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用提醒,丁芳华也知道第五道题非常重要。 紧张的思考后,使出了某人绝对不懂的杀手锏:“我们要从西方引进化肥设备,但我们没有外汇。应该怎么办” “常用的解决方式有两种,农产品、矿产和工业品抵偿,或者纺织品、玩具之类的代加工。表演节目吧。” 曲卓想都没想的回答,同时向前迈了一小步。 没错,直接迈了一小步。 不然呢 真二十厘米二十厘米一点点的挪呀 “……”丁芳华整个人的都傻了,哪还有心思计较怪胎往前挪了多远呀。 吸气正要说话,就被曲卓打断抢白:“别玩赖。这才刚五个问题,玩赖的话后面就乱套啦。” 丁芳华憋了憋劲,拽陈嘉慧,小声嘀咕:“嘉惠,你上。” “啊”陈嘉慧眼睛瞪的老大。 “就唱那个…那个什么树来着” “什么树……我不会……”陈嘉慧努力往后缩,可袖子抓着,根本跑不了。 “对,橄榄树。”丁芳华想起来了,手上一使劲,把陈嘉慧推倒前面,大声说:“下面由嘉慧给大家演唱一首橄榄树。” 满耳的掌声响起,陈嘉慧脸羞的通红通红的。往后缩了半步,后背被丁芳华推着退不回去。 努力稳了稳心神,提气细声细气的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流……浪…… 勉勉强强的唱了一小段,赶紧收声鞠躬往后退。 院里两侧看热闹的观众一下没反应过来,场面安静了好几秒,随着有人醒过神开始鼓掌,稀稀拉拉的掌声响了起来。 反应不热烈,有唱了一小段就突兀结束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大家不适应这种抒情的曲调。 齐豫的嗓音空灵纯净的,但陈嘉慧声音嗲嗲的细,在场的又以年长的人居多,是真的听不习惯。觉得肉麻,歌词也莫名其妙的。 这时候,就要看领导的啦。 外经贸联络局亚洲司的司长脑子快的很,立马扬声说道:“大家可能不清楚,陈小姐是弯省人。她刚才唱的歌,表达的是弯省人民对故乡的思念。” 这话一出口,观众们再次短暂的错愕,脑子里同时回荡刚听到的歌词……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呦,曲调好像可哀伤了呢。 哀伤什么 思念故乡呀 就弯省那鼻嘎大的地方,有什么好远方的。 唯一的解释,肯定是真正的故乡呀! 这是弯省人民想家啦 好歌! 好! 掌声哗的一下潮水般响了起来…… 陈嘉慧脸蛋儿红扑扑的,表情呆呆的,整个人都懵了。 心说:“是…是吗橄榄树是思念故乡的歌……好像……好像是吧但……行吧,就算是吧……” 一番热闹后,四个姑娘重整旗鼓。但说实话,以她们的知识量,除非剑走偏锋,正经提问想难住曲某人实在太难了。 逼得丁芳华连“老王没有头发,为什么每天都去理发店”这种脑筋急转弯都憋出来了,结果就是……吕红梅又被推上去唱了一首《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然后,她自己又唱了一首《祝酒歌》。 没办法,蔡媚有了前面的教训,眼看情况不对赶紧躲……没抓着 随着一道又一道题,曲卓的步子也越来越大,第四轮结束时,已经快到正房前的水磨石台阶下了。 必须得照顾着姑娘们的面子呀,被问到刚出生的小孩有多少块骨头时,一副被问住了的模样。 魏胜利确实没白在最顶尖的大衙门里混,要开口时曲卓“满眼期待”看向他,选择把到了嘴边的答案咽了回去。 然后,他就被推出去表演节目了。 他负责地理和生物呀,被问住了他不上谁上。 于是,面红耳赤磕磕绊绊的朗诵了个《海燕》。 又答了两道问题,曲卓的脚终于踏上了水磨石台阶。屋里响起小丫头的欢呼:“呀姐夫赢啦,姐夫赢啦啦啦哈哈” “死丫头片子,你哪伙儿!”丁芳华气的直嚷嚷。 骂也没用,乔肯定跟大好人姐夫一伙儿的明明同学乐颠颠的把门推开,带太君进村似的指楼上:“姐夫,我姐在西屋。” “得咧”曲卓稀罕的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冲着客厅沙发上四平八稳端着拿架势的老乔挑了下眉毛:“下来再改口哈” 话音落下,三步并两步的冲上楼梯,把伴娘和伴郎全甩身后了。 几乎是蹿上二楼的,探头往西屋里一看……整个人着实傻了一瞬。 不是说婚纱吗 入眼的居然是一席大红底色,绣工精美的吉服! 这年头可没机绣,这得着急多少个绣娘,才能在短时间内赶出来呀。 回头必须给发大红包! “我的大媳妇儿呀”曲卓傻小子,一副罗圈腿紧倒腾的架势进屋。 “……” 小雨妹妹眼圈儿,小脸儿,脖子耳朵红成一片,扭过头不看某人那损出儿。 “别动!”丁大姑娘吼了一嗓子,命令:“五分钟之内找到新娘的鞋!” “哈”曲某人大笑。 虽然没结过婚,但份子不知道随出去多少啦,还能被这点“传统节目”难住 直奔床去,到了床边手伸到绽放般舒展在床上的吉服裙摆下面。 根本没费劲,就把一双红色陀螺跟皮鞋拎了出来。 “你是不是给他打眼色啦!”丁芳华气的不行。 “没有,我没有,我都没看他。”小雨妹妹赶紧解释。 她也懵的呢。 这人什么情况 怎么一下就找到啦 “婶儿~”丁芳华噘嘴看向一旁的许桂芸。 “不是我,我没说。”许桂芸紧着摆手。刚一直在跟闺女说话,眼圈红的厉害。 “死丫头!看我怎么收拾他!”丁芳华气呼呼的,把罪名按到了刚刚跑上楼,某个胳膊肘一贯往外拐的小货身上。 “找鞋”最初源于南唐缠足陋习。男方通过定亲时鞋样大小,来验证新娘的真伪。 辛亥革命后缠足废除,但婚鞋习俗被保留,演变为“新娘不沾娘家土”的象征。 后面还有“敬茶改口”的环节呢。 再说了,就某人在大家的印象里,那小破体格,能不能把新娘抱下楼,再送进院外的车里都得打个问号。 所以,找到穿上就完事儿啦。 取个 “携手(鞋)一生” 的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