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克高达600万美金的碳炔!林总工又发现了5000公斤? (第1/2页)
小葫芦不系小糊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伴随着一声惊呼。
林渊来精神了,第一时间朝深不见底的地坑往下看去。
就见在军方工兵连的高超挖掘技术下,三星堆12号祭祀坑已经开挖到地底56米深处。
这片祭祀坑,也是林渊通过启动【连山易】飞船地图仪后得知,最有可能接近三星堆金属铸造厂,存储室的区域之一。
很快。
战士们从地底返回地面,其中一名士官手上捧着一堆黑色物质体,露出了兴奋的神情。
“这是什么”
看到这一幕,王文昭还有他的几名弟子们全部露出了惊讶和疑惑的表情。
就连林渊也迫不及待跑过去,亲自接过其中一小块黑色物质,仔细揣摩起来。
几分钟后。
林渊突然语气古怪的说道:“我失策了。”
他转而看向王文昭老教授,笑道:“我今天不应该喊你们来的。”
呃
王文昭一脸懵比表情。
“我应该喊上一整个军工材料界领域的顶级专家才对。”
就在这时。
林渊陡然发出激动的声音,颤抖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众人茫然的摇摇头。
“哈哈,太美妙了!”
这一刻林渊高兴到快要乐疯了。
“这是【碳炔】!”
“而且还不是人工合成的碳炔,而是自然界中,宇宙自然生产的碳炔!”
林渊激动呢喃。
而众人听得更加懵比了,一个个露出求知欲的表情,死死盯着林渊。
见状,林渊简单解释了下:“各位,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最坚硬的材料是什么吗”
王文昭等人虽然是学考古的,但也算博识,异口同声道:“石墨烯”
“普通人理解就是石墨烯,但真正吊炸天的材料是这家伙才对。”
林渊下巴指了指手上的黑色物质,笑道:“这种名叫【碳炔】的超级物质,起源于科学家发现的太空物质,被誉为【陨石的晶须】,它才是这世界最强韧和坚硬的材料!”
“这么说吧,碳炔的强韧度是石墨烯的2倍,是钻石的40倍,钢铁的200倍!”
“其被誉为未来最完美的星际飞船制作材料!”
“因为碳炔不仅硬度比石墨烯大,几乎处于莫氏硬度的巅峰值,另外其密度也极低,这就代表其重量能够达到非常轻盈的状态!”
“再甚至,碳炔还拥有仅被拉伸3%就能从导体转变为绝缘体的特性,再加上完美的延伸能力,柔韧性堪称无敌!”
一口气说完,林渊兴奋的笑道:“如今科研界,人工合成【碳炔】的方式极为繁琐,这就导致碳炔的制造成本极高,达到了1克600万美元的高昂价格!”
听到这。
众人彻底懵了。
就连那一群被暂时扣起来的三星堆文物保护专家们,亦是神情震撼,惊骇欲绝!
林总工。
真的在三星堆祭祀坑下发现东西了!
天呐!
此时众人的内心说不出的震惊。
而林渊则更兴奋。
当即朝众人叮嘱道:“立刻进行深一步勘探,我要知道三星堆遗址下面,储存了多少【碳炔】!”
“还有,我敢说地底绝不止碳炔,肯定还有其他好东西,你们勘探的时候要仔细一点,不能错过每个区域!”
“是!”
一众战士们也很是兴奋。
跟着又是长达数小时的勘探行动。
最后确定汇报成果。
在三星堆12,15,18号祭祀坑下,发现了高达5000公斤的碳炔稀有材料!
消息汇报上来后。
林渊自个都惊呆了。
5000公斤的碳炔稀有材料!
1克600万美元,那5000公斤是多少钱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啊!
而且这玩意也不会拿去卖,正好用作【应龙空天轰炸机】的机体材料!
简直完美啊!
这一刻林渊兴奋极了。
而众人也彻底服气!
5000公斤的超稀有超先进军工科研材料意味着什么
或许就是一百架超先进的歼20改!
也有可能是某种更先进的国防利器诞生!
所以他们都很清楚。
别说是破坏三星堆文物了。
就是林渊把现有所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融了拿去造导弹,国家都得夸一声融得好!
……
与此同时。
太平洋彼岸,白头鹰。
六角大楼。
威廉上将坐在会议室上首,眼神流露阴沉和惊骇。
“龙国正在布局一场大计划!”
“我们刚刚得到消息,那个龙国人林渊,又带领军方的人,封锁了一个叫做三星堆的地方!”
“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但可以确认,只要有那个林渊在,这里面就一定有大秘密,大计划!”
“我们白头鹰必须加快进度了,有谁能告诉我,诸位对于【地球星舰说】,可有最新的研究发现”
威廉上将看向现场一众鹰酱帝国的顶级科学家们。
众人闻言皱眉,皆是沉默不语。
“混蛋!”
见一众顶级科学家没一个敢注视自己的目光,威廉上将失望无比。
“报告!”
就在这时,一个振奋的声音回荡在耳边。
“将军!”
“内达州肯林郡传来好消息,一支隶属国家科学院的科研小组在……51区当地有了重大成果发现!”
什么!
听到这。
包括威廉上将,还有一众顶尖科学家们,全部骇然站起身来。
片刻后转化为狂喜。
“太好了!”
威廉上将激动挥拳:“不愧是51区,我就知道我们伟大的白头鹰帝国是不容小觑的!”
51区!
鹰酱一个空军基地在此,另外国际坊间小道消息传闻,51区是鹰酱用来秘密进行各类先进科研武器装备开发和测试的地方。
另外也有种说法。
51区极为诡异,时常出现一些神秘事件,因此也被称为51禁区。