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剑垚不知道李厚河被打劫的遭遇,也不知道他们在公社里商量着怎么让县里同意这些办法。 开着车带着冯兰一路疾驰,这会儿已经过了营州,穿过了闾山,抵达了广宁古城,在明末,这地方和山海关外的宁远城都是抵御建奴的前线。 停车吃口饭,之所以开车而不是坐火车就是因为火车的速度慢不说,还得从更北的地方绕向奉天,红山县到奉天,两条铁路线要么靠南,要么靠北,还不如直接开车走直线来的更快。 这边最有特色的吃食莫过于熏鸡和干豆腐。 葫芦村食品厂那种熏鸡产品的做法实际上和本地沟镇的熏鸡别无二法,都是先进行卤制,然后用柏木和糖进行最后的熏制。 更因为水土的关系,这边这一片的干豆腐因为水和工艺的原因,是又薄又香。 淮扬菜的大煮干丝用的是豆腐干片成片再切成丝来烹制,实际上李剑垚更喜欢用干豆腐直接切丝来的更快。 但干豆腐在这边至少有两种吃法,一个是卷蘸酱菜,另外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尖椒干豆腐了。 要说一个东北菜做的地道与否,你就看尖椒干豆腐是不是勾芡了,都不用尝就知道好不好吃。 要是端上来的是炒的干干巴巴的那种,就不用点下面的菜了,直接走人就行。 一只熏鸡和一盘尖椒干豆腐,再来个杂磨炒肉,几个馒头,连国营饭店的厨师都感觉这人是会吃的。 李剑垚一边吃,一边给冯兰说这地方的特色,也算是顺便让她涨涨见识。 “叔你懂得真多!” 一路上的颠簸,这孩子也是饿了,一手馒头,一手筷子,吃的一点都不斯文。 “有空的时候多走走看看,自然就懂得多了,不过你是个姑娘家,自己可不要出门,不安全的。” 李剑垚没告诉她的是自己之前奉省之内到处都是同学,假期是到处逛,达利安的海鲜,历林的咸泥鳅、鹤乡的大闸蟹、徒河的烧烤、锦溪的水豆、火锅、营州的羊汤烧饼以及奉天城的洗浴都是体验过的。 甚至杯犀湖最东侧长白山脚下的冰葡萄酒都现场喝过。 可惜的是现在的奉天城里没有大洗浴,实为一大憾事。 过了闾山之后,就是正经的东北大平原了,一路上不见了青山,入目都是一抹平,路两侧的庄稼也从玉米高粱渐渐的变成了水稻、小麦和大豆。 冯兰经过一段时间的食困之后,终于精神起来了。 “叔,好像很久没见过山了!” 小丫头扒着车窗看向外面,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好奇。 “这边就是东北平原的南半部分了,再往南百八十公里就是大海了。 平原嘛,自然山是稀缺的。 你家是老奉天,那边也就个棋盘山,还是在城区东北角挺远的地方,再要看山,不是到抚顺城就是到杯犀湖去了。 你来咱们村里的时候还小,都很多年没回去了,自然是没什么印象的。” 一晃,当初那个小丫头现在都十五岁了,成了半大的丫头了。 而她对故乡的印象估计早已经模糊了。 冯兰也似乎开始陷入了回忆,眼神呆滞起来,不再问杂七杂八的问题。 车子出了广宁就奔黑山,有辽河的阻拦,依然还是两条线路,一路向北迂回一下走新民从奉天的西北入城,一路是向南小绕一下,经辽中从奉天的正西入城。 李剑垚走的是北侧这一路,现在路桥的数量都有限,越往南河面越宽,水网也多,是不太好走的,而越往北则反之。 但只要过了黑山,无论怎么走,路程基本也就是百余公里,效率上都不会太差。 下午快三点的时候,车子终于进了奉天城。 李剑垚叫醒了有些迷糊的冯兰。 “丫头,醒醒,到奉天了!” “啊” “啊什么啊,快到地方了!” 冯兰赶紧往外看了看,见外面高楼虽然没多少,但是五六层的建筑非常的多,中式的、日式的、毛式的建筑,宽敞的马路上电车、自行车、行人交织。 “咱们不是来了京城” “傻丫头,这时候的奉天城可比京城繁华多了。 据说啊,很多头一次进京的奉天人都觉得京城其实也就那么样,还没有奉天面积大、建筑高呢! 这边是铁西,到处都是工厂什么的,咱们得去城中心,先找个地方住下。” 车子速度不快,甚至比在京城的时候开的还慢,路上的行人是挣得多,快也快不起来。 到了十三纬路,奉省军区大院,李剑垚掏出了证件,通过卫兵打了电话,不一会儿就有人过来指导李剑垚一路往里开了。 在大院的一栋小楼前,停下了车子,一个老太太领着一个十四五岁小丫头和一个十岁左右岁的小男孩正等着。 下了车,李剑垚笑着走过去。 “四大娘!您还出来迎接上了 这俩都是谁家的” “你这个小子,一路上累坏了吧,赶紧进屋歇着!丫头也来!” 李剑垚别管谁家的娃,招呼着他们从车上搬了点粮食、干货、水果、自己带的奶粉、酒水之类的,连大带小的,搬了好几趟。 “你这孩子,是把家里都搬干净了” “这才哪到哪!” 指着粮食和干货, “这些是我二奶奶让人张罗的,十二大爷执行,九大爷和十三大爷都在营州,没他们的份。” 四大爷是二爷的大儿子,这一脉出息了三个,老九和老十三在官场,一个在部队,剩下的那个在家看顾老的。 “行了,来了就住家里,地方够,这丫头就是冯兰吧” “四奶奶好!” “哎,好!你看这辈分!” “四奶奶,我给我叔叫叔,得给您叫奶奶的。” “唉哟,那你的奶奶辈儿的可是不少,咱家一溜烟的二十多个呢,孩子你坐,吃水果!” 指着家里这个小丫头和小小子, “这是你建刚哥家的小闺女,叫昭然,这个臭小子是你建铁哥家的小的,叫昭博。 你俩叫叔!” 俩孩子乖巧的看着人高马大的叔,各自喊了一声。 “昭然我好像前些年见过的,那会儿还是个撒丫子满地跑的小丫头来的吧,都这么大了! 这个小子倒是头回见。” 说着在兜里掏了掏,摸出来两块玉来。 “来,一人一个,拿着玩去!” 寒暄过后,李剑垚问道, “我四大爷哪去了” “开会去了,都这个岁数了,可算是要退下来了。 前些年在历林的时候还说回老家盖个房子住呢,后来调到省城来,回老家得打申请,这退下来也得住干休所去。 你说家里你二爷二奶奶都那个岁数了,光靠老十二哪行。” 四大爷本来是副师长,本来能退休的年纪赶上了东毛关系紧张,之后又升到军里,又到了省军区,这一耽误就是十多年,看来这次终于可以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