猫
不知道是倒霉还是幸运!原神玩家冰华在花了三天时间!不吃不喝将所有的地图都肝到了满探索度!当他起身时,倒在了电脑上!
军史 连载 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