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爱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有了足够的好处之后,故土也不一定难离,离乡也并非是背井,那可是去发财,去当地主老爷呀。

所以在辰报刊登并详细解释了西部迁徙和移民的政策之后,家里有多个男孩的百姓们就心思就活泛了起来。

已经有胆子大的积极去当地县衙报名登记,置换户籍文书,以及等待朝廷统一的安排和护送。

报上也声明了移民护送只有三次,每一年一次,此后要再去那里,就得自行前往,官府只给文书放行,不再保障路上的安全。

在北汉之内,与征西,讨藏同时进行的还有北扩与东部开发。

没办法,这一代北汉的猛人实在太多了,文星璀璨,武星闪耀,这些人尚且在年富力强之时,整个朝廷从上至下统一的意志就是征服,就是开疆拓土。

整个过程中唯一不满的可能就是早早监国的太子刘平了。

他那位父皇以及几位叔叔都在外面玩疯了,一个着家的没有。

要不是舅家得力,荀氏出了诸多贤才鼎力相助,外加群臣贤明,处理事情干净利落,否则管理这偌大帝国的重任,尚且年幼的太子还真担不起。

可怜刘平在享受了张家村的几年悠闲时光之后,就被监国的名头给套牢了,再次过上了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悲催日子。

所幸刘平于涿县邂逅了一位心仪的女子,即甄宓,此乃其苦闷生活中仅有的一丝期冀。

自从监国太子属意甄家女的消息传出去后,甄逸就再也没有此前那些烦恼了,还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和未来的帝王争。

甄家果真应了那位邋遢道士的批语,因着贵女甄宓一飞冲天。

后来荀皇后知道此事之后命人打探,知道甄逸昔日为官清廉,素有贤名,且中山甄氏算是个书香世家之后,就召见了甄宓。

在考校过其品性、女工等诸多方面后,还是颇为满意的。

唯一不满的就是,甄宓太美了,所谓红颜祸水,此女走哪都会招蜂引蝶,引得宵小窥探。

这与甄宓无关,乃是人心人性如此。或许暂时刘平太子的身份能震慑很多人,但总有色胆包天的,一时拎不清后果的蠢货色令智昏,去做一些后患无穷的祸举。

荀皇后多聪明呀,他知道太子刘平忙于国事,万一真任由此女待在宫外,两人长时间不见,女方这边感觉受冷落,感情自然就淡了。

要是再喜欢上个别的风流才子,闹出个丑闻就很难看了,到时喜事变丧事,甄氏被满门抄斩也不是不可能。

最让荀皇后担心的是,太子尚且年幼,正是心性不定,且正在成长的过程之中。

少年慕艾,喜欢上的女子一旦背叛,很可能会让其性格扭曲,做出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恶事来,不知未来又要生出多少乱子,平添多少风雨。

这对刚刚稳定下来的帝国绝不是一件好事,太子刘平出事,影响的人就非常多了。

最麻烦的就是如果刘平失德,刘备肯定会动易储的念头,哪怕换成刘诚,这废嫡立庶,也会为后世埋下无穷祸患。

为避免狗血的事或者说是悲剧发生,荀皇后直接以带在身边教规矩为由,下了一道懿旨,将待嫁的甄宓从宫外接到了后宫,就放在自己眼皮底下。

这事其实是不合规矩的,但刘备西征之后,后宫一应大事,都是荀皇后一言而决的。

刘平会阻止么,肯定不会,甚至是乐得促成此事。

不过在朝会上,他则苦着脸向礼部一些挑刺的官员表示,不好违背母后的意思,这事他也做不得主。

搞到最后这些礼官也没办法,礼部尚书,他们的顶头上司姓荀,也不敢再揪着此事不放。

不然真会出现因为左右脚先迈入礼部衙门等类似的芝麻小事,被穿小鞋针对。

同时冒着得罪皇后、太子、以及顶头上司的风险劝谏,除了那些满脑子想着出名的御史,礼官们可没有这么傻。

而且平日发言最积极,逮谁骂谁的御史台,全部选择性失明,耳聋,就当不知道此事。

嗯,他们虽然以直言劝谏为荣,可却不想找死。好日子才开始,去惹不能惹的人作甚。

再说了,人家皇后虽然做的不合礼制,但在规矩和流程上没有任何问题,又不是住在坤宁宫。

而且人家还请了甄氏的几个老妇人跟着,在某处宫殿为此女寻了住处,权且当作客居紫禁城,用得还是教规矩的由头。

此外,就在甄宓入宫的当天,太子就住进了暂时没人的武侯府,并着手开衙建府,建设东宫。

整个流程严丝合缝,真要论起来,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去撞了南墙。

至于太子这么早就开衙的大事,自然是向刘备请示过的,结果回来的只有一句口谕。

前去的鲁肃只带回一句让众臣哭笑不得的口谕。

“这等小事莫要烦寡人,按太子的意思来。”

父子不疑,有了这句话之后,百官自然更加尽心尽力的辅佐,哪还敢给未来的帝王刘平找事。

再说北扩与东部开发,那就是北汉觉察到被赶走的匈奴及鲜卑部落出现了试探的意味,便准备打算在十年之内出征漠北,往北一路横推过去,一直打到后世的西伯利亚地区。

这项战事在第一阶段西征结束,也就是贵霜、安息、萨珊等帝国覆灭之后就会立刻进行。

左右神武天骑营已经陈兵定北城与狼牙城等诸多草原上设置的新城,时刻准备北扩,为北汉的版图再添上几笔。

东部大开发则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辽东那些黑土地,另一部分就是玉州。

当然重点在前者,后者的大规模开发,已经被推到三十年以后。

由北汉成立的先遣团,已经再次朝着玉州进发了。

不过与上次蹚路不同,此次北汉派的船队规模大了三倍不止,准备在玉州某处建设码头,并打算与当地的土着较量,争夺适宜居住的栖息地,并在那里建城、开荒、屯田。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之扞卫者

抗战之扞卫者

歪打不留一
日寇入侵,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有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忠诚和热血,挡在了日寇的铁蹄之前!他们是……捍卫者!捍卫者捍卫的是什么?是民族的延续,是国家的兴亡,是百姓活下去的希望!是!母亲看到孩子时的温暖的目光!代号“写手”的佣兵界枪神重回抗日战场。他用脑子里带来的各种资料开始发展军工。最后来在兔子们的帮助下,一个军工体系在太行山深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手榴弹,地雷,定向雷,步枪,半自动步枪,轻
军史 连载 270万字
崇祯的网购系统

崇祯的网购系统

炸一份薯条
朱佩琪重生在了朱由检身上。登基那天,他发现自己可以在并夕夕上买东西。于是再也不怕自己会挂在歪脖子树上了。黄台吉的命运改变了。李自成的命运改变了。大明多了许多二等公民。猴子、阿三。喔,还有三等。阳光彩虹小白马。
军史 连载 191万字
最牛锦衣卫

最牛锦衣卫

少穿的内裤
挥墨泼毫,写不出繁华散尽梦依旧。 刀曰绣春,斩不断众生多情恩怨仇。 孤楼远望,醉看一缕风月,红颜舞,两分寂寞,三分柔情,五分苦寒锁千秋。 长歌送晚,戏说十里黄昏,笑天下,谁人知我,踏破江河,七尺青锋荡九州。 大明弘治末年。一位才子不爱吟诗作赋,却擅巡查缉捕,只身入锦衣,手藏绣春刀,破获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案件。以刑名入手,步步高登,立于朝堂。 随着一名锦衣卫子弟,再现明王朝那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争。 文官
军史 完结 211万字
超术纵横

超术纵横

秦冬
传说中的九天圣经修炼后便可达到传说中的境界纵横境,一代纵横宇宙的绝世天才却因此修为尽失,保守欺凌嘲讽,最终含恨自杀,没想到竟穿越回了地球,重返年少。前一世..
军史 连载 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