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就要到安陆就藩的兴王朱佑杬!

朱佑杬是明孝宗的弟弟,弘治五年,明孝宗朱佑樘将兵马指挥使蒋斅御赐给弟弟朱佑杬做王妃,并亲自为他们主持而来大婚。

两年后的弘治七年,17岁的的兴王朱佑杬就藩湖广安陆州。

本来明孝宗为弟弟朱佑杬指定的翻地是卫晖。

朱佑杬觉得那里土地贫瘠且地势低,很容易有水患。

万一遇到水多的年份,周围的河流很容易决堤。

田地被淹是小事,整个城估计都会被淹没,他可不想年纪轻轻就住在那危险之地。

朱佑杬干脆就上书给自己皇帝哥哥朱佑樘,想请封安陆州。

明孝宗跟这个弟弟平时关系还不错,他一提,就直接就批准了。

如果他知道以后会有那么多麻缠事,当时一定不会答应。

且说镶阳襄王朱右材一听朱佑杬要来安陆州,很是慌张。

朱佑材慌张的原因说与朱佑杬有关,不如说于田产有关更确切。

襄王府在湖广藩王中以巨富着称。

襄王府之所以能成为藩王中的巨富,是因为襄王府拥有着两个藩地的田产。

一个是镶阳府的,另一个地方就是安陆州的。

襄王府不仅管理着自己封地的田产,还掌握的安陆州449顷的藩地田产。

安陆州藩地449顷的田产为何掌握在襄王手中呢?

这里面还牵扯着另外一个故事,当然也可说是事故。

安陆州是个魔咒绝户之地。

郢王和梁王曾就藩此地,均绝户于此地。

郢王是朱元章第24子,被封到安陆州,去世后因为无子封地被撤销;

梁王是朱高炽第九子,被封到安陆州,也因去世无子封地撤销。

郢王至少还经历了几代,梁王最惨,只有他这一代,因为没儿子,他死之后,梁王一脉直接终结。

这两位王爷在安陆州就藩的时候,朝廷分给了他们大量的田产。

梁王死后,因为此莫走,没有藩王来这此就藩,为避免田地荒芜,朝廷将494顷的田产让给了临近的襄王,让襄王府负责管理。

襄王一下子多了几万亩的田产,一时成为巨富,难怪朱右材花钱如流水却不缺钱,这跟他拥有两地田产有很大关系。

如今兴王朱佑杬就藩安陆,肯定要要回那些田产,朱右材怎能不慌?

朱右材纵然骄奢淫逸,那也是聪明之人。

老朱家的人奇葩多,但其实很多聪明人,只是有些没用在正处而已。

果然,朱佑杬就藩安陆后不久,直接向明孝宗申请想将郢梁二王先前藩地的田产要回来。

朱右材纵然有些慌乱,但他也不是吃素的,这厮从小就心大胆肥,也直接上书跟朱佑杬打起了擂台。

他上书说那些田产纵然先前是梁王的,但是那梁王死后,明英宗给了曾祖父朱瞻墡管理,家里还有明英宗的谕旨

(我有证据,你们做皇帝的,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呀)。

并且如今已经过了四代,那些田产早已不是安陆州藩地的财产了,是他们襄王府的,他自然不能给兴王朱佑杬。

兴王朱佑杬也不是吃素的,年少方刚,自然不会吃亏,继续上书,说那些田产并非赏赐襄王,只是朝廷没有藩王就藩安陆。

朝廷只是让襄王代管,既然代管,正主来了,就必须归还!

如果就此多占便宜,还有谁敢就藩安陆?

所有的藩王都效法襄王府,这大明皇家土地岂不是乱套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明孝宗也不好决断。

且两人打嘴仗的事情在朝廷引起轩然达波,没个说法也说不过去。

明孝宗无奈,干脆直接号召众大臣朝堂开会决议。

决议的主题:

449顷争议之地该归襄王还是襄王?

那些大臣个个都是老油条,不说科举考试层层选拔优才,能留京做官,上得朝堂,有几个是憨蛋?

这藩王打架,那是老朱家的家务事,他们外人来管,那不是惹得一身骚吗?

且这件事跟他们又没有关系,就是地退出来,也不会给自己半星点!

这些人就开始和稀泥,一会儿说明英宗将田地给了襄王,人家襄王占着也没错;

一会儿又说明英宗也没有明文说那些地赏赐给了襄王,永远给襄王府所有,兴王说的也对。

说到底就是不站队,既然是皇家的事情,皇帝您就自己决断吧!

明孝宗听那些大臣打太极,气得不打一处来。

他内心当然是偏向弟弟兴王,那襄王已经跟自己隔好几代了,就是同是皇家,也只能算是远房本家。

可是如果将那些地给了弟弟兴王,一旦开例,王室关于土地纠纷的事情多了去,大家都来找自己决断怎么办?

没有办法,明孝宗干脆直接将这事搁置。

既然不好管,朕先不管了!

皇帝不管了!

兴王朱佑杬也是强硬之人,他已经看出来了,如果此事就此搁置,那些地肯定要不回来。

自己从卫晖迁居这安陆州,本来就遭到家里的一些人,比如王妃蒋氏的反对。

王妃觉得这安陆州是魔咒之地,来此不吉;兴王却不信那些。

如今到了这安陆州还受这窝囊吃亏之气,岂能忍?

且那些地也不少,藩王虽然说福利不错,可是壹府人要养活。

自己以后说不定还有众多子孙,都是要靠自己分封哪些地生活。

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自己也不能就此作罢。

他就直接派仪卫司的人去抢地,当然遭到了襄王府的官员抵抗,仪卫司就直接将那些官员抓回来。

朱右材一看自己的官员被抓,地被抢占,也派自己的人抓兴王府的人。

你来我往,你抓我的人,我抓你的人,短短时间内,有七十多人参与其中,闹腾得两地人皆知。

两地的朝廷官员看这事闹下去必定会闹大,到时候出了事他们也承担了不了。

故意将事情散播到朝廷那里,让明孝宗知道。

明孝宗知道后真想骂娘!

这事他本不想管,装作不知道,这两家却越闹越大,让自己不管都不行。

有一个人看皇帝这样忧愁,有些于心不忍,本着为皇帝分忧的宗旨,自动申请前往湖广调解兴王和襄王的矛盾。

这人就是大理寺卿汪伦。

作为经常评理判事的最高发院,汪伦作为多年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经验很是丰富。

明孝宗听了很是高兴,直接大呼:汪伦能为朕分忧此事,真乃朕之良臣!

汪伦听了很受用,但还是跟明孝宗提了个条件。

说自己去处理这事的身份就是代表皇帝调解矛盾,并非断桉评判谁之对错,免得引起两王反感。

对于明孝宗来说,只要能解决事情,是去调解矛盾也好,是去骂架也行,只要让那两家消停不乱闹就好,一切条件都好谈!

就这样汪伦汪寺卿去了湖广。

汪伦作为最高法的官员,断桉判理那绝对是能手,没点手段能力,也做不到这个位置。

他先去了襄王府。

朱右材热情接待了这位钦差大人,他本来以为这位钦差是来判桉评理的,很是礼遇。

纵然他是王爷,如今也只是算是旁支,人家钦差可是三品大员,在皇帝面前可比他们这些旁支王爷要说得上话。

更何况人家是代表皇帝来断兴王和自己家那点事的。

谁料那汪伦来了,根本也不细问具体情况,更不提看自己曾祖父收到的那份谕旨,只拉着自己聊起了家常。

汪伦酒量不错,边品评自己家酿的美酒,边夸自己家府邸豪华气派。

两人酒至酣处,汪伦还跟朱右材玩起了幼儿园级三千问:

襄王啊!您说是您跟当今皇帝关系近呢?还是兴王爷跟皇帝关系近?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夜江月
姜溟穿越成了王府世子,功高震主的父亲被诬陷造反冤死狱中,紧接着皇帝下旨抄家,要把他全府男丁流放至边疆苦寒之地充军,女眷打入教坊司为奴为娼!这特么是天崩开局啊!好在他及时觉醒了至尊军火库系统,只要提升威望就能获得各种强大的军火!当手里没有枪的时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手里有枪还有炮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那皇位你坐得,难道朕就坐不得?!于是姜溟直接毙了传旨的钦差,扯起反旗开始对抗大
军史 连载 40万字
重生之草根神话

重生之草根神话

梦想奔小康
重生回到高考后的第二天,面对熟知的未来,是安安分分的过一辈子,还是大胆的去闯一闯?
军史 连载 57万字
穿越:一枪崩掉一个鬼子

穿越:一枪崩掉一个鬼子

竹杖芒鞋竹帆风
在时空的裂缝中,两道灵魂意外交织,穿越了岁月的长河,降临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华夏大地。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列强环伺,内忧外患,而在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上,两个来自未来的灵魂——雨一程与满山,将书写一段属于他们的“双雄传”。
军史 连载 54万字
东方炼金使

东方炼金使

墨风璃
我是墨风璃,大家可以叫我梨子。这是一本东方幻想乡的二设同人小说,我是一名学生,喜欢东方系列,这段时间构思出了一个角色,就想把她的故事写下来,第一次写,可能写的..
军史 连载 63万字
星穹铁道:活的久怎么你了

星穹铁道:活的久怎么你了

一条咸鱼的裤衩子
时云是个普通的学化学的可怜人,一朝做化学实验不慎,把自己炸去了异世界。来到异世界的时云决定原地开摆,反正自己有个nb的便宜哥哥雾柳。直到他和自己哥哥开始学常识课的时候,时云发现这个世界好像哪里不对。时云:(倒吸一口凉气)……饮…饮月君?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时云依旧躺平,偶尔来兴致了搞点化学实验。时云:我能怎么办,现在离主线十万八千里呢,按持明的寿数,我压根活不到那个时候。别说转世,转世就是另一
军史 完结 80万字
三国:村民向你分享了聚变科技

三国:村民向你分享了聚变科技

寅虎卯兔
从水下第一个生命的萌芽开始,到石器时代的巨型野兽,再到人类的第一次直立行走,你已经历许多……张朔因肝文明六将自己硬生生肝死,穿越至东汉末年,成了张辽亲弟。结果从线上肝文明六变成了线下肝。点亮科技树·灌溉:您名下的所有耕地产量翻三倍!流民:“什么?在张家当佃农一天管三顿饭?要是真的我命都给他!”点亮市政树·法典:获得市政卡·纪律,您手下部队对战鲜卑、匈奴等外族时战斗力翻两倍!招募伟人·大将军·张辽:
军史 连载 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